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水文水資源能進哪個科學院
擴展閱讀
家裡蓋房子要收什麼費用 2025-07-25 07:18:52
石油管道評估是什麼意思 2025-07-25 07:06:32

水文水資源能進哪個科學院

發布時間: 2022-08-31 08:34:38

① 我國水利科學研究院有哪些我要知道可以報考研究生的水科學院研究院有哪些

歷史最悠久的——成立於1935年的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全稱:水利部 交通運輸部 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建於1935年,原名中央水工試驗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水利科學研究機構;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社會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主要從事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承擔水利、交通、能源中具有方向性、關鍵性和綜合性的科學研究任務,兼作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水利部南京計量檢定中心。
歷經70多年的發展,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面向國際水利科學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南科院已發展成為擁有30多個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的專業研究方向、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綜合型水利科研院所。現設有水文水資源、水工水力學、河流海岸、岩土工程、材料結構、大壩安全與管理、農村電氣化、水利水文自動化等8個研究所和水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並設有南科院勘測設計院、江蘇南水土建工程公司、南京瑞迪高新技術公司、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蘇運達科工貿公司等研究開發機構。建設有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利部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通航建築物建設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水利部水文水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
南科院佔地面積600餘畝,已建成南京鐵心橋水科學水工程試驗研究基地和安徽滁州流域水文生態環境實驗基地,擁有40多座試驗大廳,試驗室面積達12萬m2,各類儀器設備6000多台(件),藏有中、外文圖書、資料和期刊32萬卷冊。承辦並定期公開出版《水利水運工程學報》、《海洋工程》、《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國內外發行,EI全文檢索)、《岩土工程學報》(EI全文檢索)、《水科學進展》(EI全文檢索)、《小水電》、《SHP News》、《水利信息化》等8種期刊。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海洋工程學會、中國水利學會岩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高壩通航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小水電專業委員會等辦事機構設在南科院。
南科院秉承「科學、規范、誠信、卓越」的科研質量方針,發揚「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組織開展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為我國的水利、交通、能源的建設和管理培養了大批人才,解決了國家工程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至2009年,提出科研成果報告7100餘篇,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5400餘篇,出版專著314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53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47項,其中國家級獎勵76項。2000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目前擁有水利工程、水電、港口河海工程、水文地質、岩土工程咨詢甲級資質;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規劃環境評價資質;水運行業、工程勘察、水利行業、建築行業等勘察設計資質;水利工程、水運工程、公路工程甲級監理資質;以及地基與基礎工程、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資質。
南科院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並擁有直接進出口權;中國政府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在南科院設立了亞太地區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
南科院是國家首批相關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設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岩土工程學科博士點和環境工程等9個學科碩士點,並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②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的介紹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依託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實驗室的前身是1989年批准、1993年建成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專業實驗室。2002年被批准成為水資源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4年10月經科技部批准,依託河海大學和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年6月通過驗收。

③ 我是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明年就畢業了,可不知道可以去那些單位工作,以及那些單位比較好,求推薦

你們水文水資源怎麼側重地質了呢,地質的是專門水文地質的嘛。這兩年貌似水文就業都比較好。今天看新聞說水文水資源工程還是就業前十的了。每年畢業前招水文的主要有各級水文局,多半去水文站的,有編制,事業單位;各設計單位(公司),大單位要研究生博士生,小的單位會要本科生,公司一般不會要本科生,他們懶得培養;還有一些電力公司、電站、礦山以及其他一些可能需要水文的。在我映像中水文地質一直都比水文水資源好就業,工資高,但是貌似要野外多些,不過也不一定。工資就不太好說了,有一部分運氣有一部分選擇,好單位工資不一定高,看起來不起眼的單位工資也不一定差。我同學裡面各種情況基本都遇到了。不同的選擇差距有時候還是蠻大的。可以多問問你們學長,不同學校情況還有差距。

④ 水文水資源專業研究生就業情況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工學類中的水利類,其中水利類共5個專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在水利類專業中排名第2,在整個工學大類中排名第111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4030位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4994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568元,0-2年工資4243元,10年以上工資1000元,3-5年工資5331元,6-7年工資6818元,8-10年工資7685元。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水利、電力、能源、交通、海洋、城建、環保、石油、農業等部門、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水資源及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報、開發利用與管理、技術經濟等科研與工程技術工作。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的就業方向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可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分析以及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的工作。就業崗位:水文地質工程師等。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畢業後可就業於國土資源、水利、水資源、城建、環保、交通等部門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設計和生產等方面的工作。如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設計院、環境監測單位專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電力設計研究院、煤炭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工程施工單位、中外合資企業、教育部門、部隊等,也可在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研究生專業繼續深造。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的相關資料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自然科學知識,較好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與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方面專業及專業基礎知識,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分析以及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水力學、水文學、氣象與氣候學及自然地理學等方面基礎理論、基礎知識;

2.掌握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有關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分析、設計方法;

3.具有從事工程規劃、勘測、設計、科學研究和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5.了解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領域的發展動態。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水力學、水文學、氣象與氣候學及自然地理學等方面基礎理論、基礎知識;

2.掌握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有關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分析、設計方法;

3.具有從事工程規劃、勘測、設計、科學研究和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領域的發展動態。

