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上石油污染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分散:噴灑強效洗滌劑,使石油迅速分散。但不宜在漁場周圍使用。
(2)沉降:播撒粉狀石灰,使其沉降。但會危害海底生物。
(3)吸收:利用麥稈、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質吸收石油,然後集中處理。只能在靜水中進行。
(4)圍欄:需要靜水環境。
(5)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量不大的通常讓其自然分解。
(6)燃燒:油層厚達2毫米時即可用燃燒法清除。
② 石油污染怎麼辦
治理方法
(一)土壤石油污染治理
2O世紀8O年代以前.治理石油烴污染土壤還僅限於物理和化學方法,即熱處理和化學浸出法。熱處理法是通過焚燒或煅燒,可凈化土壤中大部分有機污染物。但同時亦破壞土壤結構和組分,且價格昂貴而很難實施。化學浸出和水洗也可以獲得較好的除油效果。但所用的化學試劑的二次污染問題限制了其應用。早在2O世紀7O年代。為了解決輸油管線和儲油罐發生故障漏油和溢油時土壤被石油污染的問題,美國埃索研究和工程公司就已經開始尋找清潔的生物解決方法,並且其實驗室研究找到一種有效的「細菌播種法 ,開了生物修復石油污染土壤先河。上世紀8O年代以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技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生物修復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正在逐漸成熟。
生物修復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少土壤環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濃度,使污染土壤恢復到健康狀態的過程。目前,治理石油烴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微生物修復技術,按修復的地點又可分為原位生物修復和異位生物修復;另一類是植物修復法。
1.微生物修復技術
(1)原位生物修復技術
原位處理方法是將受污染土壤在原地處理。處理期間.土壤基本不被攪動,最常見的就地處理方式是土壤的水飽和區進行生物降解。除了要加人營養鹽,氧源(多為H202)外:還需引入微生物以提高生物降解的能力。有時,在污染區挖一組井.並直接注入適當的溶液,這樣就可以把水中的微生物引入到土壤中。地下水經過一些處理後,可以恢復和再循環使用,在地下水循環使用前,還可以/JnA+壤改良劑。
污染土壤經過處理,所有多環芳烴的降解都很明顯,但是.三環和多環芳烴的降解率一般明顯低於60%。因為就地處理對溫度較敏感。所以只能在氣溫大於8℃的月份進行。在一定的時間內。原位處理不可能有效地去除大多數多環芳烴,而且這種方法因受溫度和土壤類型的影響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異位生物修復技術
異位生物修復主要包括現場處理法、預制床法、堆制處理法、生物反應器和厭氧生物處理法。
a.現場處理法
近年來國外石油烴污染生物處理的研究很多,其中土壤耕作處理是現場處理土壤污染常用的方法。被污染的廢物施在土壤上。通過施肥、灌溉和加石灰等管理措施,保持氧氣、水分和pH的最合適值,並進行耕作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確保在污染廢物和下面土層中污染物的降解。降解過程所用的微生物多為土著微生物。但是要提高效果還需要引入馴化的微生物。
b.預制床法
現場處理中土壤耕作處理最大的缺陷是污染物可能從處理區遷移。預制床的設計可以使污染物的遷移量減至最小,因為它具有濾液收集和控制排放系統。預制床的底面為滲透性低的物質,如高密度的聚乙烯或粘土。將污染土壤轉移到預制床上,通過施肥、灌溉,調節pH,有時還加入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劑,使其最適合污染物的降解。與同一區域的原位處理技術相比,預制床處理對三環和三環以上的多環芳烴的降解率明顯提高。
c.堆制處理法
土壤的堆制處理就是將受污染的土壤從污染地區挖掘起來,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大的地域擴散.運輸到一個經過處理的地點(布置防止滲漏底,通風管道等)堆放,形成上升的斜坡,並進行生物處理。堆製法是生物修復技術中的一種新型替代技術。堆制處理過程對污染土壤中的多環芳烴降解,多環芳烴的降解隨著苯環數的增加而降低。當多環芳烴的初始濃度提高約5O倍時,除熒、蒽外,其他多環芳烴的降解隨著污染濃度的提高而降低。
d.生物反應器法
生物反應器法是將污染土壤置於一專門的反應器中處理。生物反應器一般建在現場或特定的處理區。通常為卧鼓形和升降機形,有間隙式和連續式兩種。因為反應器可使土壤與微生物及其他添加物如營養鹽,表面活性劑等徹底混合,能很好的控制降解條件,因而處理速度快,效果好。生物反應器處理的過程為:先挖出土壤與水混合為泥漿,然後轉入反應器。為了提高降解速率,常在反應器先前處理的土壤中分離出已被馴化的微生物,並將其加入到准備處理的土壤中.
