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濟寧市的地理概況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處華東與華北、山東半島與中原地區、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結合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帶。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5°54′~117°06ˊ、北緯34°25ˊ~35°55ˊ。總面積1068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50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7.6%,其它分別為窪地、湖泊、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西部為黃泛平原,中部為由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組成的湖泊。
全市氣候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境內資源豐富。全市土地資源面積112.0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5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平水年為49.98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3.71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16.26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天然水資源與可利用水資源的單位面積擁有量、人均佔有量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動植物種類繁多。高等植物、蔬菜、林木、花草、葯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畜禽主要有10大類群;魚類共有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鯽魚科類居多,另有蝦、蟹、貝類,分布區主要在微山湖;鳥類201種,微山湖區的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礦產資源,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鐵、銅、鉛等。濟寧市含煤面積340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5%,儲量約為254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濟寧、微山等地,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地質儲量1275萬噸,為國內第二大稀土礦。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嘉祥、泗水、鄒城、曲阜一帶,探明儲量9億噸
⑵ 濟寧市礦產資源豐富哪兩個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濟寧。咱兩個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你第一個就是煤炭,煤炭在全國最重要的位置。第二個就是切換是吧?拳皇世界只會在我位置,所以說這兩個人,儲量和含量以及銷售量都在全國加油。加油加油,我也會去的好多。
⑶ 濟寧市在那
濟寧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商業名城。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接臨沂地區,西鄰菏澤地區,南與棗庄市和江蘇省交界,北與泰安地區接壤。面積10685.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905平方公里。全市轄12個縣市區,總人口750萬,有漢、回、滿、蒙古、朝鮮、布依等多個民族。
濟寧市距省會濟南市140公里,素以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聞名,是著名的孔孟之鄉,歷史上被譽為「東魯之大郡,水陵之要沖」,有「江北小蘇州」的美稱。周屬任國,秦設任城郡。漢置任城縣。宋為濟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濟州升府,更名濟寧,後又升府為路。清雍正二年(1724年)濟寧州改為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縣。1946年始設濟寧市。1953年設濟寧專區。1983年地區撤消,升為地級市。
濟寧市地處魯中低山陵和魯西平原交接地帶。地勢東部高,中部窪,北部、西部為平原。境內無高山。濟寧的水資源得天獨厚。全市河道眾多,交叉密布全境,流域面積在5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1條,總長1516公里。主要有京杭大運河,洸府河、泗河、趙王河、洙水河、蔡河等。濟寧市南部的南陽、昭陽、獨山、微山四個水域相聯的淡水湖泊,統稱南四湖,總面積1178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湖區水質肥沃,光照充足,餌料豐富,盛產魚鴨、水貂、藕、蓮子、芡實、菱米、蘆葦等。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並有花生、棉花、豆類、穀子、薯類、煙葉、紅麻等,其中水稻、紅麻產量居山東省之冠,約佔全省50%。魯西黃牛、小尾寒羊,大蒲蓮豬、青山羊等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地方良種。
由於濟寧市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所以人文景觀和風景優美的自然景觀眾多。全市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其中鄒縣的孟廟、孟府、孟林、明代朱檀墓;嘉祥武氏祠的漢畫像石;鄒縣鐵山摩崖石刻;微山島上的微子墓、張良墓;濟寧的太白樓、聲遠樓、漢碑群和濟寧鐵塔以及梁山好漢起義的根據地等,都具有較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濟寧的自然風景另具特色,岱南奇觀峰山,美麗富饒的南四湖,令人陶醉的古運河,流水潺潺的泗水泉林。特別是微山縣境內的南四湖,碧波浩渺,漁帆點點,每年7、8月間,10萬畝荷花連成一片,一望無際,景色迷人,十分壯觀。一年一度的國際孔子文化節、國際水滸節、荷花節等大型活動,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中外遊客。
