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寧電器的由來
199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家蘇寧創辦於江蘇省南京市寧海路,是蘇寧第一家空調專營店。1999年12月26日,蘇寧首家自建店在新街口開業。2004年7月,蘇寧電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憑借優良的業績,蘇寧電器得到了投資市場的高度認可,是全球家電連鎖零售業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之一。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雜志、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世界經濟學人周刊聯合評為2010年(第七屆)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名第61位。2013年胡潤民營品牌榜,蘇寧以13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九位。
兩度更名
2013年2月20日,蘇寧電器公告稱,未來中國的零售模式將是「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即「雲商」模式,公司擬將中文名稱變更為「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2月7日,蘇寧雲商股票發布關於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的公告。經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了《關於擬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的議案》及《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決定將公司名稱由「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簡稱由「蘇寧雲商」變更為「蘇寧易購」;
公司英文全稱由「SUNINGCOMMERCEGROUPCO.,LTD.」變更為「SUNING.COMCO.,LTD.」,公司英文簡稱由「SUNINGCOMMERCE」變更為「SUNING.COM」;公司證券簡稱由「蘇寧雲商」變更為「蘇寧易購」,同時對《公司章程》做出相應的修改 。
⑵ 劉強東的京東商城是怎麼做起來的
劉強東是從賣光碟開始,慢慢轉型做電商,最後把京東商城做大做強的。具體如下:
1、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前往中關村創業擺櫃台賣光碟,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光磁產品代理商;櫃台名叫「京東多媒體」,這便是「京東商城」的前身。
2、2001年開始創業轉型做電商。劉強東的創業公司復制國美、蘇寧模式經營IT連鎖店,到2003年,其IT連鎖店已達十多家。
3、2004年1月,劉強東正式創辦了「京東多媒體網」, 2005年,劉強東最終下定決心關閉零售店面,轉型為一家專業的電商公司,正是由於這個決定,成就了如今的京東商城。
(2)劉強東最初在哪裡買電子產品擴展閱讀: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
京東在2012年的中國自營B2C市場占據49%的份額,憑借全供應鏈繼續擴大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京東已經建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超過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
京東JD.COM-專業的綜合網上購物商城,銷售超數萬品牌、4020萬種商品,囊括家電、手機、電腦、母嬰、服裝等13大品類。秉承客戶為先的理念,京東所售商品為正品行貨、全國聯保、機打發票。
⑶ 劉強東是如何將京東從只賣電子產品轉向全品類消費平台的
熟悉京東的人知道,京東在2007年前只售電子產品,包括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而2007年後,"京東商城"正式上線,這時的劉強東決定將京東的業務擴展到全品類,並且進軍物流。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京東快遞」就誕生於2007這個關鍵的年頭,而在當時不少投資者認為他是做電商銷售的,又不是做物流的,投資商的錢就這么拿來糟蹋?事實證明,劉強東不僅賭贏了,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領導者。
⑷ 劉東強是白手起家嗎
當然不是了,中國能做到全國規模的企業,就沒有真正的白手起家的。王健林說過一句話:在中國,想要成功不可能遠離政府。
他的成功只有一點,就是猛追高乾子女龔曉京。有了權貴家庭支持,加上他自己又有野心,自然是借得大錢,做得大事。
劉強東創業路程是這樣的:他第一次創業是大四的時候,找了一個「闊綽親戚」借款20萬辦餐館,幾個月賠光。一個人無論如何天才,也不能生而知之,必須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劉強東作為一個從全村只能湊500塊錢的窮苦出身的鳳凰男,沒見錢的人,怎麼可能突然一下就能運作幾十萬資本的企業?所以這個創業,說白了,就是讓劉強東去輸的。輸了,才能從一個心高氣傲的小年輕快速成熟,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沉下心去學習。
