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山市社會經濟與地質概況
一、自然經濟概況
唐山市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北邊緣,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為鄰;南接渤海;北靠燕山,以長城為界與河北省承德地區接壤。總面積13472km2,其中市區1090km2。唐山市有海岸線196.5km,市中心距渤海40km。
唐山地處京山要塞,依山傍海,既是首都北京的東部門戶,又是連接華北與東北的樞紐。唐山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多樣;北部為山地,面積約佔全市的三分之一;中部為山前平原,南部為沿海平原,平原面積約佔三分之二。市區地處燕山山前沖積平原,屬灤河沖積扇。市中心區北部為剝蝕殘丘,大城山山頂海拔標高92.8m;南部為平原,一般海拔12~18m。唐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其年平均氣溫11.3℃,年平均降雨量620~750mm。境內主要有灤河、陡河、還鄉河、沙河等河流。
唐山市為河北省轄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現轄豐潤、豐南、灤縣、灤南、樂亭、遷安、遷西、遵化、玉田、唐海10個縣(市);市區分路南、路北、東礦、開平、新區5個區及蘆台、漢沽兩個農場。本次工作重點為市區的路南區和路北區。1992年末全市總人口667.89萬人,其中市區154.22萬人。198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唐山市區和豐南、灤縣、灤南、樂亭、唐海五縣為沿海對外開放地區,成為河北省秦、唐、滄渤海灣開放區的一部分。
唐山市資源豐富。已發現並探明儲量的有45個礦種。其中煤資源尤其豐富,盡管已經開采100多年,但仍有5000Mt以上的可開采儲量。此外,已有鐵礦產地100多處,儲量4000Mt以上,是全國三大鐵礦區之一。黃金儲量48t,石灰岩儲量688Mt,石油預測儲量800~900Mt。唐山農產品也很豐富,素有「冀東糧倉」之美稱。唐山市交通發達,有京山、京秦、大秦三條鐵路干線橫貫全市;津榆、唐秦、京唐等公路干線勾通東西南北,把唐山城鄉和東北、華北廣大地區連成一體。海運事業蓬勃發展,西有天津新港,東有秦皇島港,此外,曾被孫中山先生選為「北方大港」的王灘,是建設深水港的優良港址,現唐山港7號、8號泊位已通航。有軍地兩用飛機場一座。
唐山市是河北省的工業重鎮。其採煤和冶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電力、機械、陶瓷等工業也在河北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發達,農副產品種類繁多。主要農作物有大米、小麥、花生、水果等。1989年工農業生產總值達百億元,成為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超百億元的二十五個城市之一。
二、地質概況
(一)地層
市區基岩以不同時代的碳酸岩系為主。中元古界薊縣系為燧石條帶白雲岩、隱藻白雲岩、白雲質灰岩及泥質白雲岩,分布於市中心的西部;其中晶間孔隙、溶隙發育。古生界寒武系為豹皮灰岩、紫色頁岩、泥質灰岩和竹葉狀灰岩,分布於市區中部及開平盆地北緣;其中溶隙普遍發育。奧陶系為豹皮灰岩、白雲質灰岩、局部含泥質角礫灰岩,出露在市區中部、東部和市中心的鳳凰山、大城山一帶。其中晶間、粒間孔隙發育,生物骨架孔隙分布普遍,溶隙、溶孔、溶穴、溶洞發育,石炭、二疊系雜色粉砂岩、細砂岩、頁岩及煤系地層分布於開平向斜的核部。中生界和第三系缺失。
