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僰人懸棺屬於什麼旅遊資源

僰人懸棺屬於什麼旅遊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04 16:47:51

⑴ 懸棺是什麼名族的習俗啊

懸棺,是古代特別是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生活的人採用的最多的一種祭祀方式,其方法是將去世之人的棺材安置於人跡難至的懸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於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樁將棺材架於其上,高距地面一般為幾十米至上百米,其景觀非常令人驚訝,而且古人採用這種喪葬方式的目的和手段,至今仍是一個千古之迷。

僰人懸棺景區位於宜賓地區珙縣境內,面積130平方公里。僰人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懸棺葬是僰人的一種特殊葬俗。懸棺在國內分布面較廣,但現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兩處,至今在懸岩峭壁上還存放著200多具棺材。 麻塘壩亦稱僰人人溝,距珙縣城60公里,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峭壁上現存有懸棺160多具,距地面一般高約二十五至五十米左右。蘇麻灣距麻塘壩10多公里,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48具懸棺,可順水泛舟觀懸棺。

「僰人懸棺」都是用質地堅硬的整木雕鑿而成,或選擇最為險峻的懸崖石瘞葬,棺木仍裸露於外,或在絕壁上鑿孔,插入木樑,架棺於上。懸棺離地面數十米至一百多米,迎風挺立,俯視下蒼。按古僰人的意思,懸棺入雲,是吸日月之精氣。在白雲亂繞;高聳入天的奇蜂陡壁上,我們還能看到「僰人懸棺」,這些懸棺已經在高高的空中懸掛了數百年,經歷著歲月的剝蝕,經歷著風風雨雨,至今仍牢實地迎空展示著。

麻塘壩和蘇麻灣兩處懸棺的制式相同,其懸置方式有3種:一是在峭壁凹入可避風處,鑿孔插樁,架棺於上;二是鑿岩為穴,置棺於內;三是利用岩壁天然縫隙或洞穴,置棺於內。棺內的殉葬物品,系明代製作的生活用品。置懸棺的岩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具有濃郁的民族藝術風格。懸棺離地面高度一般在26-50米之間,高的可達100米。至於僰人為何採用懸棺安葬死者,他們又是如何將沉重的棺材安置到懸崖上去的,至今還是一個有待解開的謎。

⑵ 宜賓僰人懸棺在那個縣怎麼走那位高人給個省時的路線

僰人懸棺位於宜賓市珙縣洛表鎮境內
從瀘州、宜賓、雲南威信都可到達洛表鎮,從宜賓到珙縣更方便快捷
推薦路線:
乘車路線,從宜賓南站乘車到珙縣,從珙縣轉車到洛表鎮方向,全程越三個小時
自駕路線:從宜賓上宜珙高速,進入珙縣後一直往洛表鎮方向,全程約兩個半小時

⑶ 古時候為什麼人把棺材放在懸崖上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僰(bo)人,是古代中原人對西南諸民族的統稱,這個民族歷史悠久,而且人們英勇善戰,出名的牧野之戰他們曾經參與過。然而,這個民族卻無故消失了,至今仍然屬於未解之謎,傳說因為明末戰亂,他們為了躲避戰亂隱姓埋名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問題又來了,在古代科技很不發達,需要將重量數百斤,甚至更重的懸棺放置在懸崖上,對於古代人來是一種考驗,工程量十分浩大,有的甚至離地上百米,在懸崖上鑿洞放置橫木用以支撐,還要保證常年的風水日曬而不至於折斷,這不得不說很艱難。然而,他們留下的僰人懸棺是他們最後的生活痕跡,就像瑪雅人無故消失留下瑪雅金字塔一樣,根本就找不到任何他們的後代,據說經過DNA對比,我國沒有哪個民族和僰人相吻合。



