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資源縣的歷史
資源縣系民國24年(1935年)從原全縣(今全州)和興安縣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而設立。原屬興安縣的車田、潯源(今兩水、河口)兩鄉,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秦時為零陵縣地;後漢置始安侯國,為零陵郡始安侯國轄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析零陵郡南部置始安郡,為始安郡始安縣地;晉、宋、齊、梁、陳、隋循其舊。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桂州臨源縣地。大歷三年(768年),臨源縣改名全義縣,屬全義縣地。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全義縣升溥州,並改縣名為德昌,即屬德昌縣轄地。宋乾德元年(963年),廢溥州,仍為全義縣,屬之,為桂州所轄。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名興安縣,屬桂州。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屬之。元屬靜江路。明屬桂林府,設六峒巡檢司轄之。清仍屬桂林府興安縣,乾隆六年(1741年),六峒巡檢司移社水,改為社水巡檢司,轄之。清末預備立憲,興安縣劃其地為第六區。民國22年,(1933年),改第六區為越城區。
資源建縣前屬全州縣的西延地方,春秋戰國時為楚國荊州轄地,秦代屬長沙郡零陵縣地,漢為零陵郡洮陽縣地,三國時先屬蜀,昭烈帝去世後,改屬吳。晉、宋、齊、梁、陳均屬零陵郡洮陽縣地。隋開皇十年(590年),改洮陽為湘源,仍屬零陵郡。大業初湘源改屬永州,唐屬永州湘源縣地;五代晉天福四年(939年),楚王馬希范奏置全州,改縣名為清湘;宋端拱年間(988—989年),全州州守柳開平粟氏之「亂」,於其地官田、官垌設招安指揮2員。遂為荊湖南路全州清湘縣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西延溪洞·瑤蠻二十所內附」,為全州路清湘縣地,隸嶺北湖南道廉訪使。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0年)於其地置驛司。順帝至正(1341—1368年)中改置巡檢司,尋廢。明洪武元年改名全州府,清湘縣為府治;七年(1374年)於其地大埠頭復置西延巡檢司;九年四月降府為州,並省清湘縣名,屬湖廣永州府。二十七年(1394年)八月全州改屬廣西桂林府,西延仍為全州轄地。清置全州,設知州,雍正七年(1729年)十二月,於全州西延設分州。州同駐鍾樓底,廢巡檢司。乾隆六年(1741年)州同署移駐大埠頭。光緒末預備立憲,改西延分州為第八區。民國元年(1912年)改全州為全縣。民國20年,廣西實行訓政,西延分為第十四、十五兩區;民國22年,合並為西延區。
民國24年(1935年)7月,廣西省政府呈行政院核准,劃全縣之西延全區,計延東、延中、延北、梅溪、瓜里、中峰、楓木、五排等8鄉及萬德鄉之1村,興安縣屬之車田、潯源2鄉,共計10鄉建縣,以其地處資江之源而定名為資源縣。為四等縣(28年劃為4等乙級縣),隸桂林行政監督區(29年為第一行政督察區,31年改由省政府直轄,33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解放初屬桂林專區。1952年8月,撤銷資源縣建制,五排區仍劃歸興安縣,其餘延東、中峰、梅溪等區則劃歸全縣。1954年6月,復將延東、中峰、梅溪(包括瓜里)3區(12、13、14)從全縣(全州縣)析出,五排苗族自治區從興安縣析出,恢復資源縣建制,仍屬桂林專區。
『貳』 桂林資源縣位於什麼方向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界於東經110°16.6′——110°55.2′、北緯25°46′—26°20.4′之間。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面、南面、西南面分別與全州縣、興安縣、龍勝縣毗鄰,西面、北面分別與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新寧縣交界,在行政上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城位於風景秀麗的資江上遊河畔,距離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98公里,距離湘桂鐵路百里村火車站58公里。三條省際公路經過縣城,汽車可直達桂林市、龍勝縣和湖南的武岡市、邵陽市、新寧縣等地。
『叄』 桂林市有那幾個區縣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轄6個區11個縣,分別是: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縣、恭城縣。
1、疊彩區
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中部,東面和北面與靈川縣相連,南與象山區、七星區相接,西與臨桂區接壤。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北路147號。疊彩區總面積52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底,疊彩區下轄2個街道,1個鄉。
