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在大多數交易里,是以哪種貨幣進行結算的
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2018年,時隔45年後躍居世界首位。美國原油產量比2017年增加17%,達到日產量平均1095萬桶。在世界能源市場,美國的存在感或將進一步提高。
其次,美國在每次大印鈔後,會回收部分貨幣,讓世界人民重新相信強美元,比如最近2017年、2018年美聯儲加息、縮表,就是為了回收2008年之後大印鈔的部分貨幣。美元結算不僅僅讓美國獲得了經濟上的利益,還有政治上的利益,因為主要的石油交易所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定價權在美國手中,用美元就可以調整石油價格。
石油是不少國家賴以出口的生存方式,比如委內瑞拉、俄羅斯、沙特、伊朗。石油價格暴跌,委內瑞拉經濟已經崩潰,俄羅斯經濟也被美國制裁的不景氣。所以,美元結算,是美國在金融、政治上的有力武器,是貨幣戰爭中的命脈。
B. 黃金的漲跌和石油有關系嗎
貴金屬與石油具有正相關的關系,貴金屬主要以黃金為代表。
說股票是一種「商品」也不為過,股票的內在價值即標的公司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並且在價值周圍上下浮動。
股票和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波動,都要受到供給與需求關系的影響。
就像市場中售賣的豬肉,當人們要購買更多豬肉的時候,市場上需要很多豬肉,但是供給的豬肉不足,豬肉價必然上升;當市場上供給的豬肉量大於市場上需求的豬肉量,那豬肉價肯定就會下降。
對於股票來說: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這樣一來股價就會上升,相反的話股價就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買賣雙方的情緒,這時供求關系也會受到影響,其中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下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漲跌的原因有哪些呢?
1、政策
產業和行業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比如說新能源,前幾年國家開始注重新能源的開發,有關的企業、產業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補貼、減稅等。
政策引導下,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尤其是在相關行業中,會挖掘優秀的企業或者上市公司,最終導致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根據以往歷史,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後我國經濟回暖,企業盈利增加,股市也一並回升。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比較關鍵,不言而喻,股票的漲跌不會脫離行業走勢,反之,行業越不景氣,這類公司的的股票價格變會普遍下降,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大部分的新手剛了解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立馬買了幾萬塊,結果後來不斷下跌,都被套住了。其實股票的變化趨勢可以在短期被人為操縱,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現在是剛入門的股票新手,把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作為首要目標,避免短線投資損失慘重。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為什麼說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息息相關
黃金和石油價格聯動的原因分析
金價與油價的正相關關系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美元匯率的波動(特別是貶值),通貨膨脹,石油出產國的黃金運作,國際大事件的發生。
1.美元匯率波動,特別是美元的連年貶值引發了金價和油價的同向波動
由於黃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場上都是以美元報價,而美元又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當美元升值或貶值時,都會帶動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同向變化。當美元升值時,金價和油價降低;而當美元貶值時,金價和油價又往往升高。近年來,美國政府大量發行美元,造成美元連連貶值,人們紛紛轉向其他風險小、可保值的資產,例如黃金。黃金是公認的硬通貨,是保值避險的最佳資產之一,人們為避險而將更多資金轉移到黃金上來,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由於人們預計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而石油又是當今工業社會必不可少的資源,人們大量購進石油,又推動了石油價格的上漲。
近年來,在美元連連貶值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節節攀升。研究者們認為,美國的雙赤字是美元貶值的主要原因。鑒於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雙創下新高,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這影響了人們對美元價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處於疲勢中。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報告,美國2005年貿易赤字連續第四年上升,達到725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貿易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5.8%,高於2004年的5.1%。不僅如此,2005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4270億美元,打破了2004財年4120億美元的赤字紀錄。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連續4年上升,並再次創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國的雙赤字已經超過1.15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在今後10年裡,美國的財政赤字總額將達2.58萬億美元,每年的赤字額均將超過2000億美元。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石油是幾大產油國的支柱產業。雖然石油生產為它們帶來了巨額利潤,但是產業結構的單一也為它們帶來了一定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石油輸出國往往將石油美元中極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去。而黃金作為規避風險、投資保值的優良工具,自然也在這些石油輸出國的選擇范圍之內。
