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多了會導致什麼後果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石油多了會導致什麼後果

發布時間: 2022-06-10 17:17:10

㈠ 石油污染有什麼危害

石油及石油產品會嚴重污染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壤、水體以及空氣,並產生嚴重後果。

污染的海灘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達200~1000萬噸,由於航運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達160~200萬噸,其中1/3左右是油輪在海上發生事故導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國海上各種溢油事故每年約發生500起,沿海地區海水含油量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海水水質標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嚴重。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礙了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油類黏附在魚類、藻類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並破壞海鳥生活環境,導致海鳥死亡和種群數量下降。同時海面的油膜也會阻礙大氣與海水的物質交換,影響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兩極地區海域冰面上的油膜,能增加對太陽能的吸收而加速冰層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並影響全球氣候;海面及海水中的石油烴能溶解部分鹵化烴等污染物,降低界面間的物質遷移轉化率;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

隨著石油的大規模勘探、開采,石油化工業的發展及其產品的廣泛應用,石油及石油化工產品對於地下水的污染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石油和石油化工產品,經常以非水相液體(NAPL)的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層和地下水。當NAPL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將穿過地表土壤及含水層到達隔水底板,即潛沒在地下水中,並沿隔水底板橫向擴展;當NAPL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的垂向移在地下水面受阻,而沿地下水面(主要在水的非飽和帶)橫向廣泛擴展。NAPL可被孔隙介質長期束縛,其可溶性成分還會逐漸擴散至地下水中,從而成為一種持久性的污染源。

㈡ 人類一直開采地球的石油會有什麼後果

只是開採的話其實沒什麼
但是都消耗掉的話會增加大氣層的二氧化碳
導致溫室效應加重
以至於全球變暖
變暖會使部分生物滅絕
食物鏈斷裂
生態惡化.....

㈢ 石油被從地下不斷地開采,長此以往會對地球內部結構有什麼影響

開挖煤礦的時候很有肯能會導致地面塌陷,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開採石油導致地面塌陷的,不過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石油是被稱為液體的「黃金」,是隱藏在地質結構中的一種自然資源

石油開采雖然能保證地球內部結構不發生變化,但是我們開採石油會對地面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開採石油會消耗大量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還存在污染水源的風險。

㈣ 每天開采那麼多石油,會影響整個地球的結構嗎

雖然開采了很多的石油,但是石油的開采並不會影響整體的地球地質結構,當然了,煤炭石油這些資源的開采會影響局部地區地質穩定性大的礦區大的石油開采地,地面的穩定性會下降,出現地震等地質災害的時候,更容易造成災難性後果。

不過現在開碳的石油基本上都是在紅酒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市區附近的石油資源,哪有趕那麼巧的地方啊,所以現在的這個地質穩定性的問題不用過於擔心了,開採煤炭石油,這些傳統能源基本都是在荒郊野地,要麼在大海裡面,要麼在沙漠裡面,因為好開採的地方,幾十年前就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

㈤ 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會造成怎樣不良的後果

煤是一種混雜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還含有H、N、S、O等元素,燃燒時有大量CO2,少量的CO、SO2、NO2的生成,還有大量煙塵的產生
石油也是一種混雜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和H,還含有少量N、S、O等元素,燃燒時有大量CO2,少量的CO、NO2和極少量SO2的生成,還有一些煙塵的產生及未完全燃燒的部分碳氫化合物的直接排放
天然氣通常含有少量硫元素,燃燒時會產生大量CO2,少量CO、SO2,
總之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會造成空氣的污染:
1.使空氣中CO2大量升高,而導致溫室效應
2.生成SO2和NO2,溶於水蒸汽而形成酸雨
3.產生大量煙塵而使空氣中可吸入顆粒或PM2.5的升高

㈥ 石油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將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無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斃。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
石油產品所含有的石油氣、苯和芳香烴、硫化氫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當達到人體中毒極限,被人體所吸入後,將會導致人員中毒。①石油氣體對人的危害:石油氣體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氫的情況下,導致人員中毒的臨界值(TLV)在300×10—6,相當於可燃下限(LFL)的2%,具體現象見表6—3。②硫化氫對人的危害:硫化氫的中毒臨界值(TLV)為10×10—6,超過此臨界值濃度的氣體對人員產生的反應見表6—4。③苯和其他芳香烴的危害:芳香烴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烴的中毒臨界值一般小於其他石油烴類物質的中毒臨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臨界值為10×10—6。吸入較高濃度苯氣的人員臨床表現為血液和骨髓發生病變。④惰性氣體中有毒氣體:向儲油裝置中充加惰性氣體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氣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一旦被人體所吸入將會造成嚴重危害。其有害物質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為無色氣體,中毒臨界值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臨界值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氣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為2×10—6~50×10—6,二氧化硫對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難。一氧化碳:當燃燒不完全和燃燒緩慢時會產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味,中毒臨界值為50×10—6,其中毒機理為阻止血液吸收氧氣,引起化學性窒息

㈦ 人類肆無忌憚地開採石油,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從很多的新聞報道之中,我們發現地球上目前的資源有限,有些甚至即將面臨枯竭的狀況,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何有些媒體聲稱,地球上的石油等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呢?如果地下的礦產資源被挖空之後,是否會出現地面塌陷的情況呢?

如今的確有很多的新能源出現,但是因為它們的開發成本都太高,所以沒有被廣泛運用。對於能源的使用,大多還是以石油為主。

㈧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走大量石油,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發展經濟也為了完成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天都要開采大量的原油,經過提煉加工變成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柴油汽油原油的價格不斷上漲與開采量和需求量之間的不平衡有關系。但是原油的不斷開采確實容易加大地下空洞區的面積。

只不過石油它畢竟是一種液態的東西,它不像煤炭能夠起到直接的支撐作用,所以影響並沒有大家想像那麼大,現在在開採石油這方面也會進行一定的地質結構的穩定性處理,確保不會出現查詢的塌方等三個事件,才會繼續開采原油。畢竟現在原油的資源非常珍貴,周圍地質結構的穩定性也會對這個原油的品質直接造成影響。

㈨ 過度開發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會造成哪些危害

近二三百年以來,人類相斷發明了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動力機械,使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能源的消耗也急劇增長.研究人員估計,按照目前的石油開采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儲藏將在幾十年內全部采完;煤的儲量稍多一些,但也將在200多年時間內采完.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了石油和煤碳,汽車、飛機、輪船和鐵路上的內燃機車都不能開動,火力發電廠將停止發電,人類的社會生活將會癱瘓.
大量消耗石油和煤炭還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產生了「溫室效應」…
煤炭中常常含有較多的硫,燃燒時形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質會使雨水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腐蝕建築物,土壤酸化.

㈩ 石油的好處和壞處

1、石油的好處

石油是液態的,容易保存,缺點是不容易輸送,而且石油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化工產品。

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原料。絕大多數運輸工具使用石油驅動,此外石油還被用來發電,它也是化學工業重要的原材料。因此它也被稱為「黑色金子」。

2、石油的壞處

開採石油是非常昂貴的,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打擾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

(10)石油多了會導致什麼後果擴展閱讀

1、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總含量平均為97%~98%,成分是多種有機物。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液體,利用石油可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和各種機器所需要的潤滑油。

2、石油可製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以及農葯、化肥、炸葯、醫葯、染料、油漆、合成洗滌劑等產品,石油產品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