隨後劉強東在龔家的安排下,進了深圳一家大型外資企業工作,2年期間,他把該企業每個關鍵部門轉了一個遍,其實他就不是去工作的,就是去學習的:以自己創業失敗的經驗為基礎,有目的的學習自己需要的企業經營知識。
劉強東第二次創業是工作2年後,他認為自己學習的差不多了,就拿著2年期間攢下的工資2萬元回到了北京(當時深圳外資企業的月薪水平大約是2000元,同時期國企的薪資水平大約是600-800元,所以我們東哥可沒虧待自己,大半工資都花掉了,至於前面欠的20萬?自然是不用還的啦)。在東關村租了一個小櫃台,開始倒賣當時的先進電子產品:光磁產品(即磁碟和光碟相關產品)。在龔家的照顧下,很快全國都從東哥手上拿貨,東哥用了2年不到,就在全國開了十幾家連鎖店(順便一說,東哥做的主要是政府和企業的生意,因為東哥自己就是個二道販子,這東西是沒有壟斷的,當時全國各地電腦城裡全是這種小櫃台,人家有什麼毛病非要跑北京買?)。這次創業奠定了東哥的企業基礎。
⑸ 京東商城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京東商城屬於中國。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
京東在2012年的中國自營B2C市場占據49%的份額,憑借全供應鏈繼續擴大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京東已經建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超過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
(5)劉強東最初在哪裡買電子產品擴展閱讀:
京東商城發展歷史:
1、起步階段
1998年,劉強東辭去了在外企的工作,在北京中關村租了個小櫃台,創辦了京東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公司最開始主營業務是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主要出售刻錄機、壓縮卡和光碟,生意逐步越越好,在短短兩年內成為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光磁產品代理商。
但是刻錄機毛利潤的下滑使得劉強東對他的創業方向做出改變,這次他將目光鎖定在了IT產品連鎖店上,2001年,劉強東的第一家零售店在中關村開張,取名 「京東多媒體」,主要出售音效卡、鍵盤、滑鼠等電腦產品,劉強東開始了從代理商向零售商的轉變。
2、京東商城正式上市
2007年5月,京東廣州全資子公司成立,全力開拓華南市場。廣州全資子公司的成立代表著京東由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為基礎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的形成。
2007年6月,京東商城日訂單處理量突破3000個。
2007年6月,成功改版後,京東多媒體網正式更名為京東商城,以全新的面貌屹立於國內B2C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東商城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京東業務發展簡史:從中關村小店到B2C巨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4年成就行業第一 簡析京東商城發展史
⑹ 如何評價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
1992年,劉強東的高考成績下來了,704分,北大和清華隨便挑。但他放棄了,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北京人大。因為他的高中老師戚佰強說,上人大能當官,可以為社會做更多貢獻。劉強東把500塊錢縫在了內褲里,背了三包行李和76個茶葉蛋,來到了人大社會學系。
在人大時,劉強東的當官夢還沒實現,現實先給了他重重一擊。他們宿舍的老大,追求一個92級英語系女生,結果女生說,你們社會學系的以後連工作都找不著,還是算了吧。劉強東害怕了,劉家還指著我傳宗接待,找不著對象怎麼能行呢?我必須學一份高深的技術,酷炫一點兒,劉強東選擇了學習計算機。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很英明的,那個年代,會計算機技術的,都是妥妥地高富帥。今日頭條的張一鳴同學,就是因為會修電腦,修得了和姑娘共枕眠的機會。劉強東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程序員。生意簡直好到爆炸,給土木研究所編一套系統,一個月能賺5萬塊錢,因為那年代懂編程的,實在太少了。
大三的時候,劉強東花26000買了個大哥大,也不敢當著同學的面打,就偷偷跑進小樹林里打電話聯系生意。去飯店吃飯的時候,還特意擺在桌子上顯眼的位置,就為了顯擺,等著看別人羨慕的樣子,有一種暴發戶的心態。
大四的時候,劉強東的外婆生了重病,他想通過創業,多掙一些錢,讓外婆能用好一點兒的葯。劉強東手裡有20多萬,就想著開一家飯館。人大西門有家餐館特別紅火,有次貼出了一張告示:因生意太好,要去西北開更大的餐館,這家餐館轉讓。劉強東就去詢價,老闆開價24萬。劉強東天真地以為,自己出價24萬,餐館和地自己就買下來了,覺得挺劃算。
劉強東第二天就背著一書包現金去了,說我要盤下這個餐館,當場就把老闆給震了,說你不還價嗎?劉強東耍酷說,我看上的東西,不用還價。劉強東接手以後,想著對員工好一些,自己的生意能好做點兒。於是他給17個員工,每人發了一塊卡西歐的手錶。還給大廚漲了70%的工資。
經營了半年之後,餐館一直賠錢,劉強東在外面死命賺錢,都堵不上餐館的窟窿。更要命的是,房東過來收租了。劉強東傻了,這不是我買斷了嗎?房東樂壞了,拿合同給他看,說你只有經營權。劉強東一看又要交兩年的房租,實在賠不起了,就打算不幹了。有個伙計實在看不下去,告訴他,劉老闆,大廚和服務員談上戀愛了,老貪污你的錢,你琢磨能好嗎?
