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面哪個資料庫不能文獻傳遞的形式獲取資源
您好,1.查詢我館圖書館館藏目錄、所購全文資料庫資源以及超星的讀秀-百鏈一站式檢索平台,確認所需文獻為我館所缺藏。
1.1館藏目錄:http://202.195.144.118:8080/opac/search.php
1.2超星的「讀秀-百鏈一站式檢索平台」:http://www.blyun.com/(見圖書館首頁一站式檢索框)
通過讀秀-百鏈一站式檢索,如果是我館已經購買的資源,檢索結果的獲取途徑旁會直接給出資料庫下載鏈接;如果是我館未購買的資源,則無法查看全文,可點擊檢索結果獲取途徑旁的「郵箱接收全文」或具體檢索結果里右側的「雲圖書館傳遞全文:郵箱接收全文」或「圖書館文獻傳遞」按鈕,進入後填寫有效郵箱,等待1-2個工作日,到郵箱免費查閱全文。
2.如果通過上述途徑無法滿足您的文獻需求(紙質館藏和全文資料庫無,讀秀-百鏈平台電郵明確回復無館藏提供或兩日內未收到文獻),可通過E讀檢索、CCC電子期刊檢索、e得文獻獲取自動鏈接江南大學館際互借讀者網關遞交文獻傳遞申請。
2.1 E讀檢索:http://www.yi.e.cn/(見圖書館首頁E讀檢索框),點擊檢索結果旁的「借書」(文獻類型為圖書或學位論文)或「文獻傳遞」(文獻類型為期刊文章),即可進入江南大學館際互借讀者網關遞交文獻傳遞申請。注意:對於圖書,本系統的高校成員館一般不提供整本圖書的返回式借閱,非返回式復制不能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一,建議使用讀秀-百鏈一站式檢索平台:http://www.blyun.com/檢索圖書,獲取電子版,無電子版的,可通過下面本服務流程3.5和3.6獲取。學位論文則視收藏館情況決定是否同意全部或部分傳遞。
2.2 CCC電子期刊檢索:http://ccc.calis.e.cn/(見圖書館首頁CCC電子期刊檢索),點擊檢索結果旁的「文獻傳遞」,下一頁面選擇「江南大學圖書館」,再點擊「發送文獻傳遞申請」,即可進入江南大學館際互借讀者網關遞交文獻傳遞申請。
2.3 e得文獻獲取:http://yide.calis.e.cn/。可文獻傳遞ccc電子期刊、學位論文、圖書、NSTL的資源和館際互借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與外國教材中心的資源。點擊相應鏈接檢索後可進入江南大學館際互借讀者網關遞交申請。e得的CALIS全文資源還提供36萬種中文圖書和3千多冊外文圖書的在線閱讀與租借式下載。
Ⅱ 什麼是數字資源
數字資源是文獻信息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數字形式發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資源總和。
商業化的資料庫、機構或個人建立的資料庫、各種網路免費資源等都屬於數字資源。同印刷型文獻相比,數字資源類型更為豐富。
隨著數字資源被前所未有的大量創建以及從不同數據源衍伸更多樣的文件格式時,數字資源保存逐漸變得越來越重要。可能需要保存PDF、電子郵件、社交媒體信息、錄音文件、簡訊息或甚至是整個網站。
數字資源的分類:
從數據的組織形式上看,有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網頁、多媒體資料等類型。
按存儲介質可分為磁介質和光介質兩種類型。其中,磁介質包括軟盤、硬碟、磁碟陣列、活動硬碟、優盤、磁帶等類型;光介質包括CD、DVD、LD等類型。常用的數字資源存儲介質為硬碟、磁碟陣列、磁帶及CD、DVD、LD等。
按數據傳播的范圍可分為單機、區域網和廣域網等方式。單機利用可以是光碟或安裝在一台計算機上的數據;區域網內部利用是用戶能在機構內部瀏覽檢索數字資源,但在機構的區域網以外的網路環境中不能訪問。
、
Ⅲ 什麼是數字資源
數字資源是文獻信息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數字形式發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資源總和。
概述
商業化的資料庫、機構或個人建立的資料庫、各種網路免費資源等都屬於數字資源。
同印刷型文獻相比,數字資源類型更為豐富。
分類
從數據的組織形式上看,有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網頁、多媒體資料等類型。
按存儲介質可分為磁介質和光介質兩種類型。其中,磁介質包括軟盤、硬碟、磁碟陣列、活動硬碟、優盤、磁帶等類型;光介質包括CD、DVD、LD等類型。常用的數字資源存儲介質為硬碟、磁碟陣列、磁帶及CD、DVD、LD等。
按數據傳播的范圍可分為單機、區域網和廣域網等方式。單機利用可以是光碟或安裝在一台計算機上的數據;區域網內部利用是用戶能在機構內部瀏覽檢索數字資源,但在機構的區域網以外的網路環境中不能訪問;廣域網方式是指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個擁有Internet的地方通過一定的身份認證方式或者不需認證就可以訪問數字資源。
