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眉石化園區的形成
2010年1月,在成都平原經濟圈形成輻射成都市場的石化產業基地,實現四川石化產業的集約發展、一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010年8月6日,省長蔣巨峰親臨成眉石化園區調研,要求積極做好園區前期准備工作。
2010年9月10日,省委書記劉奇葆親臨成眉石化園區項目選址地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集中力量抓好這一項目,「建設一流石化園區,再造一個眉山工業」。
2011年,成都、眉山兩市合作共建成眉石化園區簽約儀式在蓉舉行。省委副書記、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出席簽約儀式。成都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唐川平,眉山市委書記、市長李靜在簽約儀式上致辭。成眉石化園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三大石化基地之一。園區選址眉山市彭山縣謝家鎮,規劃佔地10平方公里,距成都市50餘公里,成昆鐵路、成樂高速和大件公路繞園區東側經過,區位和交通優勢突出。園區將主要利用中石油配置的年16億方天然氣資源和四川彭州石化基地提供的鄰二甲苯和苯等石化原料發展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產業,預計到2014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520億元以上。受李春城書記和葛紅林市長委託,唐川平代表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協議簽署表示祝賀。他說,成都與眉山合作共建成眉石化園區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四川石化產業布局發展精神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兩市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成眉兩地融合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在工業、農業、交通、旅遊、商貿等眾多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交流,合作層次、水平不斷提升,促進了兩地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當前,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以及成渝經濟區、天府新區啟動建設,給成眉兩地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加快推進成眉石化園區建設,力爭早日投產達產,為進一步深化兩市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產業支撐,更好地促進成都、眉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造福兩地人民群眾。李靜代表眉山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和幫助眉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成都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謝。她說,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以來,眉山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擴大區域合作的決策部署,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真誠幫助下,成眉兩市全面啟動跨區域合作,雙方互動日趨頻繁、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彼此友誼更加深厚。兩市合作共建成眉石化園區,使雙方在經濟合作上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眉山市將認真履行協議,迅速啟動園區建設,積極學習借鑒成都的經驗做法,努力營造最佳環境,不斷提高園區建設和管理水平,力爭將園區打造成為區域合作的典範。 成都市領導鄧全忠、白剛,眉山市領導宋朝華、吳小可等出席簽約儀式。
Ⅱ 2021年循環化工園區發展規劃
2020年以來,各省、市、自治區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為依據,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基礎及資源稟賦等生產要素,研究出台了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化工園區認定標准(辦法)。全國化工園區規范認定工作逐步展開。其中,很多產值較大的化工園區都順利地通過了認證。一些化工大省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化工園區認定,其他省份也都已經開始進入第二輪的園區認定。
時態在與一些正在開展園區認證的朋友交流過程中發現,由於各省在園區認定標准體系中,都把園區的產業規劃列入必要條件,很多園區就是因為產業規劃的編制水平較低被扣分,而沒有產業規劃的園區因為缺項被直接出局了。
直到此時,才有一大批管委會的人如夢方醒,原來化工園區還需要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那麼,園區產業規劃的現狀如何?園區為什麼要做產業規劃?又如何做產業規劃呢?
一、園區產業規劃編制和執行的現狀
我國化工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既有獨立成園的,也有包含在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內的。化工產業園區已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強力引擎。
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化工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我國化工園區的發展已經從最開始的化工產業聚集,到按產業鏈為主發展特色化工產業,再到今後的走產業生態型化工園區發展之路。這三種不同時期園區形態的迭代,基本構成了我國化工園區的現狀:既是三代共存,又以第一代、第二代產業園區模式居多。
特別是由於很多化工園區的產業定位同質化、產業招商盲目化的現象越發明顯,很多產業園區都存在著「有企業無產業」、「產業點高面低」的困境,園區的產業集群效應並不顯著。
出現這些問題的一個顯著原因是這些園區沒有很好的產業發展定位,還有很多園區根本就沒有產業規劃,或者規劃過時。例如,很多園區只是做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相關的產業選擇和布局會在總規和控規裡面體現,而沒有專門編制系統的產業規劃。 多次看到這樣的總體規劃:文中一個沒有明確的產業引導、甚至是不知有什麼類型的具體項目要入園,盡然以此搞出了詳規,豈不笑話。
再有就是產業規劃缺少專業水準。例如,很多園區產業規劃的編制部門是地方非化工專業咨詢評價機構。 曾經看到一個園區規劃的用水量,競然以園區的總人數按城市每人的用水量的標准計算,污水處理廠也是按城市污水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還有的園區產業規劃項目基本都是企業項目的匯總和疊加,根本沒有產業鏈關系。由於對產業規劃的認識程度不高,以至於很多規劃都會得到委託方的通過(沒有不通過的)。
此外,產業規劃執行缺少剛性的約束。各地園區招商部門為了政績,隨意引入項目,甚至通過修改規劃來引進非主導產業關聯項目。
二、園區為什麼要做產業規劃?
