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哪些地方水資源短缺,具體情況是什麼
1. 我國人均土地面積為1/3,人均水資源為1/4,人均森林面積為1/6,人均草地面積為1/3,我國淡水等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2. 環境污染給我國造成具大的損失,每年高達680億元,過去污染的源頭在城市,現在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也日趨惡化,進入90年代,全國鄉鎮企業一年排放工業廢水18.3億噸。從1972年——1996年,黃河下游因污染而導致的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經濟損失累計達二百八十六億元。而且每日以20萬或7000萬的速度增長,全世界在20世紀的耗水量增加了6倍,加之工業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水污染嚴重,地球上的水資源日益緊缺。我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到世界平均數的25%。
4. 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103立方米,而美國是8立方米,日本為6立方米。 所以說節水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心態,當我們科技水平和能源使用與管理水平還不能達到某種高度時,節約就是為我們的後代預留一片清新和美麗的世界。
5.中國淡水資源的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僅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低於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這樣算來,中國總體上已進入中度缺水國家的行列。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土地面積只佔全國的36.5%,水資源量卻佔了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63.5%,而水資源量僅佔了19%。水資源最為緊缺的黃、淮、海河流域本身,水資源量只佔全國的7.7%。目前,中國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10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線。
② 山東富鐵礦發現3500多噸,富鐵礦是一種什麼礦產資源
山東富礦鐵礦勘探5月11日再次取得新突破,據記者從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日,在山東煤田地質局規劃勘察院承擔的齊河-禹城綜合勘探區李屯項目區,第五鑽孔鑽遇富礦鐵礦4層,總厚度79.36米,其中最厚層達72.3米,平均品位超過55%。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估計項目區很富裕什麼是富礦?富鐵礦是指含鐵量至少50%的礦石。這些富礦是世界上的鐵源,但儲量卻日益減少。相反是含鐵量20-40%的貧鐵礦。

③ 山東省有什麼自然資源
山東查明的礦產資源儲量較豐富,資源儲量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列全國前5位的有44種,列全國前10位的69種,以非金屬礦產居多。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礦產山東均有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鐵、鋁、金、鉀鹽、鹽礦、石灰岩等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據2010年底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統計,山東列全國第1位的礦產資源有金、鉿、自然硫、石膏等11種;列全國第2位的有菱鎂礦、金剛石等10種;列第3位的有石油、鈷、鋯等10種;列第4位的有耐火粘土、滑石、明礬石等5種;列第5位的有油頁岩、鐵礦等8種;列第6位的有重晶石、鉀鹽等6種;列第7位的有鋁土礦、紅柱石等8種;列第8位的有鹽礦、長石等5種;列第9位的有方解石、石棉等5種;列第10位的有煤1種。 山東生物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境內有各種植物3100餘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645種。 樹木600多種,分屬74種209屬,以北溫帶針、闊葉樹種為主。各種果樹90種,分屬16科34屬,山東因此被稱為「北方落葉果樹的王國」。中葯材800多種, 其中植物類700多種。
④ 哪些自然資源緊缺
現在世界面臨著嚴俊的資源短缺問題。不能一一列舉到這個網站看看
http://money158.cn/forum-8-1.html
一、自然經濟社會簡況
撫順市位於遼寧東部山區,地處遼寧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位置。市內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較發達的公路、鐵路網。是全國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消費大市及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規劃基期,國內生產總值為257.9億元, 居全省第五位。完成工業總產值589.7億元(現價),居全省第4位。