⑷ 懸棺之謎的僰人懸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僰人懸棺在四川宜賓市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啟未知,下止明代。
麻塘壩懸棺「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系根據《珙縣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
蘇麻灣是珙縣僰人懸棺葬的又一主要遺址,懸棺數量僅次於麻塘壩。 蘇麻灣又名海棠壩,位於珙縣曹營鄉鳳鳴村一組和海棠一組交界處,在鄧家河(又名洛雁河,海拔約400米,與洛亥河在羅渡匯合後為南廣河)北畔、曹營場西面,距曹營場約1500米,與鄧家河南畔的僰人石堡寨群和石林(位於羅渡苗族鄉天堂村)隔河相望,蘇麻灣崖壁上現存懸棺42具(天然洞穴式7具、木樁式35具),棺頭多順山勢北向,距崖腳地面高度約20米—100米。還有密布的樁孔、人工長方形鑿龕等懸棺遺跡。
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懸棺48具。懸棺離地面多數為26至50米,高者達100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及岩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材料。已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時吸引著無數的旅遊者。 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跡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跡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
1935年,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葛衛漢,對中國豐富的喪葬文化非常感興趣,他打聽到,在中國四川的珙縣附近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喪葬習俗,於是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己的旅程。盡管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差一點使這個美國人丟掉性命,但當他真正來到珙縣的懸崖邊時,還是認為自己不虛此行。葛衛漢被自己的發現驚呆了——這就是懸棺。珙縣的懸棺,幾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種懸棺的所有類型。這是珙縣懸棺第一次被世界發現,立刻引起了學者們濃厚興趣,20世紀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紀初,一批批的科學家來到這里,想破解這個千古謎題。科學家們把這里懸棺中的部族稱為僰人,並且紛紛猜測,這些僰人究竟到哪裡去了,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後代放棄了自己的喪葬習慣呢?這個部族究竟是與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還是全部滅亡了呢?
麻塘壩是位於四川珙縣西南角的一個平靜的小山村,幾十年來,這里很少有外人來過,但21世紀末,卻從這里爆出了一個重大的新聞,兩位山裡老人無心的話語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學界石破天驚般的震動。
兩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譜,說他們是珙縣懸棺中僰人的後裔,那麼關於他們的祖先,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擾著科學家們多年的謎題,是否可以就此揭開呢?
這些純朴的老人並不知道,自己隨口的話語會給中國乃至世界的科學界帶來多大的震撼。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已與村裡的其他人沒有差別,他們手中的家譜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懸棺文物博物館的創始人曾水向是我國較早研究懸棺方面的專家之一,他專程來到了麻塘壩附近的墳地,在這里他順利地找到了那兩位老人家譜中所記載的5、6位先人的名字,證實了他們家譜的真實性,但也同時說明,近百年來,這個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
兩位老人手中的家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據史書記載,擁有懸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經與當時的統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陳明芳,是中國研究懸棺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早在20世紀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懸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經受了重創。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與軍事都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眾多的史料證實,唐朝統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麼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經遭到了滅族的慘禍了呢?
20世紀70年代在眾多科學家的倡議之下,政府開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對珙縣懸棺的正式發掘,在這次發掘中,科學家們發現,僰人生活儉朴,大多數懸棺中只有很少的隨葬器物。
但其中的一隻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員十分高興,因為青花瓷碗是一種可以判定時代的證物。由於需要一種特殊的燒制工藝,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時候,官窯里才漸漸地出現了所謂的青花貢品,流入民間至少是在30、40年之後了。如果這只青花瓷碗真的產自明代,那麼就可以證實這一具懸棺的歷史,至少是在這只碗燒成之後,也就是說僰人絕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經滅絕,中國懸棺的歷史也至少延續到了明封建統治時期。為了證實他們的結論,科學家們把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鎮,進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測定,通過清理,那一次懸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於明代,而且都在明代萬曆年間戛然而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通過翻閱大量的史籍,陳明芳發現,在萬曆年間,僰人的勢力日益壯大,他們與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漸加深。
根據歷史記載,由於僰人多次作亂,大明帝國曾經幾次向僰人發起進攻。中國歷史界與考古界的科學家們無數次拜訪過僰人們留下的軍事遺跡。在一個叫九盞燈地方,山上至今還安放著十幾具僰人的懸棺,但它同時也是這個部族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這個地方的路口隱秘,內部開闊,這是僰人軍事基地的典型特徵。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明帝國調集了雲貴川三省的大軍,包圍了僰人的山寨,於是數萬僰人就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與人數多過自己十倍的敵人決一死戰,就在這兒安放祖先靈柩;要麼就接受明軍的招安,選擇投降。
傳說僰人內部的爭論就在這個山洞裡進行,數百位寨主各執己見,在這里商量了兩天兩夜。
當時在600多個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數選擇向明軍投降。他們選擇的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命運,是不是素來驍勇善戰的僰人選擇了這種方式才留下了自己的後代?
21世紀初,四川省宜賓市的文物局,對於珙縣的懸棺進行了一次搶救性的發掘,這一次他們又有了一個非常意外的收獲。
這時候專家們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疑問,那些僰人的後裔都姓何,而傳說中他們的祖先哈十三雄,卻姓哈,這會不會證明那些家族中的家譜有誤呢,何體全老人認為自己的家譜絕不會錯,因為就在幾十年前,他的父親還去拜祭了懸棺中的祖先,那麼如果這個家族真的是懸棺中僰人的後裔,他們為什麼要改姓呢?這與他們停止安放懸棺的原因是否相同呢?根據何體全老人的說法,他們家族一共改了兩次姓氏,至於他們家族改姓的原因不得而知。
2004年5月,曾水向在整理一座懸棺的隨葬品時,意外的發現了一隻樸素的僰人漆碗,在碗的底部,他看到了幾個清晰的漢字——「何永進」,這無疑是懸棺主人的名字,但這三個字也正好出現在何體全老人同一時期的家譜中,這恰好證實了何家的確是僰人的後裔。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麻塘壩的何家,何體全老人欣喜若狂,專程爬到懸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20世紀末,在距離珙縣不遠的地方,人們發現了明王朝樹立的平蠻碑,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但大意還可以勉強辨認,這是明王朝為了誇耀自己消滅僰人所立的豐碑。為了證實碑上的話語,曾水向和陳明芳等人來到了兩個文明最後血戰的地方,這是一座似乎鷹也飛不過的城堡。
明代後期是一個科技大發展的時代,人們開始重視科技的發展,並且出版了大量這方面的書籍,比如說,在這一時期,工匠們首次嘗試把煤炭和活塞風箱聯合應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溫,可以製造更加鋒利的武器,這大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那麼,明朝軍隊會不會就依靠這種科技上的優勢,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據專家們的鑒定,當時僰人的冶煉技術非常低下,他們剛剛從青銅發展到鐵器,對於爐溫和原材料的控制,還沒有完全掌握清楚。
這是兩個時代的對決,遠古與現代,刀槍與火葯,勝負其實早已註定了,無論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時代的英雄也絕不可能打敗裝備著大量火器和大炮的明軍。
就這樣明軍依靠著科技上的遙遙領先,最終取得了對野蠻落後的僰人的勝利。
隨著歲月的流逝,所有該忘的事情都已經被忘卻,依舊被人們傳誦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詩,關於懸棺究竟是怎樣放置上去的,還有僰人這個最終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興起的呢?這些謎題仍懸而未決。

