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其他國家怎麼保護漁業資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其他國家怎麼保護漁業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31 10:02:22

① 保護海洋的方法

實施陸源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開展海洋環境容量研究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農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結合 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 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我國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防止和控制海上傾廢污染。 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實施伏季休漁制度,加強資源養護措施,保護漁業資源。 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試驗區,加強海岸帶生態環境的保護。 保護海島生態環境,促進海島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近岸海域赤潮的監測、監視和預警,努力減輕赤潮災害

② 紐約芬蘭漁場的消亡啟示我們要如何保護海洋漁業資源

1,政府管制
2,經濟控制
3,休漁
漁民每年都要定期休息,而漁民休息的日子又正好趕上了魚類繁殖的季節。這種傳統的捕魚方式雖然捕撈量較大,但因為避開了鱈魚群的產卵繁殖季節,從而保證了魚群數量能夠不斷地繁衍並保持了生態的平衡。
但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型機械化拖網漁船成群結隊地駛入了紐芬蘭灣,使漁場遭遇滅頂之災。拖網船龐大的捕魚網兜掠過海底,所到之處魚鱉蝦蟹都在劫難逃。這一次,人們不需要把「戰果」運回到岸上處理,因為寬大的漁輪上配備了現代化的冷凍技術,一條龍式的作業方式能把捕撈上來的鮮魚速凍保鮮。
這些漁輪夜以繼日地作業,不管晴天雨天,也不顧魚類是否處於繁殖季節。據統計,這種大規模作業的漁輪一個小時便可捕撈200噸魚,是16世紀一條傳統的漁船整個漁季捕撈量的兩倍。
1949年,正當鱈魚快要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紐芬蘭加入了加拿大聯邦,成為加拿大的第十個省。加拿大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陸續勘察紐芬蘭漁場的魚群狀況,他們發現漁場的生產量開始急速下降,1975年已經減少了60%。1977年加政府以保護漁業資源為由,宣布了200海里領海權,把來自歐洲和美國的漁船排除到了大部分紐芬蘭漁場之外。

③ 日本政府為保護漁業資源,實施了什麼資源管理

日本政府為了恢復和改善近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遠洋漁業資源,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管理法,設定禁漁期,並對捕撈器具、捕撈方法作出規定,避免過度捕撈,使漁場有休養生息的時機。此外,還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環保法律法規,嚴格限制廢水的排放。

好吧、樓主 你要的答案在裡面 這是我從歷社書上的閱讀卡上找的

④ 日本對海洋漁業資源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日本有世界上四大漁場之一的,北海道漁場。日本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漁業的發展。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護,世界各國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制定方案,日本是一個島國,多海灣,封閉性強,治理海洋污染至觀重要,制定合理捕撈時間!日本漁業捕撈量大,應控制漁業。