礦業經濟是我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全市經濟發展支柱。規劃基期,全市採掘業產值為18.9億元,占工業生產總值的3.2%。後續加工產值250.8億元,占工業生產總值的42.5%。
撫順的發展史是礦業開發史,礦業開發不僅帶動本市經濟發展,而且拓寬了本市的工業結構。撫順工業由煤而興,因油發展。20世紀50-60年代,煤炭產量一直居全國前列,素有「煤都」之稱。目前,撫順煤礦雖進入中晚期,煤炭工業需要轉型,但煤、油頁岩、煤層氣等可利用資源仍然比較豐富,撫順礦區仍呈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景。20世紀60年代開始,撫順石化工業發展壯大,是全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工業的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一。撫順的煤、油頁岩、黃金、鐵、銅等礦產的開發,帶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目前,形成了以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為主體,機械、電子、化工等門類齊全工業體系。
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撫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工業整體競爭能力,重點發展石化、冶金、機械、建材產業;加快礦區產業轉型,推進煤炭工業戰略轉移,充分開發利用油頁岩、煤層氣等資源,發展接續產業,重點抓好東露天開發、頁岩煉油、頁岩電站及煤層氣開發等項目,實現傳統能源工業向新型能源工業轉化。因而,從我市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看,礦業仍將是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產業,礦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礦產資源特點及優勢
撫順市礦產資源豐富,曾經是全國著名的「煤都」。銅、鋅、油頁岩、泥炭、鈮鉭等礦產保有儲量居全省首位,煤、煤層氣、金、銀、硫化鐵等礦產在全省居重要地位。目前,已發現的礦產52種,佔全省已發現礦種的47.3%,產地500多處,其中,區內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6處,小型礦床80多處。現已開發的礦種24種,其中優勢礦產18種。全市已探明礦產總儲量60.04億噸,保有儲量 48.11億噸,佔全省保有儲量的17.7%。
撫順礦產資源的特點是:(1)能源礦產儲量豐富,區位條件優越,優勢突出。油頁岩、煤層氣儲量大,前景可觀。(2)銅、鋅資源豐富,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基礎地質研究和紅透山銅礦十幾年生產探礦的經驗表明,老礦山外圍和深部找礦前景廣闊;(3)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潛力大;(4)礦產資源規模小,分布面廣。但水泥用灰岩、油頁岩、煤、菱鎂礦等礦產地相對集中,礦床規模大,埋藏淺,適宜礦業開發。
優勢礦產是油頁岩、煤層氣、煤、銅、鋅、金、鐵、菱鎂、水泥用灰岩、泥炭等10個礦種。
油頁岩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38.9 億噸,居全省首位。
煤層氣 預測資源量66億立方米,佔全省的16.7%。
煤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7.5億噸(其中基礎儲量5.9億噸),佔全省資源儲量11.6%。
銅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22.8萬噸。居全省首位。撫順紅透山銅礦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22.16萬噸。
鋅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38.4萬噸,佔全省39%。
金 規劃基期,伴生金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10.32噸,為全省首位;岩金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10.59噸,佔全省12%。
鐵 礦山規模小,分布分散,除小萊河、傲牛鐵礦等9個礦區外,其它礦區保有儲量不足100萬噸。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8831萬噸。
泥炭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164.5萬噸,為全省首位。
菱鎂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242萬噸。
水泥用灰岩 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7091萬噸。勘查程度低,但遠景儲量非常豐富。
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查現狀
撫順市的勘查工作開始於20世紀初,迄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尤其建國以來,區內的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有了大規模的發展,完成了大量的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和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地質找礦成果。