e.厭氧生物修復法
修復受石油烴污染土壤的研究已開發了生物堆層、堆肥及土壤泥漿反應器等好氧修復工藝,但分離獲得某些降解菌時。一些降解菌伴有產生高生態風險的產物。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厭氧還原脫氯為特徵的厭氧微生物修復技術有很大的潛力。
(2)植物修復技術
目前,對土壤有機污染的生物修復研究較多,但是,多集中在微生物作用上。事實上,植物對污染物的去除起著直接和間接的重要作用。植物生物修復是利用植物體內對某些污染物的積累、植物代謝過程對某些污染物的轉化和礦化,植物根圈與根莖的共生關系增加微生物的活性的特點。加速土壤污染物降解速度的過程。
植物修復的方式包括植物提取、植物降解和植物穩定化三種。植物提取是指利用植物吸收積累污染物,待收獲後才進行處理。收獲可以進行熱處理,微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植物降解是利用植物及相關微生物區系將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物質。植物穩定化是指植物在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將污染物固定,以減少其對生物與環境的危害。植物根際使土壤環境發生變化,起到了改善和調節作用,從而有利於污染物的降解。因此通過選擇適當植物和調控土壤條件等手段.可以實現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復。
植物生物修復是一項利用太陽能動力的處理系統.具有處理費用低,減少場地破壞等優點而受到普遍重視。據美國實踐,種植管理的費用在每公頃200~1000美元之間.即每年每立方米的處理費為0.02~1.00美元.比物理化學處理的費用低幾個數量級。
(二)水體石油污染治理
水體石油污染和土壤治理不同,水具有流動性,不及時處理會使污染范圍以很快的速度不斷擴大。因此.水體石油污染首先是控制污染然後再對污染水進行處理。
(1)海洋、江河、湖泊水體治理
水體石油污染治理對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治理,目前僅限於化學破乳、氧化處理方法進行分解處理和機械物理的方法進行凈化吸附。清除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難的。防止油水合二為一的唯一選擇是噴灑清除劑,因為只有化學葯劑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清除水面石油污染還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撤沫器刮油,用油纜阻擋石油擴散。英國有一位農場主發明了一種用機編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擴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質量多15倍的石油,可防止油輪流出的石油污染水岸,禾草中又以大麥秸稈治污最為有效。1992年,一艘油輪在舍德蘭群島附近失事後,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長的禾草排,從而保護了海濱浴場和漁場不致遭受污染。而俄羅斯莫斯科精細化工科學院的教授奧列格.喬姆金研製出了用農作物廢料清除石油污染的全新方法。演示實驗中,喬姆金在一盆水中擠了幾滴重油,水盆中頓時漂起了一層薄薄的油花。緊接著喬姆金向水盆中撒人了一小撮稻米殼,幾分鍾後水盆中的油跡開始減少,二小時後水盆中的油跡完全消失了。
而對收集上來的污水以及石油工廠排出來的石油污水採用生物處理法。生物處理法也稱生化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是處理廢水中應用最久、最廣和相當有效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微生物,將廢水中有機物進行降解,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2)地下水體治理
對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採用水動力學方法,通過抽水井或注水井控制流場,可以防止石油和石油化工產品污染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對抽取出來的受污染的地下水進行處理。
近年來。臭氧氧化技術對石油污染的地下水處理取得了很大進展。經臭氧氧化反應後,水體中有機物種類增加,經過一定時間接觸氧化反應後,苯系物和稠環芳烴類在水中的相對含量有較大幅度下降,但酯、醛、酮類和烷烴類在水中的相對含量卻大幅上升。一般認為,水中芳香烴物質危害性較大,多具有較大的毒性和致癌性,而烷烴、酯類和其他低分子物質的危害性小得多。由上我們可以看出.臭氧氧化法是把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轉化為危害小的污染物.污染水體沒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此臭氧氧化法與吹脫、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等處理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三)空氣石油污染治理
石油對空氣的污染僅限於其所含的具有揮發性的物質以及輕質石油產品了,而不像對於土壤和水體,石油中的粘稠膠體可以在這兩者中成片成塊的形成時間很長的污染。雖然如此,石油產品對空氣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對空氣相對於水體更具有流動和擴散性,治理更加困難。到目前為止,對於石油產品對空氣污染還沒有一種很好的治理方法,局限於採用控制油氣排放等措施,如制定汽車尾氣排放標准等.而具體的污染治理方法還有待於人類進行探討和研究。
③ 治理石油污染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石油污染目前還是個世界級難題,大連石油污染時間和墨西哥灣的污染世界足以說明.
