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喬布斯」生平及對蘋果公司的貢獻有哪些
喬布斯對蘋果公司做出的貢獻:
1、設計:精緻美觀的設計,讓他向所有競爭對手證明:要想追趕蘋果,就必須要推出外觀精美且具有創意的產品。
2、個人電腦:由喬布斯和沃茲尼克共同研發的AppleII是蘋果早期最成功的個人電腦之一,這款電腦的風靡改變了人們此後工作、生活的方式。
3、帶領蘋果進入「後PC」時代:喬布斯利用iPad帶領蘋果朝著「後PC」時代不斷發展。
4、廣告:總會讓人覺得有創意。
5、iphone:讓其他手機壓力大增。
6、音樂:推出ituns,改變人們獲取音樂方式。
2. 關於喬布斯
樓主息怒,的確,喬布斯的死跟我們中國沒有多少關系,IPAD,IPHONE的錢都是讓美國人賺創意的大頭、技術的大頭,中國人做了完整的產品,只不過賺點代工的辛苦錢,人家的1/10。
細心的樓主可以發現,真正崇拜喬布斯的一方面是蘋果產品的粉絲,一方面是不愁吃花的所謂精英階層。
對於蘋果的粉絲,他們喜歡蘋果的IPAD,IPHONE著了迷,不惜連夜排隊去買,就跟追什麼明星似的,因為在他們心中,這代表了時尚,代表了最潮的東西,我沒有這種愛好,也不崇拜任何明星,但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裡,我們只有慢慢地去學會理解、尊重和包容。因為這總比,文革時全國人一根筋地拿著《毛主席語錄》空喊著毛主席萬歲要來得正常。
對於所謂的精英階層,不乏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做祟,對此我們應該向樓主一樣,對他們這種眼光只往上瞧,不往下瞧,只往外瞧,不往內瞧的勢力心理,予以鄙視。但也不能都一棒子打死,因為有些人還是有腦子的,有思想的,他們之所以關心喬布斯,是有他們的用意的。
我們知道,喬布斯將電腦推向個人時代,蘋果電腦直到現在一直是最好用的電腦(許多搞廣告設計的人基本上用的就是蘋果電腦),微軟的WINDOWS視窗系統不是比爾·蓋茨發明的,而是從蘋果買走的,市場上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MP3、手機都是蘋果的產品。而電腦、操作系統、MP3、手機都是數碼世界和信息社會的最流行的元素,而發明這些元素的源動力就在喬布斯身上,一個人能夠靠一個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喬布斯有4項,而且其經歷大起大落,每一次失敗又東山再起,在他的身上,有著傳奇色彩,也有著人性的光輝。與其崇拜那些明星什麼的,與其崇拜那些表面上風風光光,卻背地裡抬高地價、樓價,操縱股票、農產品價格,大量採用地溝油、健美豬、大頭奶粉的很多國內的企業家,還不如對喬布斯進行一番研究,洋為中用,解讀他身上的流行密碼,從他的身上吸取一些發展一個大國的經驗,這對於發展我們的國家是有益的。
還有樓主說到中國一半人口的脫貧問題。
中國為什麼窮。在農村是由於老少邊窮的地方,重山峻嶺,交通非常不便,物產非常少,沒有辦法,這些地方,只能採用生態移民,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的辦法來解決。光靠支邊支窮,給頭豬,吃頭豬,給頭牛,吃頭牛,給100吃100,給1000吃1000的做法解決了一時,解決不了長久。對此,深入研究喬布斯確實對我們一點用處沒有。
我們也知道,看看我們城市,房價高、物價高,農民工也好,大學畢業生也好,城市貧民也好,中下層白領也好,大部分人也是非常苦的,房奴不在少數。歸根結底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勞動力太不值錢,靠提工資有用嗎,沒用,企業生產的東西大多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大陸貨,拼價格拼到頭破血流,工資一高企業難活(壟斷行業除外)。靠什麼來解決城市中下層人民的收入,讓他們真正脫貧致富,只有靠創新,只有靠企業提高技術含量,這樣,藍領少了,白領多了,金融、法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了,大家光靠工資就可以輕松買房買車了,城市才能真正脫貧。而這需要什麼,需要創新。創新,我們才會需要研究喬布斯這種人,研究透了,多創造出中國本土的喬布斯,國家才會生產出各種在世界范圍內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我們的企業才會賺到超額利潤,我們的人民才能拿到豐厚的收入。我們才可以很輕松地去買房、買車、渡假、曬太陽,才可去輕松地生活。否則,光靠國家拿錢,總歸有個頭,光靠企業提工資,也總歸有個頭。只有有了美國人這樣的產業,才會有美國人這樣休閑的生活方式。這才是喬布斯對我們的價值。是我們真正的精英階層在深思的東西。
當然,從製造中國到創意中國有很長的路要走,政策、法律、社會、教育、科學、技術、市場都要小變積成大變,但思想的變是所有變化中最先要走的,而且只有走得深入人心,才有可能成為克服日後其它各種變化所需的深厚不竭的社會動力。
