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陝西省綏德縣義合的農民,我想問問現在的合療沒人是100元嗎,我們這里每年交100元。望了解。
你好我也是綏德
在的不知道綏德各個鄉鎮都是100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到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基本覆蓋農村居民」,「從2003年起,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以外的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地方財政對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補助每年不低於人均10元」,「農民為參加合作醫療、抵禦疾病風險而履行繳費義務不能視為增加農民負擔」。
這是我國政府歷史上第一次為解決農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問題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從2003年開始,本著多方籌資,農民自願參加的原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地區正在不斷的增加,通過試點地區的經驗總結,為將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全國的全面開展創造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截至2004年12月,全國共有310個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1945萬戶,6899萬農民參合,參合率達到了72.6%。 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到2010年的覆蓋面達到農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這份文件明確,2011年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
2012年起,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准從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財政繼續按照原有補助標准給予補助,新增40元部分,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補助80%[1] ,對中部地區補助60%,對東部地區按一定比例補助。農民個人繳費原則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難的地區,個人繳費部分可分兩年到位。個人籌資水平提高後,各地要加大醫療救助工作力度,資助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參合。新生兒出生當年,隨父母自動獲取參合資格並享受新農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規定繳納參合費用[2] 。
2013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發《關於做好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自2013年起,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准從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並全面推開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結腸癌、直腸癌等20個病種的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3] 。
2014年5月27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4月25日發布《關於提高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的通知》,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方法為:各級財政對新農合和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准在2013年的基礎上提高40元,達到32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原有120元的補助標准不變,對200元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和中部地區60%的比例安排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農民和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3年的基礎上提高20元,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准達到每人每年90元左右。個人繳費應在參保(合)時按年度一次性繳清
⑵ 榆林學院有哪些專業
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本科四年)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制四年。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字知識,具有較系統的文學理論和美學修養、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為高級中學、黨政企事業單位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寫作、美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形式邏輯、中學語文教學法、社會學、行政管理學、中國傳統文化精等。
新聞學(本科四年)
新聞學專業,學制四年。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從事新聞工作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可以在各級新聞單位、政府機關和企業從事文字工作和新聞采寫編輯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新聞采訪與寫作、報紙編輯、新聞攝影、網路傳播、新聞出版法規、廣電技術基礎、英語、計算機基礎等。政治經濟與歷史學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以師范教育為主,通過四年的學習,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觀念、系統掌握思想政治專業理論知識,能夠成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的教師及在黨政機關、企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形式邏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法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等。
歷史學(本科四年)
歷史學專業以師范教育為主,通過四年的學習,旨在培養中學歷史教師和檔案管理、社會文化事業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當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歷史文選、考古學、史學概論、中教法、社會學、公共關系學、法學概論、檔案學、民法、旅遊法規、導游基礎等。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本科四年)
旅遊管理專業,通過四年的學習,培養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商業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旅遊學、旅遊資源開發與管理、景區規劃與管理、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導游業務、旅遊政策與法規、旅遊市場營銷與策劃、旅遊文化學、旅遊心理學。