遇到海洋溢油的事件,一般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布設圍油欄,防止污染區域進一步擴大.在將海面的污染區域圍起來後,
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出動清污船隻,利用吸油器和吸油氈清理油污,等於就是把這些石油抽出來,但這樣做肯定是抽不幹凈的,只能說盡量把損失降低.大連海域的漏油主要是採取機械回收,這是對環境造成最小污染的一種方法.機械回收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在溢油水域布設圍油欄,然後將「撇油器」也就是油水分離器放到水面上,利用油和水不同物理機制將兩者分離,然後通過水泵抽到存儲艙,達到一定量後轉到岸上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達到環保標准後再排到海里,油則回收.浮在海面上的油污一般比較好清理,但海水下層的油污因為會在海浪的震盪下形成較難清理的乳狀液油污,
第三步,用專門的破乳劑使得油、水分層,然後再加以清理,也就是用一些消油劑,將污染物徹底分解. 至於微生物修復石油污染的方法,如果是基因工程菌,涉及生物安全性問題,並不為業界所重視.如果是天然的菌種,其修復的濃度很低,時間很長,無法解決大的污染事故.
④ 石油污染防治問題
石油經濟目前是生態經濟區內的主體經濟,石油工業也是造成區內水土體污染的主要因素,採油與煉化兩大部門是最主要的工業污染行業。揮發酚、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是工業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石油工業廢水的排放。區內的挑河、神仙溝、支脈河、廣利河、溢洪河、小清河、渤海灣7個主要水系的11條河流是主要的納污水系,土壤污染源由鑽井污染、採油污染及採油廢水污染三部分構成。在試油、修井、洗井過程中進入土壤環境及油井噴溢、管道泄漏等落地之原油,是油氣田開發建設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根據前面的敘述,揮發酚是區內地表水體第一位污染物,其餘依次是石油類、化學需氧量。從地面分析資料看,各河流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石油類。但實際上揮發酚雖然由排污口外排是含量很高,但進入地面水後,由於稀釋揮發物化等作用,在較短一段流程中削減較大,從而達到地面水國家標准。故應該把化學需氧量、石油類定為地面水控制的污染物。因此治理時主要應該以這兩項目標,削減化學需氧量和石油類的排放量。
自1986年以來,油田淺海海水污染有所加重,污染區域也有擴大的趨勢,神仙溝口及廣利河口的潮間帶污染較嚴重。因盡快採取措施控制入海河流及排澇站的水質,防止淺海海水的進一步惡化。
局部地區淺層地下水污染元素含量超過家飲用水標准。據監測,主要污染物是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石油類、COD和氨氮,其中以大腸菌群、石油類和總磷最為嚴重。污染嚴重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排污河道沿岸、城鎮和工業集中區,其他地區污染輕微。控制污染的根本途徑還是減少企業的排污量。
區內土壤污染較大的地區為東營市東側和南側一帶、濱州北側、河口西側、北側一帶,均達到輕度污染程度,污染面積約佔全區24%。石油類是最大的污染指標,嚴重污染區域土壤含油量達40mg/kg以上,一般污染區域土壤含油量為20mg/kg左右,輕度污染區域土壤含油量為10mg/kg左右,而非污染區域土壤含油量為0.04mg/kg左右。從污染的深度上看,落地原油的70%~90%處於0~40cm的土壤深度上。
各項工業生產應按常規把其生產過程的污染物排放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准之內,採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工藝,並把污染控制逐步從未治理、或治理不達標為主轉到污染過程與生產全過程式控制制。首先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石油化工企業特別是污染大戶,大力改進工藝、設備和生產操作技術,把工業「三廢」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三廢」研究,實現「三廢」資源化,實現清潔生產,最終實現以點帶面,推動整個石油化工行業的清潔生產。
⑤ 水土體石油污染治理現狀及防治對策
5.3.1石油部門目前治理現狀
據統計從1964年油田成立到1998年底,油田累計環保投資總額為9.6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中環保設施為96349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為11095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中,用於廢水治理的8747萬元,用於廢氣治理的1182萬元,用於固體廢棄物治理的86萬元,用於雜訊治理的20萬元,其他1060萬元。
