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玉石油怎麼提煉
擴展閱讀
公司虛開成本怎麼舉報 2025-05-17 11:15:17

玉石油怎麼提煉

發布時間: 2022-06-02 04:50:01

A. 玉石是如何製成的

目前,市場上一些出售寶玉的攤點,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B. 和田玉提油方法

一定要用玉石保養白茶油
,關鍵在於選對保養油。古代將茶油置於瓦瓷壇中,用蜜蠟封存,經過十年以上的儲存陳養,茶油的顏色會漸漸褪去,,粘稠的雜質逐漸沉澱在壇底,上層就形成了清澈透明的陳年白茶油。陳年白茶油是傳統保養玉石的上品。。

C. 和田玉的油性怎麼來的

和田玉的油脂性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視覺上的油潤感,二是觸覺上的油潤感。
一、視覺油潤感
所謂的視覺油潤是指和田玉的表面呈現的油脂光澤,它讓人感覺很滋潤。視覺上的油潤度很柔和,它沒有強光的晶瑩透感,但又不是弱光的蠟質感,這是因為和田玉特有的結構形成的對光的漫反射。
視覺油潤感的成因:
一般來說,和田玉內部的顆粒排列越是緊密,它的油潤光澤度就會越強,反之就會越硬,且呈剛性。對於作為軟玉的和田玉而言,它的緻密度要與晶體顆粒配合的剛剛好,才能夠產生那種油脂細膩的玉石質感。
二、觸覺油潤感
所謂觸覺油潤感就是指在盤玩的過程中的手感,這種觸覺的油潤感是那種似油非油,滑而不膩,就好像是觸摸嬰兒肌膚一般,讓人愛不釋手。
觸覺油潤感的成因:
其實觸覺上的油潤感是溫潤光滑的感覺,它略帶阻力,就好像是手裡握了一坨油,用手輕輕一碰,就會覺得那坨油要在手上化開一般。當然,這跟和田玉的玉質細膩度分不開,因為和田玉的油脂光澤要求玉石裡面的結構必須均勻細膩。
補充:拋光會影響油脂光澤
對和田玉進行拋光也是會影響玉石的油脂光澤的。普遍的,人們將拋光後的和田玉分為三種,即油脂光澤、玻璃光澤、以及蠟狀光澤。其中,油脂光澤指的是漫散射的柔光,於是它的油脂感是最好的,而玻璃光澤說的是鏡面反射的光澤,所以它的油脂光澤次之,蠟狀光澤雖然也是漫散射,但是它沒有光澤或者光澤比較弱,因此,它的油脂感較差。

D. 玉石外面塗了一層油,這種油是什麼油

通常沒有專門用來保養玉石的油保養玉石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把玩有的玉石拿到手,有點油油的,通常都是品質不是很好的玉容易干,散失水分,好玉不需要塗油的不過,古代曾經有用獾油,油封和田玉的做法是想得到常年把玩之後產生包漿的效果的做法操作也是非常復雜的其實對玉石最好的是人的油脂,其他的方法使用油脂的話,也是往人的油脂上靠的比如貂油和獾油但是有機成分最大的處理關鍵就是杜絕變質,所以,處理手法會很復雜

E. 玉米油是怎麼來的

玉米中提取玉米胚芽榨油,玉米胚芽提取方式分為:半濕法提胚、濕法提胚、干法提胚。

1、半濕法提胚工藝:該工藝是利用玉米的胚芽和胚乳的吸水差異性,吸水後的彈性韌性及破碎強度的不同來分出胚芽,達到分出胚的目的,如整粒黃白馬齒玉米浸泡後(含水18%~22%)其胚乳及胚芽的含水量及破碎強度不同:胚乳為:10~30 kg/cm2,胚為:20~50 kg/cm2。將玉米破碎,脫皮,脫胚後,再利用胚,胚乳和皮的粒度、比重及懸浮速度的不同,分出純凈胚乳(含胚≤1.2%)和胚,胚乳混合物,將混合物用空氣重力分級,再把胚壓扁,經篩理分出胚,可提得純胚乳。如:玉米→清理(去雜、並肩石、鐵質)→著水汽濕潤調質→脫皮破渣→3壓胚→3分級→3提胚吸風→去皮→篩粉。據經濟核算研究表明,用半濕法提胚是酒精廠綜合效果較好的工藝。

2、濕法提胚:將玉米用大量含亞硫酸的水浸泡後進行研磨脫胚,用旋流分離器分離得到較完整的胚芽,該法普遍被澱粉行業及
葡萄糖行業用來生產99%以上純度的澱粉。

3、干法脫胚:干法脫胚指玉米在安全水分14.5%以內,直接脫胚破渣,再經一次或多次壓胚後提取玉米胚,目前玉米干法提胚工
提取出來的玉米胚芽就像花生仁一樣可以直接去榨油了『』

F. 玉米油怎樣榨取的

潤水根據胚乳和胚芽吸水力的差異,使玉米皮和胚芽吸水,胚芽吸水性強,吸水後體積膨脹,增加韌性和彈性,在破糝和壓糝時不易破碎,使之容易從胚上脫離;而玉米皮吸水後,易於脫皮,同時有利於與胚分離,減少胚連皮或皮連胚現象。這樣可以提高胚率與胚芽的純度。潤水時間以5~8分鍾為宜,但潤水量的多少,又視原始水分大小而異。脫皮破糝玉米潤水後,接著進行脫皮和破糝。脫皮和破糝設備採用橫式砂輥米機或方米機。操作中要嚴格控制各道脫皮破碎程度,做到胚芽不帶皮,皮不帶胚芽。破糝採取橫式三節砂輥米機,將脫皮後的玉米破碎成數瓣,隨著玉米的破碎,胚芽便大量從胚乳上分離出來。分選提胚採取提胚機分選提胚,即利用糝、胚的比重不同,糝的比重為1.30~1.35克/厘米3,胚的比重為0.78~0.99克/厘米3,把比重去石機改為玉米提胚機。其原理是利用傾斜裝置的沖有魚鱗孔的篩板的傾斜運動,在由下向上穿過魚鱗孔的傾斜氣流的作用下,使胚和糝分離。胚芽比重小被氣流吹起,呈懸浮狀,漂浮於上層,在進口物料的壓力和本身重力作用下向篩面低的一端流出;而比重大的糝仍然貼緊篩面,越過魚鱗孔板的背面向高處爬行至出糝口。調節出糝口和出胚口擋板的高度,便可有效地控制分離效果。所提取的胚芽再往風篩風選,吸取胚中糠皮以提高胚的純度。壓胚篩選經分選出的胚中,仍含有糝,可使其進入磨粉機壓胚,再由平篩選胚。提純在壓榨前必須用振動篩進行清理,篩去胚芽中的糝、粉、糠等雜質,盡量提高胚芽的純度。乾燥玉米胚芽的水分一般為11~15%,而其適宜的入榨水分在4%以下,這就必須對所提取的胚芽進行熱力乾燥,使胚芽水分達到4%以下才能入機壓榨。採用的乾燥方法有火烘,蒸炒鍋去水以及機械烘乾等。壓榨採用的螺旋榨油機大都為95型和200型。其本身帶有烘炒設備,能保證胚芽的入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