第四系鬆散沉積主要為粘土、亞粘土和沙、沙礫石層,覆蓋於基岩地層之上,其沉積厚度受古地理控制及構造運動的影響,變化較大,從幾米至數百米不等。
(二)地質構造與新構造運動
本區主要受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的影響,形成一系列NNE向斷裂帶和褶皺帶。自東向西分別為開平向斜、碑子院背斜、車軸山向斜、豐登塢背斜等。斷裂構造主要有唐山礦斷裂帶,還有後斷裂帶和陡河斷裂。唐山礦斷裂帶位於唐山市東南部,自電廠向南至胥各庄,長13km,寬6.5km。其總體走向為NE30°,傾向NW,傾角30°~85°。斷裂帶由F1、F2、F3、F4、F5斷裂組成,其中F1和F4為正斷層,F2、F3、F5為逆斷層。該斷裂帶處於開平向斜西北翼的石炭系、二疊系及奧陶系地層中。岩層錯斷後形成地壘構造。地貌上為一不連續的上升剝蝕殘丘,北部普遍抬升,南部自中生代以來逐漸傾沒。以該斷裂帶為核心,形成了唐山隆起。F。斷裂帶位於市區西南部,由唐山第二醫院以北,向南經體育場、熱力公司到煤礦醫院以南,為多條走向NE20°~30。平行的壓性斷裂組成的斷裂帶。該斷裂帶處於碑子院背斜的東南翼,體育場中心部位為一寬35m的大斷裂,西部熱力公司一帶有一條與之平行的更大斷裂。陡河斷裂位於市區東北部的後屯一帶,是一條長20km,走向NE30°~40°,傾向NW的高角度正斷層。它切穿了開平盆地北翼的古生代地層。斷層兩側由於差異性升降運動,形成高差達400m以上的基岩陡坎。斷陷中沉積了新生代地層。
本區新構造運動強烈。其主要表現是經歷了喜馬拉雅運動的強烈構造分異之後,自新第三紀以來,北部繼承性上升,南部繼承性下降,市區沿北東向發生垂直斷塊差異運動,形成眾多新生代斷裂。第四系以來繼承性活動明顯,在覆蓋層中形成高角度正斷層。本區現代構造活動仍十分活躍,二千多年的地震記錄表明構造地震頻繁發生,尤其在近450年間先後有10次破壞性強震的震中分布在唐山、灤縣一帶。1976年的7.8級唐山大地震,使唐山斷裂帶繼承性發展,地面垂直形變和斷層位移均很顯著。此後,唐山地區的地震活動並沒有停歇,除頻繁的小震、微震外,1991年5月29日唐山又發生5.5級地震,造成1.8億元經濟損失。
(三)水文地質條件
本區地下水有孔隙水和岩溶水兩種。孔隙水賦存於第四系砂礫層中,可劃分為四個含水組。其水量較豐富,為農業灌溉主要水源。由於過量開采和礦井疏干作用,已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第四系Ⅱ、Ⅲ含水組水位下降,其漏斗北界達鄭莊子—茅草營一帶,南界位於梁家屯至女織寨一帶,東界為馬家大寨—草各庄,西界詹官屯—河沿庄;漏斗面積334.6km2,中心(位於北部水廠)水位埋深47.3m;漏斗內水位面外緩內陡,在陡河斷裂附近形成等水位線密集帶,兩側水位差達30m,顯示了斷層的阻水作用。
岩溶水賦存於碳酸鹽岩的溶隙、溶孔、溶洞中。強烈岩溶活動有兩期。第一期岩溶活動發生在中奧陶世與中石炭世之間,岩溶主要發育在地層間斷面上。此期岩溶帶厚度約100~300m。在開平煤田-577m以下仍可見到岩溶,埋深可達千米以下。此期岩溶水分布於市中心東側中石炭統地層之下。1920年唐山市西北井發生淹井事故時,陡河水在雷庄附近成旋渦狀全部滲入地下;1984年6月2日范各庄礦發生舉世罕見的突水災害,均為此期岩溶水所致。第二期岩溶相當於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主要發育在第四系覆蓋層之下的基岩中。岩溶發育帶厚度200m以上,淺部岩溶尤為發育。岩溶區水量豐富,相對而言,覆蓋型岩溶區富水性強,裸露岩溶區富水性弱;構造破碎帶及地形低窪的河谷地帶富水性強。岩溶水化學類型主要為HCO3-Ca·Mg型水,礦化度小於0.5g/l。由於開采量增加,1974年以後形成明顯的岩溶水水位下降漏斗。漏斗沿奧陶系灰岩地層走向展布,呈不規則長條狀。漏斗中心位置在啟新水泥廠,水位埋深58.36m,水位海拔標高為-38m。
