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18年評選出的十大優質稻品種有哪些
十大粳稻品種:
通系933、龍稻18、金稻2號(新疆金豐源種業)、天隆優619、五優稻4號、松粳28、吉粳816、松粳22、水晶3號、滬軟1212
十大秈稻品種:
美香佔2號、象牙香占、桃優香占、玉針香、嘉豐優2號、錫利貢米、增科新選絲苗1號、野香優莉絲、神農優228、玉晶91
㈡ 最近水稻什麼價格
水稻價格: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
2019年小麥托市價下跌了0.03元/斤至1.12元/斤(國標三等),2019年產稻穀保護價或跟隨向下調整。
2019年稻穀保護價或將於2月底前公布,但繼續下調的幅度不會如2018年這么大(2018年中晚秈稻下調0.1元/斤至1.26元/斤、粳稻下調0.2元/斤至1.30元/斤,國標三等糧,)或呈小幅下調的態勢。
㈢ 你覺得水稻價格會漲嗎
今年東北粳稻保護價一斤下調了二角錢,每斤一塊三。政策性很明確,一是控制水稻的過度開發,二是砍掉低產田和水資源緊張地區的水稻面積,讓種植結構更合理。三是增加優質稻的種植面積,比如我們鶴崗地區的初香粳一號水稻現在的收購價是三仟三左右。七噸的產量比普通稻九噸賣的錢還多。這就是優質優價。至於說水稻價格會不會漲,我認為明年水稻取消或者繼續下調保護價政策是個大概率事件。大方向是繼續調減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倒逼水稻戶增加優質稻和有機稻的種植面積,增強市場竟爭力,讓水稻全部市場化成為可能。所以水稻能否賣高價,取決於你種植什麼品種,用什麼方式種。優質:優價!
㈣ 種糧大戶為什麼不願種優質糧
「以最低收購價的形式賣出心有不甘,也不劃算,還得自找銷路。」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種植大戶徐玉江最擔心自己種了優質水稻,不像國家最低價收購那樣,沒有「靠譜」的市場主體來收購,「一直不敢種(優質稻)」。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江蘇、安徽等地調研發現,部分大戶對優質糧的種植心有顧慮,既害怕沒有市場收購主體,也擔心在收購環節體現不出「優糧優價」。基層糧食部門工作人員指出,這極大制約了大戶種植優質糧的積極性和內在動力。
一憂 市場主體是否收購
「有沒有大米加工企業願意收?市場銷售情況怎麼樣?」流轉了約5000畝土地的江蘇鹽城阜寧縣種植大戶王剛在考慮是否種植優質稻時的最大顧慮。優質稻的銷售沒有保障,讓他不敢輕易試水。王剛所在的阜寧縣,規模較大的縣糧油商貿公司就不願意收購優質稻,其總經理周鐵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包括有機稻在內的優質稻在本地市場消費量不大,賣不到量,少有大米加工企業來收。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優質稻穀和大米需求量巨大,進口量不斷增加,2017年9月份我國進口稻穀和大米3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7.9%;2017年1月到9月期間累計為298萬噸,同比增加16.3%。但是,周鐵指出,鹽城當地工薪階層購買優質稻米的不多,「市場品牌還有待培育」。
本刊記者調研發現,居高不下的成本壓力之下,部分大戶最顧慮優質稻的價格,市場供求對優糧優價的決定性作用並未充分體現。對部分大戶和大米加工企業而言,優質稻價格還沒達到合理水平,和普通稻的價差並沒有拉開,種普通稻以求穩成了部分大戶的普遍心態,他們表示:「較之普通稻,優質稻價格每斤高出1毛錢才考慮種植」。
滁州市全椒縣種糧大戶費平承包了1000多畝地,曾經種植過優質稻穀,畝產較之普通稻低了300斤左右,但價錢比普通稻只高了5分錢左右,算下來不劃算,「不願意再種(優質稻)了。」他對本刊記者說。
「優質稻的價格應該更高些。」在江蘇鹽城禾豐糧油儲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學猛看來,優質稻應該有好價格,如果和普通稻價格拉不開勢必影響大戶種植積極性。
大戶們告訴本刊記者,目前的稻穀最低收購價中的一些收儲指標,比如雜質、水分含量,和水稻是否優質是不掛鉤的,「種好種孬一個價。」
在目前稻米最低價收購還沒深入改革的框架下,大戶追求產量的提升,不在乎品質的提高,這在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看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也是大戶在優質稻和普通稻之間反復權衡後的結果。」
但在陳順成看來,優質稻畝產在800斤左右,普通稻是1200斤,二者差400斤,按2017年安徽省水稻最低收購價來計算,一畝地相差500元左右;相當於每斤優質稻接近2元,比普通稻高6毛錢左右。「一般不做品牌的大米加工廠覺得不劃算,只能按每斤高出三到五分錢來收購。」陳順成說,這就導致了在部分大戶眼中,「優糧不優價」,從而不願意種植優質稻。
改革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是關鍵
要「優糧優價」,當務之急是改革最低收購價政策,程國強分析指出,「把保障農民增收的功能從中剝離出來,回歸政策設計的托底初衷,讓優質糧食的價格由市場供需來決定」,否則最低收購價變成最高價,普通稻成本太高,客觀上造成優質糧食價格的空間也有限,形成價格天花板。
