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哪些礦產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國已發現162個礦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48個。主要有:
① 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鈾、釷等。
② 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鉻、釩、鈦等。
③ 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銅、鉛、鋅、鋁、鎢、錫、鎳、鉍、鉬、鈷、汞、銻、金、銀、鉑等。
④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鈮、鉭、鋰、鈹、稀土族元素、鍺、鎵、銦、鎘、硒、磅等。
⑤ 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 硅石、菱鎂礦、耐火粘土、 螢石、鑄型用砂、高鋁礦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 硫鐵礦、 自然硫、磷、鉀鹽、鉀長石、明礬石、 硼、芒硝、天然鹼、 重晶石、鈉硝石等。
⑦ 建築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雲母、石棉、高嶺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磚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築用石材、大理石、鑄石用玄武岩、珍珠岩、 沸石、蛭石、 硅藻土、膨潤土、葉蠟石、剛玉、天然油石、玉石、瑪瑙、金鋼石、冰洲石、光學螢石、藍石棉、壓電水晶等。
⑧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把地下水、地熱等也列為礦產管理。
中國礦產資源的不斷發現及其地質分布規律中國的許多礦產資源在不同地質條件下作有規律的分布,如:雲南東川銅礦、個舊錫礦、湖南錫礦山的銻礦、貴州汞礦、華北地區的煤礦、東北地區的煤礦、新疆的煤礦、鞍山的鐵礦、江西的鎢礦、新疆阿爾泰的稀有金屬礦等。20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期,根據已掌握的一些礦產的形成和分布特徵,相繼擴大或發現並勘探了一批新的礦產資源產地,如:長江中下游鐵、銅礦,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釩鈦磁鐵礦,北京和冀東地區的鐵礦,白雲鄂博稀土及鐵礦,貴州六盤水地區的煤礦,東秦嶺、伏牛山地區的鉬礦,西南及中南地區的磷礦,祁連山地區的銅、鎳礦,新疆、陝、甘、寧地區的油田,松遼平原的大慶油田,渤海灣、河北、山東及江漢地區的油田等。70年代中期以來,又在遼寧復州灣發現了與山東魯南地區類似條件的原生金剛石,在膠東半島擴大了金礦的遠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區以銅為主的多種金屬成礦帶和西藏的鉻鐵礦遠景,在江西、江蘇、安徽發現了鹽礦,在山東、南京、吉林等地發現了石膏礦,在南海與東海相繼發現了工業油流等等。
2. 中國各省礦產資源排名
鐵礦:全國已探明的鐵礦區有1834處。大型和超大型鐵礦區主要有:遼寧鞍山一本溪鐵礦區、冀東一北京鐵礦區、河北邯鄲一刑台鐵礦區、山西靈丘平型關鐵礦、山西五台一嵐縣鐵礦區、內蒙古包頭一白雲鄂博鐵銹稀土礦、山東魯中鐵礦區、寧蕪一廬縱鐵礦區、安徽霍丘鐵礦、湖北鄂東鐵礦區、江西新餘一吉安鐵礦區、福建閩南鐵礦區、海南石碌鐵礦、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釩鈦磁鐵礦、雲南滇中鐵礦區、雲南大勐龍鐵礦、陝西略陽魚洞子鐵礦、甘肅紅山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新疆哈密天湖鐵礦,等等。
錳礦:全國已探明的錳礦區共有213處,主要有:遼寧瓦房子錳礦;福建連城錳礦;湖南湘潭、民樂、瑪瑙山、響濤園等錳礦;廣東有小帶、新椿等錳礦;廣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錳礦;四川高燕和轎頂山錳礦;貴州遵義錳礦。
鉻鐵礦:有56處產地,主要是新疆薩爾托海、西藏羅布莎、內蒙古賀根山、甘肅大道爾吉等鉻礦。
銅礦:已探明礦區910處,主要為:黑龍江省多寶山;內蒙古自治區烏奴格吐山、霍各氣;遼寧省紅透山;安徽省銅陵銅礦集中區;江西省德興、城門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陽新銅礦集中區;廣東省石菉;山西省中條山地區;雲南省東川、易門、大紅山;西藏自治區玉龍、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舍勒等銅礦。
鋁土礦:有310處產地,主要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蘇、寬草坪;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山東省的淄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那豆;貴州省的遵義(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
鉛鋅礦:有產地700多處,主要為:黑龍江省的西林;遼寧省的紅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營子;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音諾、東升廟、甲生盤、炭窯口;甘肅省的西成(廠壩);陝西省鉛硐山;青海省的錫鐵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黃沙坪;廣東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蘇省的棲霞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廠;雲南省的蘭坪、會澤、都龍;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鉛鋅礦。
鎳礦:有產地近百處。主要是吉林省的紅旗嶺、赤柏松;甘肅省的金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拉通克、黃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楊坪;雲南省的白馬寨、墨江等鎳礦。
鉬礦:有產地222處,主要是吉林大黑山;遼寧省楊家杖子、蘭家溝;陝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欒川等鉬礦。
鎢礦:探明產地252處,主要是江西省西華山、漂塘、大吉山、盤古山、畫眉坳、滸坑、下桐嶺、巋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園、新田嶺、瑤崗仙;廣東省鋸板坑、蓮花山;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明山、珊瑚;甘肅省塔兒溝等鎢礦。
錫礦:探明產地293處,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珊瑚、水岩壩;雲南省東川;湖南省香花嶺、紅旗嶺、野雞尾等錫礦。
汞、銻礦:探明汞產地103處、銻產地111處。主要是貴州萬山、務川、丹寨、銅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礦,湖南省錫礦山、板溪;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甘肅省崖灣等銻礦。陝西省旬陽汞銻礦。
