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打完伊拉克後,為何不開採石油
因為石油經濟,美國的石油很多,但大多是作為戰略儲備不開采或少量開采,間接控制影響石油產地,鞏固自己的美元世界結算貨幣地位,中國從中東拿石油就受到種種鉗制,不得不大量進口俄國石油。
為了讓這個印鈔票的游戲玩得更長久,美元幣值開始周期性波動,它掛鉤計價的對象就是已經成為世界工業血液的石油。
所以不只是美元利用石油維護其霸權,而是通過調控石油價格(其實也就是相對於美元的關系)來調控美元幣值,進而發揮其全球金融指揮棒的威力。
② 美國攻打伊拉克花費了財力和人員傷亡,為何不把石油占為己有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在小編看來這7000億美元對美國來說是小意思,伊拉克的石油美國根本看不上眼,為什麼如此分析呢?
第一,先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是布希為代表的軍工利益集團和石油利益集團要賺大錢,當然是打著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口號。一場戰爭下來,首先就是軍工集團大發財,接下來是2003年以後的國際石油價格一路上漲,這讓軍工和石油利益集團賺得錢遠遠大於7000億,所以前期投入點錢和美國大兵的生命,美國賺了一筆大的。
第二,從美國在中東的戰略追求來看,美國從來都是標榜自己的正義性,石油也是中東各個國家的重要經濟家庭,若是佔了伊拉克那點油田,讓本來已經反美的伊拉克人更加反抗美國,讓其他的國家也會對美國有了害怕,美國還不如僱傭代理人政府,背後操縱更好。所以美國想得是控制整個中東,而不是追求幾個油田。
當然現如今的伊拉克,十分混亂,美國若是繼續留在伊拉克或者進入伊拉克,那犧牲的就不是幾千美國大兵了,會更多了,花的錢更多了。
③ 美國攻打了伊拉克,為什麼不佔據伊拉克的油田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有人問美軍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美軍是以反恐名義進入伊拉克,並不是對伊拉克的完全佔領。美軍沒有理由直接佔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過間接控制的方式達成對伊拉克油田侵佔。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開發維護成本比較高,美國也沒有直接佔領具有己有必要條件。美國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為己有也要履行相關程序,畢竟伊拉克是主權國家。美國不可能冒世界指責的風險直接佔領。
事實上,美軍軍事佔領伊拉克主要是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個中東民主樣板,為推行美國意識形態,推行美國價值觀作鋪墊。美軍希望聽過對伊拉克的直接控制,達到控制中東的目標,石油並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標。雖然外界都把獲取石油當作美軍主要目標,實際上美軍更為關注的是其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意義。
④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從科威特被迫撤軍後,為什麼美國不繼續打伊拉克的殘余軍隊
其他人回答都是胡扯
完全是因為政治原因
因為薩達姆是遜尼派的 伊拉克人大多是什葉派的 若繼續打的話 就必須像現在一樣 大洗牌 成了民主的什葉派政府 就會成為親伊朗的國家 美國已經後悔了
美國已經支持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 兩伊死了100萬人 損失6000億美元 現在美軍推翻薩達姆正遂了伊朗的意 你沒見伊拉克領導人都是當年流亡伊朗的么 什葉派民眾家裡掛的都是哈梅內伊的像
當年沙特 科威特 等國 請美軍出戰之前就談好了 絕不允許推翻薩達姆
阿拉伯國王們(遜尼派)不希望伊拉克變成一個什葉派國家
更不希望變成民主國家
⑤ 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美國根本沒有霸佔伊拉克的石油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就是為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肯定霸佔了伊拉克的石油開發啊。
⑥ 伊拉克戰爭,美國該不該打,為什麼
看站在誰的角度上看,如果站在美國民眾和伊拉克民眾的角度上看是不該打,因為這場戰爭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伊戰雖然已經十年但是帶給伊拉克的動盪卻還在繼續,目前巴格達每天至少二十起的爆炸事故就可以說明伊拉克人依然生活在生命沒有保障的環境下,而美國民眾也好不到哪裡去,很多軍人因為戰爭殘疾甚至落下心理疾病,這點從美國眾多的軍人槍擊案就可以看出,美國人也是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創傷並且巨大的戰爭消耗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物質上都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對於美國ZF,這卻是一場該打的戰爭。美國急於在中東地區推行美國價值觀,意圖就是拉攏中東國家,一方面是為了控制世界石油通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其死忠以色列的利益。現在的中東無疑只剩下幾個釘子戶,一是反美最厲害的伊朗,一是俄羅斯的戰略要地敘利亞,另一個就是伊拉克,其餘如沙特、阿聯酋、科威特早已是投入了美國的懷抱,所以鏟除薩達姆是必然的。其次就跟美元的世界地位有關了,總所周知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石油結算自然是靠美元來結算,石油地區的戰爭必然的會拉高國際石油價格,導致市面上流通美元數量不足,之後美國就可以大肆開動印鈔機印鈔,但是這些鈔票並不是白給的,說通俗點你要用東西去換美元然後才能購買石油,所以美國人也就輕松的空手套白狼了,利用貨幣掠取世界資源。同時,伊拉克自2001年以來都是用歐元結算出口的石油並獲利頗多,嚴重挑戰了美元的地位,為中東地區的石油輸出國開了一個並不好的頭,這點上美國人是堅決不能容忍的,一旦其它貨幣的地位超過美元,那麼美國的世界經濟龍頭地位將會崩塌。再次,03年恰逢小布希連任選舉年,之前的很多問題都搞得很糟,需要一個視線轉移並使他獲得連任,恰好伊拉克撞槍口上,而小布希也順利連任。最後題外說一句,美國的所有政制行為,發動的所有戰爭對於其民眾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為美國ZF只是一個前台傀儡,美國真正的主人是其背後的金融寡頭,他們擁有驚人財富,並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制定世界秩序,所以任何決定也都只是維護寡頭們的利益罷了。
⑦ 美軍先前打伊拉克是為石油,那現在美軍撤出伊拉克,豈不是得不到石油又花費這么多的軍事支出
美 英各大石油公司已經取得伊拉克大部油田的開采 銷售權等 我國 中石油取得的
只是開采權 是苦力 挖點油給你點勞務費性質 最終都返消到了美國 或者賣給了美國的公司
還是低價賣的....
