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納粹讓世界損失了多少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歷時6年之久,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80%)。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動員兵力達1.1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5,500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1.3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60%至70%,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4萬億美元。
中國死傷人數達3500萬。其中,死亡人數達2100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30萬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Ⅱ 二戰各國消耗的石油、鋼鐵、橡膠等資源。
美國的所有礦產和橡膠都是自產的,而且向外出口,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是被美國的「禁運」逼的;
法國已淪陷,不討論,英國要靠美國的支援;中國也一樣;
蘇聯在二戰初期,鋼鐵和石油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靠的就是西伯利亞的油田,但是後來西伯利亞淪陷,也要靠美國的援助堅持了。
日本的石油和鋼鐵開始是依靠從美國進口的,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佔領了東南亞地區,依靠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橡膠和石油維持,鋼鐵和煤炭則主要掠奪自中國東北,慶幸的是日本當時居然沒有發現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
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主要來自羅馬尼亞的油田,後來隨著戰爭的擴大,已經不夠用了,於是進攻蘇聯,西伯利亞的油田就是主要的進攻目標之一。
義大利的資源主要來自北非地區,由於其糟糕的戰鬥力,就不多說了。
Ⅲ 二戰風雲資源比例
9極市政36資源空地,人禍養兵法(要有專門的糧城)。14油7錫礦7鋼8田。
分析:
1、後期石油耗費巨大,出兵所需要的石油幾百萬幾百萬的,需要強大的石油儲備後盾,所以14油。
2、錫礦鋼鐵後期主要用來造兵,7個足夠,太多了浪費資源空地。
3、糧田8個,前提你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糧城。人禍6小時一次,在人禍發生前的八分鍾內運輸一些糧食(足夠撐到人禍發生時間之後)就不會發生士兵逃跑的情況。非人禍發生時間糧食0都沒關系。
希望您採納!
Ⅳ 二戰中,德國在西歐掠奪了多少資源
在西歐,至1940年底,德國在法國和比利時佔領區沒收了13.5萬噸鋼、2萬噸鉛、9500噸鋅、9000噸鎳和9000噸鋁,僅掠奪的法國汽車就可裝備德軍88個師。不僅如此,德國甚至將那裡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私人收藏的珍貴文物和藝術珍品也劫掠一空。據德國官方的一份秘密報告說:「到1944年7月為止,從西歐運到德國的文物共裝了137輛鐵路貨車,共有4174箱,21903件,其中繪畫10890幅。」此外,德國還對荷蘭、比利時、法國和丹麥的經濟實施一體化,通過指令性的加工定貨,充分利用它們的工廠企業為德國的戰爭經濟服務。
Ⅳ 一戰二戰日本從全世界搶走了多少資源,這為日本後來乃至將來發揮的作用
日本二戰是戰敗國,輸的底褲都沒有了,女人都要被拉去當美軍的慰安婦。日本之後的崛起和一戰二戰沒有關系,和麥克阿瑟的改革關系倒是很大。
二戰時期的日本是個非常落後的國家,工業產值只有美國的九分之一,拿來現在類比的話,最多隻有巴西的水平。他現在在世界上的實力,比二戰那時候要強的太多,現在日本多少有點世界上能算得上先進的技術,而當時日本屁都沒有,海軍沒有雷達和美國人打仗打炮都靠肉眼找的,簡直搞笑。
Ⅵ 二戰時期浪費了多少錢財
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庄、鐵路和橋梁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Ⅶ 跪求二戰的各國經濟、人員等損失統計!
