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企業為什麼交環保稅
擴展閱讀
製作一個鑽石多少錢 2025-07-27 05:38:02
安裝馬桶的工具哪裡有賣 2025-07-27 05:36:33
做健康產品哪個平台好 2025-07-27 05:35:43

石油企業為什麼交環保稅

發布時間: 2022-06-19 03:45:03

1. 哪些企業需要交納環保稅,稅額多少

直接向環境排放氣、水、固體和雜訊這四種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需要繳納環保稅。具體稅額看各地方而定

2. 結合國情談談環保稅的徵收有什麼現實意義

一、徵收環境保護稅是保護環境狀況和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徵收環境保護稅是我國基本環境狀況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成就。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經濟發展中,由於社會需求的增長和生產者對經濟效益的片面追求,導致對森林、草地資源的過度採伐和放牧,使森林、草場等植被資源遭受嚴重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和草場的退化,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二是由於我國大部分企業以煤為主要燃料,加之在工業化進程中,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型企業迅速發展,使工業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驟增,對我國的大氣、陸地和水源造成嚴重的污染。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十分嚴峻,污染總體水平相當於發達國家6年代水平,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損失每年達2多億元。環境的嚴重污染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它不僅危害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徵收環境保護稅是實施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措施
自從「可持續發展」概念在2世紀8年代被明確提出以來,至今已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並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在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指導下,聯合國早在1992年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確定了全球性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及其實現途徑。為了貫徹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僅需要採取法律、科技、計劃、宣傳、教育等手段,而且應運用包括稅收在內的經濟手段。稅收作為政府籌集財政資金的重要工具和實施宏觀調控的經濟杠桿,在環境保護方面是一柄「雙刃劍」。徵收環境保護稅,不但可以為環境保護事業籌集專項資金,用於支持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而且可以通過對納稅企業和個人經濟利益的調節,矯正其經濟行為,迫使其減輕甚至消除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或者從事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制止環境污染鼓勵保護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轉貼於 看準網 http://www.kanzhun.com 二、徵收環境保護稅促進經濟良性發展
(一)可抑制污染環境企業的不良行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資源的配置和經濟的運行主要靠市場進行調節。但市場調節有著自發性和盲目性的特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各個經濟主體完全自主決定自己的經濟行為,常常只考慮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內在要求,而那些消耗大、污染重、個別成本較低而社會成本較高的企業或產品會因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而盲目發展,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影響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為了消除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就要求政府必須採取各種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必要的干預。除通過加強法制建設來規范各經濟主體的行為之外,還應採取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徵收環境保護稅加重那些污染環境的企業或產品的稅收負擔,因降低利潤水平而直接抑制其生產的發展,或者因推動其銷售價格上漲而抑制消費,最終導致生產的萎縮,以減輕或消除污染,保護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二)有利於企業之間公平競爭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最基本法則,但是如果不建立環境保護稅收制度,個別企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需要用全體納稅人交納的稅款進行治理,而這些企業本身卻可以藉此用較低的個別成本,達到較高的利潤水平,這實質上是由他人出資來補償個別企業生產中形成的外部成本,顯然是不公平的。通過對污染、破壞環境的企業徵收環境保護稅,並將稅款用於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可以使這些企業所產生的外部成本內在化,利潤水平合理化,同時會減輕那些合乎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可以更好地體現公平原則,有利於各類企業之間進行平等競爭。

三、徵收環境保護稅比採用其他經濟手段更具優越性
世界各國政府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如直接管制、發售污染券、財政補貼以及徵收環境保護稅,每一種政策手段都有其適合應用的一面,然而與徵收環境保護稅相比,環境保護稅比其他手段具有較多的優越性。
(一)比較環境保護稅與直接管制
徵收環境保護稅可使污染者自由選擇低廉且適合自己的方法,以減少污染,直接管制政策使政府通過立法,制定環境質量標准,限制或禁止污染,違者受到法律制裁的一種經濟手段。直接管制的突出問題是缺乏彈性和效率,有可能因未經詳細調研而制定了防治污染的方法,這樣不但會妨礙污染防治的選擇,而且還會造成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另外,徵收環境保護稅可以通過污染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機,為污染者長期研究與開發治污新辦法、新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從而減少剩餘的污染。而直接管制則不然,這是因為一方面污染者如果達到了規定的排污量標准,他們就不會再努力治污,因為這樣做只會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企業比政府更了解社會及本企業的污染防治的開發狀況,政府對企業遲遲不開發防治污染的新設備、高技術而束手無策。
(二)比較環境保護稅與財政補貼政策
課征環境保護稅不僅可以為實施環境保護提供財力,成為政府治理污染的又一新的資金來源渠道,而且還可用於彌補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財政補貼政策是指政府對企業進行污染防治所發生的費用給予補貼。補貼方式有兩種:一是針對企業排污量的減少程度直接給予貨幣補貼,二是以稅收支出的方式給予間接補貼。在補貼政策之下,個別企業可能會減少產量及排污量,而整個行業的總排污量卻有可能增加。因為,雖然個別企業的排污量減少了,但由於其利潤沒有補貼時高,這樣吸引新的生產商進入此企業,使得整個行業的排污總量不變或反而增加,相形之下,徵收環境保護稅後產生污染的產品價格大多要上漲,使得市場需求量減少,也抑制了污染性的生產活動。