所以,喬布斯對我們國家占貧困人口多數的農民工家庭和城市中下階層的脫貧,仍是非常有意義的,未來,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國富,不是企業富,而是民富,而民富的真正源泉和動力,都深深地藏在創新這個密碼當中,而創新的密碼,美國有,喬布斯有,是我們中國的稀缺資源,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稀缺資源,唯其稀缺,才顯得彌足珍貴。
3. 喬布斯的精神遺產有哪些
作為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卻被自己的公司解僱,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悲哀。但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依靠汽車總動員,最終王者歸來。他的精神不僅僅是不屈不撓,還有是在他患癌的時候,沒有為自己的不幸感到任何難過,並且在耶魯大學舉行了講座,告訴了人們,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對生命的珍貴
4. 喬布斯的生平簡介
喬布斯的生平簡介如下: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世就被父母遺棄了。幸運的是,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一對好心的夫妻領養了他。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隨後,21歲的喬布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
公司的名稱由喬布斯定為蘋果。而他們的自製電腦則被追認為「蘋果Ⅰ號「電腦了。
蘋果公司成立初期,蘋果機的生意清淡。1976年7月,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零售商保羅·特雷爾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演示完電腦後,決定訂購50台整機,這是做成的第一筆生意。
從蘋果辭職之後,於1986年喬布斯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1996年蘋果公司經營陷入困局,其市場份額也由鼎盛的16%跌到4%。與之相對應的是喬布斯公司由於《玩具總動員》而名聲大振,個人身價達到10億美元。
但是喬布斯還是於蘋果危難之中重新回來,回來後的喬布斯大刀闊斧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發和生產,結束了微軟和蘋果多年的專利紛爭,並開始研發新產品iMac和OS X操作系統。
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隨後蘋果又推出Mac OS X操作系統。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他還在辭職信中建議由首席營運長蒂姆·庫克接替他的職位。喬布斯在辭職信中表示,自己無法繼續擔任行政總裁,不過自己願意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或普通職員。
北京時間2011年10月6日,蘋果董事會宣布前行政總裁喬布斯於當地時間10月5日逝世,終年56歲,葬禮於10月7日舉行。
(4)喬布斯有哪些擁有的資源擴展閱讀:
不要神化喬布斯:
喬布斯突然辭世,傷心悲痛者有之,追懷思念者有之,藉此追捧美國者亦有之。
不可否認,喬布斯是一個傳奇,他引領的科技創新極大地方便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他的辭世讓蘋果粉絲們扼腕不已,紛紛以各自的方式表達哀思也無可厚非,關於喬布斯的新聞一時鋪天蓋地,放眼望去,各大小媒體的關注點均是那個經典的黑衫加仔褲搭配。
有人甚至說,上帝給了人類三個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被喬布斯握在了手裡,三個蘋果開啟了人類的新世界。
將喬布斯吹捧為「神」,不得不說論之狹隘,失之公允。喬布斯並非完人、神人。中國媒體不假思索,並有愈捧愈高之勢,實是不必。評價一個人,看待一種現象,我們不能神化,不能絕對化,更不能只知人雲亦雲,輿論風向隨別人起舞,而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客觀判斷。
如果將眼光從美國拉回來,會發現在中國本土,同樣有許多投身創新、貢獻卓越的人,他們更值得我們尊敬贊揚。
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航天獎功臣劉紀原,再到因獲得美國拉斯克醫學獎才走進公眾視線的屠呦呦,中國媒體是不是可以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本土傳奇之上,中國社會可以將更多資源投注到培養和善待中國的創新者之上。
5. 喬布斯到底有哪些貢獻
喬布斯就是圖形處理界面的創始人
你能明白嗎?