⑤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就業

一、水文與水資源專業就業方向: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畢業後可就業於國土資源、水利、水資源、城建、環保、交通等部門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設計和生產等方面的工作。如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設計院、環境監測單位專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電力設計研究院、煤炭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工程施工單位、中外合資企業、教育部門、部隊等,也可在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研究生專業繼續深造。
二、水文與水資源專業就業前景:
水文與水資源專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水利中的重要專業領域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水資源的自然資源基礎作用已越來越明顯,我國已確立了水資源三大戰略資源之一的地位。區域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使得水資源供需矛盾已成為全球性普遍問題。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諸如水資源短缺對策、水資源持續利用、水資源合理配置、水災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態環境功能恢復及保護等目前已成為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水文與水資源專業正是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的這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
三、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水力學、水文學、氣象與氣候學及自然地理學等方面基礎理論、基礎知識;
2、掌握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有關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分析、設計方法;
3、具有從事工程規劃、勘測、設計、科學研究和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領域的發展動態。

⑥ 誰能給我說說水文水資源專業考研院校

我是水文專業畢業的。參加工作後接觸到很多不同年齡段不同院校畢業從事水文工作的人,感覺還是河海水文專業知識面廣泛,專業定位準確,在業內認可程度高。分數線也不算特別的高
而且河海水文專業的導師有很多牛人。如果你跟到了一個好老闆,對今後工作也有很多幫助
武漢大學(兼並了之前的武水)的水文專業,個人感覺知識面有點窄。但是武大名氣比較大

⑦ 中山大學 水文水資源

你好,中山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專業屬於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該學院所有本科專業前兩年在珠海校區就讀,後兩年遷回南校區(廣州海珠區)。

祝賀你金榜題名!

⑧ 哪些大學招收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揚州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主要研究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地下水資源的評價、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與管理、水資源問題防治等方面,進行水利工程前期和修築完成之後的工作。

例如:水流量、水位、降雨量等信息的採集和處理,地下水環境的評價,水庫的日常監測,水污染的治理,洪水等水災害的防治等。

就業方向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發展前景很好,畢業後可就業於國土資源、水利、水資源、城建、環保、交通等部門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設計和生產等方面的工作。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分析以及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畢業生可任職水文地質工程師等崗位。

⑨ 山東科技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獲得水文水資源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方面的基本訓練,能應用水文水資源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方面的理論及先進技術,從事水文水資源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方面的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等方面的研究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水利、電力、交通、海洋、城建、環保、石油、農業等領域中水資源與水環境的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開發利用、管理、技術經濟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工作,也可從事工程勘察、環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⑩ 請問中國水科院水文與水資源所怎麼樣

首先,中國水科院只有水資源所,沒有水文與水資源所,水資源所就已經包括了水文與水資源的所有研究領域。個人感覺你是想考水科院水資源所的研究生吧?我是水資源所的在讀博士生,根據我自己的體會,說一下我印象中水資源所的情況吧:
坦率的講,水資源所這幾年發展很快,目前是我國水資源領域最強的科研部門,在水資源合理配置方面以及「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環方面的研究遙遙領先於同行,而且短期內很難有超越者。僅僅水資源一個所每年就為水科院創收上億元,每年項目總金額及創收均占整個水科院的80%以上。在當前國內項目與資金來源佔主導地位的科研環境下,說水資源所憑一所之力支撐起整個水科院的科研經費也不為過。項目多,經費自然就多,職工及學生的待遇也相應就高,歷來水資源所的碩士生與博士生都是全院待遇最好的。目前水資源所的碩士研究生補助統一是1800元/月(院里1000元,所里800元),博士生統一是2600元/月(院里1500元,所里1200元(扣稅後大概剩1100元)),免宿舍費、免學費,第二年如果選擇在外邊租房住的話,碩士生與博士生分別另有800+和1200+的房補。總之吧,在水資源所讀研和讀博的話,個人生活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
下面再說科研環境方面:水科院是一個介於科研機構和生產機構之間的半生產半科研的機構,相對於高校來說,理論基礎沒有高校扎實,但是實踐經驗與機會遠遠過之,原因很簡單,項目太多,呵呵。項目太多的話,就沒有時間去積累、去沉澱、去挖掘;但是項目多的話,會讓學生有大量的實踐經驗,有機會參與多項國家大型科技攻關項目,這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水資源所的學生平時因為經常做項目,早就適應了設計院的工作流程,工作以後上手很快,所以設計院都很喜歡招水資源所的學生,因此水資源所畢業的學生進設計院是很容易的,包括八大院還是可以的,至於省級設計院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水資源所的學生大多數畢業都進了設計院,但不少女生也有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同理,水資源所的學生就不太被高校認可,想進高校的話就相對困難一些,原因同上。
水資源所歷來的最強項是配置領域,後來在王浩院士提出「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環理論之後,配置與水循環逐漸融合,形成了「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環綜合理論體系,並構建了多個二元水循環模型,模型的開發與應用一直是水資源所近年來發展的主導力量,模型的發展逐漸從單一型向多模型、多尺度耦合的方向發展,尤其是與氣候變化結合更是研究的熱點。近兩年來,水科院因為新成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所以水資源所的重心也在跟著發生轉變,逐漸向機理研究和實驗方面轉移,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進行機理研究,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去進行野外實驗,慢慢的會把水資源所的短板(基礎研究不如高校)彌補上來,所以水資源所的未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目前水資源所的整體研究方向是「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環及其伴生過程(所謂伴生過程包括水環境、水生態、泥沙(可能這一領域需要跟泥沙所合作)、配置、調度、氣候變化等)。目前來說,水資源所唯一的變數在於王浩院士明年就60歲了,可能會退下來,一旦王院士退下來,水資源所的項目來源可能會少一些,但只要王院士還健在,應該就不會變化太大。作為水資源所的學生,我們也希望明年水資源所能夠平穩過渡,越來越好吧。
說的有點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