⑸ 懸棺在哪個景區

懸棺目前分布在中國很多的地區,比如廣東、廣西等地,甚至在一些景區裡面也能看到它的身影。那麼懸棺在哪個景區?懸棺是在豆沙關古鎮景區,懸棺是屬於中國南方古代民族之中很常見的一種葬式,也能說是崖葬裡面的一種。如今在豆沙關古鎮景區之中是漢代的僰人懸棺,就跟天幕一樣掛在石門關對面的巨型石壁的石縫裡面,目前總共儲存了9具僰人棺木。在唐碑亭前面,寬度大概是二三十丈的峽谷裡面,能夠看到一條石縫,在懸崖上有很多的孔釘,之後把棺木放在上面,或者是把棺木的一方直接放在懸崖穴裡面,另外一方直接放在絕壁上,之後用釘木固定住。

⑹ 宜賓的僰人懸棺簡介

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系根據《珙縣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懸棺48具。懸棺離地面多數為26至50米,高者達100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及岩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材料。已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時吸引著無數的旅遊者。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僰人懸棺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麻塘壩懸棺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跡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跡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蘇麻灣懸棺在曹營鄉海棠村鄧家河北岸。山巒重疊,上築有不少古堡山寨,懸棺即位於與之對峙的蘇麻灣岩壁。現存懸棺42具,其中7具置於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⑺ 僰人的僰人懸棺

