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為什麼耕地不是自然資源
擴展閱讀
je鑽石套裝怎麼樣 2025-08-06 21:28:19

為什麼耕地不是自然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9-06 21:06:55

① 為什麼耕地是不可再生資源

我是學地理的,耕地是可再生資源!這就是為什麼我國南方地區土地上的莊稼,可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種和收。

② 耕地是可再生資源嗎

耕地是可再生資源
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可再生資源:
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
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③ 耕地是自然資源嗎

土地資源是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可以被人類利用的土地,是一個由地形、氣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也是人類過去和現在生產勞動的產物。因此,土地資源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是「財富之母」。

④ 天然森林、稻米 、煤炭、汽油、河水、地下水 各種蔬菜 花生 耕地 哪些是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生活的物質和能量。
天然森林、煤炭、河水、地下水、耕地屬於自然資源,其他的是人類勞動加工產品的,不屬於自然資源。

⑤ 什麼是非自然資源

實驗表明,一個水龍頭如果一秒鍾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噸水,而我國多數城市輸配水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損失高達20%以上,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項每年就損失上億立方米。全國每年浪費水資源更在100億立方米以上。北京市僅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於一個多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

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們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積1/10的土地,養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種名目的「圈地運動」卻使我們的耕地銳減,光是小小的實心黏土磚,就能一年毀掉8萬—10萬畝良田,僅磚廠侵佔土地就達400萬畝。

在粗放使用、無端浪費中,能源也進入了緊缺時代。石油、天然氣、銅、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的最低值,只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國每萬元工業生產值比發達國家多消耗近40%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除了科學技術落後的因素外,人為浪費是一個大漏洞。

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非典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未能阻擋我國經濟高歌猛進的態勢。但是,從去年席捲全國的能源緊張、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開始,人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我國經濟正飽受資源約束之痛。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重要資源緊缺必將受制於人,關鍵時候,資源可能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迫在眉睫的資源危機敲響自然警鍾

乘坐在高速發展的經濟列車上,面對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我們時常感到一種滿足:捉襟見肘的日子過去了,生活越來越紅火。

但當我們知道,今天的富裕生活是要靠過度耗用資源來實現,今天的發展是要用子孫後代的生存權利來換取時,我們還能如此坦然地粗手大腳地生活嗎?

「原以為你無限寬廣,不在乎失去一片蔭涼。原以為你有無窮寶藏,不在乎掠走一點安詳。原以為你無比堅強,誰知你的淚在流淌。原以為你母愛無疆,誰知你漸漸失去力量。」

現存資源的匱乏與窮絕,未來發展的需求與壓力,讓我們必須靜心聆聽自然的警示。在接連遭遇「煤荒」、「電荒」、「油荒」之後,國人初嘗資源短缺的苦澀。在排隊購買蠟燭的煩躁中,在忽然陷入黑暗的恐慌中,警鍾其實已經敲響!

地質學家經過幾十年的勘測證實,因為巨大的人口基數,因為飛速的經濟發展,中國已成為「資源弱國」。50年後中國除了煤炭外,幾乎所有的礦產資源都將出現嚴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資源面臨枯竭。有識之士警告,2010年中國將進入嚴重缺水時代,我們的孩子將不得不為我們今天的揮霍付出沉重的代價。

⑥ 物質和能量中,不屬於自然資源的是: A鐵礦 B棉花 C耕地 D石油

C,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開采鐵礦和石油,因此這兩者歸屬於自然資源,但倘若是鐵和石油製品(如汽油,潤滑油等)就屬於驚人類加工的物質,在自然界中無法直接獲得.棉花是種植的作物,在地理學中直接分類與自然資源.耕地是土地利用類型的一種,而土地屬於自然的組成部分之一,無論如何變化,土地不會減少,變化的只是土地利用類型(如由平原變為荒漠).

⑦ 為什麼土地是可再生資源而耕地是不可再生資源

千差萬別的土壤是不是都適合耕種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或者說,並不是所有的土壤都適合所有的植物生長。最直觀地可以體現在,南北方氣候差別很大,土壤的顏色、質地等等都有比較大的差別,栽培的主要作物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