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虛擬資源自動化怎麼玩
擴展閱讀
乾性皮膚檢測哪個產品 2025-05-23 09:34:03
知道成本如何算營業總額 2025-05-23 09:21:52
農產品油脂多少錢一斤 2025-05-23 09:14:49

虛擬資源自動化怎麼玩

發布時間: 2022-07-20 03:55:50

Ⅰ 如何使用虛擬機來虛擬化計算資源

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 W1500 v1.0 和 W1700 v1.0(以下簡稱 PureApplication System)提供了一種在雲中運行工作負載的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它提供了大量具備同時運行數千個計算機程序的計算機硬體。為了有效管理並利用這種硬體,該系統採用幾種行業最佳實踐來虛擬化其硬體資源,並給予工作負載極大靈活性以實現在雲中隨處運行。通過了解這些技術以及該產品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您將更好地了解 PureApplication System 所提供的雲環境。

本文是一個三部分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該系列文章介紹 PureApplication System 為託管應用程序運行時環境提供的硬體和軟體基礎:

硬體:A tour of the hardware in 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 介紹了由 PureApplication System 組成的硬體。
虛擬化硬體:您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介紹了 PureApplication System 如何虛擬化硬體以實現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運行時環境:在 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 中管理應用程序運行時環境 介紹了如何使用 PureApplication System 中的虛擬化硬體實現工作負載所部署到的應用程序運行時環境。
每篇文章都以上一篇為基礎,全面地解釋了這一基礎。

為了理解 PureApplication System 中的資源虛擬化,我們將探討合並到雲計算系統中的交付模型(該方法用於虛擬化不同類型的資源)以及該產品如何利用這些方法。

雲交付模型

虛擬化硬體資源通常稱為 「基礎架構即服務」。它是三種雲交付模型(又稱為雲服務模型)之一:

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為計算、存儲和網路提供了一種虛擬化硬體資源的環境。
平台即服務 (PaaS) 提供了一種虛擬化的應用程序運行時環境,包括操作系統;應用伺服器、資料庫和消息傳遞之類的中間件;以及緩存、監控和安全之類的共享服務。
軟體即服務 (SaaS) 在一個集中託管環境中提供網路可訪問的業務應用程序,該環境是高度可靠且可伸縮的。
模型是漸增的,且每個模型以前一個模型為基礎。圖 1 說明了雲交付模型。

圖 1. 雲交付模型

如何使用虛擬機(VM)來虛擬化計算資源

文章 導航 IBM 雲,第 1 部分: 雲技術入門 更加詳細地介紹了 雲交付模型。這些交付模型不是特定技術,而是雲計算系統的架構目標。本文著重介紹第一層基礎架構即服務,並講述如何在 PureApplication System 中實現基礎架構即服務。

資源虛擬化

基礎架構即服務是一個可通過資源虛擬化實現的目標。資源虛擬化 將工作負載(即,正在運行的程序)從其運行的底層硬體進行解耦。對於要運行的程序,它肯定需要硬體資源。但是,對於 「在雲中」 運行的工作負載,它們肯定不能被特定硬體集所束縛。這意味著工作負載必須在多個冗餘硬體集中的任何一個中運行。要實現此目標,雲應該虛擬化硬體資源以將工作負載與硬體分離並使雲能夠管理這些資源的工作負載使用情況。

雲將組織其硬體資源以使工作負載運行延續到三個主要類型,這是所有計算的基礎:

計算資源:這是任意程序運行所需的 CPU 和內存。
網路資源:這在程序之間的連接,支持程序進行通信。
存儲資源:這使程序能持續保存其狀態。
PureApplication System 採用了虛擬化各種資源的技術:

使用虛擬機 (VM) 虛擬化計算資源。
使用虛擬區域網 (VLAN) 虛擬化網路資源。
使用存儲區域網 (SAN) 虛擬化存儲資源。
轉載

Ⅱ 怎麼使用虛擬化

1、什麼是虛擬化?
虛擬化(Virtualization)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是將計算機的各種實體資源,如伺服器、網路、內存及存儲等,予以抽象、轉換後呈現出來,打破實體結構間的不可切割的障礙,使用戶可以比原本的組態更好的方式來應用這些資源。這些資源的新虛擬部份是不受現有資源的架設方式,地域或物理組態所限制。一般所指的虛擬化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和資料存儲。

2、虛擬化技術有什麼用?
虛擬化技術最大的實用性就是系統里裝虛擬機。
比如現在已經是Win7或更高系統的時代了,但你有些程序還想在XP下使用,那完全不必再裝一個XP,直接裝微軟自己的XP虛擬機就行。可以在當前系統中虛擬出一個XP來,就像一台真正的電腦一樣使用,要開機,要裝驅動,要插U盤……一切都是用滑鼠來完成的,是虛擬現實中的操作。這就是虛擬化最直接的用途。
如果你的CPU不支持虛擬化技術,那麼,你就不能用微軟官方的虛擬機。