程國強進一步指出,目前在最低收購價的支撐下,市場供給相對充裕,下游加工企業在塑造品牌、建立供應鏈方面由於原料成本高、「稻強米弱」等原因面臨很多困難,在塑造品牌、打造產業鏈方面內在動能不足。
部分專家、大戶、大米加工企業和基層糧食部門工作人員認為,大戶種植優質糧的關鍵在於和相關大米加工廠合作,因地制宜發展訂單農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發展訂單農業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擁有了穩定的消費群體和被認可的品牌,可以拉開優質稻和普通稻的價差,有效解決大米加工企業「稻強米弱」現象。
「提前定好種什麼品種、給什麼價格。」種植戶夏正文覺得訂單模式「保險」,減少了市場風險對大戶可能造成的沖擊。夏正文希望有企業與他簽訂訂單,對優質稻需要滿足的環保、安全等條件,他也信心十足,「如果有企業簽訂訂單,我就種,並能種好。」
訂單農業是大戶種植優質糧的必備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李國祥看來,要實行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失。比如弱筋小麥籽粒軟質、蛋白質含量低,適合生產餅干,但我國優質弱筋小麥還不足,大戶如果專種弱筋小麥,一定要有專種、專收、專儲、專用等來保障,不然弱筋變成了劣勢。
最後,要因地制宜打造優質糧食品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以五常大米為代表的優質區域稻米品牌發展之路值得學習和借鑒,但作為個體的大戶沒有能力,這就需要地方政府來主導,引導大戶「種良種」、「種得好」;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把利潤留給優質糧種植大戶,讓其獲得合理的利潤。
㈤ 948水稻價格
近期國內稻米市場動態
近期國內市場稻米價格受小麥收購漲跌影響,進入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有所波動,據權威媒體綜合反映總體表現有漲有跌。分地區來看:
一、江蘇市場:揚州市粳稻批發價較上周有所上漲,從0.95元/斤上漲到本周的1.02-1.03元/斤,上漲0.05元/斤元左右;粳米批發價由上周的1.35/斤左右,上漲到1.45元/斤,上揚0.10元/斤。導致粳稻米市場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此時正處於青黃不接之際,糧源偏緊;二、揚州市城鄉居民以粳米為主要食用糧,需求量較大,而可供量減少。目前揚州市場中晚秈稻出庫船板價為0.71元-0.72元/斤,但銷量不暢。主要是因為7、8月份大中專院校放假,市場對雜交米需求不旺。預計9月開學後市場會有小幅上揚。
宿遷糧食市場稻米價格穩中有漲。全市場中等普通粳稻平均收購價格為1.91元/公斤、出庫價格為1.94元/公斤、批發價1.94元/公斤,收購價比上周上揚0.01元/公斤,出庫價和批發價均與上周持平。其中宿城區出庫價1.90元/公斤;宿豫區出庫價1.91元/公斤;沭陽縣收購價格為1.88元/公斤、出庫價為1.90元/公斤、批發價為1.90元/公斤;泗洪縣收購價格為1.94元/公斤、出庫價為1.98元/公斤、批發價為1.98元/公斤。全市中等晚秈稻平均價格為1.56元/公斤、出庫價格為1.58元/公斤、批發價為1.58元/公斤,價格均與上周持平。宿城區出庫價格為1.57元/公斤;宿豫區收購價為1.57元/公斤、出庫價1.60元/公斤、批發價1.60元/公斤;沭陽縣收購價格為1.56元/公斤、出庫價為1.58元/公斤、批發價1.58元/公斤;泗陽縣收購價格為1.56元/公斤、出庫價格為1.58元/公斤、批發價1.58元/公斤。全市特等粳米平均出廠價為2.90元/公斤、批發價格為2.90元/公斤、零售價為3.09元/公斤,出廠價和批發價均與上周持平,零售價比上周上漲0.06元/公斤。宿城區出廠價為2.90元/公斤、零售價3.20元/公斤;泗陽縣出廠價2.90元/公斤、批發價2.90元/公斤、零售價3.00元/公斤;泗洪縣出廠價2.90元/公斤、批發價2.90元/公斤、零售價3.06元/公斤。
二、浙江市場:進入本周以來,浙江省稻米市場繼續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價格走勢,即粳米價格繼續小幅攀升,而秈稻米價格卻是小幅回落。
杭州市場江蘇產標一晚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72元/公斤,較上周的2.71元/公斤上漲0.01元/公斤;安徽產標一晚秈米市場批發價是2.10元/公斤,較上周的2.16元/公斤下跌0.06元/公斤;江蘇產特製晚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76元/公斤,較上周的2.74元/公斤上漲0.02元/公斤;黑龍江產標一晚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75元/公斤,較上周的2.72元/公斤上漲0.03元/公斤;浙江產標一晚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68元/公斤,與上周價格持平。衢州市場目前該地區地產標一早秈米市場批發價是1.88元/公斤,較上周的1.92元/公斤下跌0.04元/公斤;標一東北大米市場批發價是2.78元/公斤,與上周價格持平;江蘇產標一晚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86元/公斤,較上周的2.80元/公斤上漲0.06元/公斤;地產標一粳米市場批發價是2.64元/公斤,較上周的2.62元/公斤上漲0.02元/公斤;地產雜交米市場批發價是2.30元/公斤,較上周的2.34元/公斤下跌0.04元/公斤。金華市場目前該市黑龍江產特製大米市場批發價是2.92元/公斤,較上周的2.90元/斤上漲跌0.02元/公斤;江蘇產特製香米市場批發價是2.81元/公斤,較上周的2.78元/公斤上漲0.03元/公斤;安徽產雜交米2.20元/公斤,江西產雜交米市場批發價2.26元/公斤,與上周價格持平。
