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的煩惱是什麼
擴展閱讀
497理科能上什麼石油大學 2025-05-17 11:43:10

石油的煩惱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2 07:05:11

㈠ 我的煩惱,誰能解開.

要我說其實干什麼工作都可以,咱目的不是掙錢嗎,只要能掙錢就行了(當然了,不做違背道德的事),不是非得自己喜歡的。
還有就是面子問題,面子最不是個東西,最是害人。你不能過分的注重面子,人家端盤子洗碗的就沒面子嗎!能曲能伸啊,放下面子可能更好

㈡ 石油中的有毒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石油中所含的稠環芳香烴對生物體有劇毒,經過生物富集和食物鏈傳遞最終傳遞到人體內,對人有很強的致癌作用,等等。

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僅造成土壤鹽鹼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而且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

石油進入土壤後,會破壞土壤結構,分散土粒,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其富含的反應基能與無機氮、磷結合並限制硝化作用和脫磷酸作用,從而使土壤有效磷、氮的含量減少。特別是其中的多環芳烴,因有致癌、致變、致畸等活性和能通過食物鏈在動植物體內逐級富集,它在土壤中的累積更具危害。

(2)石油的煩惱是什麼擴展閱讀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

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生成。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㈢ 如果枯竭了石油,請你想想沒有石油是什麼樣子人類將如何應對石油枯竭的危機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沒有石油,將直接導致各種以石油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能源枯
竭,進而導致依賴石油的交通體系癱瘓。如果沒有石油,所有與石油有關產品也將很快從這個
世界上消失,包括塑料、塗料、天然氣發電等。如果沒有石油,國家間的政治關系會從能源爭
奪轉向合作開發新能源。

應對危機的辦法:人類應對石油枯竭危機的辦法:開源節流、開發新能源等。

㈣ 石油的用途是什麼

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精神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5000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所有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1作為能源
公路上,人們可以看到汽車在行駛;田地里,人們可以看到拖拉機在奔跑;工廠里,人們可以看到機器在轉動;天空中,人們可以看到飛機在飛翔;江邊或海邊,人們可以看到輪船、軍艦在航行。但是,你可曾想到,它們都需要一種共同的東西。沒有這種東西,汽車不能開了,拖拉機不能動了,機器不能轉了,飛機不能飛了,輪船、軍艦也不能航行了,這就是石油。石油作為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特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作為輪船、飛機、汽車等的燃料。
2作為化工原料
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利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橡膠、炸葯、農葯、肥料等。
3其他用途
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作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例如,在面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瀝青主要供道路、建築用,具有很好的黏結性、絕緣性、隔熱及防水性等。
此外,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在將來,它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㈤ 石油是什麼東西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輸送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形貌與成分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㈥ 石油的定義與用途分別是什麼