他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電腦發展
如果沒有他
現在還是dos處理系統處理電腦的事情?你知道dos系統吧?就是開機前那些英文按指令才會執行的界面
電腦也根本進不了每個人的的家
windows的前身就是他發明了
如果沒有比爾蓋茨的背叛
他就可能是世界首富
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與誰比美也不為過
雖然年輕時成就高了年少輕狂
但是
他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創作出來的東西
當他沉寂了消極了卷土從來的時候
ipad
ipod
itouch
iphone
哪一樣不是對世界
用他自己的眼光帶動人們生活的發展?
如果只是微軟那中不改變處理界面
卻不斷出所謂更快的電腦
而不是用心去感受電子產品能帶給人們什麼改變只是一條思維地執行的人
我可以大膽說一句
沒有了他
電子產品的前進速度慢了十幾二十年
6. 喬布斯的資料
史蒂夫·喬布斯(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編輯
喬布斯即史蒂夫·喬布斯(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史蒂夫·保羅·喬布斯(1955.2.24—2011.10.5),美國著名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喬布斯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2011年10月5日,因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1]
中文名
史蒂夫.保羅.喬布斯
外文名
Steve P.(aul) Jobs
別 名
蘋果教父,喬幫主
國 籍
美國
民 族
生父是阿拉伯人,生母是日耳曼人
出生地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出生日期
1955年(乙未年)02月24日
逝世日期
2011年10月05日
職 業
發明家,企業家
畢業院校
美國里德學院,美國斯坦福大學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創辦了Pixar動畫公司
代表作品
Macintosh、iMac、iPod、iTunes、iPhone、iPad等
配 偶
勞倫娜·鮑威爾·喬布斯
身 高
188CM
生 父
Ablfattah John Jandali
生 母
Joanne
養 父
保羅·喬布斯(Paul Jobs)
養 母
克拉拉·喬布斯(Clara Jobs)
早年經歷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世就被父母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他。
當時,喬布斯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見面,兩人一見如故。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有很大的興趣。[2]
19歲那年,喬布斯只念一學期就因為經濟因素而休學,成為雅達利電視游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借住朋友家(沃茲家)的車庫,常到社區大學旁聽書法課等課程。1974年,他賺錢往印度靈修,吃盡苦頭,只好重新返回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3]
蘋果誕生
喬布斯早期照片(23張)
喬布斯一邊上班,一邊常常與沃茲尼亞克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里琢磨電腦。他們夢想著能夠擁有一台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面上賣的都是商用的,且體積龐大,極其昂貴,於是他們准備自己開發。1976年在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6502晶元,帶著6502晶元,兩個年輕人在喬布斯家的車庫里裝好了第一台電腦。
喬布斯為籌集批量生產的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同時沃茲也賣掉了他珍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就這樣,他們有了奠基偉業的1300美元。
1976年4月1日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隨後,21歲的喬布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公司的名稱由偏愛蘋果的喬布斯一錘定音——稱為蘋果。而他們的自製電腦則被順理成章地追認為「蘋果I號「電腦了。[4]
早期發展
成立初期,「蘋果「機的生意很清淡。1976年7月,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零售商保羅·特雷爾(Paul Jay Terrell)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演示完電腦後,他認為「蘋果「機大有前途,決定訂購
蘋果發布會上的喬布斯(32張)
50台整機,這是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
之後「蘋果「公司名聲大振。開始了小批量生產。1976年秋季左右,喬布斯發現市場的增長比他們想像的還快,他們需要更多的錢,但很多商家都沒看到「蘋果」的潛力。終於在10月,馬爾庫拉慕名前來拜訪沃茲和他們的車庫工場。馬爾庫拉是位訓練有素的電氣工程師,且十分擅長推銷工作,他主動幫助他們制定一份商業計劃,給他們貸款69萬美元,有了這筆資金,「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蘋果Ⅱ號在展覽會上一鳴驚人,訂單紛至沓來。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排名第一。