對於中國是鞏固政權,提高了國際地位;對於美國來講,是其戰爭政策受到重大挫折,有利於世界和平;而對於朝鮮來說則意味著長久分裂。
以下主要談對解放軍的影響
抗美援朝對解放軍的影響~ 7月27日,中朝聯合司令部發表戰績公 報。公 報稱:
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斃傷俘敵1093839名,其中美軍397543名,擊落擊傷和繳獲敵機12224架,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坦克3064輛,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各種炮7695門,擊沉擊傷敵軍艦艇257艘。
其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的戰績為:
斃傷敵671954人,俘敵46088人,勸降435人,共計718477人,其中美軍290000餘人;擊毀擊傷敵坦克2006輛、汽車3165輛、裝甲車44輛、飛機10629架、各種炮583門;繳獲敵坦克245輛、汽車5256輛、裝甲車51輛、飛機11架、各種炮4037門、各種槍73262支(挺)。
這是一個豐碩的戰果。
在長期的革 命 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果統計方面的嚴肅性是有口碑的,即或是對手,也常有稱道之語。孟良崮戰役攻佔孟良崮後,因清點戰果時發現了尚有萬餘人漏網,粟 裕即令部隊重新投入戰斗,方將國 民 黨 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和整編第八十三師一部全殲,就是一例。在軍委作戰局工作過的張清化、雷英夫等老同志也回憶說,當時毛 澤 東、周恩來等軍委領導對統計的准確性非常重視、非常仔細、非常認真。
淮 海 大 戰時曾 為殲滅黃 維 兵 團的騎兵究竟是一個營還是一個團就不厭其煩地往返電報與參謀人員反復核實。畢竟這關繫到對戰場形勢的基本估計,也必須認真核實。
然而在朝鮮 戰場上,雙方大多數時間都處在陣 地 戰狀態,任何一方絕對控制戰場或繳獲對方全部擋案的情況都很少,除俘虜人數外,對對方的殺傷數字只能靠估計和推測。在使用遠射程攻擊武器時尤其如此,所以雙方對戰果統計數字出現誤差都是難以避免的。
筆者認為,中朝軍隊對殲滅美軍的估計數字可能偏高,美軍當時雖然先後有120餘萬人參戰,兵力最高時亦有58萬之多,但在朝保持的地面部隊人數最高時也只有40餘萬人(韓軍最高兵力達到64萬餘人)。而對韓軍的估計數字可能偏低,韓軍不易捕捉,敗陣後即化裝四散奔逃,往往統計數低於其實際損失數。戰爭初期尤其如此。
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
自1950年10月25日參戰至1953年7月27日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共陣亡114000餘人,醫院救治戰斗和非戰斗負傷的傷員383000餘人次,其中救治無效致死者21600餘人,去掉傷員因第二、第三次負傷而造成統計上的重復數字和救治無效死亡以及非戰斗負傷者,故最後確定的戰斗傷亡減員總數為366000餘人。
除傷亡減員外,志願軍還有29000餘人失蹤,失蹤者中除在美方戰俘營中的21400餘人外,尚有8000餘人下落不明,估計多已在戰地或在被俘後死亡。
如此可以確定,加上失蹤,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計戰斗損失390000餘人。
除戰斗損失外,醫院還收治過患病住院的軍民450000餘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餘人,加上陣亡、因傷救治無效死亡等明確死亡者和失蹤後估計已死亡者,在整個抗 美 援 朝戰爭中,中國 軍民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在1 5 6000餘人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
加上朝鮮人民軍的傷、亡、失蹤數字,中朝軍隊共付出628000餘人的兵員損失代價。
在戰爭中,中國 軍隊共消耗各種物資560萬噸,其中彈葯一項即達25萬噸,開支戰費62億元人民幣。中國 軍隊共戰損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炮4371門、各種槍87559支(挺)。對於一個新生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支出。
為了最寶貴的獨 立、自 主和國 家 安 全環境,這個支出,值!