3、虛擬化技術怎麼開啟?
在BIOS里,找到Virtualization,進去後把虛擬化的選項打開即可。
注意,有些老CPU,比如低版本的奔騰雙核,不支持,那就不能打開了。

Ⅲ 以論述:如何配置虛擬化平台,實現資源配置

先對伺服器、存儲等資源進行虛擬化,然後將所有資源都集中起來,最後根據不同用戶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避免了浪費,數據也更安全,比如正x睿伺服器虛擬化解決方案

Ⅳ 如何設置硬體虛擬化

如果要採用虛擬化,那伺服器的硬體配置應該如何計算?例如每個虛擬機需要1個CPU,2G內存,100G硬碟,100Mbps的網路帶寬,數量為200個虛擬機等。

1. 處理器:Hyper-V R2最多能利用到主機的64個Logical Processor,同時一個Logical Processor能支持運行8個虛擬Processor,即如果是一台一個CPU的單核處理器主機,最多運行8個虛擬機。在Hyper-V R2中考慮到性能因素,我們在一台宿主機上最多能運行384個虛擬機(假設每個虛擬機只有一個虛擬Processor)。例如,如果我們要在一台宿主機上運行200個Win 7,宿主機最少得擁有25核(25*8=200),折算成2的冪,就是32核。這當然是建立在每個Win 7隻分配一個虛擬CPU的前提上。如果每個Win 7需要2 CPU,那200*2=400,就超過384的上限了,就不能全部在一台宿主機上運行了。

比如需要運行的虛擬機有16個,每個虛擬機分配2個虛擬CPU,那麼總共需要的虛擬CPU數量為16*2=32個,最少需要32/8=4個邏輯處理器,如果採用的是雙核CPU,那麼最少需要2顆雙核CPU。

2. 處理器:緩存越大越好,尤其在虛擬處理器和物理處理器間的比值很高的時候。

3. 內存:Host RAM = (VMRamRequirementMB x #ofVMs) + (#of VMs x 32MBVMOverhead ) + (512MBHost)。按我舉的例子來講,宿主機內存=2G*200+200*32MB+512MB=406.75 GB,當然我們可以做一些冗餘,取512GB(企業版和數據中心版能支持到2TB的內存)

4. 網路:如果網路數據傳輸量很大,可以安裝多塊網卡,在一塊網卡上綁定多個虛擬機。例如每個虛擬機需要100Mbps,那主機有可能需要20塊1000Mbps的網卡,每個網卡綁定10個虛機。

5. 存儲:推薦使用固定尺寸的VHD文件作為虛擬機的硬碟文件,推薦後台連接一個SAN作存儲資源,例如總存儲容量需要100G*200。
我是從IT號外知道的。

Ⅳ 怎麼分配伺服器上的資源做虛擬化,讓兩台伺服器運行平穩,負載均衡。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配置dns負載均衡,讓dns解析一會兒是ip1,一會兒是ip2。各有一半的機率。具體怎麼配置,那就要看你的dns解析用的什麼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負載平衡方案,如果你有更高要求,可以用lvs集群。

Ⅵ CPU如何開啟虛擬化

虛擬化(Virtualization)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CPU虛擬化的開啟,不但是要CPU支持,還要主板本身也支持虛擬化的功能。這個功能是需要進入主板的BIOS高級選擇中開啟的,下面介紹七彩虹Z170烈焰戰神X中的操作方法:

1.開機或重啟顯示器出現第一畫面,馬上按delete 鍵,就可以進入到bios的界面中,可以在這個界面中先選擇下語言(Language)直接按回車就可以選擇語言,選擇為中文(簡體)回車就可以了,如下圖;

註:不同品牌的主板設置界面會有些異,但開啟主板中的虛擬化是要進入主板的高級選擇中設置的

Ⅶ 伺服器虛擬化VMware怎麼分配的資源

根據你的需要唄!一般所有分配的虛擬資源,建議不要超過物理配置3/2就可以!這樣以方便遷移!

