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孫亞芳如何管理人力資源
擴展閱讀
酷炫的小工具有哪些 2025-05-20 20:56:14
為什麼石油是噴出來的 2025-05-20 20:53:09

孫亞芳如何管理人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22 21:56:42

A. 「華為女皇」再登福布斯榜,孫亞芳為何能與任正非比肩

如果說華為總裁任正非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對於華為任正非背後的女人孫亞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孫亞芳再登福布斯榜,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明白孫亞芳為什麼能和任正非相比肩。

其實孫亞芳能夠與任正非相比肩,充分說明了她的實力。孫亞芳不但有專業技術,而且更具有商業頭腦。以狼性文化激勵員工,努力為華為創造價值。多次將華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成為“華為女皇”實至名歸。

“華為女皇”孫亞芳

孫亞芳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原本在一個國營無線電廠任技術員。後來進入一個信息工程研究所當了一名老師,如果沒有遇到任正非,也許她的一生也就這樣度過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機會,遇見了正在創業的任正非,兩人聊得非常投機,孫亞芳幫助任正非解決了資金困境。步入正軌的任正非在幾年之後真誠邀請孫亞芳進入華為,於是,她和任正非一起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B. 孫亞芳的主要業績

孫亞芳在華為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 我覺得,在華為的所有部門里,市場和研發、人力資源3個部門是對華為貢獻最大的。華為最讓競爭對手膽寒的是其嚴密的市場體系,而不僅僅是技術優勢,與對手在技術上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能通過市場獲得更大的優勢。華為近兩年在營銷人員流失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較強的戰鬥力,其根本原因就是早已成型的嚴密的市場組織體系。
而市場組織體系是在孫亞芳的領導下建立的。 孫亞芳的另一個傑作便是華為人力資源體系的建立。
華為從1996年開始了風起雲涌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可以說華為人力資源體系的建立對華為作用極為重要。很簡單,像華為這樣高科技企業,如果沒有人才,它就與一個倉庫沒什麼區別。正是科學的選、育、用、留的人力資源體系,讓華為在人才隊伍的建設上取得相對於競爭對手的明顯優勢,才使華為能在1996年後迅速奠定在中國通信製造業龍頭老大的地位。
甚至,如果你對《華為公司基本法》有興趣,你不妨去讀讀,我認為《華為公司基本法》中寫得最好的就是有關人力資源政策的內容,因為它在描述規則,其他的內容則多在定義概念。
人力資源體系的主要組織和推進者還是孫亞芳。
不過,華為員工除了敬畏和欽佩之外,也有一些對她能力的微詞,就我所知的非議中,我個人認為多數是對她不了解,以及她是女人的緣故。關於孫亞芳對華為的影響和作用我不想專門論述,在本章中我把自己親身經歷的幾件事情說出來,希望能給你一個整體的直觀印象。 在華為,本來是沒有董事長這個職務的,1998年左右,由於華為一向低調的風格,加上其營銷戰術、早年的股權、貸款等問題,外界對華為的許多做法多有微詞。鑒於孫亞芳在對外協調上的能力,任正非建議孫做董事長,負責外部協調,自己就任總裁一心做內部管理。實際上就是確立了任是第一把手,孫是第二把手的高層管理模式。此外,在公司,孫還負責了市場、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工作,而任則更專注於戰略研究。孫亞芳口才和風度俱佳,這就是她被任命為董事長的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從此以後,在華為的許多對外活動上,人們都可以看到孫亞芳的身影,而向來不喜社交的任正非則更加理所當然地「龜縮」於幕後。對於孫亞芳在董事長這個位子上的作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華為與外界的關系正日益親善。比如在與美國思科的打官司中,華為就十分巧妙地調動了媒體的情緒,獲得了很大的輿論支持。

C. 兩度辭職救華為,華為女皇孫亞芳,是怎麼用7年成為華為董事長

孫亞芳執掌華為20年,她讓華為成為全球第一的通信廠商。 孫亞芳1992年她進入華為,當華為數次遇到資金困難,孫亞芳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多次幫助任正非解決資金問題,再加上出色的外交能力,孫亞芳當上了華為市場部總裁。

二、二度辭職

2007年,為了打破“按資歷論薪酬”的薪資體系的頑疾,激活組織活力,華為改換工號,又一次開展大規模離職運動。任正非和孫亞芳帶頭辭職。孫亞芳還說服6687名員工隨之申請辭職,重新簽約上崗。

2018年,孫亞芳卸任華為董事長之職,而她和任正非在2004年創建的史無前例的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這一集體決策機制。也在2012年,發展為輪值CEO制度。

自此,華為正式進入了“後孫亞芳時代”,而在輪值CEO制度下,華為也有效發揮了集體力量,可以有效保證公司效率和活力!

34歲進入華為,44歲接掌華為,63歲悄然隱退。孫亞芳用30年奠定了華為的基業,也見證著華為的風雨坎坷光輝璀璨!即使不在華為,孫亞芳依然在影響著華為!