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產油國所持有的石油美元會迅速膨脹,於是這些國家提高黃金在其國際儲備中的比例,從而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由於石油美元數額巨大,石油輸出國操作集中性強,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石油價格低迷時的情況正好相反。更嚴重的是,若石油價格低到大大影響其整個國民經濟時,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彌補其進口支出,那麼石油生產國能通過削減一部分黃金儲備,確保本國經濟正常發展。但這種削減無疑是擴大了黃金市場的供給量,從而影響黃金的價格,有時它們甚至低價拋售黃金,加劇了黃金價格的下跌。
這樣的情況在2005年表現得尤其明顯。2005年,金價與油價都大幅上揚,為石油輸出國帶來極其豐厚的收入,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黃金需求也隨著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05年中東地區的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增長了38%,其中幾個重量級產油國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尤為強烈,阿聯酋的黃金需求增長率達到33%,沙特的黃金需求增長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長率高達150%。由此可見,這些來自中東的石油美元推動了黃金投資需求增長,從而推動了金價的上升。
另一個敦促石油生產國購買黃金的動力來自於國際組織。除了中東地區比較富裕的國家外,還有一些處於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產油國,如墨西哥、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和中亞的一些國家,它們比較容易遭受石油低價的傷害,所以這些國家非常重視黃金儲備。並且這些國家接受了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大量貸款,一旦石油價格下挫,這些國家難以歸還國際貸款,容易引起國際債務危機。為此,一方面,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要求這些國家准備一定的黃金儲備以抵抗風險,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為了減輕債務壓力,其中央銀行增發貨幣,同時降低利率,推動黃金需求增長,帶動金價上漲。
金價和油價波動方向背離的分析
盡管金價和油價大體上呈正向關系,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大體上同向變動的現象,並非絕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各種復雜的原因。
例如:1975年後,當油價維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帶來的高價時,金價卻下滑了兩三年才開始上漲,並突破了原來的最高價。從1975年到1976年初,通脹率高漲引發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機重創,高失業率和破產風潮席捲西方世界,與通脹密切相關的金價,伴隨著其他物價的跌落,也開始滑落。20世紀70年代初的金價飆升中不乏對黃金的投機需求。為了阻止對黃金的投機,美國財政部宣布拍賣部分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採取相同措施,並要求其成員國用特別提款權取代黃金作為記賬單位,不僅增加了黃金市場上的供給,還減少了某些國家對黃金的需求,導致金價背離高油價,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價和金價比較明顯的背離出現在世紀之交。其間,石油價格的漲勢雖然不及上世紀70年代,但已明顯開始上漲,走出了長達20年的低迷期。與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價,1999年8月甚至達到了近20年來最低價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於「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揚,價格仍很快回歸低價位區間,大部分時間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區間徘徊。這次金價和油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國央行拋售黃金儲備,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央行。繼1999年世界銀行與瑞士銀行宣布拋售黃金後,英國央行也拋售了其儲備的約715噸黃金中的415噸,黃金價格應聲下跌2%。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黃金市場每個月吸納25噸黃金將影響不大,但是若各國央行或其他部門已認可和估算的出售黃金的數量加起來,則市場每年需吸納450噸到550噸黃金,黃金市場上供大於求,黃金價格自然低迷。
其背後的原因則是上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淡化了黃金的價值,特別是各央行心目中黃金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金融創新不斷,黃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黃金的儲備成本在國際儲備中又是最高的。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各國央行紛紛把黃金換成更能獲利的其他儲備品種,形成拋售黃金的局面,自然打壓了黃金價格。
另一個促成銀行拋售的原因是由於黃金長時間的低迷,很多黃金開采商擔心價格進一步滑落,紛紛與大型銀行簽訂了套期保值協議,合同規定按當時的價格出售以後所產的黃金。因此大型銀行向央行拆借黃金,在市場上拋售出去,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開采商,再用開采商以後提供的黃金還給央行,這更刺激了當時對黃金儲備的大肆拋售,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市場的低迷。