Ⅷ 虛擬化有哪些應用

虛擬化技術具有可以減少伺服器的過度提供、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IT的總體投資、增強提供IT環境的靈活性、可以共享資源等優點,但虛擬化技術在安全性能上較為薄弱,虛擬化設備是潛在惡意代碼或者黑客的首選攻擊對象。
目前常用的虛擬軟體有VMware、VirtualPC以及微軟在推的windowssever2008中融入的Hyper-v1.0。自從全球經濟危機開始,虛擬化技術被廣大企業迅速應用,2009年也是虛擬化技術大潮興起的一年。
1、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高校信息化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經歷了單機環境、C/S架構、B/S架構、SOA等多個發展階段。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已經涉及到高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服務等相關領域,所需要的計算機平台、存儲環境和網路環境多種多樣,隨之也帶來了IT基礎設施的資源利用率低和管理成本高等問題。將虛擬化技術應用到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既能提高高校信息基礎設施的效率,也能提升信息化基礎平台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降低IT相關管理成本。
2、企業管理上的應用
企業應用虛擬化技術時,主要集中在與對企業伺服器虛擬化管理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應用中。

虛擬化技術在雲計算中的應用
1、伺服器虛擬化
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可以在單一的物理伺服器上運行多個虛擬伺服器,並且為虛擬伺服器提供了能保證其正常運行的硬體資源抽象,比如虛擬BIOS、虛擬CPU、虛擬內存、虛擬I/O設備等等,同時還可以使虛擬機具備良好的隔離性和安全性。在雲計算中,伺服器虛擬化技術也可以將一個雲計算伺服器虛擬成若干個伺服器使用,但伺服器虛擬化需要具有封裝性、多實例、隔離性和高性能這些特性,才能保證在實際環境中進行有效的運用。封裝性指的是硬體無關性,意思是在使用了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後,一個完整的虛擬機環境對外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實體,便於在不同的硬體間備份、移動和復制等。多實例是指在一個雲計算物理伺服器上,支持多個客戶操作系統,運行多個虛擬伺服器。隔離性是指當伺服器虛擬化為多個實例時,一個虛擬機與其他虛擬機能夠完全隔離。使用隔離機制的好處是即使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虛擬機因意外發生崩潰,其他的虛擬機也不會泄露數據,受到任何影響,保障了數據的安全。高性能是指伺服器虛擬化的性能損耗要被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2、網路虛擬化
通常網路虛擬化包括虛擬專用網和虛擬區域網。由於虛擬專用網抽象了網路連接,所以遠程用戶可以像物理連接一樣訪問組織內部的網路。而且虛擬專用網還可以防止來自Internet或Intranet中其他網段的威脅,使用戶能夠安全、快速地訪問數據,極大的幫組了網路管理員對網路安全的管理。虛擬區域網技術可以使其內部的通信類似物理區域網,將多個物理區域網劃分到一個虛擬的區域網中,同時也可以將一個物理區域網劃分成多個虛擬區域網。目前虛擬專用網和虛擬區域網在雲平台搭建中均有使用,成為雲計算服務的一個重要支撐技術。
3、存儲虛擬化
網路存儲系統隨著信息業務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平台,隨著企業高價值數據的應用,對網路存儲平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網路存儲平台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整個雲平台的運行,因此對網路存儲平台的存儲容量、數據傳輸、數據管理和運行、擴展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為這個原因,存儲虛擬化技術應運而生。
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存儲虛擬化、自動化的過程。通常在雲計算構架中,雲用戶終端沒有任何的儲存設備,他們只管享用雲中的存儲服務,不必了解具體的存儲過程,也不需擁有具體的存儲設備。使用存儲虛擬化技術可以將邏輯存儲單元整合在廣域網范圍內,並且存儲單元從一個磁碟陣列移動到另一個磁碟陣列上時可以不需要停機。雲計算存儲系統中使用存儲虛擬化技術可以大幅簡化存儲資源的分配與管理,提高硬體利用率。數據管理員只需要通過通用的管理界面就能對數據進行管理和控制,大大減少了交互操作的工作。
4、桌面虛擬化
桌面虛擬化可以解除用戶的桌面環境和終端設備的耦合關系。用戶的完整桌面環境可以存儲在伺服器中,桌面虛擬化技術可以讓用戶通過不同的具備有足夠顯示功能和處理能力的終端設備通過網路來訪問桌面環境。比如用戶或維護人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或者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通過網路來配置PC或其他客戶端設備,而不必去每個用戶的桌面管理這么多的客戶機,大大減輕了維護工作量,也加強了對客戶端設備的管理和控制。