時態對化工園區十幾年的持續關注中發現,做不做產業規劃,產業規劃做的好不好,結果大不一樣。
1、沒有園區產業規劃,沒有站位,就沒有園區的產業定位,也就失去特色特色。因缺乏系統的產業規劃,在園區產業選擇上,往往傾向於當地狹窄的空間、資源以及原有的產業基礎去發展相關產業,不能從全省乃至全國產業發展動態著眼,分析當地園區最具特色產業優勢及未來發展潛質。
在產業選擇上容易陷入與相關條件類似的兄弟園區同質化的惡果,導致園區沒有特色,缺乏後勁。而通過合理規劃產業園區的產業功能區塊,可以實現產業集聚和產業鏈的合理延續,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
2、沒有園區產業規劃,園區主業就不會突出,就會帶來後期才能顯現的問題。例如,會導致缺少龍頭企業的研發帶動,導致整個園區創新能力不強,由於缺少主業,配套的服務功能就會被分解,關鍵資源得不到關鍵使用。這些問題在後期將成為產業園區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優做強的嚴重掣肘。
高起點、高標准、高要求做好規劃研究工作對於充分發揮園區比較優勢、科學開展招商引資、切實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3、沒有園區產業規劃,園區內的產業結構就會紊亂,企業之間只能物理集聚,不能化學傳遞。沒有系統、專業的產業規劃,在後續招徠企業的時候,不會有清晰的選擇標准和進入門檻,導致入駐企業五花八門,上中下游缺失,產業之間缺乏集群效應,直接影響園區單位土地創造價值和園區後續布局調整難度。
4、園區招商陷入盲區,缺乏對企業的吸引力。園區自身的產業定位和特色是招徠企業最好的「明信片」,若有完善的產業鏈條、配套設施,會自發吸引相關企業入駐。但倘若未能前瞻性地做好相關的產業規劃工作,勢必影響後續招商效果。只有根據完善而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招商部門才能把有限的資源用在重點招商產業上,同時政府可在相關政策上對重點產業予以傾斜。
【拓展資料】
三、如何做產業規劃呢?
一是要選擇合適的時期修規。如果要通過園區認定,產業規劃就是規定動作,必須做。這里想要強調的是,有了產業規劃的園區,必須要對規劃進行修訂。我們很多規劃,一做就是15年,有點長,有些扯,甚至早都偏離軌道了。新形勢下,產業發展呈現政策趨緊、新舊產業斷檔式交替、企業投資意願下降、招商困難加劇的局面,要想面對「新常態」和擺脫內部掣肘,需結合自身條件對產業進行「整理、優化、升級」,順應經濟環境和產業發展變遷,總結產業園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強化產業定位。
二是堅持原則制定規劃。堅持以「規劃先行」為指導原則,制定科學、可操作強、具有前瞻性的比較全面的產業園區長遠發展計劃。對園區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產業定位、產業布局、產業升級、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指導產業園區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
例如,比較流行的化工園區產業規劃中的成鏈發展原則、龍頭關聯帶動發展原則、精細化工類的集聚發展原則、循環經濟類的集約發展原則等。
三是找化工類的專業咨詢機構。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很多小的園區經常想用本地區的一些非專業機構做。由於沒有政策高度,沒有自己的主見,往往是按照管委會的意圖做,但往往是很難被上級環保和安評部門通過。今天做的了,明天改,錢沒少花,最後還是一堆爛報告。再有就是別太信國際知名大公司的。你錢給的少,他不幹,給錢了他也未必派多少人來干。這些機構靠的是資料庫,做出的PPT很好,但是多數不接地氣。
Ⅲ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歷程
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園區已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氯鹼化工、生物質化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基礎。成功引進英國BP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德國巴斯夫、荷蘭帝斯曼、德國林德氣體公司、美國普萊克斯公司、中化國際、中遠物流、韓國錦湖、德國德固賽、法國達爾凱、香港建滔化工集團、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81家企業,其中有世界五百強12家,國內外上市公司19家,協議投資總額超過800億元人民幣,將在2011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產。
2010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1年4月11日,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重慶市長黃奇帆為開發區揭牌。
Ⅳ 七十年代以來我國建了哪些石油化工基地
1、茂名石化
2、鎮海煉化
3、齊魯石化
4、揚子石化
5、燕山石化
其他的有大慶,新疆都有
另外東營,這些城市也都是比較不錯的
Ⅳ 成眉石化園區規劃圖是什麼樣
1、規劃背景
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於四川為西部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從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出發,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原油入川,建設四川乙烯及煉油工程的重大決策,以此填補四川和西南地區乙烯和煉油工業的空白,使西南地區工業結構特別是化工、輕工、紡織、建築、電子、信息等行業得以推動和升級。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由中石油、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共同籌資興建了四川石化基地,基地內規劃了80萬噸乙烯工程、1000萬噸煉油項目及配套公輔設施。2007年8月27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以(現環保部)「環審[2007]332號《關於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對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目前80萬噸乙烯工程及1000萬噸煉油項目均已取得了國家的批復及核准,其中80萬噸乙烯工程已經開工建設,1000萬噸煉油項目也即將動工建設。
國家環保總局(現環保部)對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中明確:「基地規劃區存在地下水環境脆弱、納污水體沱江已無環境容量、大氣環境污染擴散能力差等重要環境制約因素,環境較為敏感,基地選址存在不足。因此,石化基地生產總規模應嚴格限制在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的規劃目標,不在發展下游產品」。基於此,原在石化基地規劃的相關下游產業必須另擇地選址建設。
為此,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有關專業單位進行了前期工作,將「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初步選址在成都市南部邊緣的新津縣金華鎮境內;2009年底,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有關指示精神,從四川省各地市州的經濟均衡發展考慮,擬將「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移出成都,落戶在眉山市境內。
