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貴陽南明區醫療資源怎麼樣
擴展閱讀
西安九龍石油怎麼樣 2025-05-24 03:06:05
小米有多少硬體產品 2025-05-24 02:59:43

貴陽南明區醫療資源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8 17:06:27

1. 截止2020年城市的醫療服務資源佔百分之多少

摘要 根據衛生部統計數據,2010-2019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呈現聯繫上漲趨勢,並且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2019年我國衛生籌資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

2. 南明區醫保中心在那裡

南明區社保局也就是南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位於貴陽市箭道街52號南明區政府三樓,附近公交站: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3. 缺少醫療資源的地區是如何判定的

面對突發性的公共健康危機,集中、統一的數據管理十分必要,這不僅能准確地判斷疫情.

4. 醫療衛生這行業的市場潛力怎麼樣

醫療資源是指提供醫療服務的生產要素的總稱,通常包括人員、醫療費用、醫療機構、醫療床位、醫療設施和裝備、知識技能和信息等。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發展,我國醫療費用、醫療機構、床位等資源均呈持續上漲形勢。

醫療衛生支出情況

根據衛生部統計數據,2010-2019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呈現聯繫上漲趨勢,並且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2019年我國衛生籌資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65195.9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7428.5億元,佔26.7%;社會衛生支出29278.0億元,佔44.9%;個人衛生支出18489.5億元,佔28.4%。人均衛生總費用4656.7元,衛生總費用佔GDP百分比為6.6%。預計202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持續增長,達到約7.2萬億元。

註:村衛生室人員不包括鄉鎮衛生院在村衛生室工作的人員數(這部分人員計入鄉鎮衛生院中)

醫療衛生資源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和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社會迫切需要更加高效、精準的醫療健康服務。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作為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的有效技術手段備受重視。

再者,我國的醫療支出和醫療機構雖然數量規模較大,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的原因,我國人均擁有的醫療資源數量相比發達國家又有很大的差距。未來我國的醫療資源仍然會保持擴充趨勢,對於醫療人才的需求仍然保持上漲,尤其是技師、葯師等數量佔比較少的特殊性醫療人才。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院行業運營情況及發展機遇分析報告》

5. 中國大城市醫療實力排名,看看哪個城市醫療資源最豐富

中國醫療資源排名前4的城市就是京津滬+廣州,重慶成都南京武漢沈陽等和京津滬穗由較大差距,深圳更是不如省會,從深圳居民就醫都要到廣州就可以看出來,北京天津上海的醫院里除了京津滬的居民還有好多操外地口音的人群,廣州是整個華南就醫的中心。

6. 貴陽、昆明買養老房,買醫院附近有啥利弊為啥有人勸別買醫區房

說實話,這幾年還是有一定數量的人來貴陽、昆明等二線城市買房度假養老。他們有的來自北上廣深,有的來自鄰近的成都、重慶、長沙等。,尤其是夏季氣溫較高的城市,甚至一些房企都創造了「夏宅」的概念。 然而,除了自然氣候之外,老年住房的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社會醫療條件。看中國平均預期壽命的差異,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經濟越發達,平均預期壽命越長,而雲南、貴州的平均預期壽命可能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7. 貴州公立的腫瘤醫院