⑤ 日本採取了哪些措施加強海洋漁業資源的保護

漁業配額管理,
最小捕撈體長限制,
漁船捕撈產品登記和報告制度,
水產品市場檢查制度

⑥ 採取哪些保護漁業資源的措施

一是加大對漁業水體污染整治。水質嚴重污染,是漁業資源的致命「殺手」,應重點加強污染源治理,加快建設沿海城鎮、沿江兩岸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完善江河、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與評價體系;加強對江河、海洋研究、監控和預報,建立江河、海洋監控區;鼓勵非政府組織開展江河、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加強江河、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建立健全江河、海洋漁業資源監測制度,等等。近年已多次發生因工礦企業排污造成嚴重的漁業水質污染事故,有的地方是每年重復發生,致使江河區域性的河段或魚塘魚類大批死亡。由於工廠的排污是不定期的,漁政或環保部門的取證難度較大。因此要建立漁政機構 「快速反應」機制,加大對事故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罰力度,確保漁業自然資源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是控制近海水域捕撈,養護漁業資源 。政府和漁業主管部門要重視近海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將近海漁業管理列入議事日程。要從實際出發,積極調整產業和作業結構,鼓勵開發外海新漁場、新資源。對近海水域捕撈生產實行限制政策。要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漁船馬力控制指標,不得突破。嚴格執行捕撈漁船更新、改造的審批和檢驗制度,對未經批准擅自建造的無船名號、無船籍港、無船舶證書的漁船,要堅決查處。加強捕撈許可證管理,嚴格制止非漁業生產者從事近海水域捕撈生產。要切實採取措施改善漁場環境,保護漁業資源。
三是加大漁政執法力度。建立健全漁政巡航執法體系。統籌安排漁政船的出航巡邏,提高漁政船的巡航執法次數和擴大巡航執法的覆蓋面,特別是加強對禁止底拖網線內的水域的執法力度。實行聯合執法和常規執法相結合,每季度組織全市漁政艦艇進行一至二次的聯合執法行動,必要時可聯系當地政府、公安、邊防、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的問題,吃掉擋在我們面前的硬骨頭。一是組織力量查處「電、炸、毒」魚的行為,些類案件從嚴處理。二是徹底的清拆灘邊定置作業,全部沒收定置作業工具,集中給予消毀,三是嚴格控制漁業船舶在禁漁區線內進行拖網作業,建議逐步取蒂底拖網捕撈方式,為漁業資源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四是加快建設魚類自然保護區。政府和漁業主管部門應正視自然保護區建設滯後的事實,組織專家和學者及管理人員認真做好有關調研工作,以科學的態度,從保護漁業資源的角度出發,制定魚類自然保護區建設規劃,並盡快組織實施。
五是繼續做好人工放流增殖工作。為了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已連續多年開展了江河魚類增殖放流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是,從放流的對象看,多是一些常規品種,缺乏針對性。要組織力量加強對一些江河名優魚類的人工繁殖研究,以增加增殖放流品種的選擇性。此外,要針對部分江河污染嚴重的實際,有重點地投放一些濾食性魚類,通過生物治理的方法 ,遏制江河水質的富營養化。
六是加大漁業法律、法規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漁業法規宣傳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廣大群眾法制觀念。一是向全社會廣大群眾宣傳保護漁業資源的重要意義,將范圍擴大到水產流通領域。通過新聞媒體、宣傳畫冊、廣告欄等多種形式,使廣大群眾尤其是水產品消費者,了解有關保護漁業資源的常識。二是加強宣傳各種保護品種和經濟魚類可捕標准,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共同抵制違法捕撈水產品的銷售,形成保護漁業資源人人有責的輿論氛圍。三是不斷增強漁工漁民依法興漁的法律意識,提高廣大漁民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的自覺性。

⑦ 保護海洋魚類資源的措施主要是

第一,國家採取漁業政策保護,教導民眾執行
第二,國家制定法律規則,實行定期捕魚,還要實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魚
第三,在魚類繁殖期間停止捕魚同時加大魚類繁殖力度
第四,國家也可以對飼養魚類有成效的人實施獎勵,鼓勵其投資魚類繁殖產業

⑧ 國家對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採取哪些措施

這個問題很泛泛,可以給你提幾點作為參考,每年給沿海省市都有相應的禁漁期,是根據各地方特產漁業資源的生長周期而定,全國統一禁漁期為每年6月~9月,同時配合增殖放流,以此增加資源量,另外在漁具以及一些相關設施上,如人工魚礁等增殖保護設施的投放,均起到對資源增殖保護的作用,希望這些能對你有用

⑨ 怎樣來保護海洋資源

  1. 在保證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強化開發深度和廣度,提高開發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海洋開發和海洋服務領域的技術水平,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爭取海洋經濟增加值的最大化。綜合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發現新資源,利用新技術,形成和發展海洋新產業,推動海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 對海洋可再生資源而言,要改善對資源的利用效率,既要盡可能多地對其進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態系統有較強的恢復能力和維持其可持續再生產能力;對海洋不可再生資源要有計劃地適度開發,不要影響後代人的利益。

  3. 優化配置海洋資源,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4. 海陸一體化開發。海洋資源的開發可以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實行海陸一體化的戰略,統籌制定沿海陸地區域和海洋區域的國土開發規劃,逐步形成臨海經濟帶和海洋經濟區,推動沿海地區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5. 開發與保護協調一致。制定海洋開發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規劃,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加強海洋環境監測、監視和執法管理;重點加強陸源污染物管理,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防止破壞海洋環境。

  6. 保護人類平等享有海洋資源的權益。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對於這一共同財產的開發要實行有償使用。通過資產化管理的方式,對海洋資源的使用收取適當的資源稅,並通過轉移支付實現全社會的平等享有權利。

  7. 完善海洋綜合管理體系,制定引導性的、統一的海洋開發政策,建立、健全有利於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各種海洋開發活動的管理協調工作,實現對海洋資源的法制化、資產化管理。

  8. 總之,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目的在於建設良性循環的海洋生態系統,形成科學合理的海洋開發體系,促進海洋經濟持續發展。

⑩ 環保工作是世界必要工作,各個國家是如何保護海洋的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面對海洋資源匱乏,各個國家都大力保護海洋生物,珍惜海資源。

保護海洋,不進行近海石油開采 建立可持續的海洋漁業, 為保持國際競爭力,保證美國能安全處理21世紀增加的海洋船舶的能力,以加深和維持航道,改善航行安全和實施其他港口項目 ,加入海洋法公約, 保護珊瑚礁 ,海洋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