1983年,Lisa資料庫和Apple Iie發布,售價分別為9998美元和1395美元。Apple成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公司。但是Lisa的昂貴的售價是沒有多少市場的,而Lisa又侵吞了Apple大量研發經費。可以說蘋果興起之時就是其沒落開始之時。
由於喬布斯經營理念與當時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同,加上IBM公司推出個人電腦,搶佔大片市場,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然離開蘋果公司。[5]
獨立時期
從蘋果辭職之後,於1986年喬布斯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喬布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6]
回歸蘋果
1996年蘋果公司經營陷入困局,其市場份額也由鼎盛的16%跌到4%。與之相對應的是喬布斯公司由於《玩具總動員》而名聲大振,個人身價達到10億美元。但是喬布斯還是於蘋果危難之中重新回來,回來後的喬布斯大刀闊斧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發和生產,結束了微軟和蘋果多年的專利紛爭,並開始研發新產品iMac和OS X操作系統。[7]
改革時期
史蒂夫·喬布斯
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隨後蘋果又推出Mac OS X操作系統。2000年科技股泡沫,喬布斯又提出將PC設計成「數字中樞「先進理念,並先後開發出iTunes和iPod,同時也開始在黃金地段開設專賣店並大獲成功。隨後Apple TV和iTunes Store等一系列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好評和認可。2007年6月29日,蘋果公司又推出自有設計的iPhone手機,使用iOS系統,隨後發布新一代iPhone 3G以及iPhone 3GS,2010年6月8日又發布第四代產品iPhone 4,每次上市都引得了世界極大的瘋狂和銷售熱潮。
除了iPhone系列之外,發布使用iOS系統的iPad平板電腦,這一起先不被眾人看好的產品,最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8]
宣布辭職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他還在辭職信中建議由首席營運長Tim Cook接替他的職位。喬布斯在辭職信中表示,自己無法繼續擔任行政總裁,不過自己願意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或普通職員。蘋果公司股票暫停盤後交易。喬布斯在信中並沒有指明辭職原因,但他一直都在與胰腺癌作斗爭。2011年8月25日,蘋果宣布他辭職,並立即生效,職位由蒂姆·庫克(Tim Cook)接任。同時蘋果宣布任命史蒂夫·喬布斯為公司董事長,蒂姆·庫克將擔任CEO。[9]
與世長辭
逝世聲明 原版[10]
北京時間2011年10月6日,蘋果董事會宣布前行政總裁喬布斯於當地時間10月5日逝世,終年56歲,葬禮於10月7日舉行。[11]
2主要成就編輯
封面人物喬布斯(26張)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生前是蘋果公司的前任首席運行官兼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Pixar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喬布斯還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最大個人股東。
1985年,喬布斯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1987年榮獲傑斐遜公眾服務獎;1989年被《公司》雜志評為「十年企業家「、擁有313項發明專利;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聲名顯赫的「計算機狂人「。 2007年,史蒂夫·喬布斯被《財富》雜志評為了年度最偉大商人。2009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這十年美國最佳CEO,同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12]2012年獲評《時代》雜志美國最具影響力20人。[13]
3個人生活編輯
喬布斯的生父是來自敘利亞移民至美國的阿卜杜拉法塔赫·約翰·詹達利(Ablfattah John Jandali)與前妻喬
喬布斯生父
安妮·辛普森(Joanne Simpson)所生的長子,兩人就讀大學時,辛普森未婚先孕,而女方父親反對兩人結婚。於是,1955年,喬布斯生母辛普森自行到舊金山將喬布斯送予養父母保羅·喬布斯(Paul Jobs)和克拉拉(Clara)領養,養父母是加州藍領工人,他們夫婦對喬布斯不錯,令喬布斯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喬布斯出生兩年後,其親生父母才結婚並生有一女,即喬布斯的胞妹,名叫莫娜·辛普森(Mona Simpson),成年後成為了作家,在1998年出版的圖書《好人》(A Regular Guy)中將史蒂夫作為其主人公的原型。
1978年5月17日,喬布斯女友克里斯安·布倫南(Chris-Ann Brennan)為他生下女兒麗莎·布倫南-喬布斯(Lisa Brennan-Jobs)。2000年,麗莎畢業於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一名雜志專欄作家。喬布斯開始並不承認麗莎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但後來承認了自己與麗莎的父女關系。
喬布斯與妻子勞倫·鮑威爾(Laurene Powell)相逢於斯坦福大學,1991年結婚,同為素食主義者。此後喬布斯與勞倫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14]
4商業理念編輯
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
