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進行成年牛育肥
用於育肥的成年牛大多是役用牛、肉用母牛群中的淘汰牛,一般年齡較大、產肉率低、肉質差。經過育肥,使肌肉之間和肌纖維之間脂肪增加,肉的味道改善,並由於迅速增重,肌纖維、肌肉束迅速膨大,使已形成的結締組織網狀交聯松開,肉質變嫩,經濟價值提高。
育肥前對牛進行健康檢查,病牛應治癒後育肥;過老或採食困難的牛不要育肥;公牛應在育肥前10天去勢。成年牛育肥期以2~3個月為宜,不宜過長,因其體內沉積脂肪能力有限,滿膘時就不會增重,應根據牛的膘情靈活掌握育肥期長短。膘情較差的牛,先用低營養日糧,過一段時間後調整到高營養日糧再育肥,按增膘程度調整日糧。生產中,在恢復膘情期間(即育肥第一個月)往往增重很高,飼料轉化率較正常也高得多。有草地的地方可先行放牧育肥1~2個月,再舍飼育肥1個月。
成年牛育肥應充分利用我國的秸稈和糟渣類資源。我國農區秸稈資源豐富,特別是玉米秸,產量高,營養價值也較高,粗蛋白質含量可達5.7%左右,比麥秸和稻草等秸稈的粗蛋白質含量高;易消化的糖、半纖維素和纖維素含量也比麥秸和稻草高,玉米秸的干物質消化率可達50%。在飼料比較缺乏的冬季,玉米秸完全可以用作肉牛的飼料。
限制利用玉米秸的因素,主要是玉米秸的外殼比較硬,肉牛不能利用硬殼內的營養物質。因此,必須對玉米秸進行加工。可用物理方法破壞玉米秸的硬殼,用粉碎機粉碎,這樣可使玉米秸變成松軟的飼料,並保持一定的物理結構,易被肉牛消化利用。如果再進行氨化處理,效果會更好,因為經氨化處理,不僅可以增加玉米秸粗蛋白質的含量,而且可以提高玉米秸的消化率。據報道,經氨化處理後的秸稈粗蛋白質可提高1~2倍,有機物質消化率可提高20%~30%,採食量可提高15%~20%。
青貯玉米是育肥肉牛的優質飼料。據研究,在低精料水平下,飼喂青貯料能達到較高的增重。試驗證明,收獲籽實後的玉米秸,在尚未枯萎之前,仍為肉牛飼養的優質青貯飼料,加喂一定量精料進行肉牛肥育,能獲得較好的增重效果。青貯飼料的用量根據肉牛活重確定,每100千克活重喂6~8千克青貯飼料,其他粗飼料0.8~1.0千克。同時,需要補充精飼料0.6~1.0千克(根據年齡及膘情確定),以青貯玉米為主的日糧配比可參考表4-5。
表4-7 以玉米青貯為主的飼料消耗
以酒糟為主要飼料育肥肉牛,是我國肉牛育肥的一種傳統方法。酒糟是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麥、玉米、高粱、甘薯等為原料的釀酒工業的副產品。釀酒過程中只有2/3澱粉轉化為酒精。因此,酒糟除了水分含量較高(78%~80%)外,粗纖維、粗蛋白質、粗脂肪等的含量都比較高,其粗蛋白質含量占干物質的20%~40%,而無氮浸出物含量較低,屬於蛋白質飼料范疇。雖然酒糟的粗纖維含量較高(多在10%~20%),但其各種物質的消化率與原料相似,故按干物質計算,其能量價值與糠麩類相似。另外,酒糟含有酵母、B族維生素等。用酒糟育肥牛一般育肥期3~4個月。開始階段,大量喂給乾草和其他粗飼料,少量喂酒糟,以訓練其採食能力。經過15~20天,逐漸增加酒糟飼喂量,減少乾草飼喂量。到育肥中期,酒糟量可以大幅度增加。在日糧組成中,宜合理搭配少量精料和適口性強的其他飼料,特別注意添加維生素制劑和微量元素,以保證旺盛的食慾。
『貳』 如何利用肉牛生長發育規律進行肉牛生產
我國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產國,近20年來肉牛養殖進入快速發展期,肉牛養殖數量和牛肉產量年遞增速度都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肉牛生產優勢區域已經基本形成,優質高檔牛肉的生產也已起步。但是,我國肉牛養殖基礎較差,技術水平和產業化程度與發達國家比較還存在較大差異。而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雖有世界第三的牛肉產量,但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又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肉牛養殖是我國農村改革開放、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畜產結構調整的亮點。在改革開放之前,應該說在我國廣大農村基本上沒有肉牛養殖的概念。在解放以後耕牛保護政策的影響下,農區老百姓養牛是為了耕地拉車;城市人吃的牛肉,主要是來自老、弱、病、殘淘汰牛。近年來,我國肉牛養殖發展最快的是農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目前已經形成的中原肉牛帶和東北肉牛帶牛肉產量已經佔到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以玉米生產為主的農區,正在逐漸成為我國肉牛的主產區。