市場營銷(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營銷、教學及教研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商務談判、統計學、經濟法、市場調研與預測、管理信息系統、國際市場營銷等。
財務管理(本科四年)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面向地方經濟,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能較好的適應各類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籌建與會計、財務管理概論、高級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財務策劃與分析。數學與應用數學系
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四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旨在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能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寬,工作實踐能力強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函數論、幾何學、代數學、物理學、概率與數理統計、微分方程、離散數學、拓撲學、數學史、數值方法與計算機技術、數學建模、初等數學研究、心理學、數學教育學等。計算機與網路工程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通過四年的學習,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培養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計算機教學和管理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基礎、數字邏輯、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計算機系統結構、編譯原理、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可視化技術及應用、計算機安全技術。化學與化工
化學(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學及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和其他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有機合成、儀器分析以及相關實驗課等。
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四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制四年。通過在校學習和生產實踐培養學生煤化工、石油及天然氣化工生產的能力,為榆林及毗鄰省區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輸送合格的高級化工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分離工程、化工傳遞工程、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天然氣處理及加工工藝、化工設計概論等。
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四年)
培養具有扎實的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石油企業和其它工礦企業、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部門、油氣儲運管理部門等從事油氣儲運工程的規劃、勘查設計,項目管理和研究、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城市配氣、油庫設計與管理、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天然氣管路輸送、儲運油料學、油罐及管道強度設計、腐蝕監測與防護、石油工業導論、機械設計基礎、工業自動化儀表與過程式控制制基礎等。物理與電氣工程系
物理學(本科四年)
物理學專業通過四年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中學教師或與物理學有關行業的管理、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數理方法、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現代光學概論、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半導體物理與器件、電路與電子技術及相關實驗等。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機械制圖、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拖動與控制、計算機技術、控制理論、基本技能實訓等。
土木工程(本科四年)
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土木建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與研究的高級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建築工程制圖、建築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地基基礎、建築材料、電工電子學、房屋建築學、鋼混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施工技術、項目組織與管理、工程招投標、建築AutoCAD、基本技能實訓等。外語系
英語(本科四年)
英語專業通過學生在校四年的學習,能系統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具有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和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中學教師和從事外語翻譯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綜合英語、泛讀、聽力、口語、語音、語法、翻譯、寫作、教學法、語言學、英美文學史、英美文學選讀、英美概況、詞彙學、修辭學、跨文化交際學、商務英語等。生命科學
生物科學(本科四年)
生物科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能從事現代生物科學教育的高、初中師資和能初步從事生物學研究及生物技術開發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動物生理、人體解剖及生理、生物學教學法等。
動物科學(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技術經濟、管理及相關學科知識,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動物生產及相關領域從事管理、教學、科研、生產、經營、推廣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業科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基礎生物化學、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普通遺傳學、動物育種學、動物營養學、飼料學、動物繁殖學、動物生產學、計算機應用、畜產品加工等。體育系
體育教育(本科四年)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掌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校體育工作規律,具有現代教育觀念,能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體育理論、運動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體育保健學、田徑、體操、球類、游泳、跆拳道、武術、健美操、生物化學等。藝術系
