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口美國農產品或堅果類(如核桃這些),需要那些稅
摘要 三、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B. 中國糧食進口關稅多少
中國進口糧食關稅是不會取消的。
關於糧食關稅是否會取消,這點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是不可能的,由於食品安全體現著國家安全戰略,因此我國對大米進口實施了配額制。另一方面,由於長粒秈米國內外價差較大,進口秈米存在著較大的利潤空間,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走私來規避國家對於進口大米的限制,以賺取其中的利益。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安全問題,所以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會放開這些戰略性產品的關稅,而關稅做為調節進出口的杠桿顯得尤為重要。
拿大米舉例:
1006309090
商品名稱
其他精米(不論是否磨光或上光(配額外)
)
計量單位
千克
進口優惠稅率
65%
增值稅率
13%
總關稅86.45%
這是配額外大米的關稅,總關稅高達86.45。2015年我國大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532萬噸,也就是說,沒有在這532w噸裡面的(就是沒有配額的),關稅都是86.45%。而配額內的總關稅才20多點而已。
C. 從越南進口農產品到中國的關稅問題
依據不同的標准,關稅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按徵收對象分,有進口稅、出口稅和過境稅。
(1)進口稅。它是指海關在外國貨物進口時所課征的關稅。進口稅通常在外國貨物進入關境或國境時徵收;或在外國貨物從保稅倉庫提出運往國內市場時徵收。現今世界各國的關稅,主要是徵收進口稅。徵收進口稅的目的在於保護本國市場和增加財政收入。
(2)出口稅。它是指海關在本國貨物出口時所課征的關稅。為了降低出口貨物的成本,提高本國貨物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世界各國一般少征或不征出口稅。但為了限制本國某些產品或自然資源的輸出,或為了保護本國生產、本國市場供應和增加財政收入以及某些特定的需要,有些國家也徵收出口稅。
(3)過境稅。又稱通過稅。它是對外國貨物通過本國國境或關境時徵收的一種關稅。過境稅最早產生並流行於歐洲各國,主要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而徵收的。後由於各國的交通事業發展,競爭激烈,再徵收過境稅,不僅妨礙國際商品流通,而且還減少港口、運輸、倉儲等方面的收入,於是自19世紀後半期起,各國相繼廢止徵收,1921年資本主義國家在巴塞羅那簽訂自由過境公約後,便廢除了過境稅的條款。
2.按徵收目的分,有財政關稅和保護關稅。 中國會計網
(1)財政關稅。又稱收入關稅。它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課征的關稅。財政關稅的稅率比保護關稅低,因為過高就會阻礙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達不到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財政關稅的意義逐漸減低,而為保護關稅所代替。
(2)保護關稅。它是以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為主要目的而課征的關稅。保護關稅主要是進口稅,稅率較高。有的高達百分之幾百。通過徵收高額進口稅,使進口商品成本較高,從而削弱它在進口國市場的競爭能力,甚至阻礙其進口,以達到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的目的。保護關稅是實現一個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3.按徵收標准分,有從量稅、從價稅、混合稅和滑准稅。
4.按稅率制定分,有自主關稅和協定關稅。
(1)自主關稅。又稱國定關稅。一個國家基於其主權,獨立自主地制定的、並有權修訂的關稅,包括關稅稅率及各種法規、條例。國定稅率一般高於協定稅率,適用於沒有簽訂關稅貿易協定的國家。
(2)協定關稅。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通過締結關稅貿易協定而制定的關稅稅率。協定關稅有雙邊協定稅率、多邊協定稅率和片面協定稅率。雙邊協定稅率是兩個國家達成協議而相互減讓的關稅稅率。多邊協定稅率,是兩個以上的國家之間達成協議而相互減讓的關稅稅率,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中的相互減讓稅率的協議。片面協定稅率是一國對他國輸入的貨物降低稅率,為其輸入提供方便,而他國並不以降低稅率回報的稅率制度。 www.canet.com.cn
5.按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分,有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制。
(1)進口附加稅。它是指除了徵收一般進口稅以外,還根據某種目的再加征額外的關稅。它主要有反貼補稅和反傾銷稅。
(2)差價稅。又稱差額稅。當某種本國生產的產品國內價格高於同類的進口商品價格時,為了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按國內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差額徵收關稅,就叫差價稅。
(3)特惠稅。又稱優惠稅。它是指對某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給予特別優惠的低關稅或免稅待遇。但它不適用於從非優惠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商品。特惠稅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
(4)普遍優惠制。簡稱普惠制。它是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上經過長期斗爭,在1968年通過建立普惠制決議後取得的。該決議規定,發達國家承諾對從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輸入的商品,特別是製成品和半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性的和非互惠的優惠關稅待遇
D. 免稅農產品稅率是多少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財稅字〔1995〕52號):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農業產品增值稅稅率和若干項目征免增值稅的通知》[(94)財稅字第4號]的規定,從1994年5月1日起,農業產品增值稅稅率已由17%調整為13%。現將《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以下簡稱注釋)印發給你們,並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所列免稅項目的第一項所稱的「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是指直接從事植物的種植、收割和動物的飼養、捕撈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注釋所列的自產農業產品;對上述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外購的農業產品,以及單位和個人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後銷售的仍然屬於注釋所列的農業產品,不屬於免稅的范圍,應當按照規定稅率徵收增值稅。
根據上述規定,直接從事植物的種植、收割和動物的飼養、捕撈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注釋所列的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