眉山市結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工業集中發展區的規劃以及園區的建設條件,推薦了彭山縣境內的三個園址{方案一(青龍鎮東側)、方案二(青龍鎮西側)、方案三(彭山縣西南側)};2009年12月23日和24日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會同四川省城市規劃設計部門專業人員赴彭山現場進行實地考察,2010年1月19日相關專家及有關部門人員對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最終推薦在彭山縣西南側鳳鳴鎮境內的選址(方案三)。
至此,「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正式命名為「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石化園區)」(以下簡稱「園區」),園區推薦選址位於彭山縣西南鳳鳴鎮境內,總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北距成都市外環線直線距離50公里,處於成都市區下風向,東北距新津縣城20公里,南隔一8平方公里的綠化台地距彭山縣城5公里,西南下風向為淺丘陵地帶,周邊無歷史文物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
此後,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相繼編制完成了《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總體規劃》和《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總體戰略目標為: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10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2015年園區產業發展和總體規劃基本形成,石化產業投資規模達到200億元左右,石化產業直接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左右。
13.1石化園區規劃的環境可行性綜合論證
13.1.1彭山石化園區規劃定位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發展定位為:充分利用四川在資源、市場、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依託四川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的項目,以建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項目為核心,以培育和構建下游產品鏈為重點,實現煉化一體化和石化產品深加工的緊密結合,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資源配置合理、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環境友好的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
石化園區的建設,有利於改善我國石油化工總體布局;有利於加快四川省、眉山市及周邊地區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和優化產業結構;有利於帶動當地及周邊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因此,石化園區的建設符合國家西部開發政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其規劃定位合理。
13.1.2園區總體發展目標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9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輕重產業結構較為合理,整體布局得以改善,基本實現循環型、集約型、規模化、園區化發展,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石化產業投資規模達到200億元左右,石化產業直接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左右。
相對於石油煉化工業,使用基礎化工產品(苯、二甲苯、乙二醇、辛醇、己二腈、乙烯、雙酚A、丙烯酸及酯等)作原料,從事的二次化學品製造及深加工(產品包括:對苯二甲酸、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酐、DOP增塑劑、不飽和聚酯、順酐、己二酸、聚醯胺、己內醯胺、聚苯乙烯、SBS、MBS、聚碳酸酯、環氧樹脂、高吸水性樹脂、苯丙乳液、硅丙乳液、丙烯酸酯類抗沖擊改性劑、齊聚物/光固化塗料、丙烯酸酯橡膠等)——精細化工業相對具有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量小、易於治理等特點,且其附加值大。在遠離成都市區的成都平原東部台地區域的低產、人居分布密度較小的區域從事石油化工中的精細化工是切實可行的。
13.1.3規劃范圍和發展規模的合理性分析
本次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4.33平方公里;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10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
園區4.33平方公里已經全部布置完畢,確定實施4條產業鏈、12個重點項目,因此,石化園區設置規模是合理的。
13.1.4規劃選址的合理性分析
1、項目選址與區域產業布局符合性論證結論
從產業角度審視本項目的選址,該項目選址與四川省產業發展規劃、成都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產業規劃的發展目標、發展原則、發展重點及空間布局相符合,它符合未來該區域產業的發展,與主要區域產業規劃符合性較好。
2、項目選址與周邊城鎮總體規劃的符合性論證結論
1)眉山城市:石化產業園區選址定點於彭山,將與眉山城市北部高新技術工業區對接、聯動發展,促進眉山市域產業集聚發展,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加快形成眉山——彭山經濟走廊,同時將極大的促進區域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眉山城市發展。由於眉山城市總體規劃完成於1998年,限於當時環境和條件,沒有預料到項目的選址建設,故在空間布局未能考慮這一發展機遇,需要在正在修編的總體規劃中予以考慮。項目選址於彭山,距《眉山市城市總體規劃(1998~2020年)》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9896米,遠大於該項目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從衛生防護角度看是安全的。
2)彭山縣城: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彭山縣的化工行業向規模化、專業化、高級化方向發展,使其成為彭山縣的支柱產業及主導產業,符合《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的產業布局。項目選址距《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4072米,遠大於該項目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從衛生防護角度看是安全的。