貴州省腫瘤醫院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於2007年8月18日,地處貴陽市雲岩區北京西路1號,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寧養於一體的貴州省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醫院在貴州省政府、原貴州省衛生廳的大力扶持下,將原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貴州省腫瘤研究所、原貴陽醫學院腫瘤學教研室整建制搬遷組建而成。 
 醫院為中國西部放療協會副理事長單位、貴州省腫瘤疾病規范化治療基地、貴州省腫瘤放療質控中心、貴州省腫瘤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貴州省腫瘤防治健康教育基地、貴州省腫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貴州省、貴陽市醫保定點單位、貴州省新農合免預付費直補定點醫院。腫瘤學教研室是貴州省首個腫瘤學碩士授予點和腫瘤專業本科教學基地。 
 醫院建築面積59013平方米,開放床位1345張,職工人數1576人,博導7人、碩導19人、博士12人、碩士164人、高級職稱121人、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職稱45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美國(ASTRO)/歐洲(ESTRO)放射治療學會1人,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常委5人、委員20餘人,貴州省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主委和副主委18人。省管專家1人,二級教授4人、三級教授2人。 
 位於北京西路中段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綜合院區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配置,是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一期開放床位300張,以婦科門診,消化內科、中醫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血液科、呼吸內科、血液透析室、胃腸鏡室、口腔科、綜合外科、急診科等優勢學科為主,整合貴州省優勢醫療資源,擁有國內最先進醫療設備,輔以貴州領先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其規劃能力可覆蓋片區周邊逾二十萬人口的醫療保健工作。 
 醫院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踐行者,是全國最先開展醫師多點化執業為數不多的醫院之一、是民營資本參與醫院PPP模式為數不多的醫院之一、是恪守公立醫院辦院標准為數不多的醫院之一。 
腫瘤體系: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體系是一支以高級職稱為帶頭人,博士、碩士為骨幹,從事頭頸腫瘤、胸部腫瘤、腹部腫瘤、乳腺腫瘤、婦科腫瘤、淋巴瘤及放射物理技術臨床實踐和研究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團隊,不斷開展國際新技術應用於臨床治療和創新研究,是貴州省規模最大、學術實力最強、科研水平領先的腫瘤臨床治療及研究中心。作為貴州醫科大學腫瘤學教研室,承擔本科、碩士、博士等不同層次人才的培養任務,同時獲批國家級放射腫瘤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定期為基層醫院培訓腫瘤專業人員,為腫瘤事業培養和輸送大批腫瘤專業人才。 
 目前擁有高級職稱25名(正高8名、副高17名)、博士及碩士60餘名的專業團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8人。副院長、學科帶頭人盧冰教授擔任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貴州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貴州省抗癌協會理事長。此外,國家級腫瘤學術團體(中華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任常委及委員16人、省級學術團體任副主委及常委9人。近十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貴州醫學科技一等獎、二等獎共9項;發表論文270餘篇,其中SCI收錄27篇,中華核心期刊63篇。 
外科體系: 
 以多位國內著名外科專家領銜的外科及外科微創體系,包括乳腺外科、頭頸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婦瘤外科、胸外科、兒童腫瘤科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經過13年發展,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現可開展各種惡性腫瘤及復雜疾患手術,多項技術位於省內領先水平。 
 作為貴州醫科大學附屬教學醫院,醫院始終秉承著培養高層次醫師、提高整體醫療質量為目標導向。2015年醫院成立外科教研室,2018年醫院5名外科主任取得貴州醫科大學任教資格,並申請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及GCP機構臨床試驗資格。隨著醫院第三住院樓(綜合外科大樓)的落成使用,精細明晰的科室劃分使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已發展成為除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之外,各專業劃分最為齊全、手術科室達15個病區的三甲醫院。 
介入體系: 
 由中華醫學會放射分會介入學組副組長、中國抗癌腫瘤介入治療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貴州醫科大學影像學院院長周石教授領銜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科擁有博士2名、研究生6名、主任醫師2名、教授1名。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獲科研經費100多萬元。率先在國內開展肝硬化TIPS術、靜脈透析通路重建,於省內率先開展靜脈輸液港置入、經皮胃造瘺術、經皮腎造瘺術、雙J管置入等技術。獲原國家衛計委介入培訓中心、中國靜脈聯盟理事單位、中國出血聯盟專科示範基地。 
 現可開展1-4級手術,包括全身各部位腫瘤經皮穿刺活檢明確診斷技術,開展各類腫瘤、非腫瘤性疾病的介入診斷檢查與治療,針對腫瘤消融治療、靜脈輸液港置入、靜脈透析通路重建等。其中腫瘤消融治療、腫瘤並發症處理、腫瘤化療栓塞、靜脈輸液港置入、顱內動脈瘤栓塞術、肝硬化TIPS術、靜脈透析通路再通具有代表性、引領性、高難度。 
內科體系: 
 一流的診療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實力雄厚,該體系包括:心血管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中醫科、血液透析室、腫瘤篩查中心。 
急救體系: 