聯合 國 軍的數字與中朝方的統計大相徑庭,而且前後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曾發表了一個數字,稱聯合 國 軍方面的傷亡和失蹤/被俘總數為1474269人,其中美軍戰斗傷亡及失蹤人數為144360人。
1957年,在朝鮮戰爭中曾擔任過美步兵第七師師長、後來又先後擔任過美國遠東戰區司令官、美國陸軍參謀長、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萊曼.蘭尼茲爾上將曾在漢城對此說予以認同。但韓國方面後來聲稱,這個數字包括平民的傷亡。
韓國 軍隊報出的戰損數字最為混亂。
根據美聯社公開的數字,韓國方面共損失1312836人,其中陣亡4 1 5004人,傷殘425868人,失蹤459428人,被俘12536人。
而1976年韓國國防部戰史編寫委員會出版的《韓國戰爭史》則聲稱,聯合國 軍方面的傷亡及失蹤/被俘數字是1168160人。而韓國 軍隊的損失為984400餘人,其中陣亡227800餘人,負傷717100餘人,失蹤43500餘人。
這個數字與中朝方估計殺傷韓軍的數字相差不算太遠。但韓方另外的資料聲稱這其中包括非軍事人員的傷亡數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細究起來,韓國方面承認的最低的軍人戰斗傷亡約為30餘萬人,失蹤10萬餘人,失蹤人數中作為戰俘遣返者僅7800餘人。
戰爭期間,韓軍曾多次陷入整體性混亂,其統計數字水分很大。美國 軍方的數字雖然也有過變動,但相對來說前後比較一致。
據美國方面近年的數據統計,在整個戰爭中,美國 軍隊共計陣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餘人,負傷103248人,被俘後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蹤,估計也只好歸於死亡一類。共計損失169300餘人。
戰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相對於韓國 軍隊來說,美國 軍隊這個統計數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國的國家體制,在死亡人數上不太可能出現大的差錯,否則如果有人沒有列上陣亡名單,刻上朝鮮戰爭美軍陣亡將士紀念牌,那麼死者家屬肯定會折騰,一折騰,輿論界掀起的軒然大波會讓合眾國政府極為難堪。
筆者與徐焰教授持相同看法。不過對於美軍的傷者數字,筆者認為或有偏低之嫌,按常規戰爭的一般規律,傷與亡的比例大致符合一比三的統計概率,而美軍的戰場救護條件較好,傷者所佔比例似應更高,中國 軍隊戰場救護條件遠不如美軍,傷者比例似應更低。
其它國家軍隊損失情況為:
英國:陣亡710人,負傷2278人,失蹤1263人,被俘766人,共計5017人。
土爾其:陣亡717人,負傷2246人,失蹤167人,被俘217人,共計3349人。
澳大利亞:陣亡291人,負傷1240人,失蹤39人,被俘21人,共計1 5 91人。
加拿大:陣亡309人,負傷1055人,失蹤30人,被俘2人,共計1396人。
法國:陣亡288人,負傷818人,失蹤18人,被俘11人,共計1135人。
泰國:陣亡114人,負傷794人,失蹤5人,共計913人。
希臘:陣亡169人,負傷543人,失蹤2人,被俘1人,共計7 1 5人。
荷蘭:陣亡111人,負傷589人,失蹤4人,共計704人。
哥倫比亞:陣亡140人,負傷452人,失蹤65人,被俘29人,共計686人。
衣索比亞:陣亡120人,負傷536人,共計656人。
菲律賓:陣亡92人,負傷299人,失蹤57人,被俘40人,共計488人。
比利時、盧森堡:陣亡97人,負傷350人,失蹤5人,被俘1人,共計453人。
紐西蘭:陣亡34人,負傷80人,被俘1人,共計1 1 5人。
南非:陣亡20人,失蹤16人,被俘6人,共計42人。
日本:陣亡數人,被俘1人。
以上合計,其它國家軍隊兵員損失約為17200餘人。
幾方面數字匯 總,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 軍方面所確認的最低人員損失統 計數字是:聯合 國 軍的人員損失在58萬人以上。而這個數字中,估計由中國 軍隊造成的損失佔2/3以上,也就是38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即使按聯合國 軍方面承認的最低統 計數字,中國 軍隊與聯合 國 軍的人員損失也大致相當。這在聯合 國 軍火力強度高於中國 軍隊十多倍,技術條件又遠遠超過中國 軍隊的情況下,僅就傷亡對比來看,中國 軍隊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戰斗效能,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與中國 軍隊交過手的美軍將領們是承認的。
