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和美國哪個水資源多
擴展閱讀
鋼筆工具如何繼續利用 2025-07-30 10:34:27
訂車發現價格貴了怎麼辦 2025-07-30 10:19:33

中國和美國哪個水資源多

發布時間: 2022-09-04 00:35:13

㈠ 中國 俄羅斯 美國 英國 法國這五個國家的佔有水資源

法國國土面積55.16km2,人口5500萬,共分22個區域(Region,相當於省)、96個行政區(Department)、36500市鎮(Communes)。法國屬歐洲大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800mm,乾旱年不足600mm,年均水資源總量2000億m3,人均水資源量約為3600m3。
俄羅斯有豐富的水資源,僅貝加爾湖就容納了佔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1/5。俄羅斯擁有500多條通航河流,總長度為30萬公里,實際通航里程為8萬公里。如果俄羅斯的全部水力資源被利用,每年可發電2萬億千瓦時。
中國60億立方米
美國水資源總量為29702億立方米
英國國土面積24.4萬km2,人口5600萬人,平均年降水量1000~1100mm,全國降水量年際、年內分配比較均勻。因此,英國水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供水和水環境保護。英國的供水水源大部分為地表水,地下水在總供水量中佔30%左右,並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

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㈡ 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次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五國。按人口平均每人佔有年徑流量267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數的1/4。按耕地平均每畝佔有年徑流量180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數的2/3。中國是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中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但中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㈢ 中國人和美國人的用水情況

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而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地區甚至是極端乾旱地區。因此要大力提倡節約用水。
美國水資源豐富,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水系。因此美國人用水可謂奢侈。
但是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一些地區如德州,加州等地也出現了乾旱現象。

㈣ 世界各國水資源排名

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

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千米立方,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若扣除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鹽鹼湖和內海的水量,陸地上談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1% 。資源是指水圈內的水體總量。

降落到地上的雨、雪水, 2 / 3 左右為植物蒸騰和地面蒸發所消耗,可供人們用於生活、生產的淡水資源每人每年約一萬立方米。但是,由於地球上人口分布與淡水資源分布不成比例,加上水資源污染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著淡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不少國家和地區不惜成本昂貴,設立海水淡化裝置或採取其它措施來緩和淡水供應矛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淡水的需求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淡水資源緊缺將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嚴峻問題。

㈤ 世界水資源總量排名

1、我國水資源總儲量約2.81萬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當於美國的1/5,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國476個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個。

2、重點水域水質狀況

1998年度我國主要流域(水系)中,遼河、海河污染嚴重,以五類或劣五類水質為主;淮河水質較差,五類或劣五類水質也佔到50%左右;黃河局部河段污染嚴重;松花江水質以四類水質為主;長江、珠江水質良好,以一至三類水質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富營養化:在湖泊、水庫、海灣、水口,由於氮、磷等植物營養成分大量積聚,使水生生物,特別是水藻類過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現象。富營養化還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貧營養湖變為富營養湖,進一步發展為沼澤和乾地。

水體的劃分:一類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頭水。二類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及珍貴的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三類指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及一般魚類保護區、游泳區。四類指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五類指一般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的水域。

㈥ 中國和美國哪個資源豐富

我認為還是美國高。
中國資源;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積量列第7位。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
全國森林資源的現狀是:森林面積1589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6.55%;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全國人工林面積(不含台灣省)4666.7萬公頃,蓄積量10.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回答者:lyl_1016 - 助理 二級 10-14 20:08

中國國家媒體周五(2月11日)報道說,中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在2004年又發現了八億五千萬噸石油儲量,中國石油儲藏量增加了25%。
至去年年底,中國已發現石油儲藏量達到40億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該公司去年據報發現了五億二千萬噸石油儲藏量。
另一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發現了三億二千八百萬噸石油儲藏量。
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說,這兩家公司去年還探明422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藏量。
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9.5%, 為1996年來增幅最大一次。由於經濟發展,中國三分之二省份缺電,能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
中國原油消耗量去年為二億八千八百萬噸,今年將達到三億二千萬噸,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由於對原油需求猛漲,中國石油公司從塔里木盆地,東至渤海灣,到處勘探石油儲藏。
中國一直在爭取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石油,目前為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已經與20個國家簽署了48項投資合作協議。去年該公司在海外獲得了一千六百萬噸石油的權益。
該公司最大的一個海外舉動就是鋪建一條1000公里的哈薩克-中國石油管道,耗資七億美元。這條管道建成後年輸送量為一千萬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在委內瑞拉建設一個石油提煉廠,每年可提煉650萬噸石油。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甚至估計,伊拉克的原油儲量可能高達300億噸。由於受聯合國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產量只有150萬到2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一般以「桶」為計量單位,每桶合0.138噸),專家估計,如果伊拉克政權更迭後恢復原油生產,世界的石油供應可以每天增加300萬至500萬桶。
我國煤炭的資源量為1點5億萬噸。石油儲藏量是16000萬噸。我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我國北方水資源狀況
今春以來,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持續乾旱少雨,截至5月底,全國受旱面積已超過3.4億畝,出現了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最嚴重旱災之後的跨年連旱,雖然北方大部分地區近日都連續出現降雨,但仍未能緩解今春以來的旱情。因此,水資源的短缺就顯得尤為明顯,廣大農村地區更是面臨著水危機的嚴重問題。就此我們專門走訪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李強教授,請他就我國北方農村水資源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由於用水行為的不合理和無節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原因,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資源日趨減少。地表水的衰減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依賴地下水資源。從目前的情況看,地下水已經成為農業灌溉的最主要水源。

