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部石油的油和中國石油混合了對汽車有影響嗎
偶爾加一次,也是沒問題的。要加註同一編號的燃油油。但是盡量還是加同一品牌的燃油吧!
『貳』 東西迥異的「油庫」與「氣庫」是什麼
一提到湖泊相,人們就會想到世界上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湖泊。的確,就沉積環境、沉積條件而言,中新生界湖泊與今日的湖泊類似:有河流入湖形成的三角洲沉積相、有沖積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積相、濱湖相、淺湖相、深湖相等,在深湖中發育湖底扇沉積。但今天的絕大多數湖泊沉積物埋藏後不可能生成石油。這是因為今天的湖泊規模一般較小、持續時間較短、沉積物厚度小且有機質豐度較低的緣故。
中國東部在大約130多百萬年以前的中新生界湖泊規模大、持續時間長、沉積物有機質豐度較高。東部中新生代的湖泊面積一般為幾千到幾萬平方千米,大的可以達到幾十萬平方千米,例如在中生代白堊紀,松遼古湖泊面積達26萬平方千米。新生代古近紀,渤海灣盆地古湖泊面積達20萬平方千米。中新生代的湖泊持續時間一般為上百萬年,這樣長的持續時間是現今湖泊無法比擬的。沉積岩厚度大,松遼盆地白堊系湖相沉積地層厚度達5000米,渤海灣盆地古近系厚度達4000~8000米。中新生代的湖泊中生物非常豐富,不僅有各種魚類、蚌類,更重要的是生長著大量微體生物。雖然湖泊中的微體生物的種類沒有海洋中的種類多,但湖泊中的微體生物的數量多,繁殖快。這些微體生物死亡後沉到深湖中被湖泥埋藏。同時,由於深湖是還原環境,被埋藏的微體生物遺體得以完好保存,使泥岩中的有機質非常豐富。而且有機質類型好,埋藏適中,有利於形成大量石油。
本文所指的西部包括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地理位置上包括北起呼和浩特,南至南寧一線以西的廣大地區。該區是我國油氣勘探最早的地區,解放前發現了陝北延長、甘肅玉門和老君廟油田及新疆獨山子油田,年產原油12萬噸。解放後,從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起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西部的新疆、青海、玉門、四川已形成四個石油天然氣基地,主要生產石油,年產量達到373.3萬噸。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中西部油氣勘探快速發展,先後在新疆的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青海、陝甘寧地區發現了一批大中型油、氣田。近年來,天然氣勘探獲得重大新進展,在塔里木盆地探明了克拉2大氣田(天然氣儲量2840多億立方米),在鄂爾多斯發現了長慶和蘇里格大氣田,天然氣儲量分別為4911.2億立方米和2204億立方米,比20世紀80年代初的1000億立方米儲量增加了7.5倍,使天然氣勘探進入新的重要發展階段。四川盆地天然氣儲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3100億立方米增加到6238.3億立方米,翻了一番。
東部與西部相比,東部石油是西部的3.8倍,而天然氣正相反,西部是東部的6.3倍。西部的石油、天然氣儲量當量比為1∶1.3;而東部則為44.6∶1,顯然,西部氣資源優勢明顯。
在全國石油探明儲量超億噸的35個油田中西部目前只有1個(克拉瑪依),其餘全在東部;天然氣探明儲量大於1000億立方米的氣田全國只有3個,全部分布在西部—長慶氣田、克拉2氣田和蘇里格氣田。這也說明了我國東部油多氣少,西部氣多油少的油氣分布特點。
西部天然氣探明儲量多,大氣田多,天然氣資源豐富,這正是我國西氣東輸戰略決策的地質依據,它將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東西迥異的「油庫」與「氣庫」01
『叄』 沙特石油重鎮遇襲,為何會導致國際油價大漲
因為被襲擊的地方是石油重鎮,也是沙特主要產油區,投資者擔心石油產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國際油價隨即大漲。根據媒體報道,幾天前,沙特的石油重鎮宰赫蘭市傳出了爆炸聲,之後胡塞武裝對外表示,是自己向沙特發射了導彈並且運送了十幾家無人機,打算對沙特的石油基地進行攻擊。目前,沙特方表示,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已經被擊落了,發射出來的導彈也已經被攔截了。
『肆』 中南海東部石油開采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113°10′以東、面積約13.1萬平方千米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主要是珠江口盆地,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1996年產油量超過1000萬噸,1997年1297萬噸,發現油田和含油氣構造24個,探明優質儲量近5億噸,南海東部連續10年油氣產量超千萬立方米。2008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
一、油氣歷史
1974年,開始海洋石油物探作業。
1976年,西沙群島永興島鑽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
1983年,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成立。
1983年11月,恩平構造上鑽探對外合作第一口探井,發現第一個含油構造。
1984年,菲利普斯公司在西江24-3獲得第一口高產油井,發現西江24-3油田。
1985年8月,發現惠州21-1油田。
1987年,發現陸豐13-1油田。
1996年,原油產量超過1000萬噸,成為全國第四大油田。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與美國阿莫科公司合作投產,成為當時我國海上最大對外合作油田。
1997年1月,與聖太非石油公司合作發現番禺4-2油田。
1997年6月,與菲利普斯公司和派克頓公司合作,我國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鑽探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鑽井上又一進步。
2005年12月,南海東部海域第一個自營開發的油田——陸豐13-1油田投產,證實了技術的提高。
2006年,通過與哈斯基公司的精誠合作,中國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灣3-1-1井獲得成功。南海珠江口盆地荔灣深水天然氣構造的重大發現,填補了中國深水油氣發現的空白。該構造擁有約1000億立方米的探明儲量,大大增強了公司對中國海域深水勘探前景的信心。