(一)基礎地質研究程度
⒈區域地質調查:區內已全部完成1:200000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先後完成了營盤—南雜木、北三家—英額門、張甸子、鄭家堡子、南口前、木奇、大蘇河、灣甸子、永陵鎮、新賓縣、都督村、紅廟子等13個圖幅4200餘平方千米的1:50000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2.區域物化探工作:已完成全市域內的1:200000水系沉積物和重砂測量;完成1:50000—1:100000航空磁測;完成1:200000—1:1000000區域重力測量;完成了救兵—三塊石地區、北崴子—草市地區、營盤—南雜木、北三家—英額門重點成礦區1:50000水系沉積物測量。
⒊科研工作:完成了全區范圍內的地質礦產總結,編制了1:200000撫順地區地質礦產圖和1:100000撫順市礦產資源分布圖。進行了撫順地區渾南金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渾北綠岩帶中金礦類型及找礦遠景評價,南口前地區1:50000成礦預測,完成了遼北—吉南太古宙地質與成礦等大型專題的科研工作。
通過基礎地質研究,為我市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了基礎資料。
(二)礦產資源勘查程度
先後開展了撫順煤田的勘探和馬架子煤田普查工作,其中撫順煤田控制深度已達1000米以上;對撫順、清原、新賓縣內150多處鐵礦床(點)進行普查與勘探,發現了傲牛鐵礦、小萊河鐵礦、洋湖鐵礦、毛公鐵礦等具一定規模中小型鐵礦;發現並評價了紅透山銅礦、清原縣下大堡金礦、王家大溝金礦、撫順縣二伙洛金礦、新賓縣下營子金礦、撫順縣佟家街菱鎂、北四平泥炭礦、草市泥炭礦、大四平石灰石礦等一大批礦產地。截止2000年底,累計探明儲量的礦產地500多處,基本查清了市內主要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的分布。
四、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我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強度高、規模大,礦業基礎雄厚。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規劃基期,探明52種礦產,已開發礦產24種。按累計消耗儲量占累計探明儲量比例計算,主要礦產開發利用程度為:煤礦47%,鐵礦6%,銅礦59%,鋅礦52%,金礦40%,菱鎂礦51%。
——礦產資源利用水平較高。大中型礦山企業「三率」指標完成較好,撫順礦務局西露天礦開採回採率95%,老虎台開採回採率70%,紅透山銅礦開採回採率94%;1998年我市結合礦山的實際情況,經過專項調查和專家指導,制定了礦山企業「三率」考核指標。從規劃基期的完成情況看,開採回採率有所提高。
——礦業產量平穩,產值穩中有升。全市共有礦山企業302個,特大型礦山1個,大二型礦山2個,中二型礦山2個,小型礦山297個,小型以下礦山佔全市礦山總數的98.3%。實有礦業職工人數3.5萬人,97年實有6.9萬人,減少3.4萬人。礦業總產值為18.9億元,比97年的16.9億元多2億元,增加11%。年產主采礦種礦石量1048萬噸,比97年的1021萬噸增加了27萬噸,其中,煤686.2萬噸,鐵礦石150.8萬噸,銅金屬量0.9萬噸,鋅金屬量1.2萬噸,金礦石2.1萬噸,菱鎂礦石量8.3萬噸,泥炭礦石量0.35萬噸,水泥用灰岩礦石量22.4萬噸,油頁岩產量為307萬噸,煤層氣6432萬立方米。
我市礦產品貿易的物流量相對穩定,主要礦產產銷平衡。物流方向相對固定,煤炭主要銷往鞍鋼;鐵粉主要銷往新鋼、本鋼;金粉運往阜新排山樓金礦和山東招遠黃金公司;銅粉銷往天津大通銅業公司、山東東贏銅業公司;輕燒鎂銷往遼寧省外貿公司或大連五礦公司。
五、礦山生態環境現狀
(一)西露天礦采坑給城市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撫順西露天礦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露天煤礦,在礦山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形成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造成周邊企業廠房和居民建築破壞,目前,地面變形仍在繼續加劇,並有逐年增大的趨勢。撫順西露天礦將於2007年閉坑,閉坑後礦坑對城市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危害將進一步顯化和惡化,礦坑充水,邊坡將失去人工維護,邊坡岩層浸水後強度將弱化,岩土移位、地面變形加劇,給相鄰的大型企業、商業區和居民區留下較為嚴重的隱患。
(二)採煤剝離物造成周邊地區環境污染。撫順西露天礦九十多年的開采,形成了三座較大的外排土場,佔地面積20.2平方公里,累計排放量為16億立方米。這些露天堆積的煤矸石在長期的風化、降雨淋濾作用下,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並向外排放,造成周圍地區空氣、土壤、地下水嚴重污染。同時,煤矸石堆放佔地面積很大,造成城市土地的浪費,限制了城市建設的發展空間。
(三)採煤沉陷區逐年擴大,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下。老虎台礦和龍鳳礦長年的井下煤炭開採在我市城區形成了一個面積16.89平方公里的橢圓型沉陷盆地,地面平均沉陷值超過1米,最大沉陷值超過10米。在此范圍內,居民住宅、大中型企業遭到巨大破壞,經濟損失幾十億元。目前,隨著老虎台礦的繼續開采,地表破壞將進一步加重,沉陷區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居民住宅和一些大中型企業的安全將面臨更大威脅。