1.油田工業廢水處理情況
工業廢水目前的處理情況主要著眼於提高達標排放率、減少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含量和提高油田采出水回注率等幾項措施。根據最新資料:
1998年油田排放工業廢水2753.32萬t,達標排放量為2070.93萬t,達標排放率為75.22%;油田1999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727.04萬t,達標排放量為2030.37萬t,達標排放率為74.45%。
1998年排放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414.52t;油田1999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288.36t;預計2000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162t,石油類可比1998年消減252.52萬t。油田廢水中石油類的產生量約為540萬t/a,回收率約為70%(回收量約為378萬t/a)。
由於油田廢水污染主要是由油田采出水外排造成的,目前對采出的外排水主要回注地層。1998年油田采出水達2.6億t,92%以上回注,並且有六個採油廠回注率達100%。
2.落地原油的回收情況
勝利油田採油井場和其他工作現場都存在落地原油污染問題,每年進入環境的落地原油數量巨大,落地原油產生量約為6.12萬t/a。
由於工藝和技術上的原因,不能完全杜絕落地油,為避免浪費和污染,目前主要採用井口設固定或活動貯存池定期回收來解決,各採油廠專門成立落地原油污油回收隊負責回收,回收率在98%左右(回收量約為6萬t/a),但仍有一部分殘留地表,每年仍有0.12萬t的落地原油因無法回收而留在環境中。
5.3.2水土體污染防治對策
1.水體污染防治對策
從油田污染源調查來看,在工業污水中按等標污染負荷比計,揮發酚是第一號污染物,其次是石油類、化學需氧量。從地面水實際監測,按等標污染負荷比來看,化學需氧量是第一位污染物,石油類是第二位污染物。在水污染總量控制研究中,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都列為主要控制污染物,為保證受納污水河流中污染物在國家允許范圍之內,提高以下污染物防治對策:
(1)油田主要排污口有19個,對地面水污染嚴重的污染源主要是採油污水,因此要加強採油污水處理管理,要嚴格按照污水處理設計流程、操作流程規范,嚴禁私自簡化處理流程、違反操作,要加強監督檢查,外排污水一定要達標排放。
(2)新建和改建污水處理站,一定要選用處理工藝先進處理效率高的污水處理設備。
(3)積極推廣不外排污水採油廠的經驗,將污水處理合格後,全部回注地層,油田內部實行污水處理獎懲辦法,並限定時間實現採油廠污水不外排。
(4)各污水處理站都要建立防滲、防溢污水暫存池,一旦發生事故後污水處理不合格時,污水可以暫時存放該池,再經過處理合格後回注或外排。
(5)加強鑽井廢棄泥漿、廢水管理,使鑽井泥漿和廢水重復利用和回收。完鑽後,將泥漿及井場其他污染物全部清到泥漿池,防止外溢,待泥漿干固後在其上面及周圍種樹綠化。
(6)加強作業廢水處理管理、提高無污染作業率。油水井作業時,將含污水壓進干線,作業完工後,將作業現場污油、污水及其他污染物一並清理到泥漿中,以減少作業時落到地面上的污染物。
(7)由於化學需氧量是河流中除了石油類外的另一主要污染物,而該污染物除了油田工業污水貢獻外,其主要來源是地方企業,尤其是造紙廠、石油化工工業。化學需氧量另一個主要來源是城鎮居民生活污水。要想徹底改善水環境,還要必須對這些部門的污水進行處理和控制。
2.土體污染防治對策
(1)推行泥漿的回收利用:為使泥漿具有鑽井工藝所要求的各種性能,需加入大量的無機和有機處理劑,一旦鑽井完畢,這些化學葯物處理劑也就隨泥漿一起廢棄於井場,這樣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這些化學葯品必然隨地表水的運動,遷移擴散到周圍地區,污染當地的環境,如果將這些泥漿收集起來,加以重復利用,不僅能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還大大減輕了污染。
(2)無毒害新型泥漿的利用,同樣是減輕污染的有效措施。目前,泥漿中經常加入純鹼和燒鹼,使泥漿的pH值達10~11,這些高鹼性化學劑進入農田能改變土壤成分,使土壤鹼性增加板結變硬;在鑽深井時大量使用的鐵鉻鹽,使含鉻元素的有毒物質,對人體的消化道、皮膚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對呼吸道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常常引起皮炎、皮膚潰瘍、嗅覺缺失、甚至致癌。從1993年的統計情況來看,目前全油田鑽井生產中鐵鉻鹽的使用量仍然很大,這必然對本地區的人群造成很大危害,故新型無毒泥漿的使用已經是大勢所趨。
(3)研究落地原油產生的原因,減少原油生產中落地原油數量,在鑽井、油氣集輸和儲運過程中,各種事故泄漏,設備、管線的跑冒滴漏的污油,及井場場地的落地原油積累起來也具有很大的數量,它們被排放到環境當中,對土壤、植物及人類造成危害。所以探討其產生的原因以減少落地原油的數量,研究其回收以減少浪費,都是解決落地原油對環境污染的方法。