② 唐山的水文地質情況
1、內陸:唐山市位居燕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自西、西北向東及東南趨向平緩,直至沿海。北部和東北部多山,海拔在300-600米之間;中部為燕山山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南部和西部為濱海鹽鹼地和窪地草泊,海拔在15米至10米以下。 唐山境內最高峰是青山關八面峰,海拔842米,此峰山勢險峻陡峭,主峰突出,還有建築獨特的監獄樓、造型獨特的七十二券樓。
2、沿海:依據河北省海岸線2008年12月最新修測成果,唐山市大陸海岸線總長229.7公里,比原來延長了33.2公里。據悉,唐山市所屬大陸海岸線東起樂亭、昌黎縣際界線沿河堤,與秦皇島市接壤,西至澗河口西側津冀省際北界線,與天津市相鄰。
已進行開發的港口岸線主要包括唐山京唐港區和唐山曹妃甸港區兩段,共計約32.5公里,佔大陸岸線總長14.1%。已開發的岸線主要用於港口航運、水產養殖和鹽業。此外,唐山市灤河口外、曹妃甸海域共有大小島嶼100多個,島嶼岸線125.7公里,著名的島嶼有祥雲島、月坨島、菩提島、龍島等等。
3、氣候:唐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全年日照2600~2900小時,年平均氣溫12.5℃,極端氣溫最高32.9℃,最低-14.8℃。無霜期180~190天,常年降水500~700毫米,降霜日數年平均10天左右。唐山氣候溫和,地貌多樣,土質肥沃,是多種農副產品的富集產區,被稱為「京東寶地」。
4、土地資源:全市土地資源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分類體系為依據,1986 年以前無概查。1988 年按全國規定的一、二級分類及河北省補充的三級分類規定進行了概查。唐山市概查土地總面積 20675516 畝,其中耕地面積817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0.2%,由於人口迅速增長和經濟建設用地逐年增加,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逐步減少,到1986年,全市人均耕地為1.44畝。
5、水資源:唐山市水資源比較豐富,歷史上主要是防禦水災,開發利用很少。解放以後,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成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條件,幾十年來經過詳細勘察和計算,水資源情況已基本清楚。可用水量分兩類:
(一)地表水:地表水資源量146200萬立方米。省級以上工程供水量:潘家口水庫蓄水主要供天津市、唐山市工農業用水,其水量分配,保證率75% 時,可調節水量19.5 億立方米,分配給天津市10億立方米,唐山市9.5億立方米。各類大中小型保證率50% 時,年可供水量3.89 億立方米,保證率75% 時年可供水量2.36億立方米。
(二)地下水:地下水資源量136900萬立方米。主要是平原區淺層淡水,可用量9.39億立方米。山丘區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4.01億立方米。平原淺層地下水開采量逐年增大。1985 年開采13.96億立方米,1986 年開采14.4億立方米。
6、礦產資源:唐山市礦產資源品種非常齊全,已發現並探明儲量的礦藏有50餘種。
③ 唐山都那幾個縣區有礦產,礦產儲量多
遷安、遵化啊~
④ 唐山的概況要有中文和英文介紹
唐山