「僰人」雖然消亡了,但作為在歷史上為西南獨立有過重大貢獻的民族,中國的歷史將會永遠保留他們的一席之地。隨著繁榮民族文化的滾滾潮流,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隨著「懸棺之謎」這—重大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僰文化旅遊的迅速發展,「僰人懸棺」的歷史價值顯露出來。
珙縣位於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懸棺俗稱「掛岩子」。即把棺木置於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帶僰族的葬制,僰人早在戰國時期就在宜賓地區群居,並建有僰侯國、僰道縣。因其剽悍驍勇,為其歷代統治者所不容。他們棲身於荒野荊棘之中,有「披荊斬棘」之譽。明代,僰人稱「都掌族」。神宗元年( 1573),四川巡撫曾省吾、總兵劉顯率十四萬大軍將其殺絕。其時,「前軍引火炬燒城屯千餘,炎焰漫天……赴火墜崖谷者數萬……都掌蠻至是盡滅」(《興文縣志》)。
然而,民間傳說僰人未被殺絕,當地何姓人家即為僰人後裔,還說何姓祖先本姓「阿」,因避當朝鎮壓才改姓「何」。明史有僰人首領「阿大王」在僰都城九絲城被殺的記述。有人曾在當地訪一何姓老人,言其始祖何大寧原為酋阿大、阿二同族,後投軍至一何姓將軍麾下,改為何姓。珙縣過去曾有明諺「游稞稞(彝族),范苗子,後山何家掛岩子」。至於為什麼僰人有懸棺葬俗,《珙縣志》記述:「相傳有羅因者,因僰人嘗其滅宗,乃教以懸葬岩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岩以趨吉。」也有人說,是諸葛亮用這個辦法消耗僰人的力量。三國時,諸葛亮南征路過僰地受阻。他看到天旱地干,就讓人放風說;旱災是由於僰祖墳風水不好,如將棺材移到懸崖上,來年一定好收成。僰人信以為真,就放下戰事,忙著遷墳。諸葛亮趁機離去。不料次年果然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於是,懸棺葬便代代相傳下來。但在刀耕火種的年代,懸棺如何置於懸崖之上,置於眾說紛紜。有說鑿岩為路,放棺後又毀掉路;有說先以土填埋崖壁,然後再去土;有說崖頂放繩索;有說搭廂架。究竟如何,仍不得其解。
僰人懸棺主要集中與珙縣麻塘壩和蘇麻灣倆地,有 200 具左右。放置方法,有鑿岩為穴橫放者;有鑿岩孔嵌木樁,棺木平置樁上者;也有幾具並放或疊放者。棺行似船,頭大尾小,多為整根楠木挖鑿而成。懸棺葬地周圍,還有許多僰人岩畫。畫面、色澤清晰可辨,多為砂彩繪,均用較原始的平塗技法,線條粗獷,形象生動,題材多樣。其作用,或為部族徽記,或為安慰亡者,反映了行懸棺者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僰人懸棺」到底有哪些千古之謎呢?綜合各家之言,主要有六大謎,即族屬,年代,為什麼行此葬俗,行此葬俗的民族有無後裔,如何將千斤重的棺木置於干仞絕壁之上,懸棺周圍繪制岩畫的目的和岩畫的涵義等等。 有關懸棺葬的族屬問題,眾說紛紜,爭議頗大。就學術界的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
(一)僰族 在川南志書和當地居民中,都認為珙縣懸棺葬是「僰人」的葬俗,歷來都稱之為「僰人懸棺」。因為珙縣過去為「僰人」聚居地,有「僰道」之稱,並且在乾隆《珙縣志》中記載:棺木岩,治西南九十里,昔僰酋長於崖端鑿石櫟釘,置棺其上,崖高百仞」。
(二)僚人 1974年,四川省博物館在麻塘壩的鄧家岩和白馬洞取下十具懸棺進行清理發掘,發現有7具屍體上頜側牙被打掉,而史書上記載僚人有打牙的習俗,於是有人便認定其為僚人。可由於當時清理發掘的其他3具屍體並沒有打牙,因此這種說法也很受質疑,難以成為定論。
(三)僰僚同族 有人考證,四川歷來是濮人的一個重要居住區,僰人就是濮人,也就是魏晉及其以後的僚人。由於這個民族中一部分居住在都掌地方,以後遂又有都掌人之稱,因此認為僰和僚屬同族異名。
(四)不是特定民族 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行懸棺葬的民族不可能是特定的某一個民族或嫡系的民族群體及其後裔,因為懸棺葬作為一種相似的文化現象,可以由若干不同民族在所處社會發展階段和自然地理環境相似的條件下獨立發展起來,或者由於文化傳播關系而在不同的民族中流傳開來。