3)謝家鎮區、義和場鎮:項目選址距《謝家鎮總體規劃(2009~2030)》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2615米、《義和鄉總體規劃(2009~2030)》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3276米,大於國家相關規范要求衛生安全防護距離,不會對鎮區居民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四川石化基地從內、外環境條件來看,選址總體上是合理的。
13.1.5規劃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將各區域按功能和生產性質劃分成4-6個相對獨立的生產企業入駐化工園區,根據產業規劃使用的主體原料和產出品的不同,規劃出三個主要生產區域:●對二甲苯加工區 (PBT、PTT、PET、PTA)●苯加工區(NL6、NL66)●鄰二甲苯加工區(DOP)。
●石化園區北部規劃為園區行政辦公區和輔助裝置區,主要布置220KV總變;氣體中心;冷凍裝置;生活及消防水系統;生產管理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等。
●園區中部主要為各生產裝置區,按產品種類從東向西分別為尼龍生產區;PTA生產區;PTT、PBT、PTT生產區和鄰二甲苯加工區。
●區域南面為各成品倉儲區,該倉儲區兩側分別規劃了運輸道路和鐵路線以之相銜接,以滿足成品的運輸需要。成品倉儲區以南及為園區的鐵路通道區域。園區規劃鐵路由場地東北面彭山站接軌,跨越成昆線和成樂高速公路由東向西進入石化園區。該鐵路線為園區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承擔園區95%液體原料;大部分動力煤;和約50%成品的運輸量。
●規劃鐵路以南及為物流區。由東向西分別規劃為原料及成品罐區;化學品倉儲區;動力中心和以之配套的卸煤系統;煤堆場及渣場等區域。該區域承接了石化園區大部分物流的裝卸和儲存量。同時,為滿足公路運輸要求,物流區南面規劃有道路接入,該道路由東向西貫穿該區域並與西面的成新眉快速通道相連。可滿足汽車槽車進入罐區卸車和煤渣運出的需要。
●園區基本呈矩形布置用地,其中利用園區南端的一凹凸地塊規劃布置園區污水預處理廠和火炬系統。
園區突出了功能分區布置,對主要生產裝置用地根據產業規劃使用的主體原料和產出品的不同,規劃出三個主要生產區域以布置按功能和生產性質劃分的相對獨立的企業入駐,生產裝置集中布置在園區中部;北部規劃為園區行政辦公區和輔助裝置區,位於上風向,避免了園區內部污染;將成品倉儲區布置於園區南部,並與規劃的物流區連接,減短了運輸距離;將污水預處理廠及火炬系統布置於園區最南端下風向,避免了對園區內部影響。綜上所述,評價認為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用地布局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合理。
13.1.6基礎設施的合理性分析
13.1.6.1物流及運輸方案論證
本專用線新增運量主要樞紐內短途運輸,其次大部分經由各線進入成都北編組站,少部分經成昆線到彭山站。由於本專用線新增運量形成行車量1天5列,扣除樞紐內1天僅3列,對通道能力影響較小,加之渝懷線、遂渝、既有達成線及寶成線通道能力相對富裕,故通道能力可以滿足本專用線新增運量要求。
13.1.6.2管線
1、園區內管線
管線綜合原則上是架空管廊和埋地管網各走廠區公路的一邊,為節約佔地,本園區街區建築紅線間距布置較緊湊狹窄,根據規范,埋地水管間距較大,佔地寬,為使各種水管能有地方通過,在緊張地段,對部分荷重不太大的壓力水管可能採用架空敷設方式。
設計考慮了電氣電纜和儀表電纜與工藝供熱管道共架敷設,以節省佔地、改善廠容和節省投資;布置合理。
2、火炬系統規劃
火炬排放系統輻射安全距離較寬,為節省佔地,初步考慮對各種排放物,其排放火炬位置都集中設置在一處。為實現資源節約,將設置冷凝液回收系統,以盡可能地減少排放。總體分析,火炬系統位於園區最南端,主導風下風向,有利於污染物擴散,不會對園區內部造成影響,但可能影響其下風向較近的農戶,但只要設置合適的衛生防護距離,則此影響不明顯;因此火炬系統位置布設合理。
13.1.6.3供排水工程
1、供水
取水水源為通濟堰乾渠地表水(通濟堰引水水源為南河幹流地表水),取水地點位於彭山縣謝家鎮通濟堰西乾渠樁號14km處,取水規模:石化園區用水量約為10萬m3/d,為保證園區內的工業用水,規劃從通濟堰西乾渠取水,在園區外設一座凈水廠,為即將開發的園區供水,一次規劃、分期建設。近期規模應為10萬m3/d,遠期規模發展到12~15萬m3/天。
到2015年,整個石化園區用水總量將達到10萬t/d(3500萬m3/ 年)左右,規劃在通濟堰取水,通濟堰可供水量7.0億m3/ 年;能夠滿足石化園區的用水需要,擁有足夠的水資源支撐能力。
通濟堰西乾渠水質常年維持在Ⅲ類,水質能滿足《石油化工給水排水水質標准》的要求。
2、排水
園區生產污水經收集後通過污水干管排入園區南部的污水預處理廠進行預處理,達到污水排放三級標准後通過污水管道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後通過污水管道引至岷江下游,在彭山境內(寶珠寺附近)排入岷江。
13.1.7園區移民安置規劃的合理性分析
園區共需徵用各類土地總面積4.33平方公里,園區內共涉及搬遷農戶1100戶,3600人。園區設置的隔離帶為500m,涉及搬遷農戶1000人。彭山縣人民政府已作出承諾,在項目入駐園區前完成拆遷安置工作,實行統規統建、統規自建和和貨幣安置三種方式,由拆遷戶自行選擇安置方式進行安置。拆遷安置工作以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主體,彭山縣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局、各鄉鎮政府配合實施。安置點初選址於謝家鎮吳埝村,規劃面積630畝。
從上面可以看出,安置方案將需要搬遷安置的人口搬遷至謝家鎮吳埝村。此處屬於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劃的城市居住區,搬遷安置規劃合理可行。
安置措施及賠償標准按照眉山市及四川省的相應標准執行,在園區發展過程中,將考慮一定數量的人員就業,不能就業的將納入社保范疇,可以保證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安置區域配套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和環保設施,不會引發新的社會問題和新的環境問題。有利於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戰略構想,符合國家現行政策要求,合理可行。
13.1.8環境保護目標的可達性分析
13.1.8.1環境功能區類別的可達性分析
規劃區屬於劃定的工業園區,該區域的環境功能區類別分別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的III類水域區;《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的二類區域;《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的3類區域,主要幹道兩側±35m范圍內為4類區域。
彭山縣環境保護局將該區域劃定為:水環境:《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的III類水域;環境空氣:《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中的二類區;聲學環境:《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的3、4類功能區。