金價與油價在伊拉克戰爭時也曾發生過一段短暫的背離。不同於海灣戰爭時黃金價格飆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金價始終低迷。原來,在戰爭前,美元兌主要貨幣繼續走強以及美國道指和標普連續六天上漲打壓了金價,使多數黃金市場人士離場觀望。同時,黃金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普遍認同了美軍宣傳的速戰速決、順利取勝的預測,因而投資者不願積極交易,而傾向於等待進一步的交易線索。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後,金價上漲勢頭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於美英聯軍攻勢猛烈,投資者預期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二是一部分黃金投資者獲利回吐,打壓了黃金的上漲,而另外的黃金投資者陷入困境,很難判斷是做空還是做多,未能入市。不過這種短暫的背離,隨著戰事的不容樂觀以及美國新發布的不佳的經濟數據而結束,黃金價格追隨著油價的上漲腳步逐漸上漲起來。
總結
綜上所述,從歷史數據來看,金價和油價的波動存在一種非確定數字比例的正向聯動關系,原因主要是金價和油價都受美元匯率、通貨膨脹、石油輸出國的市場操作以及國際重大政治事件這幾大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其中一種價格的漲跌,結合當時的主導因素,來判斷另一個的價格走向。當然,這種關系並不是絕對的,當某個獨立的因素影響程度比較大,壓過了金價、油價的共同影響因素時,黃金和石油價格的運動趨勢可能會發生背離。但從長遠來看,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同向運動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D. 石油和黃金的關系
黃金與石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通常是正向變動的。石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石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價波動將直接影響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發展,因為美國經濟總量和原油消費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國經濟走勢直接影響美國資產質量的變化從而引起美元升跌,從而引起黃金價格的漲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削減全球經濟增長率約0.3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增長率則可能下降約0.4個百分點。當油價連續飆升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隨即調低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油價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高油價也意味著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通脹預期逐步升溫,繼而推升黃金價格。
在黃金、石油、美元這三者的關系裡,黃金價格主要是用美元來計價,石油也同樣是。上世紀70年代初,二戰後搭建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價格與石油價格雙雙脫離了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出現了價格大幅飆升的走勢。三者之間既有緊密聯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動之中隱藏著相對的穩定,在表面穩定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變動。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
在過去三十多年裡,黃金與石油按美元計價的價格波動相對平穩,黃金平均價格約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價格為20美元/桶左右。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平均為1盎司黃金兌換約16桶石油。這一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達到頂峰,1盎司黃金兌換約30桶原油。不過,隨後原油由於供應緊張,價格大幅攀升,同期黃金卻出現相對滯漲,截至目前,1盎司黃金僅能兌換約12桶石油的水平。從目前石油與黃金的兌換比例來看,黃金價格依然有上升空間。
三、美元與石油的負相關關系
美國經濟長期依賴石油和美元兩大支柱,其依賴美元的鑄幣權和美元在國際結算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掌握了美元定價權;又通過超強的軍事力量,將全球近70%的石油資源及主要石油運輸通道,置於其直接影響和控制之下,從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應,掌握了石油的價格。長期來說,當美元貶值時,石油價格上漲;而美元趨硬時,石油價格呈下降趨勢。 四、從三者關系看黃金價格走向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黃金、石油與美元這三者之間有內在的聯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黃金由牛市轉為熊市尚言之過早,這是因為:
首先,由於資源的稀缺性,黃金非可再生資源,供給的增加呈下降態勢,而需求卻不斷攀升,價格必然不斷上升。
其次,由於石油與黃金價格的同向變動關系,世界經濟對石油的耗費量日益擴大,石油價格的上漲帶動黃金價格同方向變動;另外,從歷史上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來看,目前每盎司黃金兌換石油桶數較低,黃金價格應該有上升空間。
最後,盡管近期美元出現反彈,甚至有投行認為美元或將逆轉持續多年的弱勢格局,但美元的反彈是建立在次貸危機擴散到歐洲的基礎之上,美國經濟無論是次貸危機的源頭—房地產市場,抑或是金融市場,都並未出現明顯轉機,滯脹以及雙赤字是擺在美元反彈頭上的一把利劍。目前的市場環境與2005年相似,歐元區經濟陷入困境,美元盡管基本面較差,不排除投資者在拋售歐元的情況下,回到美元和黃金市場尋求避險推動美元和黃金同步走高。
E. 為什麼石油跌了黃金就會跟著跌
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黃金和原油主要是用美元來計價。20世紀70年代初,二戰後搭建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雙雙脫離了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出現了價格大幅飆升的走勢。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後,二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黃金和原油的價格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制衡,在彼此的波動之中隱藏著相對的穩定,在表面的穩定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變動。從中長期來看,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可以看出原油與黃金的價格走勢基本一致。更多相關的知識您可以訂閱《景良東黃金投資寶典》這本書深入的學習
F. 請問黃金、美元、石油這三者之間具體存在什麼關系
你好~