喬布斯認為創新是無極限的,有限的是想像力。他認為,如果是一個成長性行業,創新就是要讓產品使人更有效率,更容易使用,更容易用來工作。如果是一個萎縮的行業,創新就是要快速的從原有模式退出來,在產品及服務變得過世,不好用之前迅速改變自己。
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
喬布斯認為,一個創業公司的前十個員工決定了這個公司的水平,因為每個人都要能負擔公司十分之一的工作。他也常用甲殼蟲樂隊做比喻團隊的力量:沒有一項主要工作可以由單獨的一個,或者兩個、三個、四個人來完成。為了把事請辦好,工作不能僅僅由一個人完成,必須找到能力非凡的人來合作。最終把個體互動產生的力量匯總,這樣整體的力量就會遠遠大於個體的力量的總和。
注重質量
喬布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認為,完美的質量沒有捷徑,必須將優秀的質量定位給自己的承諾,並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當對自己要求更高,並關注所有的細節後,產品就會和別人不一樣。[15]
在產品中置入美學因素
喬布斯深知美學的重要性。1998年,喬布斯意識到蘋果產品看上去已經過時,喬布斯召開了蘋果的一個會議,並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蘋果產品的問題出在就是沒有美學因素。如今,蘋果已經以漂亮的產品而著稱。
了解消費者需求而不掌握消費者反饋意見
喬布斯沒有使用關注焦點人群的方案,相反,他告訴消費者,讓消費者說出他們的需求。對此,市場研究機構Yankee Group的消費者研究部門負責人卡爾·霍威(Carl Howe)表示:蘋果在了解用戶需求方面表現很好。
連接關聯事物
蘋果發布了自主創新的產品,但也整合了自己的理念。iPod與iTune進行了完美的融合,iPad和iPhone也與應用商店進行很好地融合。據喬布斯表示:創造力就是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
不招聘俗套的員工
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的畢業生並非能夠運營公司的唯一人選。喬布斯曾經宣稱:能夠讓Macintosh成為偉大產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於從事此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音樂家、詩人以及藝術家等,甚至還有動物學家和歷史學家,巧合的是,他們又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
鼓勵其他人另類思考
蘋果「另類思考」廣告活動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此活動也一直最有效的活動之一。而且這一活動還拉動了創新與創造,而這正是蘋果如今的一切所在。
不追求復雜
簡單就是快樂。蘋果的設計師喬納坦·伊維斯(Jonathan Ives)也對此戰略證實稱:蘋果絕對是努力研發簡單的應用方案,因為人們喜歡簡單明了。
出售夢想而非產品
喬布斯讓人們對蘋果公司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即蘋果打動消費者的不是其生產的產品本身,而是這些產品所代表的具體涵義。[16]
5社會評價編輯
美國總統奧巴馬:喬布斯是美國最偉大的創新領袖之一,他的卓越天賦也讓他成為了這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茨:很少有人對世界產生像喬布斯那樣的影響,這種影響將是長期的。
著名畫家方人也為紀念喬布斯畫
微軟聯合創辦人保羅艾倫:他懂得如何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偉大產品。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作為競爭對手,他推動我們所有人不斷向前發展。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他是我的偶像,創造了世界上最優雅的產品。
北大教授張頤武:他不一定是技術發明的偉人,但他肯定是洞悉人性的偉人。[17]
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喬布斯的名字與愛迪生和愛因斯坦一同被銘記。他們的理念將繼續改變世界,影響數代人。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史蒂夫·喬布斯一次又一次預見了未來,並把它付諸實踐。喬布斯熱情、信念和才識重新塑造了文明的形態。[18]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同時人們也把他視作麥金塔計算機、iPod、iTunes、iPad、iPhone等知名數字產品的締造者,這些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19]
喬布斯是改變世界的天才,他憑敏銳的觸覺和過人的智慧,勇於變革,不斷創新,引領全球資訊科技和電子產品的潮流,把電腦和電子產品不斷變得簡約化、平民化,讓曾經是昂貴稀罕的電子產品變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20]
6人物傳記編輯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
該書由傑弗里·揚和威廉·西蒙所著 ,主要講述了史蒂夫·喬布斯這個創業奇才,經歷過各種挫折與失落,但無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
所畏懼、敢於承擔的個性讓他一直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價值觀,總能為他的離奇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書兩位作者通過深入訪談和資料調查,揭秘了許多喬布斯個人的創業經歷和家庭變故。
具體看一下網路資料
7. 喬布斯(Steve Jobs)所創造的經典產品有哪些
麥金塔計算機、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Mac OS X、Pixar、Macintosh、Apple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