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與天然氣,會在未來多少年後枯竭
石油和天然氣永遠也不會用完 有人危言墜聽,說2035年石油就要用完了。而有數據說現在地球上還有六萬五千八百三十億加侖石油,而我們現在每年用掉一億五千萬加侖的石油,那麼石油多長時間會用完呢? 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其實還遠遠沒有探明,探明的,因為技術手段、經濟效益等原因,還非常多沒有開采。而把我們放進一個永恆時間長河裡,誰又能說現在正在生成、即將生成的石油又有多少呢? 所以說,石油和天然氣永遠也不會用完
⑵ 地球上存儲的石油到什麼時候能消耗殆盡
將在一百年
⑶ 天然氣緊缺的原因有哪些
繼「油荒」、「電荒」之後,一場天然氣短缺造成的「氣荒」,再次引發了中國人的關注。伴隨著大雪普降、氣溫下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在本月出現了緊張。重慶、日照、西安、宜昌、揚州等大中城市的天然氣消費受到限制,而武漢、杭州甚至部分中斷了天然氣供應。在中國的全部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只佔三到四個百分點。即便到二0三0年,它占的比例也只有百分之六左右。但已有很多中國人的生活已與天然氣聯系在了一起。近年來,尤其是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正積極推廣這種清潔能源。加之價格低廉,從百姓家庭到汽車、工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天然氣。隨著汽油價格的不斷攀高,越來越多的計程車司機改用天然氣;因為比電價更低,一些百姓、工廠也傾向於用它替代電力、煤炭,用於取暖或者當作燃料。此次天然氣短缺,已引發了他們的抱怨。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安撫」百姓對天然氣需求的迫切,不惜犧牲一部分工業產能,對工業企業暫時中斷了天然氣供應。
對此次天然氣短缺,中國的兩大天然氣供應商——中石油、中石化解釋說,它們的天然氣產量、管道輸送量已經發揮到最大,甚至已動用了部分儲氣庫的天然氣。造成供應緊張的原因是天氣變化導致的需求突增。其中,中石油每天的供應量近兩億立方米,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值。目前,中石油華北地下儲氣庫已提前嚴重超采。在華北、兩湖、西北和華東四大氣區聯網後,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耗猛增,也影響了其他地區的天然氣供應。
⑷ 全球石油預計什麼時候會消耗完
石油和天然氣還能維持很長的時間。從現在開始,我們還能夠使用 100 年,但是很快它就會成為稀有資源。 按照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4(世界能源 2004 年 BP 統計回顧)統計,我們自 1965 年以來已經使用了大約 8600 億桶石油,而已探明的儲量還剩 11480 億桶。全球能源研究中心估計,我們每年要使用大約 290 億桶石油(每天 7900 萬桶)。如果我們保持這樣的用量,那麼已知的石油儲量只能維持 40 年左右。美國地質調查 (USGS) 估計至少還有 1 萬億桶可開採石油有待發掘。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麼按照我們現在的用量,還能供我們消耗 73 年。OPEC 預計,到 2010 年,世界需求將提高到每天 9000 萬桶石油 (mbpd),而到 2020 年將達到 1.07 億桶。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我們的石油資源很快就會枯竭。自 1960 年成立 OPEC 以來,很多 OPEC 成員都限制其石油生產的水平,以保持價格上漲。不久以後,石油的全球需求將超過已經足夠快速的全球石油產出能力。USGS 將此成為「滾雪球(The Big Rollover」,這將導致石油價格迅速上漲。 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從小油田產出石油或使用「提高採集率」法從舊油田提取更多石油將成為非常經濟的方式。世界上還有重油、瀝青砂和瀝青的已知儲量。通過這些資源產出石油雖然非常昂貴,但是在石油價格高低不下時,它們也將成為經濟的方式。天然氣不會維持太長時間。BP 的回顧估計,我們自 1980 年以來已經使用了大約 60 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儲量還剩大約 176 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氣體工業聯合會 (IGU) 統計,我們在 2000 年使用了 24.42 億立方米天然氣。以這個使用速度,我們已探明的儲量只能維持 70 年。雖然還會勘測出更多的儲量,但是需求同樣是與日俱增。IGU 預計到 2030 年,我們將使用 43.81 億立方米天然氣。雖然我們永遠不會使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遺原殆盡,但是我們需要開始提倡節約資源
⑸ 全世界的煤炭資源什麼時候會枯竭啊,天然氣呢....
全球化石類能源的可開采年限分別為石油39年、天然氣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中東地區...業內專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汽車燃料,過度依賴石油隱含四大問題,包括:國內資源短缺和國際石油爭奪...
從探明的儲量分析,現在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儲量分別為:
石油 1萬億桶
天然氣 120萬億立方米
煤炭 1萬億噸
按照目前全世界對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計算,這些能源可供人類使用的時間大約還有:
石油 45-50年
天然氣 50-60年
煤炭 200-220年
⑹ 全球的石油,天然氣和煤在多長時間後枯竭
煤54年,石油只有30多年,天然所按現在的量還可以用200多年.