從動態上看,農業灌溉對地下水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在農業用水來源中,河流與水庫將進一步退出,地下水將是農業灌溉的幾乎惟一的用水途徑。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是農村用水中的一個普遍存在且十分嚴重的問題。

我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佔有量僅有2400m3,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狀況不協調。時間上,全年降水的70%-90%集中在6~9月份,冬季很少,年際間變化也很大。空間上,水資源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耕地僅佔全國耕地38%,水資源卻佔全國80%以上;而佔全國耕地62%的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20%。時空分布不均勻和年際變化大,造成水旱災害加重。90年代以來,年受旱災面積達4億畝左右,成災面積3倍於50年代。

我國石油資源還有較大潛力
我國石油資源總量較豐富。據2003年BP的統計,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和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居第11位和第10位。截至2003年底,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3%,總體屬於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階段。綜合分析資源情況和勘探潛力,預計未來15-20年內,我國石油儲量仍處於高穩定增長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儲量在1.4億-1.8億噸左右,大體保持目前的儲量增長水平。

在日前召開的2005(北京)石油石化經濟論壇上,中石油集團公司發展研究部主任嚴緒朝說,未來我國石油儲量增長的主要領域在西部和海上。從近期勘探和資源潛力分析來看,石油勘探應主要在前陸盆地、大型隆起帶、地層岩性油藏、渤海灣盆地淺層、海相碳酸岩鹽及海域(包括灘海)。這些將是我國今後進一步加強勘探的主要目標區,也是今後發現大中型油田,增加石油儲量的主戰場。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資源豐富,根據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約為100億噸,其中70%在我國斷續國界以內。據悉,周邊國家在南海我國斷續國界附近已經探明石油儲量8.6億噸,建立起的原油產能也超過了5000萬噸。嚴緒朝指出,我國應採取「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策略,三大公司聯手,在外交和軍事力量支持下,逐步開發利用這一區域的油氣資源。這對我國石油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然專家也指出,雖然我國石油資源潛力較大,但隨著勘探總體程度的逐漸加深,我國油氣藏類型日趨復雜,資源品質明顯變差,勘探難度越來越大。

美國資源;縱觀美國經濟史,是一個從成功的殖民地經濟於20世紀過渡到世界最大的工業國的歷程。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矛,但財富相對集中,與西歐相比,40%的人口相對更為貧困,而前20%的人則更富裕。自1975年以來,社會流動程度較低,勞動力市場兩極化,經濟增長的成果流向收入較高的20%的家庭,這種差距是因為相對而言更高的經濟自由所產生的。不過,如同基尼系數顯示的,美國的家庭平均收入仍遠高於絕大多數的工業化國家。而且在聯合國發表的《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當中的美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美國最窮的20%的人的人類發展指數也與自稱「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共產主義國家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相同。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美國在科學和技術研究,以及技術產品創新方面都是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人類工業史上許多最重要的發明,包括了軋棉機、通用零件、生產線等都是源自美國,其中工業的生產線尤其重要,它使得工業的大量生產從夢想變為真實。其他重要的發明還包括飛機、電燈泡、電話。美國還在20世紀策畫了著名的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二次大戰時期,美國最早研製出原子彈,將人類科技帶入原子時代的新紀元。冷戰開始後,美國最先在太空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競賽中領跑,從而導致了火箭技術、武器研究、材料科學和計算機等領域的重大進步,1969年7月,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飛船中走出,成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時,標志著競賽達到巔峰。美國為計算機與網際網路發展史上貢獻至豐,包括二戰中發明的計算機、初期的軍事化應用,到今日個人電腦發展與革新,美國國防部創辦的ARPA網是網路技術的先驅。
在科學研究方面,美國學者贏得了大量的諾貝爾獎,特別是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國生物醫學的聚焦點,業已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使人類對腫瘤、阿茲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癒研究進入重要階段。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機構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之類的私營企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光是加利福尼亞州就有5,000種,從熱帶地區至北極都有植物分布,美國的植物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許多植物和動物都僅限於它們的分部區域,有些則瀕臨絕種的危險。
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自從那時以來,另外57個國家公園和上百個由聯邦政府管理的公園及樹林也陸續成立。某些地區也成立了荒野保護區,以確保對當地動植物棲息地的長期保護。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負責監控瀕臨絕種和威脅的動植物,並在全國成立了許許多多的動植物棲息保留區。這些動植物保護區域全部加起來高達1,020,779平方英哩(2,643,807平方公里)—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8.8%。這些土地都由聯邦政府保護,但有些地區也放寬允許石油的勘查、采礦業、和大農場的經營。

㈦ 中國和美國相比,淡水資源形勢如何

中國淡水總體比美國多,但開發利用不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