2、象山區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部,北臨疊彩區,東連七星區,西與臨桂區相接,南與雁山區接壤,行政區域面積88萬平方千米。截至2012年底,象山區轄3個街道、1個鄉,下設34個社區,8個建制村。
3、雁山區
位於桂林市南部,廣西東北部,東與靈川縣相連,西與臨桂區毗鄰,南與陽朔縣交界,北與象山區、七星區接壤。截止2012年,雁山區轄1個街道、2個鎮和2個鄉:雁山街道、柘木鎮、雁山鎮、大埠鄉和草坪回族鄉4個鄉鎮共37個村委會。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占桂林城區總面積的51%。
4、陽朔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 東鄰恭城縣、平樂縣,南鄰荔浦縣,西界永福縣、臨桂區,北與靈川縣、雁山區接壤,縣域面積1428.38平方公里。政府駐地陽朔鎮縣前街1號。截至2015年末,全縣轄陽朔鎮、白沙鎮、福利鎮、興坪鎮、葡萄鎮、高田鎮6個鎮,金寶鄉、普益鄉、楊堤鄉等3個鄉。
5、興安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全縣版圖總面積2344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末,興安縣下轄興安鎮、湘漓鎮、界首鎮、高尚鎮、嚴關鎮、溶江鎮6個鎮和漠川鄉、白石鄉、崔家鄉、華江瑤族鄉4個鄉,縣政府駐興安鎮三台路51號。
『肆』 桂林有哪些縣市
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市、恭城瑤族自治縣。
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1個荔浦縣級市,及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區縣下轄13個街道辦事處,86個鎮、48個鄉其中有15個民族鄉,2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4個村民委員會。
桂林的文化特色
1、語言:西南官話-桂柳話-桂林話、桂林方言、少數桂北壯語等。
2、廣西大鼓:講究架子功,表演瀟灑利落,剛柔有致。
3、桂劇:桂林地方戲,廣西代表性劇種之一。
4、廣西文場:由唱腔曲牌與器樂曲牌組成。
5、儺戲:又名神劇。是在儺舞(俗稱跳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伍』 桂林全州縣 資源縣已前是不是屬於湖南
全州以前是,後來朝廷派了一個縣官到廣西,沒想到他到了全州就病死了,為了說明他已經到廣西任職了,就把全州歸入廣西了(大約是1395年)。
資源縣當時是歸興安管(興安縣地)。
『陸』 廣西資源縣有什麼特點..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界於東經110°16.6′——110°55.2′、北緯25°46′—26°20.4′之間,東面、南面、西南面分別與全州縣、興安縣、龍勝縣毗鄰,西面、北面分別與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新寧縣交界,在行政上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城位於風景秀麗的資江上遊河畔,距離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98公里,距離湘桂鐵路百里村火車站58公里。三條省際公路經過縣城,汽車可直達桂林市、龍勝縣和湖南的武崗市、邵陽市、新寧縣等地。 資源縣境內東西橫距65.5公里,南北縱距63.4公里,總面積196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全縣現轄資源縣鎮(2005年7月5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延東鄉、大合鎮,設立資源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等六鄉一鎮。共74個村(街)委,總16.7萬人,其中苗、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3.5萬人,約佔21%。 1、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面積19.6萬公頃,人均佔有量達1.2公頃,是廣西人均土地面積較多的縣份之一,且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水熱條件好,土地可利用率達90%(目前僅60%),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全縣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稱,山地面積達18.4萬公頃,佔全縣面積的93.8%,且小氣候資源豐富,具備發展特種養殖、種植等特色農業和農業綜合開發的優越條件。 