三、東北市場:據市場監測顯示,本周虎林糧食市場仍保持上周水平,價格波動不大,其中,2004年水稻價格為0.88-0.90元/市斤,2002年水稻為0.72-0.75元/市斤;優質大米價格為1.27-1.30元/市斤。黑龍江東部佳木斯、鶴崗、雙鴨山、富錦、同江、撫遠、蘿北、綏濱、集賢、寶清、友誼、樺川、湯原、七台河、虎林、密山、樺南、勃利等地、紅興隆、寶泉嶺、建三江、牡丹江農場管理局所屬農場中等水稻收購價0.85元-0.87元/斤;2004年產二等粳米出廠價1.28元-1.30元/斤,市場零售價1.35元-1.40元/斤;一等粳米出廠價1.33元-1.37元/斤,市場零售價1.45元-1.50元/斤,均與上周基本持平。目前各地水稻收購及大米加工基本停止,多數加工企業仍在檢修或放假。吉林市場水稻價格保持穩定,其中,吉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水稻最高報價2050元/噸,最低報價1900元/噸,平均報價1950元/噸。
四、江西市場:據市場監測顯示,8月4日,南昌大米市場價格基本平穩。稻穀市場上,由於早稻政策性收購預案的啟動,目前各地早稻價格有所上揚,糧食部門按70元/百斤價格收購,市場上個體私商收購價格為65元/百斤左右,水分在15%左右。江西景德鎮地區早稻收購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從上周收購價每百斤64-66元略升至68元左右。主要原因:7月28日,國家宣布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各收購點掛牌收購價為70元,這利好因素大大促進了個體加工廠入市收購。另據監測,該地區本周晚稻市場價格平穩,其中2002年產晚稻倉庫車板價為每百斤67-68元,04年產晚稻市場收購價為69-70元,均與上周持平受國家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影響,瑞金本地及鄰近縣市新早稻價格普遍上揚,「政策托底」對早稻價格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個體糧商到農戶家中收購早稻價為66~67元(50公斤,下同),比開市價上漲3~4元。由於實行同一最低收購價,會昌、寧都、廣昌、黎川等地區新早稻收購價和瑞金市基本持平;托市收購企業成為收購主力軍。另據悉,大部分年份此時的早稻價格和晚稻價格非常接近,相差1~2元(50公斤價,下同),老糧市場十分泛力,價格逐漸下行。其中,01-02年早稻跌至62~63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9~10元,比04年晚稻低12~13元,此早晚稻差價從來未出現過;01-02年晚稻跌至71~73元,04年晚稻價格平穩,長粒型晚稻價格為76~77元,短粒型為74~75元。受市場稻穀收購價格走低影響,江西撫州各國有糧食收儲企業開始啟動執行最低保護價預案,早秈稻收購價略顯回升;銷售市場上稻穀成交價格基本持平;各類大米市場價格基本處於平穩態勢。具體情況:稻穀:早稻收購市場上常規早稻市場價逐漸升至68元/百斤左右,優質稻嘉育948收購價在68-70元/百斤,香兩優為71元/百斤,禾盛10號和南極3號收購價格為71元/百斤;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執行70元/百斤保護價政策,掛牌收購早秈稻。從本周早秈稻收購市場的反饋的信息來看:1、目前各地早稻上市已有半個多月,各地早秈稻收購價格基本一直處在低價位上,常規早稻收購價格現仍在65-68元/百斤左右;2、本周開始國有糧食收儲企業進入市場啟動保護價政策,在已啟動收購預案的地區,指定點的收購價均達到70元/百斤;3、由於目前國有糧食部門按保護價格收購,農戶手中的早稻已作為收購的主要入庫來源;4、國有糧食企業由於啟動保護價收購預案,糧源開始從個體加工企業轉入國有糧庫,改變了近幾年來糧庫收不到糧和吃不飽的局面。
五、安徽市場:近日安徽北部地區大米加工廠繼續從臨近的江蘇地區采購粳稻,進廠價為1.00元/500克,粳米出廠價為2760~27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南部地區普通中秈稻出庫價格為0.72~0.73元/500克,標一中秈米出廠價格為2200元/噸,基本保持穩定。截至7月31日,根據對蕪湖市糧食市場的跟蹤監測,蕪湖糧食市場糧食價格上半周仍未見好轉,普遍走低,下半周受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正式啟動影響,早秈稻收購價和優質雜交稻出庫價上漲,較上周末最大漲幅達4%。粳稻因庫存量少價格在高位趨穩。具體價格監測如下:糧食零售價格(每500克):標一早秈米1.20元,持平;標一晚秈米1.24元,漲0.01元;標一粳米1.51元,漲0.01元;特一麵粉1.25元,四級菜籽油3.00元,一級大豆油3.10元,均與上周末持平。糧食收購價:早秈稻70元/50公斤,漲3.5元/50公斤;晚秈稻和雜交稻72元/50公斤,漲3元/50公斤;粳稻96元/50公斤,持平。近日安徽北部地區大米加工廠繼續從臨近的江蘇地區采購粳稻,進廠價為1.00元/500克,粳米出廠價為2760~27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南部地區普通中秈稻出庫價格為0.72~0.73元/500克,標一中秈米出廠價格為2200元/噸,基本保持穩定。