(4)對外排污水的無組織漫流的控制:無組織排放的污水主要產生於鑽井過程中,包括柴油機冷卻水、鑽井廢水和洗井水,對其進行控制可以限制污染物擴散的范圍以減弱其污染。
(5)及早進行落地原油的生物處理,據研究,很多細菌能有效地分解落地原油,這樣不僅可以消除其污染,還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⑥ 如何防治在解決石油污染問題中對海洋資源的二次破壞
你好,在海洋中發生的石油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海洋鑽井平台、海岸的濱海油氣田採掘由於設計缺陷或操作失誤 、地震等自然災害引發原油井噴、採掘井壁坍塌、管道破裂、儲油罐體原油泄露。
2.遠洋運輸過程中油輪觸礁、傾覆等事故泄露,原油的集輸管線,儲油罐破裂泄露等。
針對這兩個方面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止和降低由於石油泄露產生的對海洋環境及海洋資源尤其是生物資源的破壞。例如對井噴和井壁坍塌油井的封堵措施、對船舶和管道原油泄露的局部區域封閉和原油收集措施;例如海上溢油設備有收油機、MH消油劑、 CX-S抽吸式收油機、海洋圍油欄、 收油機、吸油氈、消油劑等
總之,在發生石油泄露事故時要再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及時封堵污染源,防止原油大面積擴散,同時對周邊的重要海洋生物保護區,海產養殖區域加強監控,隨時掌握海水水質的動態變化,並在必要時設置隔油浮索防止對重要生態區域的污染。
為防止在解決石油污染問題中對海洋資源的二次破壞,要將石油污染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同時要對各種治理設備和收集上來的泄露石油及時清運,洋石油鑽井船、鑽井平台和採油平台及其海上設施在作業期間產生的含有油份的廢棄物、其他工業垃圾如:在海上油氣田鑽井平台、採油平台的安裝、拆卸等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廢棄物,一切塑料製品,包括用於包裝的廢塑料、合成纜繩、塑料袋等廢棄物質,一切有毒化學製品以及其他一切有害物質。上述物質如棄置到海洋中以後,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因此須要求送陸地處理,禁止向海洋中處置。
海洋石油鑽井船、鑽井平台和採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排放;殘油、廢油必須予以回收,不得排放入海。經回收處理後排放的,其含油量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鑽井所使用的油基泥漿和其他有毒復合泥漿不得排放入海。水基泥漿和無毒復合泥漿及鑽屑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同時石油開采項目要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⑦ 如何預防海上石油泄漏
清理海面石油泄漏污染,不是幾種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的哦,要物理、化學多種方法,多步驟哦!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繼續擴大。
第二步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器刮油
⑧ 石油污染的措施
一般石油污染指的是海洋石油污染,科學家最新的發現是用大量的廢頭發包裹在絲織品內,用它來清除石油污染,因為認得頭發又很強的吸附作用,這點可以從品是要洗頭看出!這是迄今為止比較低成本的做法,希望能幫助你!
⑨ 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
制定有關法規,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監測監視海區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發生石油污染後,可應用圍油欄等把浮油阻隔包圍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並用各種機械設備盡量加以回收,對無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噴灑各種低毒性的化學消油劑。鑒於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術和方法尚待改進,港灣和近海地形復雜,因此,目前尚難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惡劣的氣象條件,則大部分石油無法回收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