(四)礦震頻繁直接威脅城市安全。我市礦震自1933年開始發生,礦震頻次由70年代每年300——500次增至2001年的7051次;最大震級由2.5級升至3.7級,2002年達到6843次。據專家預計礦震震級將逐步達到3.8—4.2級,威脅將更大。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礦震給井下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危害;二是礦震對地面設施構成破壞和威脅;三是加劇了採煤沉陷和邊坡失穩。
(五)縣(區)部分地區礦山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突發性降水引發的泥石流主要發生在丘陵山區,撫順縣為地質災害易發區。山體滑坡和崩塌主要發生在新賓永陵啟運山、撫順縣三塊石、清原202國道兩側和新賓東南公路路段,新賓鎮郊區為易發區。撫順縣鐵礦、菱鎂礦資源豐富,由於多年來的過量開采,造成了礦山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有的已不可恢復。清原縣金礦、新賓縣煤礦開采也不同程度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根據對全市12家礦山企業抽樣調查統計,目前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率為5%。土地復墾率為3.9%。
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及開發利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礦產勘查工作滯後,找礦成果不顯著。我市基礎地質程度高,但完成時間較早,尚需更新、補充;地勘費投入銳減,使勘查工作停滯不前;勘查結構和勘查布局不合理,重金屬,輕非金屬礦產勘查,相同礦種各縣區的勘查程度相差較大。
——礦產勘查資本市場尚未建立,社會資金難以進入勘查領域,外商投資進展不大,商業性投資勘查機制尚未形成。
——大宗礦產資源形勢嚴峻,轉產任務艱巨。我市煤炭受「保城限采」政策影響,可采儲量嚴重不足,撫順礦業集團老虎台礦和西露天礦的保有儲量分別為8857、1719萬噸,可采儲量分別為6199、1536萬噸,進入中後期開采,急需發展接續產業,調整產業結構。
全市金礦資源日漸萎縮,王家大溝金礦和下大堡金礦的保有資源儲量(金屬量)分別僅為3.81噸、0.94噸,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影響我市黃金產量的穩定。
——礦山規模結構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低。全市中型以上規模礦山僅5家,其餘礦山規模小,分布散。
——礦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低。礦山設備簡陋,技術陳舊,工藝落後,技術人才缺乏。產品多為原礦石,技術含量低,缺乏精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經濟效益低,資源利用率低。
——礦政管理需繼續加強,礦業權市場急待培育。礦產資源管理粗放,監督管理還沒有完全到位,不按設計施工,以探代采、邊探邊采、無證采礦,亂采濫挖,浪費資源問題仍然存在。礦業權市場處於啟動階段,發育很不完善,完整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
——礦山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恢復治理任務艱巨。撫順市礦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經調查,「一區一坑三場」(採煤沉陷區、西露天礦坑、西排土場、東排土場、汪良排土場)土地總面積為47.96平方公里,這些廢棄的土地及由此引發的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使我市恢復治理工作面臨沉重的壓力。
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
(一) 有利條件
——國家實施全球資源戰略、開拓資源戰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我市的礦業發展帶來機遇。隨著國家資源戰略的調整,國家對銅、鋅等具有戰略意義礦種的勘查力度加強,這將為我市優勢礦產資源的調查評價和紅透山銅礦深部和外圍找礦工作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我國加入WTO後,資源在全球優化配置,我市石油、鋁及鋼鐵加工企業可在國際市場進口所需原料。同時有利於我市大中型礦山企業在境外建立開采、加工基地,擴大礦山企業規模,增強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國家實施能源結構調整戰略、支持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調整和改造,支持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發展持續產業的政策為我市煤炭工業轉型、石化工業跨越性發展帶來機遇。
在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下,以恢復東露天礦開采為龍頭,開發油頁岩、煤層氣資源,充分利用油頁岩、煤矸石進行煉油、發電、燒磚,搞好煤炭深加工和潔凈煤項目,進行資源綜合利用。