聯合 國 軍方面宣布在戰爭中 共殺傷中朝軍隊142~1 50餘萬人,其中包括中國 軍隊92~100餘萬人。這個數字是根據美軍戰 場指 揮 官的觀 察報 告累 加而得到的,水分極大,大大地高 估了自身的戰果,也直接誤 導了第八集團軍司令官和聯合國 軍總司令對戰 場形 勢的基本估計。聯合國 軍司令部一再低估中國 軍隊前線兵員數量,屢 屢發起屢 屢碰 壁的攻 勢,與此有很大關系。
中國 軍隊雖然前後有190餘萬人的建 制部隊先後入朝 輪 戰,並在戰爭中陸續補充兵員50餘萬人,但在朝最高兵力為135萬餘人,其中還有近2/5的兵力是屬於傷 亡概 率相對來說很小的東西海岸守備部隊或後方勤 務、鐵 道、工 程 部隊,不可能在承 受聯合國 軍如此巨大的殺 傷之下,還能守住一條穩 固的戰線,並把進 攻發 展到 聯合國 軍陣地的防禦縱深。
至於中國 軍隊的被 俘數字,那是經過逐個清 點,還是准確的。
在戰爭中, 美國 軍隊共消耗作戰物資7500餘萬噸,是中國 軍隊的13倍,其中彈葯一項即達330萬噸,也是中國 軍隊的13倍;開支戰費200億美元,是中國 軍隊的8倍。這個花費,僅次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消費。的確是世界首富,大方,闊綽,奢侈。也很浪費。
當年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這場戰爭實在是留給了後來的中國人太多享用不盡的財富。
——整整50年前,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舉將十六個國家的聯軍擊敗在鄰國的土地上,以無可爭議的勝利宣布了自己的強大,徹底奪回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應有位置。如果說建國前的國內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之戰,那麼朝鮮戰爭便是新中國不折不扣的「立國之戰。」
歷史,再一次證明了毛 澤 東的遠見卓識,包括毛 澤 東自己也沒有想到,抗美援朝竟取得那麼多那麼大的勝利,一百多年來猶如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面對強敵煥發了空前的團結。因為戰爭的勝利,國內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漲,外交上國際威望空前提高,軍事上則一掃人人可欺的百年弱國形象。打出了一個世界軍事強國;連經濟上也因為人民奮發圖強,友邦大力支援而迅速恢復。
例如在永垂共和國史冊的「清長大捷」勝利之時,正值中國著名經濟學者馬寅初在東歐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直到晚年馬寅初還激動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志願軍收復平壤的消息傳來,幾千名世界各國與會代表邊鼓掌邊高呼「毛 澤 東萬歲!」、「新中國萬歲!」,時間竟長達十餘分鍾,實為國際會議中極其罕見的景象……
李峰先生在他的著作《決戰朝鮮》中是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的——從鴉片戰爭開始就沒有正眼看過中國人的日本人感到的震撼可能最大,「支 那」這個蔑稱從「清長之戰」起一夜間在日本大眾的口語中消失,連沈陽戰犯管理所的日本戰犯也是在此之後才開始真心實意地接受改造……
整個西方世界也震驚了,打敗十六國 聯 軍的國家竟是不久以前的「東 亞 病 夫」!
美國人說得最直接:「美國傳統的理想和正義觀被中國的大軍粉碎了,美國人大概從未受到過如此嚴重的創傷和挫折!」東方通麥克阿瑟沉痛地發現自己的中國知識旦夕間全部過時了:「必須從這樣一個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美國從此承認新中國是一個巨人……
對這場大捷評價最精當的是英國牛津大學大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戰爭結束幾十年後,他在自己所著的《清長之戰》中寫道:「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於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清長戰場穩執牛耳,此後的世界進程就一定不一樣。」
這是一場改變世界和歷史的戰役,中國人大勝!