一、石油的定義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神經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五千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石油外觀上看是一種黑乎乎的油狀粘稠液體。它是一種深藏於地下的可燃性礦物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據科學家分析:將來有可能開採的石油資源,1/3在大陸,1/3在淺海,1/3在深海和兩極。海洋將成為人們開採石油的重要基地。海洋里為什麼會蘊藏著這么豐富的石油呢?原來,海洋里有數不清的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居住在海底的珊瑚、藻類、軟體動物及漂浮在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們繁殖很快,能產生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是生成石油的原材料。死亡的海洋生物遺體,跟泥沙一起沉積、埋藏在海底,在缺乏氧氣的環境里,受到高溫、高壓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後就會變成一滴滴的石油。起先它們分散在各自的生成地,後來隨著海底地形的變化,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儲油盆。數不清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為有開采價值的石油礦藏。
那麼,什麼是石油呢?從實質上講,石油是多種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或是多種烴的混合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出的油狀可燃液體礦物稱為石油,把可燃氣稱為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為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的深入研究,認識到石油、天然氣和瀝青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在組成上都屬於碳氫化合物,因此將它們統稱為「石油」。
1983年第11屆世界石油大會對石油定義為:石油(Petroleum)是自然界中存在於地下的以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為主,並含有少量雜質的復雜混合物。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類型,存在於地下儲集層內,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天然氣(Natural Gas)也是石油的主要類型,呈氣相,或處於地下儲集層時溶解在原油內,當採到地面,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從原油中分離出來時又呈氣態。我們把從油井中采出來的未經加工的液態石油稱為「原油」。但在工業界、日常應用中,通常「原油」與「石油」混用,並不加以區分。
二、石油的用途石油是「百寶箱」,「寶」指的是烴,「百」形容石油中各種各樣的烴非常多。現在,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與石油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公路上賓士的汽車,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江河裡航行的輪船,田野里的播種機、收割機,工地上的挖掘機、大吊車,軍隊中的坦克、裝甲車等,為它們作動力的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我們所用的塑料文具盒、圓珠筆,注射用的一次性針管、輸液管、塑料袋,身上穿的化纖衣服等產品,也是由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化工原料製成的。歸納起來,石油主要用於三個方面。
1.作為能源用石油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優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後,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汽油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燃燒1kg汽油所產生的熱量分別相當於燃燒1.4kg的煤、1.5kg的木炭、2.4kg的木柴所產生的熱量。汽油有不同的標號,標號越大,表示汽油的質量越好。
煤油過去主要用於照明。現在生產的航空煤油主要用作噴氣式飛機的燃料。柴油廣泛應用於農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采礦業等行業中。拖拉機、載重汽車、吊車、挖掘機等大型動力機械都是用柴油作燃料的。
液化石油氣是很潔凈的燃料。它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把石油氣壓縮成液態裝入鋼瓶,就可以送往千家萬戶。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對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動力進行改裝,以液化石油氣代替汽油,可以極大地減輕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天然氣是一種可燃氣體,通常情況下它和原油相伴而生,稱為伴生氣。而從單純氣藏產出的天然氣稱為非伴生氣。目前,天然氣主要用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使用方便等優點。為解決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我國實施了「西氣東輸」工程,使許多城市已由原來用煤作燃料改為用天然氣作燃料。
世界能源結構的演變趨勢表明:未來三五十年內油氣儲量豐富,油氣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天然氣有可能成為未來能源消費的主導方向。要轉向以油氣為主的能源供應路線。到2050年,我國一次能源供應構成中,油氣的比重要從25%~35%提高到40%~50%,一次電力的比重將從10%~15%上升到15%~20%,煤炭的比重則由55%~60%降到30%~35%。
2.作為化工原料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和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農葯、化肥、炸葯、染料等。
石油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一家年產8×104t合成橡膠廠一年的產品相當於145萬畝1畝=666.7m3。橡膠園一年的產量。—家年產萬噸的合成纖維廠一年生產的產品,相當於30萬畝棉田一年生產的棉花,或從250萬只羊身上一年剪下的羊毛。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現在就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例如,用石油作原料生產出來的合成纖維——腈綸,就與羊毛的特性相似。它蓬鬆捲曲,柔軟保暖,有彈性,吸濕性好,洗後易干,而且比羊毛輕、強度高、耐腐蝕、耐日曬、不發霉、不蟲蛀。利用腈綸的這些優點,可將腈綸與棉、毛混紡製成布料、毛線、人造毛皮、毛毯等。合成纖維還有棉綸、滌綸、丙綸、維綸等多種。它們正在逐步取代毛、棉製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另外,合成纖維在工業、國防等方面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3.其他用途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和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
一切機器,無論大小,都要加上潤滑油或潤滑脂,以減少摩擦和磨損,才能順利運轉。石蠟的用途很多,蠟燭會給我們帶來光明;過生日時插上蠟燭,會增添歡樂、喜慶的氣氛;在棉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取洗滌劑、分散劑、潤滑脂等。瀝青為人類的交通事業做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有了它,才有了寬闊的柏油馬路。瀝青具有很好的粘結性、絕緣性、隔熱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鐵路枕木、地下管道及建築防腐,水庫堤壩防滲透,地下電纜防漏電等。
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有些國家已把合成蛋白用作飼料,它將來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㈦ 導致石油緊缺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目前並不缺油。 十月份以來蔓延全國的「柴油荒」至今沒有緩和的跡象,而對於引發「柴油荒」的原因,無論是拉閘限電說,還是天氣說,檢修說,以及供需失衡說等等,很顯然都無法解釋在目前的情況下引發的這種史無前例的惶恐 目前沒有十足的證據證明這次油荒完全是兩大石油巨頭聯手導演的逼宮的大戲,但很顯然,一些明顯的疑問並沒有得到兩大石油巨頭的回應:其一,從供需而言,我國的柴油供需矛盾並不緊張,而且今年1到9月份產量增長明顯,為什麼出現如此巨大的缺口,柴油去了哪裡?其二,既然每年的8月份到年底,都是柴油消費的旺季,為什麼煉油企業選擇在這個時候「不約而同」地停產檢修;其三,在柴油荒在全國蔓延之時,為什麼我國在第三季度還大量出口柴油,海關的數字也顯示,今年1至1 0月 成 品 油 出 口 量 同 比 增19 .8%至2290萬噸,其中10月出口量依舊高達188萬噸,在國內出現短缺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大量出口成品油 很明顯是兩大石油壟斷巨頭在聯手製造油荒,上演逼宮大戲,試圖通過逼宮達到漲價的目的. 馬上就會解決,國家開始實行價格監控,必要時出台臨時價格管制的措施。

㈧ 石油是什麼

對於石油的具體描述,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油大家可以理解為是乾酪根轉化來的,而乾酪根又幾乎全部來自細菌,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高等植物。

第二、目前有機成因說占據學術以及各國石油公司絕對主流。(包括無機成因說發源國俄國。1.1876年門捷列夫大佬提出碳化物說 2.1889年3月俄國學者索克諾夫發表宇宙說 3.前蘇聯學者庫得梁采夫提出岩漿說 4.1971年切克留卡提出高溫生成說 5.1966,1971年葉蘭斯基提出蛇紋石化生說)

第三、有機成因說之所以被各國學術界廣泛接受和認可並用於指導實踐,有以下幾大事實:

1.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油氣田99.9%都分布於沉積岩中,無論是海相還是陸相盆地中都發現了油氣田;而與沉積岩無關的地盾和巨大結晶基岩凸起發育區尚無油氣發現。(想了想,還是有岩漿岩中發現石油的例子,就在准噶ga爾盆地裡面,可是,可是,岩漿岩形成的儲層確是被高度風化後的產物,嚴格來講他已經大半步邁進了沉積岩的懷抱)

2.從前寒武紀到第四紀更新世地層都有石油發現(這意味著什麼呢,不懂就去翻翻地質年代表哈,算了聽說多圖吸引人我給你們找個好圖,算了我不賣關子了 這意味著地球上開始出現沉積岩的同時就生成了石油呀~)

3.光譜分析證明,中、新生代石油灰分以氧化鐵為主(<70% 那個說O都消失了的你出來)古生代石油的灰分主要為氧化鎳和氧化鈷(<60%-80%)。將此數據與岩石圈元素含量對比,會發現釩鎳銅鈷這些元素的含量大約是岩石圈平均含量的2000,1000,50,30倍(想起來沒?對!生物富集作用!真棒)。將石油灰分與煤灰分對比,各元素含量基本吻合,而煤是有機成因的已經被世界公認無可辯駁,石油與煤行業相關術語也是通用的,豈不是就證明了有機成因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