Ⅸ 網路虛擬化如何改進網路資源的使用

當然,網路虛擬化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包括虛擬交換機管理、安全問題以及虛擬網路的流量監控。
網路虛擬化是使用基於軟體的抽象從物理網路元素中分離網路流量的一種方式。網路虛擬化與其他形式的虛擬化有很多共同之處。
例如,存儲虛擬化允許組織將組織內部的所有存儲資源整合到一個存儲池中,然後再從存儲池中分配存儲容量。存儲虛擬化與企業所使用的存儲類型、存儲的物理位置無關。
對網路虛擬化來說,抽象隔離了網路中的交換機、網路埠、路由器以及其他物理元素的網路流量。每個物理元素被網路元素的虛擬表示形式所取代。管理員能夠對虛擬網路元素進行配置以滿足其獨特的需求。網路虛擬化在此處的主要優勢是將多個物理網路整合進更大的邏輯網路中。反之,一個物理網路也可以被劃分為多個邏輯網路。
既然網路虛擬化的抽象有效地消除了流量與物理網路組件之間的任何聯系,那麼就有必要採用綜合管理工具對虛擬網路進行追蹤並監控。
內部網路虛擬化和外部網路虛擬化的區別
外部網路虛擬化應用於適當的網路中,影響了物理網路中的諸多元素,比如布線、網路適配器、交換機、路由器等等。外部網路虛擬化將多個物理網路整合為更大的邏輯網路,或者將單個物理網路劃分為多個邏輯網路。
內部網路虛擬化通過在虛擬伺服器內部定義邏輯交換機以及網路適配器,創建了一個或多個邏輯網路。內部虛擬化網路能夠連接運行在一台伺服器上的兩個或多個虛擬機,而且虛擬機之間的網路流量不會經過物理網路基礎設施。內部網路虛擬化最小化了物理網路上的網路流量,是讓伺服器內部相關的工作負載進行網路通信的一種更快和更有效的方式。
然而,內部網路虛擬化也引起了更多的網路負載均衡以及遷移問題。一般來說,工作負載能夠遷移至具有足夠計算資源的任一物理伺服器上。當工作負載連接至內部虛擬網路時,這些工作負載可能需要一同遷移至同一台伺服器上。否則,它們需要將數據傳輸至外部網路,這可能導致不可預料以及難以承受的網路流量峰值,可能會對其他網路流量造成破壞。
虛擬網路軟體使用什麼技術過程對網路進行虛擬化? 虛擬網路軟體對網路進行虛擬化的過程概述如下:虛擬網路軟體的構想是採用軟體引入一個抽象層,該抽象層將流量從物理網路元素中分離出來。與此同時,網路虛擬化還將創建虛擬組件,比如虛擬網路適配器以及虛擬網路交換機。管理員幾乎能夠以任何方式整合這些虛擬網路元素,為組織構建規模任意的網路或者創建共享同一物理網路基礎設施的多個網路。
網路虛擬化依賴每個虛擬伺服器上的網路虛擬化軟體、內部的交換機(比如智能交換機)以及支持網路虛擬化的其他網路設備。當你考慮組合可能需要被虛擬化的多種設備時,有必要對需要協同工作以支持網路虛擬化的硬體和軟體資源進行整合。舉例來說,Citrix和Vyatta提供了虛擬化網路軟體產品,能夠為組織機構創建完整的虛擬化網路堆棧。
網路虛擬化是為了充分利用組織現有的資源。我們先從內部虛擬網路講起,因為和外部虛擬網路相比,內部虛擬網路容易理解。
內部虛擬網路藉助基於軟體的虛擬交換機和虛擬網路埠,使各種網路負載能夠與同一物理伺服器上的其他網路負載共存。當同一台物理伺服器上的兩台虛擬機交換數據時,網路流量並不會經過外部網路。工作負載只在物理伺服器的內存中交換數據。對工作負載之間的數據傳輸來說,這提供了極其快速的性能。因為數據不需要流經外部網路,解放了網路中其他伺服器及任務所需要的帶寬。
外部網路虛擬化分割並隔離網路,改進網路流量並增加安全性的方式與內部網路虛擬化有一些不同之處。外部網路虛擬化沒有為存儲和公司的各部門創建多個網路,不用構建多個物理網路,外部網路虛擬化就能夠調整網路大小以適應每個組或用例的需要。舉個簡單的例子,網路虛擬化能夠隔離公司的人力資源數據、生產數據以及應付賬款數據,但是所有的部門仍舊在使用相同的物理網路。

Ⅹ 何為虛擬化虛擬化是怎麼實現的呢

虛擬化是一個抽象層,它將物理硬體與操作系統分開,從而提供更高的 IT 資源利用率和靈活性。虛擬化允許具有不同操作系統的多個虛擬機在同一物理機上獨立並行運行。每個虛擬機都有自己的一套虛擬硬體(例如 RAM、CPU、網卡等),可以在這些硬體中載入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無論實際採用了什麼物理硬體組件,操作系統都將它們視為一組一致、標准化的硬體。天源騰創友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