而對上述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外購的農業產品,以及單位和個人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後銷售的仍然屬於注釋所列的農業產品,則按照13%的稅率計算交納增值稅。
E. 產品入關關稅稅率多少
1.法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我國進口關稅的法定稅率包括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通稅率。
(1)最惠國稅率
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或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
(2)協定稅率
協定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訂有含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有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協定稅率。
(3)特惠稅率
特惠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特殊優惠關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2013年之前,我國對原產於孟加拉國的18個稅目的進口商品實行曼谷協定特稅率。
(4)普通稅率
普通稅率適用原產於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貨物;或者原產地不明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
2.暫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暫定稅率。實施暫定稅率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
暫定稅率的商品可分為兩類:一類無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只需審核品名和稅號無誤後,即可執行;另一類附有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除審核品名和稅號外,還需對進口貨物的技術規格進行專業認定後才能適用。如2002年,我國對209種進口商品和23種出口商品實施了公開暫定稅率,執行截止期限為2002年12月31日。公開暫定稅率的貨品可直接在進口地海關審核征稅。」
3.配額稅率
關稅配額制度是國際通行的慣例,這是一種在一定數量內進口實行低關稅,超過規定數量就實行高關稅的辦法。日本採取一次關稅和二次關稅就是依據不同數量規定實施不同稅率的關稅配額制度。配額是一種數量限制措施,超過限額數量後不能進口。而關稅配額就有靈活性,對於必要的數量實行低關稅;對於超過一定數量的進口則實行高關稅,雖然這樣關稅高了,但還是允許進口,體現了關稅杠桿的調節作用。這種辦法許多國家都採用,關貿總協定和其後的世界貿易組織也沒有對其限制。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討論中,也是把關稅配額作為關稅手段加以保留的。這種措施既可以控制總量,也比較公開透明。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如2002年我國對小麥、玉米、豆油、羊毛等十種農產品和尿素等三種化肥實行了進口關稅配額稅率。
4.信息技術產品稅率(下稱ITA稅率)
在WTO成立以後,在以美國為首的WTO成員國之間又達成了一項旨在使發展中國家的關稅水平進一步降低的《信息技術協議》(即ITA)。它的主要內容是將佔全世界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份額80%以上的該類產品關稅,在2000年以前降為零。去年年底我國成功加入了WTO,因此也必須承擔對信息技術產品進口關稅的減讓義務。
2002年我國對251個稅目的進口最惠國稅率實行了WTO信息技術產品協議稅率,其中零稅率的有221種,有15個稅目的產品只有在為生產信息技術產品而進口的條件下,才可適用ITA稅率。
為此,凡申報進口上述15個稅目產品並要求適用ITA稅率的單位,需經信息產業部出具證明並經海關確認後方可適用ITA稅率。
5.特別關稅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特別關稅包括報復性關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保障性關稅和其他特別關稅。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其進口的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物徵收歧視性關稅或者給予歧視性待遇的,海關對原產於該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可以徵收特別關稅。徵收特別關稅的貨物、適用國別、稅率、期限和徵收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頭總署負責實施。
F. 農副產品稅率是多少
現在農副產品的增值稅稅率是11%,13%的稅率已經取消。
一般納稅人企業購買農副產品用於生產的可以抵扣;用於職工福利或個人消費、交際的不得抵扣。
G. 中國入世至今農產品的關稅變化如何
�隬TO成員分享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成果。中國將在嚴格履行關稅削減等各項入世承諾的基礎上,繼續為多哈回合談判做出貢獻。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的非農產品關稅從1992年的42%降低至2007年的8.9%,降幅超過80%,農產品關稅由入世前的54%下降到目前的15.3%,而目前世界農產品關稅的平均水平是62%。拉米在會談中指出,目前多哈回合談判的難點主要在於農業補貼、農產品和非農產品關稅削減三個核心議題,如果各國政府拿出誠意解決這些問題,則有望在今年年底就多哈回合談判的主要議題達成共識。金人慶認同拉米關於中國農業敏感性的觀點,強調中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產品關稅低,農產品貿易逆差突出,所以應該在農業談判中降低對中國的壓力
H. 中國歷年農產品的關稅及配額
網路輸關鍵詞搜索
I. 農產品的關稅稅率是多少
農產品的關稅稅率是13%.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貨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徵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
一、下列貨物繼續適用13%的增值稅稅率:
(一)農產品。農產品,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生產的各種植物、動物的初級產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財稅字〔1995〕52號)規定: 「農業產品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生產的各種植物、動物的初級產品。農業產品的征稅范圍包括:
二、動物類 :
(二)畜牧產品 2.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肉產品,包括整塊或者分割的鮮肉、冷藏或者冷凍肉、鹽漬肉,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內臟、頭、尾、蹄等組織。
各種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肉類生製品,如臘肉、腌肉、熏肉等,也屬於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各種肉類罐頭、肉類熟製品,不屬於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所以應該是適用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