六、湖北市場:湖北安陸稻米市場行情整體季節性弱勢局面仍未得到改變,價格穩中小幅波動。目前,市場需求依然低迷,尤其是新產早秈稻已開始大量上市,季節性供應壓力有所增強,使得稻米價格弱勢走低。隨著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預案的啟動以及指定的收儲企業大量入市收購,早秈稻市場價格逐漸趨於穩定。本期早秈稻市場已按70元/百斤的保護價收購,目前市場價格已趨穩定,各地價格差異已經縮小直至沒有。本期稻米市場繼續低迷,中晚秈稻目前市場價格在68元/百斤左右,大米價格在100元/百斤左右。預計短期內以穩中趨弱為主,下行空間不會很大。湖北咸寧今年早稻收購價偏低,平均價格在55-60元之間,最低的僅為53元,最高達到64元。如,有一加工廠到咸安區汀泗橋鎮古塘村7組以每百斤55元收購,但是農民不願出售。赤壁市中伙鋪鎮種糧大戶羅旭希以每百斤64元的價格出售給糧管所(但不是現金結賬),小麥以每百斤51元的價格賣到洪湖。嘉魚縣潘家灣鎮南河頭村趙有根糧販收購價僅為55-58元/100斤;渡普鎮嘉禾糧油加工廠今年收購早稻60萬斤,廠內收購,價格為64元/100斤(去年同期收購價為72-74元);潘家灣泰豐米業廠內收購,價格為64-65元/100斤,收購量為20萬斤;老官收儲公司廠內收購早稻150萬斤,價格為63-65/100斤(去年同期70元)。嘉魚縣定點收購的收儲公司僅老官一家公司在收購早稻。咸安區賀勝橋鎮有糧販上門收購,價格60元/100斤,但數量不多,還有少量當飼料出售,價格為68元/100斤。
來源:中國穀物網
㈥ 稻米的價格
2011年12月28日黑龍江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目前,東北及江浙地區粳稻價格大多維持穩定,江蘇局部地區略漲,市場購銷趨向活躍,收購主體仍以糧庫及大型米廠為主。其中,東北地區圓粒粳稻根據出米率不同進廠價在1.35~1.38元/斤,超級稻進廠價在1.43~1.52元/斤。江浙地區普通粳稻進廠價在1.38~1.4元/斤;粳米價格整體高位穩定,東北地區圓米出廠價在2.02~2.08元/斤,長粒大米廠家價2.18~2.2元/斤。江浙地區粳米出廠價在1.88~1.90元/斤;南方地區秈稻價格始終保持高位穩定,當地糧庫逐漸退出收購市場。今日,部分地區稻穀及其產品行情價格(元/斤):
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收購價1.36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中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3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長粒稻穀收購價1.47~1.48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圓粒米出廠價2.00元/斤,中長粒米出廠價2.15元/斤,長粒米出廠價2.25元/斤,油糠出廠價0.76元/斤。
黑龍江虎林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64%-66%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4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20元/斤,出米率64%-67%的圓粒粳稻廠家收購1.30~1.38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2.00~2.07元/斤。
黑龍江樺南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在64%~67%長粒粳稻收購價1.41~1.46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0元/斤,出米率64%~66%圓粒粳稻收購價1.30~1.34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1.99~2.03元/斤。
黑龍江牡丹江大米加工企業出米率在64%~67%長粒粳稻收購價1.42~1.47元/斤,長粒大米出廠價2.15~2.20元/斤,出米率在64%-67%左右圓粒粳稻收購價1.31~1.36元/斤,圓粒大米出廠價2.00~2.05元/斤。
2011年12月28日江蘇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江蘇興化地區晚粳稻廠家收購價1.36~1.45元/斤,大米出廠價1.92元/斤。
江蘇句容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優質粳稻穀到廠價1.42~1.43元/斤(水分16.5-18%,出米率70%),粳米出廠價1.96~1.98元/斤,油糠出廠價0.81元/斤。
江蘇連雲港地區貿易商粳稻收購價1.38~1.39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
28日,鄭州早秈稻期貨1205合約開盤2500元/噸,截至1130,中午收盤2497元/噸,下跌5元/噸,1209合約開盤2578元/噸,收盤2575元/噸,持平。