金礦:探明礦區1265處,主要有黑龍江省烏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瑪;吉林省夾皮溝、琿春;遼寧省五龍;河北省張家口、遷西;山東省玲瓏、焦家、新城、三家島、尹格庄;河南省文峪、桐溝、金渠、秦嶺、上宮;廣東省河台;湖南省湘西;雲南省墨江;四川省東北寨;青海省斑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希、哈密等金礦。
銀礦:探明產地569處,主要有陝西省銀硐子;河南省破山;湖北省銀洞溝、白果園;四川省砷村;江西省貴溪;吉林省山門;廣東省龐西洞等銀礦。
稀土、稀有金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801)、山東省(微山)、江西省(贛南、宜春)、廣東省(粵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等地。
3. 四川重慶境內的什麼礦產聞名中國
(一)礦產資源賦存及分布特點
由於璧山縣境內地層在不同的成礦期均有礦產產出,因此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礦產種類較多。境內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有煤、天然氣、石膏、磚瓦用頁岩、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用砂岩、玻璃用石英砂岩、礦泉水、地熱及高嶺土,所有礦產皆屬外生作用形成的沉積礦床,嚴格受地層控制。地質工作較詳細的礦產絕大部分都分布於瀝鼻峽和溫塘峽兩大背斜。
境內的礦產有6個含礦層位,其中主要有:
(1)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產煤、砂岩等礦種;
(2)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產白雲岩等礦種;
(3)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和飛仙關組產石灰岩等礦種;
(4)二迭繫上統龍潭組產煤等;
(5)侏羅系珍珠沖組產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礦種;
(6)侏羅系自流井組產石灰岩、耐火粘土等礦種。
(二)境內主要礦產資源
1、煤
璧山煤集中在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煤系地層中,主要分布在東、西山兩側的低山區,煤質為肥煤、焦煤二型,以高硫高灰分的煙煤為主,中灰分低硫煉焦用煤主要產於依鳳鄉的紅旗煤焦有限公司礦區范圍內,儲量637萬噸,佔全縣煤礦總儲量的21%。八塘鎮三元橋煤礦、大路鎮深溝煤礦礦區范圍內也有少量分布。全縣煤探明儲量1479萬噸,資源量1565萬噸。
2、天然氣
天然氣產於三疊系、二疊系地層中,探明丹鳳—鹿鳴氣田天然氣儲量大於100億立方米,臨峰—健龍儲油氣構造在縣域展布大於30平方公里,儲量有待進一步探查。
3、石灰岩
璧山縣開發利用的石灰岩主要產自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第三段,該段石灰岩,層位穩定,岩性單一,厚度變化不大,以淺灰~灰色中厚層夾薄層或厚層微晶灰岩為主,頂部偶見含白雲質灰岩,根據部分礦區的鑒定、化驗成果表明,礦石多為一級品,少許二級品,分布主要集中在福祿鎮,另璧城鎮天池村、青杠鎮關口村有少量分布,資源量在2.5億噸以上。
4、石膏
石膏礦賦存於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四段中,主要分布在來鳳鎮、青杠鎮、龍江鄉、健龍鄉境內的溫塘峽背斜地層中。礦石類型單一,絕大部分為塊狀石膏,僅在局部地段見少量纖維石膏呈團塊狀、條帶狀,分布零星。礦石主要由CaSO4·2H2O組成,含量83.75~90%。根據2002年楠木溝石膏礦區地質普查報告,璧山楠木溝礦區石膏資源量為578.8萬噸。
5、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賦存於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六段頂部,賦存層位穩定。璧山縣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來鳳鎮東2公里的石梯,礦層厚5~12米,長數公里,預測資源量600萬噸;另外,七塘鎮的老鷹岩,蒲元鎮的馬家橋也分布有優質石英砂岩,預測資源量200萬噸。
6、磚瓦用頁岩
璧山向斜核部侏羅系地層的頁岩,遍及全縣所有鄉鎮,儲量極其豐富,是機制頁岩磚及水泥配料的重要原料。
7、礦泉水
主要分布在東、西兩山,現已探明產地3處。
8、地熱
主要分布在璧城鎮、來鳳鎮、正興鎮、七塘鎮。
9、高嶺土
主要分布在璧城、三合鎮、七塘鎮,預測資源量50萬噸以上。
4. 四川盆地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什麼
四川盆地有煤、鐵、天然氣、石油、鹽、芒硝、石膏、磷、鋁、硫、銅、錳、金、石墨、汞等礦產資源,其中天然氣、芒硝為中國之冠,並有中國重要的鍶礦。川東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富集區之一,川中和南充等地鹽岩礦儲量很大。
5. 中國什麼礦產資源排名世界第一
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有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一位
6. 四川省內有哪些重要的自然資源
四川省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比較齊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貴金屬、化工、建材等礦產均有分布。已發現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132種,佔全國總數的70%;已探明一定儲量的有94種,佔全國總數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區。有32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5位,其中鈦礦、釩礦、硫鐵礦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一位。釩、鈦具有世界意義,鈦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82%,釩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3;天然氣、鋰礦、芒硝等11種礦產居全國第二位;鉑族金屬、鐵礦等5種居全國第三位;煉鎂用白雲岩、輕稀土礦等8種礦產居全國第四位;磷礦居全國第五位。
四川省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綠尾虹雉、蘇門羚、黑鸛、雲豹、雪豹等。四川省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小熊貓、獼猴、黑熊、大天鵝、水鹿、紅腹角雉等。
7. 中國有哪些礦產資源是比較豐富的
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較少,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能源礦產10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如下: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鐵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銅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東。鉛鋅礦遍布全國。鎢、錫、鉬、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華南、華北。金銀礦分布在全國,台灣也有重要產地。磷礦以華南為主。