 醫院始終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以深化醫改為動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險因素為重點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少可預防的慢性病發病、死亡和殘疾,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為大力推進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多學科合作相適應的流程與機制,醫院充分利用介入科、心內科、神經內科、ICU、急診等學科優勢,全力搭建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以促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體系建設,打通「最後一公里」。 
 多中心的建立,整合了醫院多學科資源,建立了院內搶救綠色通道,加之醫院擁有完善、優質的急救資源,使醫院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形成了綠色通道無縫銜接,能夠最大限度的縮短早期救治時間,為心腦血管患者贏取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從而提高急救能力。 
 2021年4月9日,我院正式成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救治快速通道建設單位」(五星級)授牌醫院,藉此,醫院將通過多學科相互協作,合理有效地配給醫療資源,持續提高危險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診救治診療水平,以達到快速評估、及時干預和縮短救治時間,以最快速度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為後續專科治療贏得寶貴時間,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復發率及死亡率。 
寧養院: 
 2010年醫院與李嘉誠基金會聯合成立貴州省唯一一家慈善寧養院,無償為貴州省貧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鎮痛治療、心靈疏導及護理指導為主的家居式服務機構,長期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五全(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服務。 
 2014年,醫院經原國家衛計委審核批准率先引進了全國首台Edge四維影像放療系統,該系統將影像引導放療、旋轉調強治療及立體定向外科治療集成一體,具有高效、全能、高精度的特點,是目前放療領域的最新技術。2020年,醫院經省衛健委批准,即將引進PET-CT高端影像設備。PET-CT將PET與CT完美融為一體,由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具有靈敏、准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可一目瞭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此外,醫院還擁有國內首台多功能雙能能譜CT;國內第二台、省內第一台六維放射治療床;直線加速器、SPECT、CT、MRI、DSA、電子腹腔鏡、大孔徑CT等大型先進醫療設備。 
 作為貴州醫科大學的附屬教學醫院,醫院始終高度重視教學培訓工作,以培養臨床高層次醫師為宗旨,提高整體醫療質量。醫院住培工作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不斷開展臨床技能中心改擴建,添置高智能數字網路化體格教學系統、腹腔穿刺模擬人皮膚、綜合穿刺術技能訓練模型、動靜脈穿刺訓練手臂、動靜脈穿刺模型,中心靜脈穿刺模型,成人腰椎穿刺模型及氣管插管模型等教學設施。 
2019年7月,貴州醫科大學白雲臨床教學中心破土動工,中心平台佔地75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00平方米,總體規模可容納1800人,包括教學樓及住宿樓。臨床教學中心的建設,標志著貴州醫科大學在附屬醫院建設發展史上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對我省衛生教育事業、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院將以貴州醫科大學白雲臨床教學中心建設為契機,按照貴州醫科大學黨委行政關於教學醫院同質化建設和發展要求,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加強醫、教、研協同發展,打造高標準的貴州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高質量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推動我省衛生、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國家葯物臨床試驗機構(GCP)始建於2013年,先後組建機構辦公室管理團隊、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專業研究團隊。2017年5月獲得葯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證書,認定專業為腫瘤專業(內科方向、外科方向)。2018年完成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備案。Ⅰ期臨床研究中心於2017年9月投用,目前面積1000㎡有餘,擁有床位60張,搶救室床位2張,可同時開展健康受試者生物等效性研究與腫瘤患者新葯研究或生物等效性研究。設有采血室、活動室、生物樣本處理室、生物樣本儲藏室、葯物儲藏室、葯物配置室等。同時,機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不斷適應工作需求的標准操作規程文件體系、嚴格的三級質控管理制度、駐地專業的CRC團隊。2013年至今組織院外與院內GCP培訓近3000人次,200餘人獲得NMPA頒發的GCP培訓證書。Ⅰ期臨床研究中心至今已完成17項臨床試驗,在研6項。臨床試驗研究主要病種有淋巴瘤、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肝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卵巢癌、食管癌、膀胱癌等。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注重文化建設,實施人性化醫療服務,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員工為核心」的建院理念。通過培養、引入的方法實現人才隊伍的建設,著力打造名醫名科,保持學術、科研、管理、設備和社會公益上的先進性,初步確立在西南地區10年的領先優勢。醫院將秉承貴州醫科大學近百年的優秀文化傳統,恪守醫學對生命的嚴謹態度,保持醫院的領先性,不斷完備自身建設,再創輝煌! 
傳真: 0851-86812999
郵編: 550000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地址: 貴州省貴陽市北京西路1號(黔靈公園旁)
24小時就診服務中心:0851-86812999
紀檢:0851-865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