以1976年大地震而聞名於世
工業城市
濫觴於開灤煤礦,因煤要運出,就出現了古冶鐵路段。
地震前,唐山的GDP佔到全國的1%,以煤炭、鋼鐵、電力和陶瓷為主。
地震後,唐山一度沉寂,尤其是在國有企業紛紛垮掉的那幾年
不過隨著民營資產的介入,以及周遍鐵礦、煤礦的開采,唐山開始走向振興,以鋼鐵為龍頭的產品迅猛發展,占具全國冶金企業中極其重要的地位。
唯一遺憾的是,唐山的文化底蘊很薄弱,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文化積淀。
⑤ 河北省有哪些主要的礦產資源,
河北唐山,主要是鐵礦(唐鋼鋼鐵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和煤礦(唐山開灤煤礦)
邯鄲,主要是武安鐵礦(邯鋼鋼鐵產量約佔全國六分之一)和峰峰煤礦。
⑥ 唐山都有什麼本地資源優勢
上面說的網上都能查到。
唐山鋼鐵,煤炭,陶瓷你都知道了,還有水泥,也是比較有歷史的。中國第一袋水泥就是唐山生產的。
你看過,前些日子央視八套放的《大龍脈》沒,那是講的唐山的鐵路。唐山的交通比較方便,這也是現在的優勢,到北京,天津1、2個小時就能到。她不是一級城市,卻有著很大發展潛力,唐山人有錢,這是眾所周知的,大部分也是因為剛鐵,煤炭等資源。近幾年,發展尤為迅速,整個唐山市都在建設規劃中。去年,又被評選上在「最具幸福感城市」。
如果你有多的錢,建議你在唐山買套房,個人觀點認為,還是有升值空間的。
說到吃的,呵呵,本人的最愛。從菜繫上說,屬於京東菜系,偏北方的風味。既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不失精巧細致。不過,現在隨著地方文化的融合,本地口味也在和東北、川、廣州等地方口味融合,形成獨具當地特色的口味。主食多以米飯,饅頭,餅為主。也比較喜歡吃餃子等帶餡類食品。說道板栗,遷西遷安真是名不虛傳,這些地方的板栗大多出口日本等地,也有外的的板栗賣到唐山,雖說個頭大,但味道可是差遠了。在武漢也吃板栗,就是沒唐山的甜、糯。
還有唐山的文化,唐山方言是比較有特點的。喜劇笑星趙麗蓉,說的就是唐山話。還有在春晚上跳皮影舞的那群老太太,就是唐山社區里走出去的。
還有,就是唐山沿渤海,海產也比較豐富。你可以花少錢吃到新鮮的海鮮。
呵呵,這是我眼中的唐山,暫時想到這么多。
⑦ 河北唐山的鐵礦資源多嗎
並不是因為鐵礦資源多而搬。
本來在北京石景山區,造成很大污染,而北京要迎接08奧運,就搬遷了。
唐山鋼鐵廠多,有規模效應。而且靠海,在水資源上便利,在運輸上節約,就搬遷了。
據內蒙地質、礦業探礦和開采管理局稱,內蒙地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稀有元
素礦藏,是中國第三大煤炭、鉛和鋅儲藏量。該地區內也有石油、鐵礦、銅、錫、
銀和鉬。
⑧ 鞍山、唐山、上海哪個鐵礦最豐富
一、上海幾乎沒有什麼鐵礦資源的,雖然有最大的寶山鋼鐵集團(寶武鋼鐵集團主體)。
二、鞍山+本溪 鞍本礦區合計是大於唐山的,單論鞍山市來說,與唐山半斤八兩吧。
鞍本礦區是目前我國儲量和開采量最大的礦區,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鞍山、本溪。該區儲量的98%為貧礦,含鐵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須經過選礦處理,精選後含鐵量可達60%以上。
河北冀東鐵礦區主要分布在遷安、灤縣、灤南一帶,該區是我國四個特大鐵礦帶之一,已探明鐵礦儲量近80億噸,約占河北總儲量的71.97%,該地區鐵礦主要供京津唐鋼鐵基地。
⑨ 河北哪個地區的礦產資源最豐富
河北石家莊,它的礦產資源是最豐富的,它也是最發達的一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