主要礦產資源包括: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中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中國同類資源總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7種,礦產地2萬多處。
8. 我國的什麼礦產資源是世界第一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較少,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能源礦產10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如下: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鐵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銅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東。鉛鋅礦遍布全國。鎢、錫、鉬、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華南、華北。金銀礦分布在全國,台灣也有重要產地。磷礦以華南為主。 主要礦產資源包括: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中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中國同類資源總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7種,礦產地2萬多處。 (一)能源礦產資源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煤炭資源的特點是:蘊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種齊全,但肥瘦不均,優質煉焦用煤和無煙煤儲量不多;分布廣泛,但儲量風度懸殊,東少西多,北豐南貧;資源賦存東深西淺,露採煤炭不多,且主要為褐煤;煤層中共伴生礦產多。油氣資源的特點是:石油資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資源量大於150億噸的10個國家之一;資源的探明程度低,陸上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僅佔全部資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較集中,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14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的73%,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量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礦產,如地熱,油頁岩等在中國也比較豐富。 (二)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屬於世界上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已經發現的金屬礦產在中國基本上都有探明儲量。其中,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鎢、錫、銻、稀土、鉭、鈦,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釩、鉬、鈮、鈹、鋰,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鋅、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鐵、鉛、金、銀等。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是: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於幾個地區,如鐵礦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區,鋁土礦主要集中於山西、河南、貴州、廣西等省區,鎢礦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錫礦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部分礦產儲量大,質量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如鎢、錫、鋁、銻、稀土等;許多重要礦產質量欠佳,鐵、錳、鋁、銅等礦產,貧礦多,難選冶礦多;中小型礦床所佔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比例小。 (三)非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品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全國現有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產地5000多處。大多數非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豐富,其中菱鎂礦、石墨、螢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礬石、膨潤土、岩鹽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嶺土、硫鐵礦、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品質優良,蘊藏量豐富;鉀鹽、硼礦資源短缺。但是,一些非金屬礦產分布不平衡,特別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探明儲量尚不能滿足本地區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資源的需求。 (四)水氣礦產資源 中國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資源8700億立方米/年,可采資源量2900億立方米/年,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約為200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南方地區豐富,西北地區貧乏,地下水含水層類型地域性分布明顯,孔隙水主要集中在北方,岩溶水在西南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已發現地熱點3000多處,勘查評價的地熱田298處,其中60℃以上熱水田89處。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量166497立方米/天,相當於298.7萬噸標准煤。礦泉水資源和二氧化碳氣資源也比較豐富。
9. 四川以什麼礦產資源佔中國之冠
四川天然氣、鈦礦、釩礦、硫鐵礦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