濟寧市礦藏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以煤的儲量最豐富,達21億噸,是中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微山湖畔剎山一帶的稀土礦,品位高,為省內唯一稀土礦資源。其它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銅、鉛、石灰石、重晶石、磷等30多種。
濟寧市交通四通八達,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目前,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新石鐵路橫穿東西,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運的主體網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古城濟寧已成為一座正在崛起的發展中的工業城市。
⑷ 孔孟之鄉
濟寧,孔孟之鄉、運河之都,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東省魯南城市帶中心城市。濟寧,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歷史文化悠久,是東方文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動蹤跡,人類始祖 黃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於濟寧;春秋戰國時期,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聖人的「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都誕生在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濟寧留有足跡。元明清三朝在濟寧設立河漕衙門,乾隆等帝王到這里駐足探訪。
⑸ 相關濟寧地區的地理知識
濟寧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是山東魯南經濟帶核心城市,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822.75萬(2008年末),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日東高速與京福高速貫穿全境,又是105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
地理位置濟寧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東鄰山清水秀的臨沂地區,西與「牡丹之鄉」菏澤接壤,南面是棗庄市和江蘇省的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最北端是梁山縣小路口鎮鄒橋村,為北緯35°57′;最南端是微山縣高樓鄉柳新養殖場,為北緯34°26′;最東端是泗水縣泉林鄉歷山火車站,為東經117°36′;最西端是梁山縣黑虎廟鄉高堂村,為東經115°52′;南北長167公里,東西寬158公里。濟寧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連接華東與華北、內陸與沿海的重要通道,三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四條國道縱橫境內,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軍民合用濟寧機場現以開通,規劃建設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在曲阜設有站點。 土地面積全市總土地面積10684.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5243.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9.1%;窪地面積17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7%;湖泊面積1568.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7%;山地面積132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4%;丘陵面積763.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1%。 最南端是魚台縣左固堆村! 地形地貌濟寧屬魯南泰沂低山丘陵與魯西南黃淮海平原交接地帶,地質構造上屬華北地區魯西南斷塊凹陷區。全市地形以平原窪地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地貌較為復雜。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京滬鐵路以東,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鄒城嶧山(主峰海拔545米),鳳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泗水堯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各山之間分布有許多小型盆地和谷地。南四湖以東部山麓為泰沂山前沖積平原,自東向西傾斜,地面海拔60-35米,地面起伏稍大(地面坡降為1/1000—1/3000);南四湖以西為較平坦的黃泛平原,自西向東傾斜,地面海拔39-34米,起伏較小(地面坡降僅為1/5000—1/10000)。嘉祥縣南部和金鄉縣西北部,有零星孤山、殘丘出露,如孟良山(主峰海拔243.1米,是嘉祥縣的最高山)、羊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微山湖、南陽湖、昭陽湖、獨山湖的總稱)貫穿南北。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如同一碟形盆地。最低湖底海拔高度:上級湖為31.5米,下級湖為30米。湖北為泰沂山前沖積扇下緣,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60-36米,起伏比較平緩,地面坡降1/3000-1/5000。汶上縣北部軍屯、白石一帶有孤山分布。(圖為嶧山) 氣候特點濟寧市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風,受熱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多偏北風,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多晴寒天氣;春秋兩季為大氣環流調整時期,春季易旱多風,回暖較快;秋季涼爽,但時有陰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資源,是濟寧氣候的突出特點。