我市在「十五」計劃中,石化與精細化工是撫順「十五」時期和以後超常發展的主導產業。兩大產業將完成大規模的技術改造,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經濟效益都將實現翻番升位,位居國內前列。國家對老工業基地調整和改造的支持和支持以開采資源為主城市發展持續產業的政策,在政策、資金和利用「兩個資源,兩個市場」方面為我市建設「北方石化城」帶來機遇。
(二)不利因素
——區內大部分地區工作程度較高,特別是一些大中型礦山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地質普查勘探工作,許多地表礦點進行了預查,找礦進入「攻深找盲」階段,工作難度較大。
——國家投資減少,重點成礦地段的高精度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開展較少,加之探礦設備落後,深部找礦成果不顯著。
——由於礦產資源全球優化配置,廉價優質礦產品的進口增加,對我市開采、加工成本高的及規模小、技術落後的礦山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沖擊。
七、礦產資源需求預測和可供性分析
(一)礦產資源需求預測
根據我市「十五」計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礦產資源消耗必然呈現增長態勢。我市的產業結構也決定了礦產資源的高消耗性。預測2005年我市煤需求量為900萬噸,石油1500萬噸,鐵礦石400萬噸,銅1 萬噸,鋅1.2萬噸,鋁10萬噸,金礦石3萬噸,水泥用灰岩100萬噸,菱鎂礦石8萬噸,油頁岩1100萬噸,煤層氣3億立方米。其它金屬、非金屬礦產需求量也表現為持續增長。
(二)礦產資源可供性分析
從我市礦產資源現狀分析,大宗礦產資源可采儲量不足,礦產資源供需形勢不容樂觀,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可供性趨向嚴峻。
針對我市主要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資源進行可供性分析:
難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礦產 石油、鋁土礦為我市沒有的礦產,全部需要外購;金、鉛、鋅、耐火粘土等4種礦產,如不新增資源,現有保有儲量到2010年基本枯竭。
部分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礦產 鐵受規模小開發受到限制等因素影響,只能部分滿足需求。
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礦產 銅、菱鎂、油頁岩、煤在規劃基期能夠滿足需求。煤受「保城限采」政策影響,可采儲量只能維持到2010年左右。
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 受技術、交通條件或市場因素等限制,尚沒有開發利用或大規模開發利用,有油頁岩、煤層氣、石灰石、泥炭等。
到2005年,我市煤炭預測產量為700萬噸,自給率77.8%;鐵礦石200萬噸,自給率50%;銅1萬噸,自給率100%;鋅1.2萬噸,自給率100%;金礦3萬噸,自給率100%;水泥用灰岩石100萬噸,菱鎂礦石8萬噸,油頁岩1100萬噸,煤層氣3億立方米,基本滿足要求。
第三章 規劃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規劃指導思想
本《規劃》的編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貫徹中央關於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原則;堅持我市實施的「建設經濟強市,爭創文化名城」及建設「綠都撫順」和「北方石化城」方略,在服從省礦產資源規劃前提下,發揮區域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為實現資源主導型城市加速轉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二、規劃原則
緊密結合撫順國民經濟發展實際 ,按照我市「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和建設「綠都撫順」的指導思想,統籌規劃礦產資源,發揮資源優勢,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基本要求,開發與保護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 加強資源保護,節約使用資源;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利用,合理開采。
——經濟、資源、環境與社會效益相互協調統一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資源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堅持以保護為前提,以開發為手段,以發展為目的,使保護與發展互為促進;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改善礦山生態環境,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社會效益的明顯提高。
——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 在法律、法規的規范和規劃、政策的調控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控資源利用總量,優化資源利用結構和布局,實現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 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生產精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礦產品,提高采選綜合回收率和共、伴礦產的綜合利用率。 &,amp;,amp;,nbsp;