可以看出彭山縣環保局劃定規劃區的環境功能區類別是適宜的,既有利於環境保護,又有利於規劃區的發展。
從報告前續章節的分析可以看出:園區建成後無論從地表水、環境空氣或著是聲學環境均能夠滿足區域劃定的功能類別。
13.1.8.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預測結果表明:
①在正常情況下,岷江枯期流量達到9.47m3/s,流速0.027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 45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550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20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50m以外可以達標.。均滿足混合區(7.5km)邊界斷面達標要求。
②在正常情況下,當岷江實行梯級開發,排放口上下游形成庫區,流速0.015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和氨氮在排口處即可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和氨氮在排口處即可達標。
③在事故情況下,岷江枯期流量達到9.47m3/s,流速0.027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4.5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4k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2.8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15km以外可以達標。
④在事故情況下,當岷江實行梯級開發,排放口上下游形成庫區,流速0.015m/s時,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7.5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550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90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00m以外可以達標。
13.1.8.3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項目廢水站及生產裝置區和貯罐區均按要求進行了防滲處理,正常工況下,項目廢水不會進入到地下水體中,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在毛河、岷江與項目相關的河段,區域水文特徵為地下水向地表水排瀉補給。因此,項目所排放的達標廢水排入岷江後,污染物不會再滲透進入地下水體內,也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
綜上所述,項目正常工況下,項目廢水不會滲透進入地下水體,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
13.1.8.4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1)在正常工況下,園區規劃污染源對評價范圍內各敏感點SO2、NOX、PM10、總烴與TVOC的貢獻影響都較輕微。
(2)在評價區域內,PM10本底濃度的占標率已較高,疊加後日均濃度最大值雖未超標,但也接近GB3095-1996二級標准,所剩環境容量較小。
(3)廠界濃度預測結果顯示,受規劃園區中低架源(源高低於100米)影響,園區西側近距離處(500米以內)濃度影響最大,其次為北側,東側影響最低,且隨著距離增加,廠界濃度呈遞減趨勢。園區廠界外1000米以外則主要受高架源(源高大於100米)的影響,廠界南側濃度最高。
13.1.8.5聲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預測結果表明:
①主幹道:晝間交通雜訊7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10m;晝間雜訊6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20m;夜間交通雜訊5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30m。
②次幹道:晝間交通雜訊7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10m;晝間雜訊6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20m;夜間雜訊5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小於30m。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布局,工業區工業雜訊和交通雜訊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13.1.8.6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的環境可行性分析
(1)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過程中會產生有組織和無組織的有毒有害氣體,無組織有毒有害氣體通過收集,和有組織氣體合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填埋處理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通過收集通過無害化處理工藝達到無害化要求。焚燒產生的煙氣通過急冷盡最大可能避免二惡英產生,酸性物質通過除酸塔除酸,煙塵通過除塵器處理,使煙氣達到排放標准最終排放。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2)對地表水的環境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填埋場滲濾液收集和臨時貯存產生的滲濾液通過收集進入滲濾液處理工段,處理達到車間標准後送入全廠污水處理站,處置中心的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設備沖洗水收集進入全廠污水處理站,經過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排入水體或者在處置中心內回用。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地表水環境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3)對地下水和土壤的環境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臨時貯存的庫房和填埋場按規范要求設置防滲工程,滲濾液得到有效收集;處置中心內部初期雨水也通過收集進全廠污水處理站。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地下水環境和土壤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4)對聲環境的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動力設備泵、風機、交通運輸工具產生的雜訊對中心內職工有一定的影響,由於中心外圍1000米范圍內無居民居住,所以對外環境的雜訊影響是有限的。