濟寧市年平均氣溫為13.3℃一14.1℃,平均無霜期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 水資源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水平年為55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4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21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與全省平均情況的比較是:濟寧市天然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44.50萬立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萬立米多110.2%;人均占量740立米,比全省人均449立米多64.8%;可利用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27.04萬立米,比全省平均15.29萬立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為449立米,比全省人均324立米多38.7%。(圖為濟寧地區的尼山水庫) 生物資源濟寧市動植物種類豐富。全市高等植物,包括農作物、蔬菜、木要、花木(卉)、綠肥和牧草、葯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有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林木群落情況是:濟寧市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但也有不少南、北方植物種類的引入。現在的森林植被類型有:落葉闊葉純林、針葉混交林、針葉林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常見的樹種有:楊、柳、榆、槐、泡桐、苦楝、臭椿及松、柏等,還有蘋果、梨、桃、山楂、石榴等樹種。濟寧市的林木中,還不乏古樹、珍木、名果,主要分布在廟宇。另外還有些珍稀樹種,如柘樹、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黃檀、烏桕等等。全市葯用植物計92科357種,其中載培葯材80多種。在全國要求普查的363種葯材中,濟寧市就有151種之多。全市的動物種類也比較多,飼養動物有30多種,水生魚類78種,軟體動物36種。飼養的畜禽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雞、鴨、鵝十大類群,還飼有一定數量的貂和鵪鶉。魚類資源也很豐富,共有淡水魚類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種類居多,有50種。其中鯉魚、鯽魚、中南魚、羅非魚為濟寧市的四大經濟魚類,另外還有蝦蟹類和貝類等。這些魚蝦蟹貝類最主要的分布區是微山湖。濟寧市鳥類共有201種,包括留鳥、夏侯鳥、冬候鳥、旅鳥等。既有肉質鮮嫩的雁鴨類,如綠頭鴨、綠翅鴨,也有昆蟲天敵的鳥類130多種,還有以腐爛動物屍體為食的「清潔工」大嘴烏鴉,以及體態優美、羽毛艷麗的觀賞鳥類和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禽,如小雲雀、鳳頭百靈、丹頂鶴、白鶴、大小天鵝、鴛鴦等。在微山湖區,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 礦產資源濟寧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礦、鐵礦石、銅、鉛等。全市含煤面積482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45%,估計儲量一1500米以上的為178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微山等地。經勘探預測,全市煤儲量260億噸,佔全省的50%,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層都在10層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僅儲量大,而且煤質優良,易於開采。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已探明大小礦脈60餘條,地質儲量1275萬噸,在國內僅次於內蒙古的白雲鄂博礦。鐵礦分布於汶上縣李官集和泗水縣北山,銅礦分布在泗水縣境內北孫徐和小富庄,鉛礦分布於汶上縣毛村。這些礦儲量小,品位低,有的埋藏較深,開采不易,因此僅具有遠景意義。
⑹ 山東有哪些城市資源豐富卻鮮為人知
所謂的資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產和發展與資源開發有密切關系。資源型城市的形成有兩種模式,一種為“先礦後城式”,另一種為“先城後礦式”。那麼今天我們來說說山東省的這12座資源型城市。
如果去到山東,泰山是最不容錯過的景區,但是山東的淄博卻被很多人遺忘。淄博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更是獨具觀賞性,是去到山東旅遊一定要打卡的城市。開元溶洞位於博山區源泉鎮,因摩崖石刻而得名,洞內有各種的鍾乳石、等石壩自然景觀,形態各異,形象逼真,讓人目不暇接。
⑺ 濟寧有哪幾個縣市和區
濟寧有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2019年,人均生產總值達52331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7585.85美元)。2020年,濟寧市全市生產總值4494.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
礦產資源
截至2017年7月,濟寧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礦、鐵礦石、銅、鉛等。濟寧市含煤面積4826平方公里,占濟寧市總面積的45%,估計儲量1500米以上的為178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微山等地。
經勘探預測,濟寧市煤儲量260億噸,佔山東省的50%,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層都在10層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
⑻ 濟寧以發展什麼為主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並有花生、棉花、豆類、穀子、薯類、煙葉、紅麻等,其中水稻、紅麻產量居山東省之冠,約佔全省50%。魯西黃牛、小尾寒羊,大蒲蓮豬、青山羊等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地方良種。
濟寧市礦藏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以煤的儲量最豐富,達21億噸,是中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微山湖畔剎山一帶的稀土礦,品位高,為省內唯一稀土礦資源。其它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銅、鉛、石灰石、重晶石、磷等30多種。
目前發展什麼為主我也搞不懂,很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