雖然撤軍 但還在伊拉克保留了5萬部隊 名義說是 培訓伊拉克軍隊 軍警等
實質是 在中東戰爭持續下反美情緒高漲 先來個假撤 等伊國內局勢在度動亂
下次在來就"名正言順"多了 遇到的阻力也小
其次的考量便是從伊撤軍 做好為伊朗戰爭做准備! 美國不會放棄伊拉克
這是中東戰略的一個要點.
⑧ 美國人打敗薩達姆,為何卻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據為己有
眾所周知,自二戰後,美國發動的戰爭就一場接著一場,但是戰爭的殘酷也遠非一般人能夠承受,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雖然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但是仍然對參戰士兵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根據統計,68萬參加海灣戰爭的美國士兵中大概有15萬人都換上一種怪病,而截止到目前,已經有9000多人因此喪命,還有數十萬人每天要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
這種怪病被稱為「海灣戰爭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失眠、失憶、情緒失控以及某些功能減退導致相關系統失調等等,出現這種症狀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殘酷的戰場環境會刺激士兵的心理,如果背負的壓力過大,就會導致生理系統的崩潰。另一方面,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大約使用了300噸的貧鈾彈,無論是接觸到貧鈾彈的士兵還是因為在戰場中吸入了鈾顆粒物的士兵都會受到輻射,進而引發相關病症。
然而美軍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爆發,緊接著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這兩場戰爭分別持續了13年和9年,由於美軍採取了「更加公平」的士兵們輪番上戰場的做法,所以一共有230萬美軍曾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服役,而「海灣戰爭綜合症」也再一次出現在他們身上,根據不完全統計,這230萬美軍當中至少有兩成也就是46萬美軍患上了怪病,絕大多數都具備「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當初伊拉克可是有100萬的軍隊,但是卻在美軍的手下堅持了4個月就被全線擊潰,這是為什麼呢?在當時,伊拉克綜合國力排名前三,在武器方面,伊拉克從歐洲和俄羅斯購買了大量的新型戰斗機,從裝備上來看,並不會顯得特別遜色,但是那個戰爭過後,這些武器裝備一點影子都沒有了。
美國3萬人幹掉了伊拉克100萬的軍隊,這在當時看來是很不能夠讓人接收的,畢竟人數太過懸殊了。後來,根據美軍方面的透露,伊拉克之中出現了內奸,關於伊拉克內部的一些情況,美國早就了如指掌,並且事先就做好了相應的規劃。
從這里可以發現,美國的情報工作一直都是很厲害的,特別是現如今的情報局,在美國的軍事行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03年的一天,美軍俘虜薩達姆。我記得當時我正在看電視,突然說大新聞出來了,薩達姆在一個地洞里被抓住了,薩達姆出來的時候鬍子拉碴、蓬頭垢面??當時我還在想薩達姆這種人怎麼能被人活捉呢?正常情況下是寧死也不能叫人活捉,被活捉有什麼好處,難道經過美軍審判能活下來嗎?這個獨裁者薩達姆最後居然是被俘的,還有利比亞的獨裁者卡扎菲最後也是被俘後跪地求饒,這些都令人大跌眼鏡,因為這些人看起來都是最不像會被俘或求饒的人。尤其是卡扎菲,他在求饒完以後還受辱,受辱之後就被亂拳打死,這實在是讓我難以理解。
當時美國打伊拉克的理由是懷疑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最後並沒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去打伊拉克,實際上在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時候,美國人民是非常反對的,美國人民為了伊拉克戰爭也付出了很多。伊拉克戰爭最終花了美國納稅人七千多億美元,犧牲了四千多名美國軍人的生命,這場戰爭到底有什麼意義?全體美國人民非常憤怒:「這伊拉克戰爭不就是我們全體美國人民在給猶太人埋單嗎?」大家知道美國有六百萬猶太人,美國人民認為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穆斯林,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拉登,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所有阿拉伯國家的人民,而美國政府支持以色列、支持猶太人。但這也沒有辦法,因為猶太人有錢,猶太人把持著美國的媒體、把持著美國的大銀行??但是最終花的這七千多億美元還是全體美國納稅人的錢。
人們都說,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
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卻能一邊燒錢,一邊為美國掙錢,這一點,其他國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國,可以通過打仗獲得巨大的利益,盡管美國也有失手的時候。美國人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裡想到的是兩個字――石油。美國人真的是為石油而戰嗎?非也。美國人如果為石油而戰的話,那麼,美國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後,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價從戰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飆升到戰後的149美元一桶,美國老百姓並沒有因為美軍佔領了伊拉克這樣的產油國而享受低油價。所以說,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美元。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美國人在伊拉克打仗,還不止是這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是在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當年小布希為什麼一定要打伊拉克?現在我們已經看的很清楚,薩達姆沒有支持恐怖主義,沒有支持基地組織,也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為什麼薩達姆卻最終走上了絞刑架?因為薩達姆自以為聰敏,想在在大國之間玩火。
