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西部人力資源開發
西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進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西部人力資源開發的戰略理念與遵循原則,同時提出西部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加強西部地區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西部剩餘勞動力轉移配套制度,建立西部地區義務教育投資新機制,扶持西部農村職成教育支撐體系的建設以及為西部人才發展與培養營造良好環境的有效措施。
人力資源開發是西部大開發、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源頭工程1.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資源是指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來源。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也稱「非物質資源」,指通過人類自身再生產以及教育和技術培訓等產生的人的體力和能力。
2. 中國西部的資源
2009-2-22 14:36 滿意回答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佔全國的28.8%。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22660億元,佔全國的16.8%。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3. 西部資源是怎樣的
據有關統計,中國60%以上的礦產資源儲量分布在西部地區,45種主要礦產資源工業儲量的潛在價值接近全國的一半,以鉛、鋅為主的有色金屬,以錫、鎳、釩、鈦、稀土為主的稀有戰略性礦產,以鉑族金屬為主的貴金屬等儲量都佔有較大的優勢,比如甘肅的鎳礦儲量佔全國的70%,貴州的鋁、磷、汞、銻,錳的儲量居全國前五位.西部能源資源的探明儲量佔全國的比重也接近57%,水、煤、油、氣四者兼備,西部地區多山,而且落差大,水能豐富,蘊藏量佔全國總量的85%以上,可開發量佔全國的81%以上。新疆的石油遠景儲量佔全國的40%,西北地區煤炭儲量佔全國的40%。西部地區還有極具特色的旅遊資源.西部地區歷史文化悠久而輝煌,兵馬俑、莫高窟等一大批文化古跡中外聞名;黃果樹、九寨溝、石林等一批西部旅遊景點經濟效益十分看好。由於地貌、氣候的特殊條件,使西部地區擁有各種各樣的生物資源、葯用植物、工業植物等有待開發。
4. 西部是什麼
從地理角度看,中國西部由四川省、陝西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成。
中國西部地區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包括中國的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地域遼闊,除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等少數精華部分外,其餘地區人口較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
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多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
(4)西部資源是什麼概念擴展閱讀: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
有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鐵路。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如今也因為這些美麗的景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贊,獲得不少的榮譽。
5. 中國西部的簡介
中國西部,泛指中國的西部地區,傳統上而分為西南和西北地區。中國西部地形復雜,氣候類型多樣,為不同的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棲息創造了良好條件,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此外,西部礦產資源、水利資源、旅遊資源、人文資源也極其豐富。
由於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隨著西部大開發計劃的提出,這一地理概念漸漸明晰。按西部大開發計劃概定以及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的范圍,西部由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3個自治州構成。
(5)西部資源是什麼概念擴展閱讀:
西部地區總體上落後於中部和東部地區,但內部發展極度不均衡,成渝等少數部分地區的經濟實力超過了中部地區的水平,正在縮小與沿海地區的差距,然而較為落後的西藏、青海等省份則依然停留在貧困線上。
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是四川盆地。如成都市雙流區、重慶市渝北區均是已經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經濟高度發達的縣級行政區。
民國時期的官方文件中,中國西部包括西康、青海、新疆等三個省,以及西藏地方。
6. 西部地區有哪些資源
礦產方面: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已經 探明儲量礦產130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的鉀鹽、天然氣等13種礦產資源保有儲量佔全國的50%以上,處於絕對優勢。鉛礦、銅礦等9種礦產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儲量佔到全國的30--50%。煤、油等能源礦產豐富,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能源接替基地。
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區內有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森林、草原廣泛分布,水能資源、旅遊資源等也異常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比較低,因此有人稱西部地區為「貧困的富饒」。
西部地區各種自然資源中尤以能源和礦產資源最為突出,是國內最富有的「兩源兼富」地區。西部地區的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都比較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近幾年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發現許多大中型整裝油氣田。據「八五」期間全國第二輪油氣資源評價,西部地區擁有全國陸地資源總量43.9%的石油和78.75%的天然氣,估計最終可采儲量達到110億噸當量。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全國規劃中的十大水電基地,有7個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一些稀有金屬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前茅。按45種主要礦產工業儲量潛在價值計算,截止1998年,西部地區礦產資源潛在價值44.9萬億元,佔全國的50%左右。在已探明的百餘種礦產中,保有儲量佔全國80%~90%以上的有30多種。尤其是國家急缺的磷、鉀鹽、鎳、石棉等重要資源尤其豐富,在國內佔有絕對優勢,個別礦種儲量佔全國的99%以上。