2011年12月28日吉遼局部地區稻米行情
吉林德惠地區大米加工企業超級稻收購價1.46~1.47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70%),跌1分/斤,超級米出廠價2.16元/斤,跌2分/斤。
遼寧營口大石橋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到廠價1.45~1.46元/斤(水分15%,出米率68%),圓粒米出廠價2.08~2.10元/斤,油糠出廠價0.83~0.84元/斤。
2011年12月28日皖贛地區稻米行情價格
江西撫州宜黃地區大米加工企業中秈稻到廠1.30元/斤(水分15%,出米率60%),中秈米出廠價1.90元/斤,出貨遲緩。
安徽淮南市場,普通稻穀收購價1.34元/斤,優質晚秈稻收購價1.38元/斤,普通晚秈米批發價2.10元/斤,優質晚秈米批發價2.34元/斤。
安徽宣城市場上普通雜交稻收購價1.32元/斤,優質雜交稻收購價1.42元/斤,普通雜交米批發1.90元/斤,優質雜交米批發2.10元/斤。
綜述:
黑龍江粳稻米價仍將平穩運行
上周(12月19日~23日),黑龍江哈爾濱地區普通圓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800~2840元/噸,出米率66%以上、含水16%左右的長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980~3060元/噸;齊齊哈爾地區普通圓粒稻穀收購價格為2760~2800元/噸,牡丹江地區為2740~27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
目前,東北米相對於蘇皖粳米和南方秈米缺乏競爭優勢,引致南方銷區零售環節東北米銷售緩慢,且當前鐵路運力持續緊張,除去高昂運費外,還需支付2000~5000元不等的請車費,東北米的銷售仍不理想,限制了部分加工企業的采購意願,預計當前銷區需求萎縮與運力緊張仍將對大米外銷帶來不利影響,加工企業壓價收購稻穀的心理也將顯現。
監測顯示,截至12月中旬,黑龍江省各類主體收購稻穀400餘萬噸,占當年總產30%左右,落後於去年同期100餘萬噸水平,今年總產可達1700餘萬噸。預計隨著元旦、春節日趨臨近,大米市場需求擴大的趨勢增強,各糧食經銷商要貨主動性加強,尤其是對優質稻米的需求將會增大,促使一些地區稻米市場購銷量增加,帶動優質稻米有小幅上揚的可能,但稻米市場價格總體平穩運行。
上周,江蘇北部徐州地區新粳稻收購價格為2740~2820元/噸,中部泰州地區為2780~2840元/噸,南部常州地區為2800~2880元/噸;安徽中東部蕪湖地區新粳稻收購價格為2800元/噸左右,均與前一周持平。
秈稻市場價格波動空間有限
12月份,我國秈稻市場價格呈現穩定態勢。其中,江西撫州市場普通中秈稻收購價格為2640元/噸左右,優質稻「黃華占」收購價為2840元/噸,較11月份上漲40元/噸;南昌地區新季中稻收購價為2620元/噸,上漲20元/噸。湖南長沙市場早秈稻收購價為2520元/噸,較11月底上漲20元/噸;普通晚秈稻收購均價為2600元/噸,持平;高檔優質晚秈稻收購均價為3000元/噸,上漲40元/噸。
監測顯示,由於銷區市場對秈稻的需求較好,且「雙節」日益臨近,拉動了產區原糧的售價,農民售糧較為積極。隨著糧庫補庫任務陸續完成,市場上常規稻余糧減少,價格已基本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空間。且優質稻品種受國家政策扶持,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產量加大,市場供大於需,價格也存在下行的可能性。
目前,我國大米已進入傳統銷售旺季,需求將有所增加,銷售進度隨之加快,米價在需求推動下或將有小幅上漲的可能。秈稻經過階段性的調整,上下浮動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節日臨近銷區大米購銷趨活
上周(12月19日~23日),國內重點銷區市場大米價格總體保持穩定,局部地區蘇皖粳米價格受節日需求拉動有所回升。監測顯示,銷區經銷商的備貨量已開始逐漸增加,市場購銷也較前期活躍。其中,北京市場東北圓粒大米批發價為4240~4340元/噸,長粒大米在4620元/噸左右,均與前一周持平。上海市場優質江蘇粳米批發價格為4300~4400元/噸,優質東北米為4540~4660元/噸,普通江蘇粳米為4040~4120元/噸,安徽粳米為4020~4100元/噸,均與前一周基本持平。
杭州市場黑龍江產長粒大米批發價格在5100元/噸左右,黑龍江產圓粒大米在4640元/噸左右,江蘇產粳米為4240元/噸,安徽產粳米為4060元/噸,安徽產晚秈米為3820~386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福州市場普通江蘇粳米批發價格為4360元/噸,普通東北米為4660元/噸,普通晚秈米為3900~39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廣州市場東北米批發價格為4380元/噸左右,普通晚秈米為3920~4020元/噸,普通早秈米為3820~388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
期市方面:鄭州早秈稻期貨午盤動態
28日,鄭州早秈稻期貨1205合約開盤2500元/噸,截至1130,中午收盤2497元/噸,下跌5元/噸,1209合約開盤2578元/噸,收盤2575元/噸,持平。
㈦ 2018年水稻價格
2018粘稻子現在多少錢一斤?