我國南方農村歷來有養殖耕牛的習慣,養殖數量多,牛種適應性強。從上個世紀70—80年代開始,政府時斷時續地對耕牛進行過雜交改良。當時的改良應該說還沒有明確的發展肉牛養殖的方案,比較強調的是役、肉、乳的綜合利用。但是,改良的結果畢竟留下了一批優良的雜交牛後代,改良地區農民學到了一定的先進養殖技術,特別是看見了科學技術可以改造傳統的農業產業。與北方牧區比較,南方自然災害少,還有充足的光、熱、水資源,牧草、秸稈和農副產品豐富,具有發展內牛產業的有利條件。
『叄』 黃牛在古代中國的利用方式有哪些
在古代牛被用作祭施用品即所謂「犧牲」(與現代漢語的「犧牲」意義不同)。「犧牲」二字表示意義的形旁都是「牛」。用牛來耕作,不會晚於春秋時期。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冉耕、字伯牛。「耕」和「牛」分別用作名和字,反映了春秋時已有人用牛來耕作。到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犁等鐵制農具,耕地效率明顯提高,而拖犁的耕畜就是牛(「犁」字也以「牛」為表意義的形旁)。從此,牛在農業生產中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當然,除耕地外,牛也用來駕車。讀白居易的《賣炭翁》,可以看到那位賣炭老人所寫的炭車就是一輛牛車。中國老百姓對牛很有好感。往往把它同勤勞刻苦、無私奉獻的精神聯系在一起。宋代愛國將領李綱的《病牛》詩寫道:「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為大家所熟知。
『肆』 如何開發利用氂牛遺傳資源
(1)氂牛遺傳資源特點
氂牛對高寒草地的生態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能在空氣稀薄、牧草生長期短、寒冷的惡劣條件下生活自如,繁衍後代,把人類無法直接利用的自然資源轉化成人類需要的畜產品。除培育品種大通氂牛外,其他氂牛品種均為原始地方品種,生產性能較低,且無系統的生產性能記錄資料。氂牛不與人爭地、爭糧、爭奪自然資源和生存空間,氂牛業是典型的節糧型畜牧業。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氂牛在暖季具有很強的生長和育肥能力,是發展季節性畜牧業的最佳畜種。氂牛不需補飼任何添加劑和飼料,完全在未施過化肥和農葯的天然牧場上放牧育肥,其產品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我國的氂牛主要分布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氂牛業對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經濟、提高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總之,氂牛的這些特點是其賴以存在且成為青藏高原特有品種的基礎,也是其得到人們有力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前提。
(2)氂牛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
氂牛是一個「多功能型」的品種,具有深度開發價值,不僅為人類提供用途廣泛的畜牧產品,如肉、乳、毛、絨等;它的皮、骨、血、內臟、鞭、骨髓等都是重要的工業原料,而且還是牧民的交通工具,它可馱、可駕、可騎、可犁;氂牛糞曬干後,還是牧民生火做飯取暖的燃料;氂牛也是一種景觀動物。所以說,氂牛全身是寶,是多功能、高價值的畜種資源,如何合理和高效開發利用氂牛遺傳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合理的產品結構 氂牛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要有合理的產品系列。合理的產品結構包括:①肉產品系列,氂牛生長於高原雪域,食天然牧草,潔凈的環境和天然的牧草造就了純凈、自然、無污染的優良肉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其肉質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對預防人體腦、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氂牛肉產品系列應包括分割肉系列、內臟產品系列、熟肉產品系列等。②乳產品系列,氂牛乳含脂率高,脂肪顆粒小,是營養豐富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產品。乳產品系列包括鮮乳系列產品、凍乳系列產品及奶粉系列產品等。③毛絨產品系列,氂牛還是唯一能夠產毛絨的牛種,氂牛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被稱為「雪絨」深受消費者喜愛,十分暢銷。④生物製品系列,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系列氂牛生物製品,如氂牛血膠囊。⑤白氂牛文化產品系列,包括出土物銅氂牛的復制及其他有關氂牛的文化產品。⑥其他產品,氂牛全身是寶,根據市場需求可開發獨特的產品,如氂牛皮是一種高檔的皮革原料,氂牛鞭可以製成高檔的保健酒。