西部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12個省(區、市)土地總面積675.464萬平方公里,人均102.8畝,為全國人均的2.5倍;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38%,人均2.5畝;未利用土地佔32%,可供開發利用的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地區農牧業優勢明顯,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和棉花調出區,農業宜用地資源開發潛力大。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古是我國四大牧區。西北地區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數是中國最長的地區,有利於發展大農業。西南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少,但森林資源豐富,有全國木材蓄積量最大的西南林區,其面積雖僅佔全國的24.4%,但蓄積量卻佔全國的45%以上;草山、草坡面積廣闊,水熱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優越條件,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是形成西南地區畜產品豐富的重要基礎。西南地區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50%,土壤條件較好。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樣,光熱水土資源別具特色,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西南地區雨水充沛,林草繁茂,森林覆蓋率達17.28%;生物物種豐富,被譽為世界植物的基因庫。西南地區是我國發展橡膠、甘蔗等南亞熱帶經濟作物不可多得的寶貴地區。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復雜,氣候條件多樣,為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獨特條件。區內有數十種珍稀植物,如太白梅花草、獨葉草、冬蟲夏草、藏紅花、天山雪蓮等。同時,本區還有上百種珍禽異獸,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野氂牛、白唇鹿等;青海湖的鳥島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最大島類棲息地。新疆帕米爾高原地區和天山、阿爾泰山等地有馬鹿、棕熊、松雞等珍禽異獸。西部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存較好,是我國以及世界生物資源的寶庫,我國已在西部地區建立了多處自然保護區。
西部地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獨特,民族風情濃郁,形成了眾多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自然旅遊資源方面,有名冠天下的華山、峨嵋山、天山等奇峰峻嶺以及浩瀚的戈壁沙漠、廣闊的草原。人文旅遊資源方面,西部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僅在陝西就有古遺址10,378處,古墓葬4,011處,出土文物100餘萬件,有「人文始祖」黃帝陵、秦始皇陵等古跡,秦始皇兵馬俑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甘肅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古「絲綢之路」等;四川有峨嵋山、長江三峽、黃龍寺—九寨溝等名勝古跡1,000餘處;雲南四季如春,自然景觀優美,有三塔寺、洱海公園等名勝,而且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構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貴州黃果樹瀑布,西藏高原風光、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都是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為有利的條件。
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但是西部的資源開發程度較低,巨大的發展潛力尚未得到發揮,很多資源的開發程度不足10%,有些甚至不到1%。資源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基礎
7. 我國西部資源有哪些
礦產方面: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已經探明儲量礦產130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的鉀鹽、天然氣等13種礦產資源保有儲量佔全國的50%以上,處於絕對優勢。鉛礦、銅礦等9種礦產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儲量佔到全國的30--50%。煤、油等能源礦產豐富,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能源接替基地。
旅遊:http://..com/question/6544431.html?si=7
8. 有沒有關於西部的資料
①中國西部是什麼概念?中國西部通常是指黃河與秦嶺相連一線以西,包括我國西北和西南的11個省市、自治區。這片廣袤的土地面積為5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40%;人口2.5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2%。 ②中國西部是華夏文明的源頭。華夏祖先的腳步是順著水邊走的。長江上游出土過元謀人牙齒化石,距今約170萬年;黃河中游出土過藍田人頭蓋骨;距今約70萬年。這兩處古人類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約50萬年)的資格更老。 ③中國西部地區不僅有廣闊的地域和悠久的歷史,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 ④中國西部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秦皇漢武以後,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從而有了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佛隴深寺的暮鼓晨鍾。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它在繼承漢晉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恢宏氣度,展現出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秦始皇陵兵馬俑、西夏王陵、樓蘭古國、布達拉宮、三星堆、大足石刻等歷史文化遺產,同樣為世界所矚目,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象徵。 ⑤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祥地。遵義、延安、紅岩村等革命聖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傳統。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成為革命文藝發展的一面旗幟。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在短短的幾年裡,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和文藝理論家……這些寶貴的財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堅實基礎。 ⑤中國西部地區又是我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這里生活著50多個少數民族,幾乎包括了我國所有的少數民族。在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落後和交通的閉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貧困,卻也使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遠時代的藝術品種,成為珍貴的"活化石",如納西古樂、戲曲、剪紙、刺綉、岩畫等民間藝術和宗教藝術。它們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猶如一個巨大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寶庫。 ⑦中國西部地區擁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重視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它們的搶救、保護、涵養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為推進西部大開發作出貢獻。
9. 西部有哪些自然資源和物產
自然資源:天然氣、石油、鉀鹽、和田玉等
物產:枸杞、哈密瓜、葡萄(葡萄乾)長絨棉、青稞、駱駝、氂牛、藏羚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