從資源提供者來看,可分為: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和非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前者包括資料庫商、出版商和其它機構以商業化方式提供的各種電子資源,如:Elsevier公司的SDOS、EBSCO公司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中國期刊網等資料庫,圖書館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後再提供給一定的讀者群,或者讀者個人通過讀書卡和其他方式購買資料庫的使用權。這些數字資源內容豐富、數據量大,是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後者主要指機構自建的特色資源庫、開放獲取資源、機構典藏和其它免費的網路資源,這些資源或者由圖書館自行建設,或者可以從網路上免費獲取,當然,圖書館特色資源庫在建成之後也可以以商業化方式進行運作,此時,對其它圖書館而言,也可以稱之為商業化數字資源。
Ⅳ 資料庫是什麼
定義1
嚴格地說,資料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在經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關的數據放進這樣的「倉庫」,並根據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例如,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常常要把本單位職工的基本情況(職工號、姓名、年齡、性別、籍貫、工資、簡歷等)存放在表中,這張表就可以看成是一個資料庫。有了這個"數據倉庫"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查詢某職工的基本情況,也可以查詢工資在某個范圍內的職工人數等等。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計算機上自動進行,那我們的人事管理就可以達到極高的水平。此外,在財務管理、倉庫管理、生產管理中也需要建立眾多的這種"資料庫",使其可以利用計算機實現財務、倉庫、生產的自動化管理。 J.Martin給資料庫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資料庫是存儲在一起的相關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結構化的,無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餘,並為多種應用服務;數據的存儲獨立於使用它的程序;對資料庫插入新數據,修改和檢索原有數據均能按一種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進行。當某個系統中存在結構上完全分開的若干個資料庫時,則該系統包含一個「資料庫集合」。
定義2
資料庫是依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並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這種數據集合具有如下特點:盡可能不重復,以最優方式為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數據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增、刪、改和檢索由統一軟體進行管理和控制。從發展的歷史看,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
定義3
(伯爾尼公約議定書專家委員會的觀點) 所有的信息(數據率檔)的編纂物,不論其是以印刷形式,計算機存儲單元形式,還是其它形式存在,都應視為「資料庫」。 數字化內容選擇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 (1)存儲空間的原因。數字化的產品是通過網路被廣大用戶存取利用,而大家都知道數字化產品是存放在磁碟陣列上的,磁碟陣列由伺服器來管理,磁碟空間是有限的,伺服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量地存入數字資源,這就需要我們對文獻資源數字化內容進行選擇。 (2)解決數字化生產高成本和圖書館經費有限性之間矛盾的需要。幾乎沒有圖書館有充足的資源來對整個館藏進行數字化,內容選擇不可避免。 (3)數字資源管理的需要。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數字化項目所生成的數字資源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投入巨資進行數字遷移是延長數字資源生命的1個重要途徑,昂貴的維護成本就必須考慮數字化的內容選擇。 資料庫發展史資料庫技術從誕生到現在,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形成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成熟的商業產品和廣泛的應用領域,吸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加入。