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那些
1.如圖1,此裝置為最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具體方法為:把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不漏氣。
注意:若外部氣溫較高,實驗現象不明顯,我們可以使用酒精燈對試管底部微微加熱,但現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燈後,導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並且一段時間不下降,才能說明氣密性好。
2.如圖2所示,此裝置漏斗與大氣相通,無法如上例那樣進行檢查。要進行其氣密性檢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錐形瓶不直接通過漏斗與大氣相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顯而易見的用水(或液體)做液封,從而實現這一目的。
具體方法為:從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夾緊彈簧夾,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錐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2.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和步驟以及結果和原理
實驗室製取氯氣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1)儀器設備:鐵架台、酒精燈、石棉網、園底燒瓶、分液漏斗配雙孔塞、導氣管、集氣瓶、小燒杯
(2)試劑:氫氧化鈉溶液、濃鹽酸、二氧化錳
(3)步驟:(a)把裝置連接好,檢查氣密性(不加葯品,微熱燒瓶,導管插入水中,有氣泡逸出,冷卻後在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就是氣密性良好)
(b)在燒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從分液漏頭里慢慢地注入密度為1。19的濃鹽酸
(c)緩緩加熱,使反應加快,有氮氣均勻放出。
(d)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e)多餘氯氣用氫氧化鈉吸收。
3. 怎麼檢驗分液漏斗裝置的氣密性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
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4. 氣密性的氣密性的檢驗
(1)將導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捂熱試管,導管口會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
(2)松開手後,水又會回升到導管中,這樣說明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適用於啟普發生器
(1)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於容器的液面;
(2)靜置片刻,液面不變,證明氣密性良好。 關閉分液漏鬥上的彈簧夾,從分液漏斗加水至浸沒下端管口,若漏斗頸出現穩定的高度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實驗裝置氣密性檢查一、檢查裝置氣密性原理:盡管實驗裝置各不相同,但對氣密性檢查的原理不外乎兩種:一是利用氣體受熱,體積膨脹的原理;二是利用溫度一定,一定量的氣體產生的壓力一定的原理。二、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不同的裝置,可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氣密性的檢查,常見的方法有: (1) 加熱法操作:裝導管口放入水中,雙手握住試管或燒瓶(或用酒精燈微熱),使試管或燒瓶內溫度升高少許,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或移開酒精燈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適用范圍:氣體發生裝置未與大氣直接相通,容器容積較大的裝置,或室溫與手溫度接近時;(若製取氣體不需加熱,不必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O2,SO2,NH3,C2H4等。(2)液面差法:操作:先塞緊橡皮塞,關閉止水夾,從漏鬥口加水至淹沒漏斗下端埠,且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容器內液面,關閉止水夾,停止加水一段時間後,如果漏斗與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不漏氣。此操作利用加水使氣體體積縮小,容器內氣壓增大 (高於大氣壓),從而在漏斗頸部形成一段內外水柱差的原因。適用范圍: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或不能加熱的裝置,宜採用此法。(3)增大或減小裝置內氣體體積操作:打開止水夾,從長頸漏斗向試管內加水,直到浸沒漏斗下端;用洗耳球通過導管向試管內鼓入空氣,使水進入漏斗下端導管形成一段液柱,關閉止水夾,若液柱下降,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4)加熱液封法:打開止水夾,從長頸漏斗向試管內加水直到浸沒漏斗下端;關閉止水夾,用酒精燈微熱試管,長頸漏斗下端導管內液面上升形成液柱,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5. 怎樣檢查蒸餾裝置的氣密性
將尾接管放入水中
然後用酒精燈微微加熱燒瓶,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良好
6. 進行蒸餾裝置時,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將最後的導管放入水中
然後用酒精燈微微加熱燒瓶,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良好
滿意請採納。
7. 實驗室石油的分餾做實驗時要注意什麼
1、檢查氣密性(容易忽略)
2、加入幾粒碎瓷片或沸石
3、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
4、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
5、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6、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
7、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牛角管、冷凝管、蒸餾瓶等。
就想起這些來,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