2007年8月7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新加坡石油有限公司就26/18區塊簽訂產品分成合同,這是中國海油與新加坡石油的首度合作。據知,26/18區塊位於中國南海東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區塊面積4961平方千米,水深85~200米。根據合同規定,在勘探期內,新加坡石油將在26/18區塊進行二維地震數據採集,並鑽探預探井。在勘探期內,新加坡石油將承擔全部的勘探費用。中國海油將有權參與合同區內所有商業油氣發現最多51%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勘探部總經理朱偉林先生表示,中國海域豐富的勘探潛力有著高度的吸引力,也正緣於此,我們才能不斷地迎來新老朋友,合作勘探中國海域的油氣資源。
2009年,陸豐13-1油田成為中國海油第一個因石油合同到期而回歸自營的油田。
二、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油田、惠州26-1油田、惠州32-2油田、惠州32-3油田和惠州32-5油田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於1985年8月發現,1990年9月投產。惠州26-1油田於1988年3月發現,1991年11月投產。惠州32-2油田於1990年12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3油田於1991年1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5油田於1996年9月發現,1999年2月投產。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項目成功投產。
三、流花11-1油田
1987年發現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是目前南中國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該油田位於南中國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東南方向300米的水中。阿莫科於1985年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得區塊29/04合同。經過初步勘探研究後,流花11-1A開鑽。測試產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隨後進行的評價井鑽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證實油儲量巨大,超過10億桶。1993年12月,科麥奇公司加入合作開發的隊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東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與美國阿莫科公司合作投產,成為當時我國海上最大對外合作油田。中外合作採用創7項世界第一、國際領先水平的開發生產技術。流花油田因此被世界海洋石油界譽為「國際海洋石油皇冠上的明珠」。
2003年7月24日,中國海油從跨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科麥奇手中接過油田所有權,隨即進行了機構重組,本部對油田作業的支持大大增強。同時,拓展管理思路、細化管理、強化成本控制、穩定骨幹隊伍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實施。2004年,油田產量增加7.7%,生產時率提高至94.31%。2004年10月22日流花油田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產量甚至超過2001年生產高峰時期。與之對應的是,油田直接作業費減少3.9%,桶油成本降低10%,行政管理費壓縮到2003年的30%,並且逐年降低。
2006年5月17日,台風「珍珠」中心直襲流花11-1油田。在油田作業的「南海勝利」號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的6根錨鏈被台風刮斷,3根軟管斷裂,油艙破裂。油田被迫停產。中國海油自力更生,經過一年奮戰,流花油田提前成功復產,並取得7項創新成果,意味著中國人開始掌握深水油氣田設備維修技術,一舉打破了外國公司對世界深水工程領域的壟斷。
『伍』 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現狀及前景怎麼樣
(1)油氣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較大。
國際上通常用「資源量」、「儲量」、「可采儲量」和「剩餘探明儲量」等概念來描述和界定油氣資源的多少。油氣資源量是指聚集在地下岩層中的油氣總量,它會因發現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儲量是指經過勘探證實了的並在現有條件下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可采儲量則是指在現代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從地下儲層中開采出來的儲量。剩餘探明儲量是總儲量減去已開采出石油後的剩餘量,通常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潛力。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150億~200億噸。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量列世界第六位、亞洲第一位。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總量為14萬億~22萬億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4萬億立方米,2020—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再增加8萬億立方米,達到2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總量列世界第五位。
截至2005年底,我國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9億噸,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3.1萬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已經勘探證明可採的儲量占總儲量的比率)分別為35%和14%。總體上看,我國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至2005年底,全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累計采出產量為44.7億噸和4324億立方米。