劉強東從餐館出來後,背上了16萬的債,傷透了心,就跑去了一家叫日寶來福的日企打工。在那當庫管。劉強東盤庫時,說紙的誤差是13張。日本人說,我們這沒有誤差,這就叫錯誤,劉強東發現人家真嚴謹。劉強東當庫管時,可以看到公司的整個信息系統,發現人們管理的真嚴密,根本不給員工犯錯的機會。劉強東才明白,自己的餐館虧損不是沒道理的,管理太粗了。
劉強東白天打工,晚上給人編程,幹了一年多,就還清了16萬的欠款。他就辭職了,打算去中關村創業。劉強東在海開市場租了一個櫃台,賣多媒體產品,一開始沒有客戶,他就去底下發傳單。劉強東當時的女朋友龔小京,特別看不起他,覺得人大的畢業生干這個太丟人了。
當時的中關村風氣不好,老闆天天教員工怎麼騙顧客多掏錢。劉強東覺得騙顧客不長遠,他堅持明碼標價,一套系統別人賣5萬,他就標18888元,也堅持開發票。開始的時候顧客不買賬,但後來發現他賣的價格挺合理,就又回來買。
劉強東慢慢地發現,買多媒體設備的,大多是40多歲的的縣城婚紗影樓老闆。他們買了錄像轉VCD的系統,根本不會用。想學也沒地方學,中關村的生意火爆異常,商販們掙錢還來不及,根本顧不上教他們。劉強東就推出了一個服務,培訓顧客用,2000塊錢包教包會。顧客們口口相傳,劉強東的生意越做越好,連續加班了3個月,一年就掙了十幾萬。
2001年的時候,劉強東賣刻錄機賺得盆滿缽滿,壟斷了大概60%的市場份額。沒想到招來了供貨商的妒忌,台灣錸德廠的公子哥,一看劉強東從我們這進貨,還這么掙錢,我要自己乾的話,一定可以超過他。公子哥說我有500萬美元,劉強東那個小破公司才有多少錢,耗也耗死他。公子哥開始和劉強東打價格戰,揚言永遠比京東便宜50塊錢,京東賣50塊,我們就白送。
刻錄機的進價是每台2700塊,公子哥上來就標價2650元,劉強東不甘示弱標2600元。劉強東想了一個損招,派人去公子哥那裡進貨,這樣自己的成本價就低了,賣一台只賠50塊。一直降降降,劉強東降到了1750元每台,公子哥降到了1700元每台,賣一台刻錄機賠一千多。
最後公子哥賣了1500台刻錄機,再加上別的產品,賠了幾百萬,實在賠不起了,就撤出了市場。劉強東心有餘悸,想著這次要是廠商斷供自己就完了,就決定從批發轉型成了零售,手裡有客戶可以減少廠商的制約。劉強東開始開分店,2003年的時候就有了12家門店,遍布全國,劉強東很興奮,要干成IT屆的蘇寧。
緊接著,非典來了,全國都不讓做生意了,劉強東只能關門。但是門臉、庫房的租金,工人的工資,可是一分錢都不少,劉強東算了算賬,公司再撐6個月就要倒閉了。有人提議,我們可以在網上賣。就這樣,連QQ都沒有的劉強東,想著試試做線上。在各大論壇開始發帖賣東西,發了就被封號,封了再發,堅持了三天沒效果,劉強東都想放棄了。
這時,CD best 中華光碟機網的版主任我行,看到了這個帖子,就跟帖說:京東多媒體我知道,沒賣過假光碟。還把這個帖子置頂了,一下給劉強東帶來了21個客戶。劉強東一琢磨,在網上賣東西這條路我看行啊。非典過去以後,劉強東就想著把店關了,全面轉型線上。員工們都覺得,老闆瘋了,放著好好的連鎖店的錢不掙,搞什麼幺蛾子網上商店。員工們相繼離職,一共30個人,走了五分之一,每走一個,劉強東就和員工們抱頭痛哭一次。
劉強東剛開始做京東網站時,就睡在辦公室里。買了一個老式的鬧鍾,響起來震天響,地板都跟著動。劉強東睡兩個小時就爬起來一次,回顧客的帖子。把顧客都干懵了,劉強東到底睡不睡覺啊,怎麼24小時服務呢?通過這樣玩命干,劉強東的電商模式基本跑通了。
2005年,劉強東打算在網上賣筆記本,可是筆記本屬於貴重物品,人們都擔心被快遞摔壞了。劉強東就從庫房裡,找了一個身高180,體重180的胖子。讓他跳起來,再坐到筆記本的包裹上,連續坐了三次,然後打開包裹,筆記本電腦毫發無損。劉強東把這個過程拍成了視頻,命名為京東小胖虐待筆記本電腦,在網上傳瘋了。人們開始漸漸地相信,網上買電子產品也是靠譜的。
2006年的時候,京東的銷售額突破 了8000萬,劉強東很高興。但是很快就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擴充品類以後,錢不夠花了。劉強東向銀行貸款,人家也不貸給他,感覺馬上就要山窮水盡了。這時,突然有個叫岳勇的人,在京東BBS上留言說,老劉,我對你的服務很滿意,有沒有考慮過找VC?劉強東問,啥叫VC?我多少年不吃維生素片了。岳勇說風險投資,劉強東在這才知道原來有風險投資。