1.6—1.8元斤粘水稻市場這幾年,不管是從產量上,還是價格上,都好於前幾年,2018年有可能很多農戶對粘水稻種植產生興趣,面積要擴大很多,這樣會造成明年市場保有量太大,價格走低和面臨賣不出去的問題。近期由於消費淡季,大米市場需求疲軟,普通稻米市場購銷清淡,行情下行走勢。相比之下,優質稻價格相對堅挺,降幅遠小於普通稻穀,局地甚至上漲。監測顯示,湘贛地區優質中晚秈稻黃花粘收購價2900~3000元/噸,比年初下降50~100元/噸。吉林長春地區超級稻收購價3150~3200元/噸,比年初下降20~50元/噸。黑龍江哈爾濱地區優質長粒粳稻3400~3480元/噸,比年初上漲80~100元/噸。主要因為優質稻需求較好,產量仍不足。
㈧ 誰知道現在水稻價格如何
【南風金融網】 【水稻價格】2010年12月22日 黑龍江水稻價格走勢 預測 一、最新水稻價格參考: 黑龍江七台河 2010年一級粳稻穀收購價2640元每噸,比昨日下降20元每噸 2010年標二東北大米收購價4000元每噸 綏化城東農資供應站 2010年二級粳稻穀收購價2680元每噸 2010年特級東北米收購價4600元每噸 虎林市場 二級粳稻穀火車板價2800元每噸 標一東北米火車板價4040元每噸 佳木斯三江食品公司 二級粳稻穀收購價2660元每噸 標二東北米火車板價3780元每噸 哈爾濱糧貿 三級粳稻穀火車板價2750元每噸 標三東北米火車板價4000元每噸,都與昨日持平 二、近期水稻價格走勢分析: 圖為早稻1105合約期價走勢圖。(圖片來源:文華財經) 主要合約一周交易數據( 單位: 元/ 噸) 品種 周開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周收盤價 漲跌 成交量 持倉量 持倉變化 ER1105 2330 2384 2330 2350 7 34.2 萬 95172 -9948 ER1109 2465 2526 2465 2489 13 85434 36386 1152 一周行情 本周早稻期價或仍將在區間內運行 上周早秈稻(2369,17.00,0.72%)期貨1105 合約價格周一、周二上周,但隨後周三期價受阻回落,周四、周五延續周三的弱勢格局。截止上周五收盤價2350 元/噸,持倉量減少9948 手至95172 手。 隨著稻米價格的沖高回落,農戶的惜售心理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市場收購進度有所加快。近期黑龍江虎林地區圓粒粳稻收購價在1.34-1.35 元/斤,建三江地區圓粒水稻收購價1.37 元/斤,均保持穩定。吉林松原地區普通圓粒水稻1.40 元/斤,較前期小幅上漲。安徽無為縣優質中晚秈稻收購價格1.18 元/斤左右,下跌0.02 元/斤。江西宜春地區早秈稻收購價格為1.07 元/斤左右,中晚秈稻經紀人收購價格為1.20 元/斤左右,晚米批發價格為1.88 元/斤,均持平。湖南省株洲市晚秈稻收購價114 元/百斤,持平;早秈米批發價1.65 元/斤,下跌0.03 元/斤;晚秈米批發價1.79 元/斤,上漲0.01 元/斤。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晚粳米批發價為2.25 元/斤,與月初持平。福州市場安徽產中秈米批發價1.74 元/斤,基本穩定。 此外,各地反映部分國有糧企開庫收購,但由於個商入市謹慎,收購量有所下降。江西南昌地區晚秈稻收購價格為112.3 元/百斤左右,高出1 元/百斤,同比高20.2 元/百斤,漲幅22.4%;個體糧商收購均價為113.7 元/百斤,高出0.3 元/百斤,同比高20 元/百斤,漲幅21.3%。 另據市場監測顯示,江西省九江市南義、范鎮等地常規晚秈稻收購價為110 元/百斤,優質稻115 元/百斤,受國家出台控制措施和國有糧企的收購達到一定量的影響,近期收購量略有減少。九江市武寧縣國有糧食企業收購晚秈稻價格為105 元/百斤,周比上漲5元/百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3 元/百斤;個體糧食企業收購晚秈稻102 元/百斤,周比持平,比去年同期上漲9 元/百斤。 稻穀價格繼續受到近期調控措施的影響。期貨盤面,預計本周早稻1105 合約期價向下考驗2335 元/噸,倘若獲得支撐,近期將在區間2335—2385 元/噸。 �7�4 早秈稻全國均價 類型 上周 比上周 比上月 產區磅秤出庫價 2150 +10.00 +7.78 產區磅秤收購價 2166.67 -39.17 +50.76 資料來源:中華糧網 �7�4 行業新聞 1-11月黑龍江稻米出省數量同比增加 據有關部門統計,11 月份黑龍江省通過鐵路出省稻米數量為57.26 萬噸,比上月增加11.35萬噸,其中:大米數量為45.91 萬噸,比上月減少2.59 萬噸,稻穀數量為11.35 萬噸,比上月增加4.25 萬噸。 2010 年1-11 月份黑龍江省稻米通過鐵路運出省累計數量713.59 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35.35萬噸。其中,大米出省407.11 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3.79 萬噸,稻穀306.84 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39.14 萬噸。 古巴將提高2011年大米進口 據古巴國內媒體援引古巴農業部副部長Juan Perez Lamas的話稱,2011年古巴政府需要將大米進口量提高兩倍,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2009年古巴農業部大米項目組發起了一項全國性的項目,旨 在提高大米產量,減少進口。政府希望國產大米取代近29%的進口大米,到2013年這一比例提高到56%。 越南下調2011年大米出口目標 據越南國內媒體援引越南食品協會的話稱2011年越南計劃出口約600萬噸大米,低於今年創紀錄的水平。