⑤ 山東礦產資源有哪些
山東省現已發現各類礦產144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75種,其中能源礦產7種、金屬礦產24種、非金屬礦產42種、水氣礦產2種;已發現但尚未探明儲量的礦產69種,其中20種已開采利用。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483處,平均每萬平方公里94處,為全國平均值的4.2倍。探明礦石總量約900億噸。截止1996年底,全省探明礦產(不含地下水、礦泉水、地熱)保有儲量潛在總值45136億元,為全國礦產資源潛在總值的4.98%,居全國第七位,單位面積佔有值居全國第3位,人均佔有值居全國第11位。
山東省探明礦種比較齊全,探明礦產儲量總量較大,儲量豐富的一些重要礦產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現已探明的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58種,列全國前5位的有36種,其中金礦、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種礦產居全國第一位;石油、鈷礦、菱鎂礦、金剛石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二位;晶質石墨、滑石、鋰鹽、鹼用灰岩等8種礦產居全國第三位。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在我省都有探明儲量,其中煤、石油、鐵礦、鋁土礦、金礦、鉀鹽、石灰岩、礦鹽等礦產居全問前10位。全省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為發展山東經濟和礦業開發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⑥ 山東富鐵礦發現3500多萬噸,將能解決哪些問題
由山東省煤田地質局規劃勘察研究院承擔的齊河—禹城整裝勘查區李屯項目區,施工的第5個鑽孔鑽獲4層富鐵礦,總厚度達79.36米,其中最厚的一層達到72.3米,平均品位超過55%,預估該項目區富鐵礦資源量達3500多萬噸。
據悉,山東省的富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淄博金嶺和萊蕪地區,齊河-禹城地區是近年來我省在深覆蓋區發現的富鐵礦找礦新區,並被原國土資源部列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
為加強該區富鐵礦勘查,增加富鐵礦資源儲量,山東省自2013年起在該區部署開展了大量富鐵礦勘查及研究工作,先後實施財政地勘項目17個,累計投入資金5600餘萬元,探獲了全鐵品位50%-60%的厚層富鐵礦。
富鐵礦1、於制葯、農葯、粉末冶金、熱氫發生器、凝膠推進劑、燃燒活性劑、催化劑、水清潔吸附劑、燒結活性劑、粉末冶金製品、各種機械零部件製品、硬質合金材料製品等。
2、純鐵用於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還原鐵粉用於粉末冶金,鋼鐵用於製造機器和工具。此外,鐵及其化合物還用於制磁鐵、葯物、墨水、顏料、磨料等。
3、用作還原劑。用於鐵鹽制備。還用於制備電子元器件。
4、用作營養增補劑(鐵質強化劑)。
5、在膠黏劑中用作環氧膠黏劑的填料,配製鑄件修補膠。常作為還原劑使用。
⑦ 山東有那哪些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底,山東省已發現礦產150種(貝殼砂、球石、彩石不在全國統計范圍內),查明資源儲量的有81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等能源礦產7種; 金、鐵、銅、鋁、鋅等金屬礦產25種;石墨、石膏、滑石、金剛石、藍寶石等非金屬礦產46種; 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2560處(不含供伴生礦產地數)。
山東查明的礦產資源儲量較豐富,資源儲量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列全國前5位的有44種,列全國前10位的69種,以非金屬礦產居多。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礦產山東均有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鐵、鋁、金、鉀鹽、鹽礦、石灰岩等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據2010年底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統計,山東列全國第1位的礦產資源有金、鉿、自然硫、石膏等11種;列全國第2位的有菱鎂礦、金剛石等10種;列第3位的有石油、鈷、鋯等10種;列第4位的有耐火粘土、滑石、明礬石等5種;列第5位的有油頁岩、鐵礦等8種;列第6位的有重晶石、鉀鹽等6種;列第7位的有鋁土礦、紅柱石等8種;列第8位的有鹽礦、長石等5種;列第9位的有方解石、石棉等5種;列第10位的有煤1種。[7]
⑧ 山東現在緊缺什麼人才
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律師人才。
⑨ 山東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什麼
以煤礦為主,主要在中西部,兗礦新礦大家都知道。金礦和石油也很牛,主要在東部,招遠金礦,東營勝利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