⑺ 石油和天然氣會面臨枯竭么,油價還會繼續升高嗎
石油和天然氣根本不是緊缺資源,從沒有面臨枯竭。油價也不會一直升高。
一直以來,我們上學時課本上就告訴我們世界上的石油越來越少,可能幾十年以後就枯竭了。
但實際上,地球上的石油資源並不是在枯竭,而是越采越多,反而有些過剩。而且,隨著採油技術的發展,石油的產量增加也越來越容易。
因此,製造什麼和怎麼製造,才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單純依靠挖石油賣石油是不會成為大國的,只能坐等製造業強國的收割。世界經濟是可以影響石油價格的,但石油價格絕對不會主導世界經濟。所以,都把心放肚裡,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石油只能原來越多,不會枯竭的。
⑻ 2021年的天燃氣狀況怎麼了
還行吧,比往年是不太熱,但也可以
⑼ 石油在什麼時候會沒有
早在10年前,國際上曾有能源專家預測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只夠開采40年。然而僅從目前的情況看,40年的預測期限顯然要突破。 石油和天然氣都是碳氫化合物,在化學上屬烴類。烴類家族從只有一個碳原子的甲烷到幾十個碳原子的復雜有機化合物,再加上它們的衍生物、聚合物、混合物,形成了各種形態的多種物質。在一般情況下,隨著碳原子的增多、分子的增大,形成天然氣—常規原油—稠(重)油—瀝青的系列,而我們所稱的石油資源包括上述的烴在自然界各種形態的賦存。 作為油氣工業,為了獲得盈利,只能開發在已有技術條件下能流入開發井井筒而易被集中采出的部分油氣,即常規油氣。這種高度富集的可流動油氣是烴資源中的「稀有珍品」,它是現代石油工業150年來的主要開采對象。 人類已探明並利用的常規油氣僅是烴類蘊藏巨大冰山的一個尖角,還有許多類型的油氣賦存,人們已經知道了它們的存在和可利用性,但用現有的技術難以進行有經濟效益的開發,它們被稱為非常規油氣。近年來,由於技術的不斷進步,常規油氣的下限也逐漸降低,一部分非常規油氣已經被開發,如油氣量少而且單井的產量很低的低滲、特低滲油氣,在世界上多數國家因它開采成本高仍屬非常規之列,而在我國大部分都因能夠經濟性開采被列入常規油氣。 除了緻密儲層油和油頁岩以外,人們最熟悉的非常規油就是重油和瀝青砂岩油田(主要是已形成的油田被氧化破壞、輕質組分揮發後剩下的殘留物)。它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初步評估表明,世界瀝青和重油儲量約為已探明常規石油儲量的2到3倍。 在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重油總儲量超過1200億噸。如今,人們用乳化的方法加工成「奧里乳油」,已成為國際市場上重要燃料和煉化的原料品種。瀝青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並延伸到美國西北部,僅已探明並部分投入開發的阿薩巴斯卡和格繞斯蒙特兩個瀝青砂油田,石油儲量就達1647億噸,超過全球常規石油的剩餘可采儲量。 非常規氣的數量(油當量值)要大於非常規石油。以緻密儲層氣而言,美國上世紀80年代測算的其緻密砂岩氣資源量達15萬億—16萬億立方米。在北美西部的一些大盆地的深埋部分含有大量的「深盆氣」。初步評價西加拿大盆地和美國的大綠河盆地分別有49萬億立方米和8.2萬億立方米的深盆氣可采資源。煤層不僅在地質歷史上生成過大量的氣,形成世界上重要的常規氣田,而且它本身也含有大量的吸附氣,這就是煤層氣。對全球埋深小於2000米的煤層測評結果,認為其資源量達240萬億立方米,為全球常規氣剩餘可采儲量的2倍。 盡管非常規油氣藏量巨大,但有一點不應迴避的是,按照傳統的理論,地球上的石油資源終將會在不太遠的期限內枯竭。因為根據廣泛認同的傳統理論,石油是幾百萬年前地球上曾生存過的動植物遺骸,通過地質變化以及地下的壓力和熱力,在地下岩石中生成的可燃性礦產,即有機生成學說的」化石石油「,主要根據是幾乎所有的油田都是在沉積岩中發現的。盡管沉積岩在地表分布面積高達75%,但在岩石圈中只佔岩石總量的5%。就此而言,經過100多年的開采,石油資源在不太遠期限內枯竭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 然而新的發現又向石油枯竭之說發起了挑戰,認為地球上的石油采之不盡。這一認識的起因是最近在距離越南海岸線不遠的「白虎灣」海域作業的石油公司,所獲得的石油不是來自沉積岩,而是堅硬的花崗岩。 從「白虎灣」花崗岩岩層中開采出了石油,似乎從某種程度上對有機生成學說的」化石石油「是個否定,因為「白虎灣」花崗岩岩層中沒有任何生物化石,這就意味著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在地球上找到的石油資源要比目前預測的多得多。150多來年,雖然石油枯竭一次次地成為人們的話題,而儲量卻不斷地上升,似乎像神話中的「聚寶盆」一樣,任你向外拿,而盆中 「寶貝」不見少,反而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