種種爭議沒有定論,人們便尊重當地的習慣,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將珙縣懸棺稱為「僰人懸棺」。
僰人為何懸棺高岩
僰人為何把棺材置於千仞絕壁之上呢?學術界有五種說法:
(一) 歸祖說 太陽徽岩畫是僰人圖騰崇拜、懸棺歸祖的象徵。
(二)至孝說 僰人將先人靈柩置於懸崖峭壁,彌高者以為至孝。
(三)保護說 史書記載:先人屍骨懸置高山,使人獸不能侵犯。
(四)游獵說 游獵民族隨山而安、沿河而處,生以岩為居址,死當以岩為葬所。
(五)顯貴說 清《珙縣志》有關於僰人「懸葬岩葬,此生高貴」的記載。 僰人是用什麼方法將幾百斤乃至上千斤重的棺木放在距地面幾十到一百多米的懸崖上的呢?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進行了大膽的推測,歸納起來主要有垂索說、升置說、扎廂說、棧道說、天梯說、壘土說和水位說等等,而認同者較多的有三種。
(一)垂索說 選定葬址後,由置棺人員腰纏藤索,從峭壁頂部懸吊而下,附於峭壁上,再從下往上鑿孔、加樁,然後將空棺木垂吊至選好的位置,放在釘好的木樁上,然後如法炮製,從頂部垂吊屍體、陪葬品及保護屍體不被侵蝕的沙子等放入棺中,最後蓋上棺材蓋,完成安葬。
(二)升置說 一部分人在山頂上握住藤索的一端,另一端甩下懸崖,先將人工拉至預先選好的地點鑿好孔,然後將殮好的棺材拉至孔的上方,再由人工在棺孔上釘上棺樁,隨後便將棺材緩緩擱置在棺樁上。
(三)扎廂說 用竹木從懸崖底部開始逐層捆綁搭架,人工抬棺沿廂架而上, 放置棺木至目的地。這種做法似乎簡單,但如果放一具棺材搭一次架,則工程量太大,如果搭一次架長期使用,則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這種推測也有勉強之處。 明萬曆元年後,敘南的僰人大規模減少,至崇禎、順治年間間或出現在文獻記載中,後神秘消失,給人留下了疑問。普遍認為,—場戰爭應該不至於讓一個民族徹底消亡,僰人應有後裔存在。而其後裔的去向,當地流傳著以下說法:一是他們改名換姓,不敢承認自己是僰人,也不敢再姓原來的「阿」,於是將「阿」姓「阝」改為「ィ」旁而為「何」姓,當地「何」姓即是僰人後裔;第二種說法,僰人散居於雲貴川毗連的大片地區,敘南的僰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現雲南橫江流域、貴州南盤江流域仍有僰族遺民居住。就是在九絲城陷落之後,也還有不少倖存者,只不過懾於朝廷的鎮壓,他們不敢再用「僰」的族名,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罷了。(補充:僰人常用的族名為「都掌」,查文獻記載可得,此族名一直至清初仍然在使用)
當代,在雲南省丘北縣境內發現了僰人的後裔,他們自稱「鍋潑」、「僰族」,其他民族稱他們「海巴族」、「伯族」,1956年劃分民族時,將他們歸入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境內共有僰人1557戶6894人,分布在雙龍營、捨得、官寨、曰者、膩腳、樹皮6個鄉(鎮)20個村民委員會的44個自然村,其中純僰人村寨19個。當地僰人說:「我們的祖先,是為了躲避戰亂才從『江外』渡江逃到這里的。 至今他們仍保留著古老的語言和服飾,而且沿襲著古老而神奇的習俗。 布於懸棺四周岩壁上的僰人岩畫極富神奇色彩,僅珙縣麻塘壩現存就有400幅。這些岩畫飽經風雨而不褪色,其題材和內容豐富多彩,形似而傳神,物富於變化和動感。既有體育、狩獵、征戰和動物、兵器、車輪、大陽徽等圖案,還有不知名的怪獸和一些不規則的幾何形圖案,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僰人在懸棺周圍畫上岩畫的目的,也有各種推測,大多數人認為僰人一如漢族和其他統治階級重視在墓室中做壁畫和雕刻一樣,其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藉此提高死者威望以懾服生者,或者作為表示死者所屬的世族、部落的徽志。那岩畫又有什麼涵義呢?有人認為是反映僰人生產和生活情景及某些葬儀,如岩畫中的銅鼓圖案和眾多舞蹈、游戲狀人物畫就是懸棺葬過程中「打鼓路歌,飲宴舞戲」場面真實而生動的反映。也有人認為是反映僰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有祖宗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痕跡。但對於那些奇形怪狀、充滿神秘色彩的圖案,它們又蘊涵什麼意義,卻無從考究。