3. 開征環保稅有怎樣的環保意義

據報道,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將迎來首個征期。

環保稅的收入規模在稅收總收入中佔比很小,開征環保稅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構建綠色稅制,發揮稅收『杠桿』調節作用,引導企業既算經濟賬,也算環保賬,助力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總目標。

環境保護稅以污染物排放量為計稅依據,「多排污多繳稅、少排污少繳稅」,並對降低排污濃度的企業給予減免稅優惠,這一機制可以促使環境外部成本內生化,倒逼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希望綠色發展的目標可以早日實現!

4. 環保稅下月開征個人交不交環保稅

12月29日消息,2018年1月1日,中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台。

普通居民是否要繳環保稅?各地徵收標準是否一樣?「費改稅」會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對此我們進行梳理解讀。

環境保護稅歸地方還是中央?

12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明確環境保護稅為地方收入。

通知指出,為促進各地保護和改善環境、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國務院決定,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

現行的排污費是實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此前指出,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污染治理責任,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擬將環保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參與分成。

5. 企業哪些行為需要繳納環保稅

1. 環保稅的納稅人指的是與環境保護法相銜接,將納稅人確定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2. 需要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繳納處理費用的,不繳納環保稅。

6. 什麼情況需要繳納環保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第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第五條 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7. 環保稅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繳納嗎

環保稅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繳納。
《環保稅法》規定:直接向環境排放氣、水、固體和雜訊這四種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生產者,需要繳納環保稅。

8. 環保稅是怎麼回事

費改稅的過程,旨在督促企業正視環境問題,由被動服從轉為主動關注,喚醒排污企業的環保責任意識,提升企業的環保觀念。

環保稅在全部財政稅收中佔比較小,因此並非為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費改稅。

雖然2018年1月1日開始徵收,但目前各地方政府與企業並未有進一步行動。

對於政府,費改稅後,徵收部門由環保口轉為地稅口,涉及問題較多,政府各部門間還在溝通交接。

對於企業(中小企業),排污許可證辦理還是一臉懵,環保稅更是無暇顧及。

這其中,處於非重點區域的守法企業,稅費基本平移,無成本增加。對於重點區域企業、非重點區域非守法企業,環保稅繳納必將加大企業成本支出,環保稅的力度將得以體現。

當然,最終要交的稅額,還需要根據企業排污的監測數據決定。因此,監測、檢測數據的公正性、准確性,又將成為新的重點。

徵收效果如何,還要看4月1日後的徵收情況。現在有免費的在線環保計算器可以使用:專業版-環保稅計算器,准確率很高,而且還可以計算減免稅額。

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在所難免,積極地看待各種問題,解決它,讓我們的家園更好,讓這個時代更好。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歡迎大家指正交流。

9. 環保稅開征,為什麼要徵收環保稅

要徵收環保稅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護環境。一般來說,環保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種的總稱。目前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提法,實際上是將環保稅作為一個稅種。雖然目前提到的環保稅是單一稅種,但作為環境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視。



開征環境保護稅能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環保稅會加重那些污染破壞環境的企業或產品的稅收負擔,促使其減輕或停止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還可將課征的稅款作為專項資金,用於支持環保事業的發展;對保護環境和治理污染方面的稅收優惠措施,可以引導和激勵納稅人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行為。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制結構。彌補稅制結構中資源稅、消費稅等與環境相關稅種的不足,有利於建立健全環保稅收體系。同時,還可以為政府增加一定的財政收入,增加財政宏觀調控能力。體現了公平原則,促進平等競爭。通過對污染、破壞環境的企業徵收環保稅,並將稅款用於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可以使其產生的外部成本內在化,利潤水平合理化,同時會減輕那些合乎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的稅收負擔體現公平原則,有利於各類企業之間進行平等競爭。

10. 哪些企業要交環保稅

要交環保稅的企業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場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的工業固體廢物,不徵收環保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第五條
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