當時,中國人民最興奮。出兵的消息終於不再保密了,大捷的喜報讓無數中國人流下了熱淚。天安門廣場徹夜狂歡。中國舉國上下都在狂歡。中國人沒有理由不狂喜……僅僅五十年前,兩萬多人的八國 聯軍打敗了擁有兩百萬軍隊的清政府,闖進中國首都,逼得中國的皇帝、太後「狩獵西安」;僅僅五年以前,日本軍隊還在橫行中國本土大江南北……
一百年間飽受各式各樣強盜欺凌,被別人闖進家裡狠打的中國人民簡直不敢相信,新中國成立才一年,中國的軍隊竟能主動迎戰殺出國門,十來天就在鄰邦的土地上將十六個國家的幾十萬聯合國 軍殺退了四百公里!普通人民徹底信服了毛 澤 東在天 安 門城樓上所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句宣言不是一句空話,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空前高漲。從此,曾是一盤散沙的中國民高度凝聚在一起,向著無數個新的目標發起沖擊,國內的反動勢力則偃旗息鼓……
中國的新紀元開始了。(見李峰先生的著作《決戰朝鮮》)
除此之外,這場殺出國門的戰爭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
如,朝鮮第三次戰役時,李奇微因決戰失利,決定棄守漢城。
對於當時的混亂場面,李峰先生是這樣寫的:「一批批士兵緩緩擁過漢江橋,龐大得看不到邊的機械化部隊從江面上的浮橋上慢慢馳過,重型武器將浮橋壓入了冰層下的江水……李奇微的心都提到了噪子眼。『中 共 軍只要用重炮轟幾下,第八集團軍就完了!』
韓先楚就站在離李奇微不遠的地方,他知道敵軍正在潰退,他已經下令全力追擊,十幾萬的美軍就擠在那座橋上啊……只要有大炮,哪怕一門都行,然後對著漢江橋轟上一陣……唉,一門都沒有,炮兵跟不上來……他的軍隊只能像人類最原始的軍隊那樣赤著腳在雪地里奔跑……韓先楚狠狠跺了跺凍得鐵硬的泥土……」
而打到後期的「金城戰役」時又是怎樣一副情形呢?
李峰先生這樣寫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三日夜九時,濃雲低垂,天地間一片昏暗,天氣悶熱得讓人窒息。中國 軍隊一千零九十四門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齊聲怒吼。東起北漢江,西至下甘嶺,幾十里的敵軍陣地上濃煙滾滾,鉛色的陰雲被映成一片紫紅。短短二十八分鍾內,一千九百噸炮彈在被傾瀉到南韓首都師、三師、六師、八師陣地上。
二十八分鍾內發射一千九百噸炮彈,這是戰爭初期中國 軍隊根本不敢想像的事。這是中國 軍隊在抗美援朝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炮擊,也是中國 軍隊第一次占據了戰役地面火力優勢。此次炮擊的重點方向,中國 軍隊火炮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一百二十門左右,密度達到了二戰中打得最激烈的蘇德戰場上的一般標准。《美國第八集團軍簡史》記辭:『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頭上呼嘯,在呼嘯中,他們前赴後繼攻擊這個地區的大 韓 民 國防線。在共 軍的猛攻下,前哨陣地一個接一個被打垮了。』
中國戰史記載:『敵集結位置打成了一片火海,活像鋼廠剛出爐的鐵水,灌滿了山溝、平地,頃刻間,敵人化成了骨灰和烤肉……』
美軍基里上尉這樣描述道:『我們被打得落花流水。我身邊的無線電員和中士都陣亡了。而我連前往增援的六連也只剩下十幾個人。那裡根本沒有藏身之地,中國兵發射的迫擊炮彈每秒鍾一發,可怕極了。』」
同時,中國 軍隊正在從體制上由國內戰爭比較原始的軍隊組織系統向現代化軍隊結構過渡,並破天荒地開始組織步、炮、坦、工諸兵種協同戰。而且,僅僅兩年時間,中國空軍也白手起家,將殘酷的朝鮮戰場作為訓練基地,神話般地從一個航空兵師、幾十架作戰飛機發展到擁有二十三個航空兵師、近三千架飛機,其空戰的實力僅次於美蘇;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從一百多支各國空軍中的倒數位次躍居世界空軍第三位。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沒有朝鮮戰爭,我們的軍力絕對提高不到這么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