美術學(本科四年)
美術學專業培養的目標是使學生系統掌握專業基本理論和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和造型能力,勝任美術教學工作和其他行業與美術專業相關的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素描、色彩、線描、美術史、藝術概論、速寫、設計基礎等。二年後分為國畫、油畫、藝術設計三個主修方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三個專業方向中任選其一。
音樂學(本科四年)
音樂學專業通過四年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音樂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善於策劃和組織與本專業相關的各類文化活動,培養能夠在學校進行音樂教學的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能夠在文藝團體和群文等單位工作的多方面藝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鋼琴、聲樂、樂理、視唱練耳、舞蹈、合唱指揮、中外音樂史、歌曲創作、手風琴等。
藝術設計(本科四年)
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通過四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能系統掌握現代設計理論,應用平面設計、主體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可在企、事業單位和相關部門從事設計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平面、立體、色彩三大構成、設計史、設計概論、設計軟體應用(Coreldraw、photoshop、3DMAX)、三維動畫設計、影視製作、網頁設計、服裝設計、現代廣告設計、CI設計、包裝設計等。社會科學系
法學(本科四年)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夠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立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關、律師事務所從事法律工作和初步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商法學、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婚姻家庭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保護法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
⑶ 劉志丹的人物形象
劉志丹的人物形象;熱愛、熱愛祖國、熱愛,追求真理,英勇善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忠心赤膽,為創建和根據地,為中國的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被同志譽為「群眾領袖,民族英雄」。
劉志丹(1903年10月4日一1936年4月14日),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國工農高級將領,忠誠的戰士,傑出的家、軍事家,西北和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1936年3月,率參加東征戰役,由羅峪口附近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現柳林縣三交鎮)戰斗中犧牲,年僅33歲。1996年,被中央會確定為中國軍36位軍事家之一。2009年9月,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劉志丹作為傑出的家、軍事家、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立者之一,長期以來,其歷史地位一直為世人所公認、名垂青史;然而,劉志丹是一位傑出的家、軍事家、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他在艱難困苦的斗爭環境和內錯誤路線的雙重壓力下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范與人格魅力。
提出三色論
所謂「紅色」,就是發動組織工農群眾,建立所領導和指揮的軍隊。劉志丹認為,軍隊是進行的骨幹,必須走開創的井岡山道路,才能使陝甘地區的斗爭有光明的發展前途。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眾武裝逐步集中起來,先建立游擊隊,後上升為正規。這種辦法與建軍路線是一致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根據全國救亡的新形勢,率部同吳岱峰閻紅彥等部會師,並合編為西北反帝軍,後來改編為中國工農陝甘游擊隊。
所謂「白色」,就是派人到白軍中開展兵運工作。這是劉志丹發展武裝的大膽嘗試。紅石峽會議後,他返回家鄉保安,採取合法的斗爭方式,把該縣民團改造成為所掌握的武裝。隨後,他多次打入國民軍,以合法身份發展武裝,多次被捕和關押。經組織和南漢宸、杜斌丞等著名人士的營救而獲釋。劉志丹為了創建武裝,以非凡膽略,一次次打入軍閥部隊,出生入死,毫不退縮,表現了一個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英雄本色。
所謂「灰色」,就是派人爭取、教育和改造綠林武裝,為創建軍隊准備群眾基礎和武裝力量。這是劉志丹發展武裝的一項成功實踐。他認為,陝甘地區有許多綠林武裝,其中不少人出身貧苦,俠肝義膽,由於生活所迫,鋌而走險,被「逼上樑山」。他們同官僚軍閥、地主豪紳之間的矛盾相當尖銳、復雜。只要有的領導和教育改造,他們就有可能走上的道路。
創造三窟論
劉志丹是實事求是的光輝典範。他創造性地開辟了西北根據地,為探索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作出了獨特貢獻。渭華失敗後,他深深感到根據地對於成功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向井岡山學習」,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經過廣大軍民的艱苦努力,成功地創建了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後來又採取「狡兔三窟」的辦法,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同志高度評價說:劉志丹創建的陝甘邊根據地,用「狡兔三窟」的辦法,創出局面,這很高明。
使民得土地
實行正確的土地。劉志丹認為,中國實質上就是農民。領導這樣的,必須把農民問題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引導與動員他們參加、建立政權。為此,他採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針、,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與此同時,劉志丹始終同群眾心連心。他每到一地,總是深入群眾,關心群眾的疾苦,為群眾伸冤除害,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深受廣大群眾的崇敬和愛戴,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老劉」,在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稱贊他:「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的英雄,要數劉志丹」。
廣築統一線
實行正確的統一戰線。劉志丹常說:「需要建立統一戰線,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們增加一份力量,敵人就減少一份力量。」他堅決主張在上消滅地主階級,而在生活上要給一般地主以生活出路,允許富農分得一部分好田,使地主、富農也有安身立命之本。同時,他對根據地周圍的民團和地主武裝也採取區別對待,打擊反動的,爭取中間的,團結友好的。實踐證明,他實行的這些靈活的和策略,對於削弱敵人力量,壯大力量,鞏固紅色政權,起到了重要作用。