2)合理的生產體系 是氂牛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技術保障。草原過牧、近交等因素一直是氂牛產業發展的制約瓶頸。合理的生產體系包含兩方面:狹義的氂牛生產體系,即包括育種群、繁殖群、生產利用群,各群體的任務和目標都不同,但必須相互協調;廣義的氂牛生產體系,即是建立氂牛生產與草原建設、人類發展和諧的一個大的體系。在氂牛生產體系中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落實和完善草地有償承包責任制,二是搞好「人草畜」三配套建設,三是推行家庭牧場建設。其中草地有償承包經營責任制和「三配套」建設是氂牛業產業化的保證,而家庭牧場的建設則是產業化經營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家庭牧場包括「五推、四化、三配套」模式,即推廣高產、優質草地培育技術,畜種改良及畜群結構優化技術,冷季保畜保膘技術,暖季快速肥育、促乳技術,家畜主要疫病及寄生蟲病的規范化防治技術;實行規模化養殖,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規范化管理;實現住房、畜牧業基礎設施、打草貯草基地的配套建設。
3)整合其他產業,發揮綜合優勢 氂牛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氂牛的來源傳說,藏族人民對於氂牛的崇拜和圖騰,以及有關氂牛的詩詞、民間諺語、繪畫作品等,豐富的氂牛文化為氂牛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了極大的文化內涵,氂牛肉、骨、內臟等在藏醫葯中具有保健、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可以開發出一系列的保健食品,提升氂牛遺傳資源的開發價值。氂牛遺傳資源對於旅遊業就顯得特別重要,氂牛作為高原獨特的景觀牛種,與自然風光結合在一起,深受國內外人士的青睞,慕名考察、觀賞者甚多,已成為獨特的旅遊資源,提供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和活動,也可以圍繞氂牛開發許多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景點,氂牛遺傳資源將為今後的旅遊業帶來勃勃生機。有些地區已經把氂牛資源作為一個交流的平台、品牌,為發展當地區域經濟服務。
『伍』 怎麼養牛才能掙到錢
1、靠規模
養牛雖然效益不高但在穩,依靠規模來賺大錢還算行得通。當然這僅對於有錢人來說,不然沒錢投資一切等於空談。近年來便有一些有錢人轉行養牛,只要能認真虛心學習養牛知識或找一個靠譜的技術人員多數都可以成功。當然並不建議大家貸款去養牛,不然除去利息效益便所剩無幾了!
例如單純養牛一頭牛正常情況下最高僅可獲得3000元左右的效益,若同時進行屠宰便可以獲得5000~6000元的效益。不過想要做這些行業,必須有豐富的經驗才可以。
『陸』 我國的動物資源應該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及保護
近幾年,違法盜獵、經營野生動物的案件屢有發生,有關部門正加強監管打擊力度,採取有力措施保護野生動物。
我國先後出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受保護野生動物的界定、種類及人工馴養繁殖和開發利用野生動物的條件作出了詳細規定;同時,我國各地方尤其是野生動物常聚的重點省市也紛紛出台了地方法律法規,並實行打擊、宣傳教育多管齊下的方法,為野生動物謀求良好生存環境。
『柒』 目前,我國肉牛雜交配套系的利用情況如何
目前,我國用於商品肉牛生產的雜交配套系主要是利用本地黃牛與外來品種的二元和三元雜交。三元雜交也是我國高檔肉牛生產的主要模式。例如,秦寶牧業公司的雜交配套系主要以秦川牛為母本,紅安格斯、日本和牛為父本進行雜交改良,建立兩個二元雜交系,即秦安、秦和。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再用二元雜交代後交叉雜交進行三元雜交,即建立起兩個三元雜交系,即秦安和雜交系、秦和安雜交系;這四個雜交系能有效地保留和利用不同品種肉牛優良特性,實現利用雜交優勢生產優質高檔牛肉。秦安用於生產秦寶中檔肉牛品種;秦和、秦安和、秦和安用於生產秦寶高檔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