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產價格是什麼
資產價格是指資產轉換為貨幣的比例,也就是一單位資產可以轉換為多少貨幣的問題。
資產價格泡沫是指資產價格(特別是股票和不動產的價格)逐步向上偏離由產品和勞務的生產、就業、收入水平等實體經濟決定的內在價值相應的價格,並往往導致市場價格的迅速回調,使經濟增長陷於停頓的經濟現象。
特徵:
1、「泡沫」一般產生於帶有投機性的投資行為。這種投資並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是著眼於獲取資產價格上的價差,具有明顯的短期行為特徵。同時,由於資金周轉周期短,表面上安全性大,銀行也樂於貸款,從而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量。這些都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出現。
2、「泡沫」所伴的投資增長往往是虛假繁榮的表現。在「泡沫」產生的初期,資產價格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使投資泡沫資產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特別是對獲取差價的投機性行為更是如此。這種誘人的前景必然吸引大量的資金投入該泡沫資產。如,20世紀90年代初海南省出現房地產泡沫時,海南省房地產業完成投資額的年增長率分別是162.55%,178.15%和89.72%。
3、「泡沫」的擴大必然導致金融系統風險的加大,有出現金融危機的可能。由於泡沫資產的價格包含對實體經濟內在價值的偏離,因此很脆弱。當泡沫資產大量由銀行貸款形成時,這種風險就必然成為金融風險,並導致該行業增長停滯甚至倒退。如,海南省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該行業完成投資額的年增長率在1994年至1997年分別是-1.42%、-32.05%、-56.34%和-52.94%,並在銀行中形成大量不良資產。
4、「泡沫」的產生和成長受制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當市場由於某種原因形成對一種資產價格上漲的強烈預期時,投資者就會在這種預期的推動下將資金注入,該資產的價格就可能迅速上升,這使先前的預期得到證實。於是就會形成價格進一步上漲的預期,推動資金的不斷注入和價格的不斷上升,泡沫便由此不斷膨脹起來。
② 期貨的標的物價格與執行價格
期權的執行價格與標的物的市場價格是影響期權價格的重要因素。兩種價格的相對差額不僅決定著內含價值,而且影響著時間價值。
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行對差額決定了內含價值的有無及其大小。就看漲期權而言,市場價格較執行價格高時,期權具有內涵價值,高出越多,內涵價值越大;當市場價格高於或低於執行價格時,內涵價值為0。就看跌期權而言,市場價格較執行價格低時,期權具有內涵價值,低得越多,內涵價值越大;當市場價格等於或高於執行價格時,內涵價值為0。
期權的價格是由眾多期權交易者通過公開競價而形成的,其價格的形成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國。從理論上講,影響期權價格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標的物價格,執行價格,標的物價格波動率,距到期時的剩餘時間和無風險利率。這五個主要因素構成了期權價格形成的主要內容,在國外的期權發展中,人們開發了很多模型對期權的價值進行計算。主要有獲得諾貝汞經濟學獎的布菜克一斯考斯模型,該數學模型可以較快捷准確地計算出權利金的多少,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地對權利金進行報價,其模型中所涵蓋的決定期權價格的變數也主要是上述五個方面。
由於現實中價格是由眾多交易者的參與形成的,價格要受到人們心理,預期等其他很難量化的因素的影響,因此,模型只是給出了理論上的價格參考,實際過程中由於價格波動性的估算差別(當然也有計算公式),投資者的出價也會與理論價格有出入。
執行價格與期權合約標的物的市場價格是影響期權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兩種價格的相互關系不僅決定著內涵價值,而且影響著時間價值。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相對差額決定了內涵價值的有無及其大小。就看漲期權而言,市場價格超過執行價格越多,內涵價值越大;超過越少,內涵價值越小;當市場價格等於或低於執行價格時,內涵價值為零。就看跌期權而言,市場價格低於執行價格越多,內涵價值越大;當市場價格等於或高於執行價格時,內涵價值為零。
在標的物價格一定時,執行價格便決定了歸屬內涵價值。對看漲期權來說,若執行價格提高,則期權的內涵價值減少;若執行價格降低,則內涵價值增加。對看跌期權來說,若執行價格提高,期權的內涵價值也增加;若執行價格降低,期權的內涵價值也減少。
不僅如此,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關系還決定了時間價值的有無和大小。一般來說,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額越大,則時間價值就越小;反之,差額越小,則時間價值就越大。
當一種期權處於極度實值或極度虛值時,其時間價值都將趨向於零;而當一種期權正好處於平值期權時,其時間價值卻達到最大。因為時間價值是人們因預期市場價格的變動能使虛值期權變為實值期權,或是有內涵價值的期權變為更有內涵價值的期權而付出的代價,所以,當一種期權處於極度實值時,市場價格便使它繼續增加內涵價值的可能性已極小,而使它減少內涵價值的可能性倒極大,因而人們都不願意為買入該期權並持有它而付出比當時的內涵價值更高的權利金。相反,當一種期權處於極度虛值時,人們會認為變為實值期權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因而也不願意為買入這種期權而支付任何權利金。
因此,只有在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相等,即在期權處於平值期權時,市場價格的變動才最有可能使期權增加內涵價值,人們也才最願意為買入這種期權而付出相等時間價值的權利金,而此時的時間價值已經最大,任何市場價格與執行價格的偏離都將減少這一時間價值。所以,市場價格與執行價格的關系對時間價值也有直接的影響。
③ 到底給遠期、期貨或者期權定價,定的什麼價格 是哪個合約的價格還是標的資產的價格
一下問了這么多問題....