事實上說出來的原因都不是真實原因,反恐或者發展生化武器都不是根本原因。美國耗費7000多億美元歷時7年傷亡幾千人最後悻悻的撤走,最終達到了什麼目的?單純的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或者單純的為了尋找薩達姆支持恐怖主義的證據?或者為了尋找伊拉克擁有大規模的所謂生化武器嗎?以美國發達的情報網、以美國的精明,為了搜集薩達姆支持恐怖主義或者有生化武器的證據需要耗資7000億並且製造一場戰爭來達到目的嗎?應該不需要,這些證據完全有其他辦法來搜集。
戰爭是經濟的延伸,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原因必然是因為經濟原因。1972年,蘇聯與伊拉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1973年,薩達姆力主收回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股份,美國石油公司損失最大。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經過42天最終取得海灣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經過此次戰爭美國加強了在中東地區的的軍事存在。蘇聯解體之後,世上已經再無國家可以直接與美國抗衡,美國為了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且為了獲得國際石油定價權,要打擊和分化歐佩克內部各個國家,所以選擇拿處處與自己對著乾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開刀。對美國而言獲取石油定價權比佔有伊拉克油田更值得做,獲得石油定價權比佔有油田的利益更大。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有人問美軍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美軍是以反恐名義進入伊拉克,並不是對伊拉克的完全佔領。美軍沒有理由直接佔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過間接控制的方式達成對伊拉克油田侵佔。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開發維護成本比較高,美國也沒有直接佔領具有己有必要條件。美國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為己有也要履行相關程序,畢竟伊拉克是主權國家。美國不可能冒世界指責的風險直接佔領。
事實上,美軍軍事佔領伊拉克主要是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個中東民主樣板,為推行美國意識形態,推行美國價值觀作鋪墊。美軍希望聽過對伊拉克的直接控制,達到控制中東的目標,石油並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標。雖然外界都把獲取石油當作美軍主要目標,實際上美軍更為關注的是其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意義。
⑨ 伊拉克有什麼為什麼美國打的如此吃力
伊拉克只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小國家,但是石油資源十分的豐富,所以讓很多心懷不軌的國家十分的惦記。而且,在伊拉克戰爭中,相反,美國打伊拉克不是吃力,而是十分的容易,兩國的軍事實力相差甚遠,伊拉克這場戰爭十分艱苦也十分慘烈。讓美國打的十分吃力的應該是越南戰爭了。
伊拉克戰爭打的十分困難的原因就是因為伊拉克自身沒有強力的外援來支援。雖然蘇聯和中東地區有貿易往來,但當時蘇聯已經自身難保,沒有其他的精力來去支援伊拉克。美國向來是一個好戰分子,伊拉克有相當豐富的原油資源,又沒有強力外援,攻打伊拉克可謂是不在話下。
⑩ 為什麼美國攻打伊拉克後不把伊拉克石油占為己有
美國不僅僅是為了石油而佔領伊拉克,而是為了更大的利益。首先,世界上最普遍的觀點是,薩達姆不應該繞過美元,用歐元結算石油出口。根據這個版本的傳說,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美元的霸權。

與此同時,美帝國並不需要擁有油田來賺錢: 有一家公司叫“石油服務公司”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美國副總統切,是一家大石油公司的前董事長。為鑽探油井的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石油服務公司(oil services) ,據悉曾為高通設計晶元,並要求台積電生產這些晶元。
高通,就像那個賺錢的石油服務公司。台積電相當於從地下開採石油,與中石油類似,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也賺了很多錢,但速度沒有石油服務公司快。因此,入侵伊拉克,油田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的,美國帝國有很多賺錢的方法。這就是美國的偉大之處。當然,這也是大流氓的風格: 既能賺大錢,又能留下好名聲。當然,未能清理伊拉克的名聲受損,但那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