資料庫的誕生和發展給計算機信息管理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革命。三十多年來,國內外已經開發建設了成千上萬個資料庫,它已成為企業、部門乃至個人日常工作、生產和生活的基礎設施。同時,隨著應用的擴展與深入,資料庫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資料庫的研究領域也已經大大地拓廣和深化了。30年間資料庫領域獲得了三次計算機圖靈獎(C.W. Bachman,E.F.Codd, J.Gray),更加充分地說明了資料庫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的領域。就讓我們沿著歷史的軌跡,追溯一下資料庫的發展歷程。 傳統上,為了確保企業持續擴大的IT系統穩定運行,一般用戶信息中心往往不僅要不斷更新更大容量的IT運維軟硬體設備,極大浪費企業資源;更要長期維持一支由資料庫維護、伺服器維護、機房值班等各種維護人員組成的運維大軍,維護成本也隨之節節高升。為此,企業IT決策者開始思考:能不能像擰水龍頭一樣按需調節的使用IT運維服務?而不是不斷增加已經價格不菲的運維成本。
定義4
資料庫(DataBase,DB)是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有共享的、統一管理的數據集合。她是一個按數據結構來存儲和管理數據的計算機軟體系統。資料庫的概念實際包括兩層意思: (1)資料庫是一個實體,它是能夠合理保管數據的「倉庫」,用戶在該「倉庫」中存放要管理的事務數據,「數據」和「庫」兩個概念結合成為資料庫。 (2)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新方法和技術,他能更合適的組織數據、更方便的維護數據、更嚴密的控制數據和更有效的利用數據。
Ⅳ 圖書館的資源 資料庫的種類型
數字資源是文7獻信息的表現形式之r一g,是將計0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b多媒體技術相互1融合而形成的以0數字形式發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資源總和。商業化4的資料庫、機構或個q人a建立的資料庫、各種網路免費資源等都屬於k數字資源。 同印刷型文4獻相比5,數字資源類型更為1豐k富。 從0數據的組織形式上t看,有資料庫、電子q期刊7、電子q圖書8、網頁、多媒體資料等類型。 按存儲介0質可分4為2磁介0質和光介2質兩種類型。其中8,磁介6質包括軟盤、硬碟、磁碟陣列、活動硬碟、優盤、磁帶等類型;光介4質包括CD、DVD、LD等類型。常用的數字資源存儲介4質為6硬碟、磁碟陣列、磁帶及cCD、DVD、LD等。 按數據傳播的范圍可分1為3單機、區域網和廣p域網等方8式。單機利用可以5是光碟或安裝在一c台計6算機上f的數據;區域網內6部利用是用戶7能在機構內8部瀏覽檢索數字資源,但在機構的區域網以2外的網路環境中8不d能訪問;廣i域網方5式是指用戶2可以6在任何一d個w擁有Internet的地方6通過一q定的身份認4證方3式或者不m需認6證就可以7訪問數字資源。 從5資源提供者來看,可分8為7:商業化1的數字資源和非商業化1的數字資源。前者包括資料庫商、出版商和其它機構以6商業化6方2式提供的各種電子w資源,如:Elsevier公3司的SDOS、EBSCO公6司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中8國期刊5網等資料庫,圖書0館需要支n付一i定的費用後再提供給一p定的讀者群,或者讀者個a人i通過讀書4卡和其他方6式購買資料庫的使用權。這些數字資源內2容豐b富、數據量大q,是目前圖書6館館藏資源建設中6的重要內7容。後者主要指機構自建的特色資源庫、開q放獲取資源、機構典藏和其它免費的網路資源,這些資源或者由圖書4館自行建設,或者可以5從2網路上p免費獲取,當然,圖書1館特色資源庫在建成之b後也d可以8以3商業化4方2式進行運作,此時,對其它圖書1館而言,也e可以2稱之z為7商業化5數字資源。 avvdΞz
Ⅵ 資料庫都有哪些
資料庫是一組信息的集合,以便可以方便地訪問、管理和更新,常用資料庫有:1、關系型資料庫;2、分布式資料庫;3、雲資料庫;4、NoSQL資料庫;5、面向對象的資料庫;6、圖形資料庫。
計算機資料庫通常包含數據記錄或文件的聚合,例如銷售事務、產品目錄和庫存以及客戶配置文件。
通常,資料庫管理器為用戶提供了控制讀寫訪問、指定報表生成和分析使用情況的能力。有些資料庫提供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遵從性,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事務的完整性。
資料庫普遍存在於大型主機系統中,但也存在於較小的分布式工作站和中端系統中,如IBM的as /400和個人計算機。
資料庫的演變
資料庫從1960年代開始發展,從層次資料庫和網路資料庫開始,到1980年代的面向對象資料庫,再到今天的SQL和NoSQL資料庫和雲資料庫。