盡管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偏低。我國石油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1.5~15.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73噸的1/6~1/5;天然氣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0萬~1.7萬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萬立方米的1/7~1/5,與耕地和淡水資源相比,我國人均佔有油氣資源的情形更差些。
在我國,油氣資源已經成為一種十分緊缺的戰略資源。我國油氣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處於中期階段,天然氣勘探尚處於早期階段。通過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術創新,還可以獲得新發現、增加新儲量,油氣工業的發展仍具有比較雄厚的資源基礎。
(2)油氣資源分布不均衡。
全國含油氣區主要分布情況是:東部,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中部,主要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和四川地區;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西藏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的地區;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及南海海域。
根據目前油氣資源探明程度,從東西方向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西部和中部,從南北方向上看絕大部分油氣資源在北方,這種油氣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油氣供求關系的協調帶來重大影響。從松遼到江漢和蘇北等盆地的東部老油區占石油儲量的74%,以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為主體的中部區佔5.77%,西北區佔13.3%,南方區佔0.09%,海域佔6.63%。而海域中渤海佔全國儲量的4%,2000年隨著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現出石油儲量北部多於南部的特點。
目前,我國陸上天然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陸上資源量的43.2%和39.0%。天然氣探明儲量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資源量大於1萬億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爾多斯、四川、珠江口、東海、渤海灣、鶯歌海、瓊東南、准噶爾9個盆地,共擁有資源量30.7萬億立方米。
近海天然氣總資源量為8.1萬億立方米,海上天然氣儲量為4211億立方米,占近海天然氣資源量的9%。10個海上盆地大多集中在南海和東海,占總量的21.4%。
(3)石油生產處於穩定增長階段,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工業十分落後,石油年產量僅12萬噸,主要靠進口「洋油」維持國民經濟發展。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後,從根本上改變了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1965年實現石油自給。20世紀60—70年代,又相繼發現勝利、大港、遼河、華北和長慶等油田,石油產量迅速增長。2005年,我國石油產量 1.81億噸,天然氣產量500億立方米,分別列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二位。
經過50多年的勘探,一些整體性較好、易發現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氣田多數已經被找到,今後勘探發現新油田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但從我國油氣資源賦存的地質特點和剩餘油氣資源潛力來看,2020年以前,我國石油探明儲量可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大體每年增加地質儲量8億~10億噸,相當於增加可采儲量1.6億~2.0億噸左右。天然氣年增探明可采儲量的規模大體在1800億~2500億立方米。
我國以大慶油田和勝利油田為代表的老油田,總體上已進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雙高」階段,產量遞減在所難免。我國老油田現階段石油產量的綜合遞減率大體為5%。如果沒有新儲量投入生產的話,我國每年都將會有一個近千萬噸規模的大油田消失。要保持我國石油產量穩定增長,每年發現的新儲量首先要彌補老油田的產量遞減之後,石油產量才能「爬坡」。實現這一目標是可能的,但並不容易。
綜合各方面因素,預計今後15年內,我國石油產量可以實現穩中有升。如果石油產量大體以每年250萬噸左右規模增長,到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可保持在2.0億噸以上。我國天然氣工業是新興產業,發展比石油約晚30年。21世紀前30年是我國天然氣工業大發展時期,儲量和產量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保持快速增長。隨著全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市場完善和拓展,天然氣產量也將快速增長。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在1000億立方米左右,2020年產量達到1200億立方米以上。屆時,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沒有經過加工轉換的各種能量和資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太陽能、水力、風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熱、生物質能和海洋溫差能等等。一次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兩大類。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力、風力、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而非可再生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等,它們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點,便少一點。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由目前的3%增至8%~10%。