D. 孫亞芳的介紹

孫亞芳出生於1955年,1982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2年,孫亞芳在新鄉國營燎原無線電廠工作,任技術員。1983年,她在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工作,任教師。1985年,在北京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工作,任工程師。1989年,孫亞芳進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先後擔任市場部工程師,培訓中心主任,采購部主任,武漢辦事處主任,市場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變革管理委員會主任,戰略與客戶委員會主任,華為大學校長等。自1999年起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2015年亞洲商界權勢女性的50位榜單孫亞芳排名第9位。

E. 此女入職華為7年,任正非主動「讓位」給她,帶領華為狂賺七千多億,是誰

從她加入華為到當選董事長,孫亞芳僅用了7年的時間。從這就可看出孫亞芳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才華與能力。華為在她的帶領之下,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一直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2016年,在孫正芳的帶領之下,華為在那一年的業績就達到了5200億元,業務擴展到了世界300個國家和地區。

兩年後63歲的孫正芳正式卸任董事長的職務,離開華為。也在這一年,華為的營業額高達7311億元,她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傑出商界女性100強」的榜首。

雖然孫正芳一直都很低調,但是她帶給華為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在她的帶領之下,華為所取得的成功是眾人有目共睹的,她對華為的創新也將在華為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F.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急急急呀。。。

華為的董事長:孫亞芳

她是華為的董事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不是華為的創始人,但她是一個可以決定華為何去何從的關鍵人物之一。

有人說,如果有一天,華為一改低調,她將是媒體的紅人。因為在華為,她主外,任正非主內。

孫亞芳在華為的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華為最讓競爭對手膽寒的是它嚴密的市場體系,在與對手在技術上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能通過市場獲得更多更大的優勢。而市場組織體系就是在孫亞芳的領導下建立的。

孫亞芳對華為的另一大貢獻是華為人力資源的建立。華為今天能成為中國通信製造業的龍頭,有著很多重要因素,但是華為一個科學的人力資源體系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這個「選、育、用、留」的人力資源體系,華為前進的腳步將會停止。

華為的總裁:任正非

任正非出身於一個鄉村教育家庭,59歲,居七兄妹之長。

文化程度:大學。

1982年從四川某部隊轉業到深圳後,在南油工作兩年。其後開過電子公司。

1988年以兩萬
元注冊資本創建深圳華為,主營電信設備。

2000年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中國50富豪第3位。個人財產估計為5億美元。

G. 孫亞芳37歲入華為,7年升任董事長,為救華為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男子可為之事,女子一定不可為」,特別是在往常科學技術飛速開展,社會進步的新時期,越來越多勝利女性,突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規陋習,在各個范疇各種場所,努力斗爭,出頭露面,具有一席之地。

她們從不屈從於男人,她們獨立自主,靠著本人不時進取,不只博得了社會對女性應有的尊重,也讓本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具有一個完美人生。

人生什麼時分開端都不晚,從孫亞芳身上我們學習到,人生偉業的樹立無關年齡無關性別,只需你肯,你就能有收獲。

H. 孫亞芳的個人經歷

孫亞芳,出生於1955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1992年進入華為,先是做培訓部經理,後到長沙做辦事處主任,之後主管市場,後來升任為主持市場與人力資源的常務副總裁,於1998年就任華為公司董事長至今。
作為華為公司的董事長,孫亞芳在媒體面前曝光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在許多華為公司的活動中,都能看到這位華為女強人的身影。然而,業界對她的了解似乎並不比任正非多多少。1992年孫亞芳進入華為,1998年任華為公司董事長至今。
華為技術(「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致力於向客戶提供創新的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長期的價值和潛在的增長。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電信基礎網路、業務與軟體、專業服務和終端等四大領域。華為在全球設立了包括印度、美國、瑞典、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個研究所,超過95,000名員工中的46%從事研發工作,截至2009年12月,華為累計申請42,543件專利,已連續數年成為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華為全球建立了100多個分支機構,營銷及服務網路遍及全球,為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5個全球前50強的運營商及全球1/3的人口。 孫亞芳越來越引人注目,不僅是因為她是華為的董事長,還因為其被視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這個相貌秀氣和文雅的女性曾多次在貸款方面拯救華為。而其對任正非思想的影響和理解,在華為公司恐怕無出其右者。有件事可以證明。 1998 年,給任正非一個報告,提出3個觀點:一、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財富的創造方式發生變化,主要由知識和管理創造的,所以要體制創新;二、要讓有個人成就慾望者成為英雄,要讓有社會責任的人成為管理者;三、一個企業長治久安的基礎是接班人承認公司核心價值觀,並且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孫亞芳的這三個觀點實際上都是關於接班人的,而《華為基本法》中並沒有這些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觀點得到了任正非的認同,後來被任正非將其引用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里。
今天的華為,正在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對於孫亞芳來說,無論是今天還是今後,依然是中國通信業的引人注目的女性。只是她的神秘感將會同華為公司一樣,隨著國際化加快將會漸漸淡去。
要使通信製造業走向繁榮,孫亞芳指出:「只有運營商贏得了利潤,贏得了生存能力,設備供應商才可以生存。因此,昔日競爭對手可以成為合作夥伴。」也就是說,通信製造商不僅要與運營商合作,而且要在競爭同時彼此加強合作。基於這一種理念,華為不斷和業界同行合作,例如華為同3COM和西門子、NEC、松下、摩托羅拉等企業都有合作。華為表示,華為還會加大與同行合作力度。

I. 華為集團孫亞芳是哪人

孫亞芳,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現為華為公司董事長。1992年進入華為的她並非華為的創始人,但被人們賦予「華為女皇」、「至尊紅顏」、華為的「國務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稱謂,在華為的崇高地位可見一斑。多年來,孫亞芳對華為的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體系建立居功至偉,其出眾的大局觀、跨文化溝通協調和細節管理能力,使得她成為任正非最為信任的夥伴。1998年任華為公司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主要負責外部的協調。2011年1月華為改選董事會,孫亞芳留任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