2、森林資源 資源縣是全區林業重點縣,森林屬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林的過渡類型,是我國南方杉木、馬尾松、毛竹的中心產區之一。境內植被豐富,種類繁多,據森林資源調查資料統計,境內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餘種,其中華南鐵杉、長苞鐵杉、資源冷杉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紅豆杉、華南五針松、柳杉、馬掛木為我國稀有特有樹種。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6.1萬公頃,現有森林面積9.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8.8%,活立木儲積量292.0萬立方米,年產商品材6萬立方米,毛竹150萬根。近年來,本縣大力發展人造林,已建成3.4萬公頃杉木速生豐產林、2萬公頃松脂林、1萬公頃毛竹林基地,是廣西造林滅荒達標縣。 3、葯材和土特產資源 資源縣素有「天然葯庫」之稱,中草葯材品種多,質量好,葯用植物達200餘種,其中大宗的葯材有杜仲、黃柏、厚朴、天麻、茯苓、金銀花、通草、玉竹、續斷、前胡、黃桂、白芍、白術、元胡、勾滕、石耳、首烏、女貞子、板蘭根、五倍子、桔梗、淮山等20餘種。全縣現種植天麻達3萬窖,有「三木」葯材(杜仲、黃柏、厚朴)林7000公頃,是廣西「三木」葯材基地縣。 本縣土特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生產規模,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有蕨菜、薇菜、竹筍、生漆、油桐、棕櫚、山蒼子、松脂、香菇、木耳、茶葉、百合、獼猴桃等10餘種。水果以柑桔、臍橙、白果、李、桃、楊梅等為主,其中臍橙為近年重點開發種植的名優水果,現有種植基地700公頃。 4、礦產資源 本縣地質發展史漫長、復雜,有優越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豐富,種類較多。目前已發現礦點122處,礦化異常點191處,礦產50餘種,其中金屬礦有鎢、鐵、錳、錫、鋅、鉛、鉍、汞、鋁、鈾、金、銀、鋰、鉭、鈮、鈹、釩、稀土等27種,非金屬礦有螢石、長石、石英、雲母、高嶺土、沸石、石煤、石墨、滑石、石灰石,花崗岩、水晶等23種,其中鈾、鎢、鉭鈮、螢石、長石等形成具有中型以上規模的工業礦床,石英礦質優量大。到目前,僅有螢石、長石、鎢礦、石英、高嶺土進行了初步開采開發。
『柒』 廣西資源縣屬於哪個市
廣西資源縣屬於哪個城市, 答案如下:
資源縣是廣西桂林市的一個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
是廣西的北大門,屬桂林市管轄,境內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發源地之一,資源縣東西橫距65.5公里,南北縱距63.4公里,總面積1941.01平方公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區。全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年均氣溫16.7℃。
資源縣古為楚地,秦屬長沙郡,稱扶夷苗地,後屬零陵郡。宋初始稱西延,屬全州轄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隨全州劃歸廣西桂林府轄。資源縣系民國24年(1935年)從原全縣(今全州)和興安縣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而設立。民國二十四年將全縣(今全州縣)西延區屬八鄉、長萬區萬德鄉的大里溪一村、興安縣越城區的車田、潯源兩鄉地方劃歸合並,成立資源縣。
1996年,資源縣面積1953平方千米,人口約16.3萬人。轄1個鎮、7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大合鎮、中峰鄉、延東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 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縣政府駐大合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源縣總人口156946人。其中:大合鎮15467人,中峰鄉26026人,延東鄉28065人,梅溪鄉28656人,瓜里鄉19449人,車田苗族鄉23520人,兩水苗族鄉10778人,河口瑤族鄉4985人。2005年8月,撤銷延東鄉、大合鎮,設立資源鎮,資源鎮人民政府駐原延東鄉鎮中路33號。2005年底,資源縣轄1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資源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捌』 廣西桂林全州要撤縣改市了嗎如果改市的話 興安縣 資源縣和灌陽縣都歸它管嗎
全州現在是爭取撤縣改市,但這個「市」是縣級市,不是地級市。桂林市是地級市,所以全州變成縣級市還是歸桂林管,行政區劃保持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