⑻ 巴蜀僰人懸棺自助攻略有么

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珙縣洛表鎮麻塘鄉,與雲南、貴州接潰瑑k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珙縣洛表鎮麻塘壩一帶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這就是著名的僰人懸棺遺跡,歷史上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僰人,無論生活條件怎麼艱辛,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的追求,對幸福的嚮往。這一景點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這一景點無論是從其歷史價值還是自然風光價值其觀賞度都是很高的。當您一旦進入景區時,其與眾不同的自然風貌會讓您慢慢想起一個成語--世外桃園,這種世外桃園當然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類的,而恰恰是那種與人有密切關系的桃花園般式的田園生活。景區實際上是一座村莊,完全未經現代人類的刻意雕琢,沿著一條坑坑窪窪的機耕道進入,兩邊的不高的山崖漸漸展開, 田園及農舍漸漸出現,一條小溪從中穿過,偶爾會看到山民在田間勞作,村姑在溪邊槎洗著充滿補丁的衣物,不時有耕牛在長鳴...這樣的景象一直要連續5公里。當地的民風非常純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非常知足,隨便您遇上一位當地老鄉,他都可以為您講一講當地的故事、傳說等等 奇跡在這時出現,如果您抬頭向上望,懸崖邊不時出現懸掛在半山腰的黑褐色的棺材,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僰(讀BO,二聲)人懸棺。 這些懸棺有的高達100米,一般也在20米以上,無論是從上往下掉還是從下往上攀都是不太可能的,哪它們是怎樣放上去的?還有這些僰人都是什麼民族,是怎樣滅亡的?懸棺區內景物豐富多彩。距麻塘壩懸棺區4公里的官帽山林區,面積上萬畝,茫茫林海,頗為壯觀。曹營鄉蘇麻灣懸棺區一帶的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格外秀麗,奇峰突兀,若隱若現,在茫茫的雲霧山中,隱藏著大量保存完整的古寨、古堡、古戰場等僰人遺跡,使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另有蘇麻灣懸棺,距麻塘壩10多公里,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48具懸棺,可順水泛舟觀懸棺。麻塘壩和蘇麻灣兩處懸棺的制式相同,其懸置方式有3種:一是在峭壁凹入可避風處,鑿孔插樁,架棺於上;二是鑿岩為穴,置棺於內;三是利用岩壁天然縫隙或洞穴,置棺於內。棺內的殉葬物品,系明代製作的生活用品。置懸棺的岩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具有濃濃的民族藝術風格。懸崖上還有一些像現代印章一樣的紅色圖案,中間有古代漢字的篆文,這些紅色歷經數百年不褪色,他們代表什麼,為什麼不褪色?不知道,只有一些猜測而已。除此之外,還在懸棺附近發現了比自貢恐龍還要早的恐龍化石,這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熱點。還發現了深不可測的巨型溶洞,有一個據說可直接通到雲南,曾有人走了4個小時,實在不敢走了就退了出來,另有一個數十米長的溶洞,據推測是當時僰人穴居的山洞,總之一切都很神秘,需要多多去探索。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系根據《珙縣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於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著懸棺48具。懸棺離地面多數為26至50米,高者達100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及岩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材料。已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時吸引著無數的旅遊者。這個景區充滿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僰人懸棺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麻塘壩懸棺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跡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跡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蘇麻灣懸棺在曹營鄉海棠村鄧家河北岸。山巒重疊,上築有不少古堡山寨,懸棺即位於與之對峙的蘇麻灣岩壁。現存懸棺42具,其中7具置於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⑼ 關於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主要分布於宜賓市珙縣、興文縣境內,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珙縣麻塘壩和蘇麻灣,興文縣九絲城。珙縣位於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
懸棺俗稱「掛岩子」。即把棺木置於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帶僰族的葬制,僰人早在戰國時期就在宜賓地區群居,並建有僰侯國、僰道縣。因其剽悍驍勇,為其歷代統治者所不容。他們棲身於荒野荊棘之中,有「披荊斬棘」之譽。明代,僰人稱「都掌族」。神宗元年( 1573),四川巡撫曾省吾、總兵劉顯率十四萬大軍將其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