越南食品協會表示,2011年的大米出 口量可能比2010年的預期出口量670萬噸減少多達11%。越南食品協會周二曾表示,從2010年1月1日到12月10日期間,越南共出口了644.5 萬噸大米,產值達到了27.58億美元。 截止12月12日,印度稻米收購量減少8.2% 據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從10月1日到12月12日期間,印度國有食品公司的稻米收購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8.2%,為1215萬噸,因為近來降雨影響了稻米收獲。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1323萬噸。 不過政府官員稱,未來幾周稻米收購量可能提高,因為 今年季風降雨理想,種植面積提高,因而夏季稻米產量有望增長5.9%,達到8041萬噸。 了解行情細致的操作請與 我們公司的期貨專業高級技術分析師 南風 聯系,15617744444感謝您 們的來電咨詢,希望與您們共同交流與探討!投資者嚴格控制倉位,謹慎操作! 截至12月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1288萬噸據統計,截至12月5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4個中晚秈稻主產省(區、市)各類糧食經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中晚秈稻1287.9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 619.8萬噸,占收購總量的48%。 截至12月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870萬噸 據統計,截至12月5日,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等6個粳稻主產省(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粳稻870.3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406.9萬噸,占收購總量的47%。 原文地址: http://www.nfinv.com/show.php?contentid=53397
㈨ 杏香一號水稻種價格多少
杏香一號為特大穗特長粒水稻新品種,在湖南做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50cm,莖桿粗壯,株型直立,穗長平均33.5cm,每穗粒數258.5粒、結實率89.8%、千粒重25g畝、有效穗15.8萬,一般實際畝產可達600kg左右,同時對稻瘟病表現中抗,無需防治稻瘟病。
杏香一號
該品種中於2018年9月1日了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用ZR902配製的Y兩優902於2020年在廣東江門採用全程機械化,減少20%化肥施用量和一般栽培種植條件下,早晚兩季畝產達1404公斤,刷新了當時全國雙季稻高產紀錄。
㈩ 安徽霍邱縣現在水稻(團稻)價格是多少,到年底有沒有上長的趨勢現在可以拋售嗎
2009年霍邱縣水稻中後期病蟲發生趨勢分析
目前我縣水稻生長良好,中南部稻區正值抽穗楊花期;沿淮稻區正值孕穗期。水稻病蟲害總體呈中等發生,其中紋枯病、二化螟中等發生;稻瘟病個別感病品種中等偏重發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目前偏輕發生,為抓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結合水稻的生育時期,參考歷年資料和氣象預報,現對我縣水稻中後期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發生趨勢分析如下:
一、稻瘟病
1、發生程度:預計老發病區、感病品種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10萬畝左右。
2、預報依據:①田間發病重:據7月25-26日調查,葉瘟在感病品種上發生較明顯,一般田塊病葉率在20~30%,個別重發田塊達到80~90%,出現死苗現象,危害較嚴重。②感病品種多:較感稻瘟病的品種有新兩優6號、中優838、皖稻103、新兩優香1號、新兩優香4號、新強8號、兩優6326等,這些品種在我縣種植很廣。③氣候條件適宜:7月中下旬以來,我縣持續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溫度適宜,有利於病菌的入侵和病情發展,極易造成葉瘟的發生和流行。近期中南部稻區水稻正值抽穗楊花期,易感穗頸瘟。
二、水稻紋枯病:
1、發生程度:預計全縣中等偏重發生,局部重發,發生面積約60萬畝。
2、預報依據:①菌源廣泛:紋枯病是我縣水稻上常發病害,菌源廣泛存在,能滿足中等偏重發生需求。②品種抗性差: 主栽水稻品種大都不抗紋枯病,有利於紋枯病發生。③田間發生普遍:據7月25-29日大田調查,紋枯病發生十分普遍,病田率63.7%以上,病叢率5-75%,平均26.4%,重發田塊病叢率達80%以上,病株率3-24%,平均11.3%,病情嚴重度1-3級。④氣候條件有利發病:近期,我縣降雨頻繁,田間濕度大,溫度高,氣候條件極有利於紋枯病發生蔓延。⑤水稻生育期有利發病:當前,中南部早栽田處於抽穗揚花期,北部麥茬稻處於分櫱末期,長勢嫩綠,田間郁閉度高,田間小氣候有利紋枯病的擴展蔓延。
三、稻曲病
1、發生程度:預計全縣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全縣發生面積40萬畝左右。