(4)石油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供需差額逐漸加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石油需求迅速走過了由平緩增長到快速增長的過程。200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達到2.24億噸,比改革開放前大體增長了一倍,平均增長速度為4%左右,以石油消費增長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
最近五年,石油消費明顯加快。2005年全國石油消費量達到3.2億噸,比2000年凈增0.94億噸,年均增長1880萬噸,平均增長速度達7.3%。
從現在到2020年還有14年時間。這期間我國經濟仍將保持較高速度,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特別是交通運輸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業的發展將明顯加快。此外,城鎮人口將大幅上升,農村用油的比重也將增加。多種因素將使我國石油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全社會大力節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體增加1000萬噸的規模估計,到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量仍將接近5億噸,進口量3.0億噸左右,對外依存度(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比率)約60%,超過國際上公認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線。我國石油安全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近年來我國原油產量、進口量及對外依存度資料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5》,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編,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年6月。
(5)石油利用效率總體不高,節約潛力很大。
我國既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又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國家。以2004年為例,我國GDP總量為1.9萬億美元,萬美元GDP消耗石油1.6噸。這個數字是當年美國萬美元石油消費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國的4倍。目前,國內生產的汽車發動機,百千米油耗設計值比發達國家同類車要高10%~15%。我國現階段單車平均年耗油量為2.28噸,比美國高21%,比德國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國2020年的石油總消費量控制在5.0億噸以內,就要求在過去15年石油消費的平均增長水平上,每年降低 25%以上。
上述狀況,一方面說明我國節約用油的潛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節約、控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的難度相當大。
『陸』 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銷售:潤滑油、汽車配件、摩托車及配件、建築材料及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等。
法定代表人:王貞建
成立時間:1999-11-11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900003160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三根村
『柒』 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靜觀加油站怎麼樣
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靜觀加油站是2013-07-12在重慶市北碚區注冊成立的內資分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三根村。
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靜觀加油站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00109075656071M,企業法人王貞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靜觀加油站的經營范圍是:零售汽油、柴油。(按許可證核定的范圍和期限從事經營) 零售潤滑油、汽車零配件、摩托車及零配件、建築材料及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洗車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重慶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55491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2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重慶東部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靜觀加油站更多信息和資訊。
『捌』 東部石油的油和中國石油混合了對汽車有影響嗎
最好別混加,同樣標號油各公司配方不一樣,影響有,但不會很大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玖』 重慶東部石油的油誰加過有問題嗎質量如何
在高速公路山東路聯石油油氣銷售有限公司濰坊第九加油站加92號汽油跑了20公里左右發動機燈就亮了,去年回北京在山東段加了一次就出現發動機亮燈的事,說是這里都是乙醇汽油,老車偶爾加乙醇汽油就會出現這個問題!應該分地區進的什麼油,分加油站的服務質量等原因,請問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