綜上所述,在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臨時貯存、綜合利用、焚燒、安全填埋的污染控制措施的技術要求實施,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從環境的角度上看是可行性的
Ⅵ 成眉石化園區的園區簡介
2010年1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四川石化下游產業項目布局成眉石化園區,形成圍繞在成都平原經濟圈並輻射大西南市場的石化下游產業基地,實現四川石化產業的集約發展、一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2010年9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時任省委書記劉奇葆親臨成眉石化園區項目選址地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集中力量,「建設一流石化園區,再造一個眉山工業」。
成眉石化園區位於彭山縣西南面,距彭山縣城5公里,緊臨天府新區,距成都市區50公里,距眉山市區13公里。園區是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公告確認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也是四川省規劃的三大石化基地之一,總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園區以油氣化工、精細化工、鉛酸循環經濟為主導產業。
Ⅶ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發展歷程
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7月12日,中國石化總公司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984年1月19日,國家批復同意石化總公司建設7個大型項目,即大慶、揚子、齊魯39萬噸/年乙烯,鎮海、寧夏、烏魯木齊30噸/年合成氦及52萬噸/年尿素和上海石化總廠二期工程。
1986年5月14日,中央組織部通知,中央決定石化總公司不再設立董事會,實行經理負責制。
1988年2月6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研究確定石化總公司暫仍歸國務院直屬。
1990年1月8日,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一台年產25萬噸乙烯新型裂解爐(北方爐)通過國家級鑒定驗收。
1991年9月11日,石化總公司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在京舉行91國際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學術會議暨展覽會。
1992年1月11日,國務院批准北京燕山石化公司3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
1993年2月18日,石化總公司與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合資的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公司開業。7月26日,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9月28日,我國自行研究、設計和製造的首套80萬噸/年加氫裝置在鎮海石化總廠建成。11月8日,上海石化A股在上海證交所上市。
1994年1月7日,國家計委批復同意石化總公司以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為依託,建設煉油工藝與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1月9日,揚子石化公司於德國巴斯夫公司合資成立揚子巴斯夫乙烯系列有限公司,開工建設12萬噸/年苯乙烯、10萬噸/年聚苯乙烯等工程。
1995年11月28日,「中國石化」注冊商標(中英文+朝陽圖案)、」火炬「服務商標(中國石化)。
1996年7月10日,我國首套年產萬噸溶聚丁苯橡膠裝置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投產成功,產品物理機械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1997年10月13日,福建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聯合可行性研究協議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998年5月26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劃轉企業交接協議簽字儀式在京舉行。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漢江石油管理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蘇石油勘探局、華東輸油管理局等12個油田和輸油企業劃入石化總公司,大慶石化總廠、撫順石化公司、錦州石化公司、大連石化公司、蘭州石化公司、烏魯木齊石化總廠等14家煉化企業劃入石油天然氣總公司。6月13日—9月29日,北京、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等18個省(區、市)及青島、寧波、廈門、深圳等4個計劃單列市石油公司先後劃入石化總公司。7月27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2000年2月28日,石化集團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掛牌成立。3月30日,根據國務院規定,中國新星石油有限公司整體並入石化集團公司。10月9日—12日,中國石化在境外首次公開發行167.8億股H股,募集資金34.6億美元。同月18日、19日,中國石化H股分別在香港、紐約和倫敦上市。
2001年1月22日,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成立。7月16日—19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在境內公開發行28億股A股,募集資金108億元。8月8日,中國石化A股在上海證交所上市。
2002年2月28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與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簽字儀式在京舉行。4月11日,中國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成立。5月29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潤滑油分公司重組成立。
2004年8月26日,中國石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及福建煉化在總部簽署了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擴初設計協議。福建成品油營銷合資公司聯合上報科研協議及石油產品銷售協議。9月22日,中國石化上海瀝青銷售分公司成立揭牌儀式在上海興國賓館舉行。
2005年6月22日,青島大煉油工程開工奠基儀式在青島舉行。6月29日,上海賽科90萬噸/年乙烯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儀式在上海舉行。