遠期合約:交易對方是個體,遠期合約的價格就是標的物的價格。但未到期不用支付,只有到期的時候以合約定好的價格和數量進行交易。遠期合約內容可以協商。購買方向對方支付合約規定的價格,並獲得合約規定的標的物。
期貨:和遠期合約一樣,不同的是交易對方是交易所,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
期權:和期貨、遠期不同,期權在購買時就要支付期權費,但期權費不是標的物價格。期權到期時,持有人可以決定是否行權。
④ 關於執行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
30元的時候會執行期權,假設一份合約的標的股票是X股
那麼收益是 (35-30)*10*X-3*10*X=20*X
在40元的時候不執行 投資者虧損 3*10*X元
⑤ 期貨合約的價格,是指這個合約本身有價格,還是說這個合約中標的資產的價格
你指什麼合約,有外匯 股指期貨和有色金屬等期貨合約。比如外匯的期貨合約1張歐元合約表示10w歐元,他的價格就是美元的報價,已經固定10萬歐元,需要多少美元買。
股指期貨是一張合約表示一個點300元,總價值乘以現在的點數就是他現在的價值,他其實是炒點數,也就是價格就是點數
貴金屬現貨合約一般是規定重量,比如一張鋼鐵期貨表示一頓,他的價格就就是每一頓的價格。
⑥ 標的資產是什麼
標的資產是指在合同中規定的涉及交易范圍的資產或是司法案件中涉及糾紛的需要明確的財產。如:企業在簽定銷售合同時,某項產品已完工入庫,這可以說明"合同存在標的資產";假如在簽定合同時,這項產品還沒有完工,就說明"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
標的資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可以是現金、證券和房產等。如,目前市場已經推出的寶鋼權證和長電權證的標的資產為單只股票。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⑦ 為什麼標的資產價格越高 期權的執行價格越低
如果這個收益率是指實際收到的股利的收益率,那麼這個問題就很好理解。因為企業發放現金股利的時候,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股票的價格是會降低的,股票價格越低,看漲期權價值就越低,而看跌齊全價值就越高。
拓展資料:
什麼資產的收益率最高?
第一類資產是現金。根據西格爾教授收集的數據,200年前的一塊錢相當於今天的5分錢,它貶值了95%。這個也是比較好理解的,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錢只會是越來越不「值錢」了,相信稍微有點年齡的投資者都會有切身體會。
第二類是貴金屬,以黃金最具代表性。200年前如你用一塊錢買到的黃金,在200年後大概能賣到三塊多錢,升值了三倍多。這個數據對於大家來說好像也沒有什麼沖擊,但是對比現金的貶值速度,這個其實也是在大幅貶值的。
第三類是短期債券。短期債券在過去200年大概漲了270多倍。這個看不出來是好是壞?
第四類是長期債券。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比短期債券要好多了,在過去200年裡漲了1600多倍。大家可能咋一看,覺得這個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最後一類就是股票資產了。股票資產在過去200年上漲了100萬多倍,大家是不是覺得匪夷所思?以上四類資產的收益率與股票資產比較,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是我們如果把這100萬多倍的回報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的話,也才百分之六點幾,這就是復利的威力。
上面這個數據比較,跟很多投資者的認知會有很大的區別,但這就是現實世界的真實情況,很多金融資產長期來看是價值毀滅,是無論如何也跑不贏通貨膨脹的。而股票資產的背後是上市公司的股權,上市公司是可以享受到經濟增長、貨幣增發、人口紅利等方面的益處的,因此股票資產長期表現最好,也是很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