一種觀點認為,資料庫可以按照內容類型分類:書目、全文、數字和圖像。在計算中,資料庫有時根據其組織方法進行分類。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資料庫,從最流行的方法關系資料庫到分布式資料庫、雲資料庫或NoSQL資料庫。
常用資料庫:
1、關系型資料庫
關系型資料庫是由IBM的E.F. Codd於1970年發明的,它是一個表格資料庫,其中定義了數據,因此可以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重組和訪問。
關系資料庫由一組表組成,其中的數據屬於預定義的類別。每個表在一個列中至少有一個數據類別,並且每一行對於列中定義的類別都有一個特定的數據實例。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是關系資料庫的標准用戶和應用程序介面。關系資料庫易於擴展,並且可以在原始資料庫創建之後添加新的數據類別,而不需要修改所有現有應用程序。
2、分布式資料庫
分布式資料庫是一種資料庫,其中部分資料庫存儲在多個物理位置,處理在網路中的不同點之間分散或復制。
分布式資料庫可以是同構的,也可以是異構的。同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的所有物理位置都具有相同的底層硬體,並運行相同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應用程序。異構分布式資料庫中的硬體、操作系統或資料庫應用程序在每個位置上可能是不同的。
3、雲資料庫
雲資料庫是針對虛擬化環境(混合雲、公共雲或私有雲)優化或構建的資料庫。雲資料庫提供了一些好處,比如可以按每次使用支付存儲容量和帶寬的費用,還可以根據需要提供可伸縮性和高可用性。
雲資料庫還為企業提供了在軟體即服務部署中支持業務應用程序的機會。
4、NoSQL資料庫
NoSQL資料庫對於大型分布式數據集非常有用。
NoSQL資料庫對於關系資料庫無法解決的大數據性能問題非常有效。當組織必須分析大量非結構化數據或存儲在雲中多個虛擬伺服器上的數據時,它們是最有效的。
5、面向對象的資料庫
使用面向對象編程語言創建的項通常存儲在關系資料庫中,但是面向對象資料庫非常適合於這些項。
面向對象的資料庫是圍繞對象(而不是操作)和數據(而不是邏輯)組織的。例如,關系資料庫中的多媒體記錄可以是可定義的數據對象,而不是字母數字值。
6、圖形資料庫
面向圖形的資料庫是一種NoSQL資料庫,它使用圖形理論存儲、映射和查詢關系。圖資料庫基本上是節點和邊的集合,其中每個節點表示一個實體,每個邊表示節點之間的連接。
圖形資料庫在分析互連方面越來越受歡迎。例如,公司可以使用圖形資料庫從社交媒體中挖掘關於客戶的數據。
訪問資料庫:DBMS和RDBMS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是一種允許您定義、操作、檢索和管理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數據的軟體。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是上世紀70年代開發的一種基於關系模型的資料庫管理軟體,目前仍然是最流行的資料庫管理方法。
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資料庫、IBM DB2和MySQL是企業用戶最常用的RDBMS產品。DBMS技術始於20世紀60年代,支持分層資料庫,包括IBM的信息管理系統和CA的集成資料庫管理系統。一個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是一種資料庫管理軟體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基於關系模式,仍然是管理資料庫的最普遍的方式。
希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Ⅶ 以下哪個數字資源不屬於本科生常用的三大期刊資料庫
知網萬方維普
Ⅷ 急~下列電子資源中不屬於全文資料庫的是 A Elsevier ScienceDirect B EBSCO C web of Science D emerald
應該是D。A和C肯定是全文資料庫,我用過的都能下載全文的。Emerald Abstracts — Emerald文摘資料庫 除了全文資料庫以外,Emerald還出版以下4個文摘資料庫,它們是: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Abstracts
(ICEA) 《國際土木工程文摘庫》1972年至今,來自全球著名的150多種期刊的超過157,000的文摘,內容涵蓋建築管理、環境工程和結構工程等等。
Ⅸ 3:在資料庫管理系統中,下面不是資料庫存取功能模塊的是
17.在資料庫管理系統中,下面不是資料庫存取功能模塊的是
A.事務管理程序模塊
B.數據更新程序模塊
C.互動式程序查詢模塊
D.查詢處理程序模塊
答案:C
絕對正確答案
Ⅹ 浙江工商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知識競賽
1.B
2.A
3.A(根據你們學校專欄)
4.B
5.C
6.C(待定)
7.A
8.A
9.C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