2、預報依據:①菌源廣泛存在:近年來,我縣稻曲病發生較重,田間菌源量大,能滿足中等以上發病需要。②品種感病:優質稻種植面積較大,新兩優、揚兩優、豐兩優等Ⅱ優系列品種較多,易感稻曲病。③早中稻感病生育期(抽穗揚花期)和氣候條件吻合程度高:根據歷年氣象資料總結,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我縣雨水偏多,氣候悶熱,孕穗到抽穗揚花期,極有利於稻曲病的發生。
四、稻細菌性條斑病
1、發生程度:預計老病區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左右。
2、預報依據:①老病區菌源廣泛。②發生時期較早,7月2日在我縣岔路鄉初見,發生期較08年提前18天,7月下旬城西湖鄉有所零星發生。③近期我縣雨水偏多,氣候悶熱,老病區水稻生育期遲,極有利於細條病的發生。
五、二化螟:
1、發生程度:預計二化二代全縣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30萬畝。
2、預報依據:①一代螟害率較高:全縣加權平均1.9%,較08年+0.2個百分點。②殘蟲基數較大:全縣加權平均為1570頭/畝,較08年+10.8%。③燈下蛾量多:截止7月26日單燈累計誘蟲129頭,較08年93頭多36頭。
六、稻縱卷葉螟:
1、發生程度:預計預計五(3)代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0萬畝。
2、預報依據:①燈下蛾量低:稻縱卷葉螟的遷入時間較早,,6月13日燈下始見成蟲,遷入時間較08年提前10天,截止目前單燈累計誘蛾43頭,較08年-98.6%, 燈下未見明顯的遷入高峰。②田間殘蟲量低: 7月26日大田普查,一般畝蛾量0-70頭,平均畝蛾量21.7頭,最高1280頭;百叢有效卵量0-34粒,平均有效卵量12.7粒,最高77粒;百叢幼蟲數0-35頭,平均7.5頭,最高173頭,田間以高齡幼蟲為主。③氣候條件適宜:近期溫濕度有利稻縱卷葉螟卵的孵化。④食料條件豐富:沿淮稻區水稻正處於分櫱末期至孕穗期,長勢嫩綠,有利稻縱卷葉螟幼蟲取食為害。⑤稻縱卷葉螟繼續遷入,加重危害。
七、稻飛虱:
1、發生程度:預計五(3)代中等發生,局部田塊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40萬畝。
2、預報依據:①燈下蟲量高: 6月13日燈下始見白背飛虱成蟲,至26日燈下累計誘蟲1219頭,較08年+256.4%。②田間蟲量低:7月25日系統田調查,稻飛虱百叢平均蟲量470.3頭,低齡若蟲佔85.3%,中高齡若蟲佔10.5%,長翅成蟲佔3%,短翅成蟲佔1.2%, 7月26日大田普查,共調查79塊田,1000頭以上達標田塊佔5%左右,稻飛虱百叢蟲量一般在75-570頭,平均347.6,較08年-50.7%,最高2700頭。③氣候條件適宜:近期溫濕度有利稻飛虱的增殖。④食料條件豐富:沿淮稻區水稻正處於分櫱末期至孕穗期,長勢嫩綠,有利稻飛虱為害。⑤稻飛虱仍在繼續遷入,加重危害。
其他水稻病蟲害偏輕發生。
八、防控措施
1、指導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大力推廣植保適用技術,針對當前水稻病蟲發生情況及後期發生趨勢,因地制宜,適時開展防治。
2、防治策略:以預測預報為前提,農業防治為基礎,適時、科學葯控抓關鍵。採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全面推廣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綜合治理技術。
3、防治技術:(1)防治二化螟:我縣二化螟防治適期在7月26日~8月初。防治葯劑可選擇20%氯蟲苯甲醯胺(杜邦康寬)懸浮劑畝用10ml或生物殺蟲劑BT(武漢科諾)畝用100g或40%毒死蜱乳油(江蘇寶靈、新農化工等)畝用100ml或30%阿維·殺蟲單微乳劑畝用100ml。
(2)防治稻瘟病:防治苗瘟、葉瘟,發現中心病株時立即開展葯劑防治,間隔7天再補治一次;防治穗頸瘟,對於感病品種要嚴格做到破口前5-7天噴葯預防,7天後再補治一次。防治葯劑可選用40%稻瘟靈(富士一號)乳油畝用100毫升或25%咪鮮胺(使百克)乳油畝用60亳升或75%三環唑(稻艷)可濕性粉劑畝用30克。
(3)防治紋枯病:防治指標達病叢率20%時施葯防治,我縣的紋枯病的防治時期在7月下旬-8月初。防治葯劑可選擇12.5%井?臘芽水劑(紋霉清)畝用150g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畝用80g或50%多菌靈懸浮劑(統旺)畝用100毫升或30%苯甲?丙環唑(愛苗)畝用15毫升。
(4)防治稻曲病:防治時間為水稻破口前10-15天,間隔7天再施一次。防治葯劑可選擇12.5%井臘·芽(紋霉清)水劑畝用150克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畝用80克或50%多菌靈(統旺)懸浮劑畝用100毫升或25%戊唑醇(好力克)乳油畝用10毫升。
(5)防治稻縱卷葉螟:幼蟲3齡以前為防治時期,百叢幼蟲達60頭時需開展防治。防治葯劑可選擇40%丙溴磷(速滅抗)畝用100g或2.2%阿維菌素(葉不卷)畝用20ml或40%毒死蜱(樂斯本、同一順、蓋侖本)畝用100ml或20%氯蟲苯甲醯胺(康寬)畝用10ml。
(6)防治稻飛虱:百叢若蟲達1000頭時需開展防治。可選擇25%吡蚜酮(飛電)畝用20g或25%噻嗪酮(優樂得)畝用60g或40%毒死蜱(樂斯本)畝用100ml或70%吡蟲啉(艾美樂)畝用2g。
根據防治對象,上述葯劑任選一種,對多種病蟲混發的田塊,可將所選用的農葯現混現用,達到一噴多防,降低防治成本。重發田塊防治7天後補治一次,陰雨天氣施葯時每畝可加入有機硅助劑(絲潤)5g,能減少葯液流失,提高葯液在稻株上的附著率,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