搞活教
實行正確的經濟。劉志丹認為,在年代如果不重視,的物質條件就沒有保障,群眾的生活就得不到改善。因此,他同根據地的其他決定成立銀行,發行布幣,開辦牧場和實行集市貿易,吸引外來商人經營,使根據地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軍民生活有了改善。他為了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還創辦了列寧小學等,使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也有所發展。
正是由於劉志丹創造性地實施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才使陝甘邊、陝北根據地連成一片,成為土地時期全國僅存的一塊具有戰略基地作用的根據地,成為和各路結束的立足點和領導中國的大本營。劉志丹作為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立下了重大功勛,永載史冊。
積極反圍剿
劉志丹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和實施一系列正確的戰略戰術,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剿」、「會剿」和大規模「圍剿」,取得輝煌的戰績。
在戰略指導上,他注重把握全局,運籌帷幄,正確決策。在第二次反「圍剿」 中,劉志丹立足戰略全局,縝密地分析了敵情,決定集中兵力,首先打擊剛剛入陝的高桂滋部第八十四師。他認為:高部是「圍剿」陝北根據地的主力,但他人地生疏,沒有同我軍作戰的經驗,更不善於山地作戰,集中兵力首先打退其進攻,對於鞏固和發展陝北根據地,乘勝打通與陝甘邊根據地的聯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高桂滋與陝北軍閥井岳秀矛盾很深,難以協同作戰,便於我軍利用矛盾,各個擊破。
他命令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主力北上陝北,與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協同作戰;留下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一部就地開展游擊,騎兵團相機向外線游擊;地方游擊隊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活動,牽制和打擊敵人。於是,形成了主力與游擊隊相結合、游擊隊與群眾武裝相結合,主攻方向與牽制方向相配合,外線作戰與內線作戰相配合的陣勢,充分發揮了的強大威力。他還成立了前敵總指揮部,親自擔任總指揮,加強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的統一領導和指揮。由於戰略決策正確、部署和指揮得當,取得第二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
劉志丹獲悉徐海東、程子華等率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保安,非常興奮。他認為,這是事關戰略全局的大事,要求陝甘地區的各級組織,迅速動員全體員和群眾,歡迎紅二十五軍。並派陝甘邊蘇維埃、會劉景范前往迎接。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同紅二十五軍會師後,合編為中國工農第十五軍團,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為了迅速打破敵人對陝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大規模「圍剿」,被人們稱為「活地圖」的劉志丹,提出了一個理想的伏擊區——勞山,並積極協助軍團長徐海東指揮了著名的勞山戰役,全殲敵東北軍兩個團及一個師直屬隊,為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大規模「圍剿」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戰役戰斗指揮上,劉志丹靈活機動,戰法獨特。他認為,處於防禦地位的弱小,要打破強大之敵的「圍剿」,必須抓住關節點,不能蠻干浪打;必須周密部署,有取勝的把握。在第三次反「圍剿」之初,他周密地分析了敵情,決定首先集中兵力,打擊西渡黃河不久、態勢孤立、立足未穩的閻錫山晉綏軍。他認為,打退晉綏軍的進攻,對於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圍剿」具有關鍵意義。1935年8月2 0日,他率部在綏德、吳堡地區向敵軍發起突然進攻,在定仙墕(今定仙焉鎮)一仗就殲敵一個團,迫使入陝之敵退回山西。
避強擊弱,是劉志丹靈活用兵的重要指導思想。他說:「打仗一定要靈活,不要硬打。能消滅敵人就打,打不過就不打。游擊隊要善於隱蔽,平常是農民,一集合就是游擊隊,打仗是兵,不打仗是農民,讓敵人吃不透。」劉志丹善於捕捉戰機,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以劣勝優,敢於採取敵進我進的方針,深入敵後,發動進攻,打破敵軍的「圍剿」。西北正是在這種正確思想指導下,仗越打越精明,戰績越來越輝煌,特別是西華池一仗,殲敵一個團部及兩個整營,創造了步騎協同作戰的範例。
嚴治軍明賞罰
劉志丹在指揮作戰中,還十分重視培養部隊勇猛頑強的戰斗和嚴明的。他治軍嚴格,賞罰嚴明。對於作戰勇敢、表現突出的指戰員,及時給予表彰;對於違反的,不論哪一級,都堅決處罰。由於西北執行了嚴格的,從而提高了廣大指戰員的覺悟,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8]
在創建西北過程中,劉志丹十分重視在軍隊中的組織和思想。他認為,對軍隊的堅強領導,是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按照古田會議精神,在部隊團以上單位設有,連設有支部;建立了工作和機關,實行委員制;實行,在連、營、團各級設立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一致、優待俘虜、瓦解敵軍等原則。同時,同各種錯誤思想傾向進行堅決斗爭。並且除了打仗以外,還要擔負開展群眾工作、籌款、建立政權等項重大任務,使西北真正成為了一支中國領導的、與群眾血肉相連的新型軍隊。培養軍政骨幹
在西北中,劉志丹高度重視對的的培養訓練。他認為,加強培養,是貫徹落實的路線、方針、的決定性因素。除了在實踐中摔打、訓練以外,他堅持開辦隨營學校、軍政學校,親自兼任校長,親手制定教育方針,審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經常給學員講課。在他的正確領導和培養教育下,陝甘地區涌現了一大批軍政骨幹,後來許多人成為治、治國、治軍的棟梁之才。
識大體顧大局
在貫徹執行的各項任務中,劉志丹總是率先垂範,以大局為重,光明磊落,嚴於律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具有家的寬廣胸懷和人的堅強性。他一生雖然短暫,卻經歷坎坷,幾多磨難,多次遭受「左」傾錯誤的排擠、誣陷和打擊,多次被撤職、降職,甚至被關押,特別是在錯誤的肅反中,他和一批被關押。但他對和的事業始終忠貞不渝。等中央率中央到達陝北後解救了劉志丹。劉志丹獲釋後,、親切地接見了他,並深情地對他說「你和陝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劉志丹十分感動,對表示衷心感謝。他還多次告誡受冤屈的同志和西北指戰員:「利益高於一切,要識大體,顧大局,絕對服從中央的領導,聽從中央的調遣」。在他的帶領下,西北同到達陝北的各路親密無間,情同手足。說:「劉志丹同志對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品質的員。」這是對他的高度評價。
人物評價:劉志丹烈士一生熱愛、熱愛祖國、熱愛,追求真理,英勇善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忠心赤膽,為創建和根據地,為中國的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被同志譽為「群眾領袖,民族英雄」。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保障部、全國總、中央、全國婦聯、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劉志丹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