2006年9月20日,鎮海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庫全部建成投用。10月10日,實施A股市場股權分置改革。10月11日,對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以注資方式增加其注冊資本。增資完成後,持有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17%股份權益。11月6日,中國石化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開工奠基儀式在鎮海煉化舉行。11月18日,中國石化茂名100萬噸/年乙烯擴建工程投產。
2007年4月9日,國務院正式核准「川氣東送」工程,並列入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12月31日,收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鎮江東興等五家煉油企業。
2008年2月20日,中國石化在境內發行300億分離交易可轉債。
2009年8月18日,中國石化成功收購總部位於瑞士的一家獨立石油公司—Addax公司。11月11日,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11月23日,中國石化正式頒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綱要》。12月28日,中國石化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奠基儀式在北京昌平區沙河衛星城舉行。
2010年3月23日,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簽約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石化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首個戰略合作夥伴。3月29日,中國石化宣布: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氣東送工程建成投產。川氣東送工程干線管道全長1700多千米,設計能力年輸凈化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總投資626.76億元。4月20日,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龍頭裝置——乙烯裂解裝置產出合格乙烯,實現一次開車成功。5月11日,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一體化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6月5日上午,中國石化燃料油公司成立揭牌儀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12月8日,中國石化出資700萬美元支持北京市成功獲得2015年世錦賽舉辦權,成為國際田聯官方合作夥伴。
2011年2月2日,中國石化收購OXY阿根廷資產成功交割。4月23日,中國石化首口頁岩油水平井——泌頁HF-1井正式開鑽。5月7日,國內第一口高含硫裸眼水平井——毛壩503-2H井開始放噴作業。12毫米氣嘴分離器求產,日產天然氣69.2萬立方米,無阻流量日產天然氣627.7萬立方米。5月13日,中國石化與荷蘭帝斯曼集團合資建設的10萬噸/年不飽和樹脂工廠在南京化學工北園區正式奠基開建。7月13日,中國石化四川維尼綸廠在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生產領域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生產商。7月15日,中國石化第一口頁岩氣水平井——建頁HF-1井順利完鑽,轉入完井作業階段。7月28日,中國石化新加坡潤滑油脂項目奠基儀式在新加坡舉行。7月28日,美國哈特能源第24屆大獎揭曉,中國石化獲國際煉油公司卓越獎。8月3日,中國石化提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發展目標。8月9日,中國石化與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APLNG公司)就AOLNG15%股份認購項目完成交割。
2012年1月3日,中國石化與美國Devon能源公司簽署協議,收購該公司在美國5個頁岩油氣資產三分之一權益。1月15日,中國石化與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基礎公司在利雅得署延布煉油廠合資協議和天津聚碳酸酯項目合資協議。3月28日,中國石化收購Galp巴西資產30%權益項目在巴西和荷蘭兩地同時完成交割。4月3日,普光氣田大灣區塊3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建設項目成功投產,成為川氣東送工程重要的資源接替陣地。4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石化總部召開集團公司建設規范董事會工作會議,宣布成立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會。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外董事5名,職工董事1名。5月10日,中國石化成功發行30億美元國際債券,這是集團公司首次進入國際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6月28日,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在滬成立。7月12日,中國石化與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APLNG)就增持APLNG 公司 10% 股份項目完成交割。7月26日,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新疆路油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9月3日,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中國石化總部舉行。9月28日,中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標志著中國石化煤化工業務進入快速推進、專業化發展的新階段。11月19日,中國石化與法國道達爾公司達成協議,收購該公司所佔 OML138 區塊全部 20% 的權益。11月30日,第14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石化共獲5個大獎,其中「苯和乙烯制乙苯的烷基化方法」和「一種己內醯胺加氫精製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12月18日,中國石化收購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 49% 股份項目正式交割。12月27日,鎮海煉化 100 萬噸 / 年乙烯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實現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史上國優金獎「零」的突破。12月27日,國內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工業裝置在揚子石化成功完成工業運行試驗,標志著中國石化成為全球首家擁有甲苯甲醇甲基化專有技術的公司。12月28日,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京揭牌成立。