岳勇給劉強東介紹了一隻北京風投基金,給了他200萬投資。劉強東很高興,拿著這錢租了庫房上了貨,結果年底的時候,基金公司周轉不開了,讓他還200萬。劉強東沒辦法,又找到了岳勇,岳勇給劉強東介紹了今日資本的徐新。
劉強東把京東的經營模式和徐新一聊,徐新興奮極了,說200萬我替你還了,你現在去跟我見我的兩個合夥人,我一個人做不了主,坐飛機去。劉強東說,我沒坐過飛機,我不願意花錢坐飛機。於是,徐新給他買了張機票。
徐新的合夥人一看京東增長的這么快,立刻決定投資,給劉強東投了1000萬美金,佔40%的股份。劉強東很高興,沒想到京東這么值錢。劉強東還問徐新,Cancy,我北京只有一套房子,要是把錢賠光了,我無論如何也還不起你。徐新說沒事,我們就是風險投資,賠錢了也不會找你要的。劉強東心想,怎麼還有這么傻的人?
徐新還和劉強東簽了一個對賭協議,5年以後銷售額要達到10個億。劉強東一看,這閉著眼睛都能完成,但還要裝作很痛苦的樣子,這有點兒難度,不過也不是不行,我簽了。簽融資合同前,劉強東和上家投資商還簽了個保密協議,徐新要求看看,萬一暴雷怎麼辦。劉強東很強硬,就是不給看,兩邊僵持了一星期。最後,徐新妥協了,讓律師代自己看了看。
劉強東拿到融資以後,又決定自建物流,因為他發現,用戶的東西總被快遞摔壞,體驗非常不好。自建物流很燒錢,不到一年,1000萬的融資就花光了。正好趕上了金融危機,劉強東見了42個投資人,嗓子都說啞了,也沒拉來投資。想到多年的心血可能功虧一簣,劉強東額前的頭發一夜變白。
徐新給劉強東介紹了一家基金機構,本來都說好要投了,簽合同的時候又問能不能便宜點?徐新很生氣,怎麼能這樣呢?我們都說好了,握過手了,就沒他合作。徐新又幫劉強東找到了自己的前老闆梁伯韜,梁伯韜聯合幾個人給劉強東投了2100萬美元,終於扛過了這次危機。
劉強東經歷這件事後,嚇怕了,賬上一定有錢,不能再等到沒錢時再去融資。劉強東後來又找了自己人大的師兄高瓴資本的張磊,想要7500萬美金。張磊說不行,要投就投3億美金,否則一分不投。張磊認為,劉強東完全沒有想像到,他做的物流模式的難度,要想把物流模式跑通,最少需要3億美金。最後經過協商,劉強東拿了2.65億美金的投資,繼續擴建物流。
經過幾年的鏖戰,京東於2015年上市,投資人們的錢翻了幾倍,劉強東終於鬆了一口氣。但京東的故事,一直在繼續。
⑺ 劉強東算白手起家嗎
很多的名人都喜歡把自己包裝成白手起家,奮斗改變命運的典範。不過像王興這樣的富二代家產過億的,念的是M國名校,像馬化騰這樣的關系戶,父親是上市公司董事,認識李嘉誠,有的是像馬雲這樣的小康家庭,父親是曲藝家協會主席從小不愁吃穿,只有劉強東是地道的農村人,父母外出打工家裡沒錢又沒勢。
2004年京東多媒體網站正式上線,劉強東開始拚命干,他買了大鬧鍾放在地板上,兩個小時響一次,響了就爬起來回復客戶信息,2014年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電商公司,把京東全國客服中心放在宿遷帶動老家就業,向各大學捐款數億,2020年2月以900億人民幣名列全球富豪榜125位,劉強東真的稱得上是白手起家的人物。
⑻ 京東老闆劉強東哪裡人
江蘇省宿遷人。
劉強東,1974年2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京東商城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2009年,他再次入學,就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2010年,獲得「創新十年」評選活動「未來十年新經濟人物」。
2011年,出席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並獲得「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
(8)劉強東最初在哪裡買電子產品擴展閱讀:
劉強東創立京東:
1998年,劉強東拿著1.2萬元積蓄趕赴中關村,租了一個小櫃台,售賣刻錄機和光碟。櫃台名叫「京東多媒體」,這便是「京東商城」的前身。
2003年,京東多媒體連鎖店已經發展到十多家,但由於「非典」的到來,劉強東擔心員工感染,把12家門店全部關閉,開始嘗試線上銷售。非典結束後,線上線下同步運營。