2014年1月12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就2013年11月22日發生在中國青島的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原因及處罰賠償等作出說明。公告指出,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5172億元(人民幣,下同),中石化將承擔其相應賠償責任。據了解,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中石化已將每年11月22日作為中國石化安全生產警示日,以告慰逝者,警示後人。
2014年2月19日,中國石化董事會通過了《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業經營的議案》,同意在對中國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
2014年8月26日,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與騰訊簽訂了業務框架合作協議。
2015年2月6日,中央第六巡視組向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反饋專項巡視情況。巡視組指出,中石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同層級、不同板塊經營管理人員利用掌握的資源和平台,在工程建設、物資供應、油品銷售、合資合作、海外經營中搞利益輸送和交換;有的領導人員親屬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通過承攬中石化業務、進行關聯交易謀利。
2015年9月18日,簽署《責任關懷全球憲章》,就加強化學品管理體系,保護人與自然環境,敦促各方為達成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等做出鄭重承諾。
Ⅷ 商丘市石化園區的概況
為全面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集團戰略合作協議》有序推進中石油商丘千萬噸煉廠前期各項工作,經研究特對商丘市石化園區的發展作出以下決定:
一、商丘市石化園區位於商丘新區賈寨鎮區域內,規劃面積約11.18平方公里,北至蔡小樓、荒庄,南至X043縣道,西至張五樓、民便集,東至楊八集、姜庄,園區發展規劃已經省發展改革委批復,環評已經省環保廳批復菥中石油商丘千萬噸煉廠項目區已初步選址位於園區東北側,一期建設區總佔地約4.856平方公里、二期建設區總佔地約4.248平方公里,預留發展區總佔地約2.078平方公里。
二、虞城縣要依據石化園區總體規劃對石化園區內村鎮、各類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統一規劃、統籌考慮,對常住人口、住房建設等實行嚴格管理,不得隨意遷移戶口,不準私搭亂建任何建設物。如有違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
三、石化園區所在地鄉鎮政府要統計好人口、對各類建築物固化,並留影像資料作為依據石化園區內任何新建項目要經虞城縣人民政府審核、報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搞好石化園區內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兩年內逐步將區域內,特別是一期建設區內的171戶遷出。
五、用三年時間逐步將石化園區內全部基本農田調整為建設用地。
六、對石化園區附近石庄、馬樓水庫等水源地,要實施嚴格保護制度,不得隨意改變設施容量、渠道。
七、對石化園區附近的生態林地,要實施嚴格保護制度,不得隨意採伐。
八、加強領導,實行責任制,石化園區所在地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將石化園區的管理事項落實到位、形成制度。
Ⅸ 廣州揭陽煉油廠什麼時候開工建設
揭陽,位於祖國的東南方,南海之濱,廣東省東部,揭陽乃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潮汕文化發祥地。海濱鄒魯,粵東古邑。工業新城,中國著名僑鄉。揭陽,嶺南水城,有「亞洲玉都」、「中國玉都」的美譽,被國家評為「中國五金基地市」。潮汕機場所在地。
世界級煉油廠落戶廣東揭陽!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根據戰略協議要求,重點推進中國石油在揭陽市(惠來)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計劃投資550億元。中石油將在揭陽市惠來縣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區建設的煉油項目,首期規模為2000萬噸/年,建設周期為三年,而「最終的建設規模為5000萬噸/年」。
中國國家發改委已於2009年12月批准了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PDVSA在廣東省揭陽市建設大型煉廠的項目。此前的資料顯示,該項目年加工原油能力為800萬噸/年,投資金額接近100億美元,原油來源為委內瑞拉。
這是廣東近年來又一家大型煉廠,此前中海油在廣東惠州市建設了大型石化基地,其中包括1200萬噸/年的煉油廠,而去年中石化與科威特的合作項目,經過一番波折後,最終落戶廣東省湛江市。
廣東是傳統的成品油消耗大省,此前僅擁有茂名石化以及廣州石化兩家煉油廠,待揭陽煉廠建成後,中石油、中海油與中石化三大巨頭將分踞廣東省沿海的東部、中部與西部地區,華南地區的供油保障能力將大幅提升。
據悉,隨著中國石油世界級的煉油項目---廣東煉油項目落戶揭陽,該項目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揭陽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廣東省教育廳和揭陽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學院以此為契機,將著力培養相關石油化工人才,並開拓與相關高校進行合作辦學。
前日,中國石油大學領導考察了揭陽學院,雙方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揭陽市將以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依託,創辦「石油學院」,進而將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揭陽大學」!揭陽市將擁有一所文科和理工類等學科齊全的普通全日制綜合性大學!
目前該項目在做規劃設計、抓緊資金貸款籌措,一旦初期資金到位,就可以開工。
Ⅹ 重慶長壽化工園區的規劃發展
以天然氣乙炔制VAC、PVA、VAE、維生素項目,以30萬噸/年醋酸乙烯項目、300萬噸/年甲醇項目等項目,著力發展下游產品,打造中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產業集群。該產業集群形成後,投資總額達300億元以上,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以1000萬噸煉油項目和40萬噸MDI項目為龍頭,構建西部一流的石油化工產業集群。該產業集群建成後,投資將達到600億元,產值達600億元。
以燃料乙醇項目為龍頭,構建西部地區先進的生物化工產業集群。重點以60萬噸/年甘薯制燃料乙醇項目,結合生物香料洋茉莉醛等項目,著力打造西部先進的生物化工產業集群。該產業集群形成後,力爭投資達到80億元,產值達到200億元。
以6萬噸/年聚甲醛項目、40萬噸/年MDI項目、10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等為龍頭,構建西部先進的新材料加工產業集群。該產業集群建成後,投資額達200億元,產值達2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