2004年1月1日,京東多媒體網站正式上線。2004年底,劉強東下定決心關閉所有線下店面,轉型為一家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這一戰略決策讓京東得以抓住了未來的消費趨勢。2007年,京東獲得第一筆融資,由此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⑼ 劉強東什麼時候創業成功
劉強東大學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創業。畢業之後,他先去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了兩年,擔任過打字員、業務經理、物流主管等職。但劉強東不甘心,於是兩年之後,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拿著1.2萬元在中關村蘇州街上的銀豐大廈租了一個攤位,攤位起名叫「京東多媒體」,主要賣刻錄機等電子產品。他還花500元在中關村電腦城買了一台二手電筒腦,一輛二手三輪車,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2000年刻錄機單價跌得厲害,從2000多塊一下子跌到800多塊,毛利從幾年前的200多塊錢跌到一台只賺十幾塊錢。劉強東決定把自己從代理商轉變成分銷商,他相繼拿到雅馬哈、理光、NEC等公司的獨家代理權,到了2001年,京東商城已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光磁產品代理商,並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十多家分公司,年銷售額達6000萬元。劉強東把京東商城定位為傳統渠道商,打算復制國美、蘇寧的商業模式經營IT連鎖店。
2004年,非典過後,劉強東開始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不過當時京東多媒體網是一個展示產品的平台,並不能直接在上面買賣,當年12月,劉強東認真研究了一番當年京東電子商務銷售額的月度環比增長曲線,他驚喜地發現:盡管網上業務的利潤只佔公司總利潤的5%,但訂單月復合增長率達到26%!那個曲線圖頓時讓他眼前一亮,於是劉強東決定慢慢收縮線下連鎖店,加大投入線上的「京東商城」。
從2004年開始,留給劉強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停搬倉庫。第一次搬倉庫,是從銀豐大廈一百多平米的庫房搬到街對面200多平方米的庫房。只隔了半年,又重新搬到銀豐大廈地下庫房,不過僅僅半年後,地方就不夠用了,於是公司全動員起來將倉庫搬到鳳凰嶺。
2007年,劉強東將自己以前賺的1000萬全部砸了進去,不過還是存在2000多萬的缺口。劉強東就去找銀行,銀行一看劉強東就一個大倉庫,還沒有一件東西是他的,當然不可能貸款給他。
2009年1月,京東獲得來自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亞洲投資銀行家梁伯韜共計2100萬美元的聯合注資,那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獲得的第一筆融資。
也正是從2007年開始,劉強東開始招兵買馬,產品種類從3000種一下子增加到了18000多種。
2011年11月1日,京東圖書啟動周年慶活動,劉強東准備大幹一場,沒想到剛開始系統就出現「訂單無法提交」,「提交半天沒有反應」等故障。精於用戶體驗的劉強東大手一揮:在本次活動結束後20日內,對所有未提交半價訂單的鐵牌及以上會員發放圖書優惠券進行補償,「我也希望愛書人都買到」。強哥這一招不僅解決了問題,還虜獲了幾百萬用戶的芳心。
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JD」,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大型綜合電子商務公司,融資近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