石油與黃金是連動關系 可以說石油價格上漲了會帶動黃金價格上漲,因為石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因為經濟發展迅速,造成石油的使用加劇,價格自然上漲.而黃金也會跟隨油價的腳步;二,國際局勢不穩定,所以儲備原油,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上去了,黃金作為保值貨幣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了;三,國際期貨市場的大肆炒作,價格上漲成為階段性的必然。 黃金,原油的結算單位都是美元,美元匯率漲則黃金原油價格跌;美元匯率跌則黃金原油價格漲 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
我們是各大銀行的客戶服務商,為開戶簽約機構客戶提供後續免費的專業操作指導和行情分析軟體,我們有專業龐大的分析團隊,對黃金市場趨勢有很好的把握。我們公司目前和銀行合作,是銀行的授權服務商。也就是說,投資黃金白銀T+D是通過銀行的平台,我們公司只是為簽約客戶提供後續免費的操作指導服務,服務包括:
1:免費提供行情分析系統。行情比銀行快1-3秒
2:早晚各兩條黃金操作建議。每日早報,下單通知;
3:手機看行情黃金價格(免費)
4:免費模擬操作指導(培訓)。
5:享受同行業最低手續費,量大更優;
6:強大的投資經紀人團隊為你解答投資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
G. 為什麼石油結算要用美元,不用其他貨幣形式
石油屬於大宗商品,要知道不僅僅是石油,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來計價流通的,因為國際上認可美元,你即使有錢去買石油不過不用美元交易,別人也不會賣給你的,這就是美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各種方面強勢的體現。
控制石油等於控制所有國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發表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全世界。」可以這樣說,石油、糧食、貨幣就是美國控制全球的目標,控制到石油、糧食、貨幣就可以控制全世界。
當美元需求越大,美國的利潤就越大,世界經濟逐漸成為美元的蓄水池,美國不斷輸出美元流向全球,即使超發美元,導致美元貶值,這種風險也是全球各個一起承擔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的原因,當然美元不會這么輕易超發,美國建立了各種金融衍生品來吸收美元,保證美元數量的平衡。
最後總結
石油、美元都已經成為波動全球經濟的重要因素,自從石油與美元掛鉤,石油的結算就是通過美元來進行,美國算是控制了石油、貨幣這兩項東西,即代表控制著全世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可以輕易制裁靠石油出口為生的國家,同時也調戲不少國家。所以,美元結算,是美國在經濟、政治上有力的武器,成為這場貨幣戰爭中的霸主。
H. 黃金和石油
我建議,炒黃金..
為什麼這么說呢,先說黃金吧,06年到現在黃金上漲2.5倍,意味著什麼呢,原因是什麼呢
意味,有大量人在購買黃金,導致黃金價格上漲,(國際炒家的炒作)
原因,美國次貸危機,准確的講美國06年以前就開始了,06年次級債有了新的發展,很多有錢人知道,馬上就要面臨一場前所未的美元貶值時代,為了使自己的資產不會被這場危機所吞噬,他們便開始囤積不被貶值的黃金,導致價格上漲
從現在的態勢來看,黃金的價格仍呈上升趨勢,從而也就說明,次貸危機再進一步蔓延,黃金它不可能無限制的增長,那麼什麼時候掉呢?
應該是經濟復甦以後,那麼黃金價格會大幅度下降,如果明天就掉價,那你今天還會買嗎?從現在的態勢來看。經濟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那麼黃金的升值空間就會很大,
再說一下石油,07,08年石油價格飛漲。國際原油價格漲到歷史最高水平148美元一桶,他們為什麼會漲價呢,有人會說是供不應求,我告訴你這是錯的
據0708年數據統計,石油的供給量是大於需求量的,那麼價格為什麼還會上漲,是國際炒家在作怪,
因此石油的定價權,在國際炒家手中,因此價格的變化,對於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因此抄石油的風險相對較大,黃金相對來說,風險相對較小,
但是隨著經濟的復甦,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因此石油的升值空間也很大, 兩個升值都很有潛力,但我建議你還是炒黃金
I. 陳楓:為什麼黃金和原油都是用美元標價
1944年7月,美國為了從大英帝國手中接過貨幣霸權,由羅斯福總統推動建立了三個世界體系,一個是政治體系——聯合國;一個是貿易體系——關貿總協定,也就是後來的WTO;一個是貨幣金融體系,也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按照美國人的願望,是確立美元的霸權地位。但是實際上經過20多年的實踐,從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卻並沒有真正讓美國人拿到霸權。什麼東西阻擋了美元的霸權?就是黃金。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為了確立美元的霸權,美國人曾經對全世界做出承諾,就是要各國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元鎖定黃金。怎麼鎖定呢?每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有了美元對全世界的這個承諾,美國人就不可能為所欲為。說的簡單點,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意味著美國人不能隨便地濫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庫里就要多儲備1盎司黃金。
美國之所以有底氣對全世界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它當時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黃金儲備。美國人認為,我有這么多黃金在手,用它去支撐美元的信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情況並不像美國人想的那麼簡單。美國在二戰之後連續愚蠢地捲入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使美國耗費巨大,尤其是越南戰爭。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差不多打掉了八千億美元的軍費。隨著戰爭花費越來越大,美國有點吃不住勁了。因為按照美國的承諾,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著1盎司黃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國人手裡的黃金大概還有8800多噸,這時美國人知道有點麻煩了,與此同時有些人還在給美國人製造新的麻煩。比如說法國總統戴高樂,他不相信美元,他找來法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要他們看一下法國有多少美元儲備,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億—23億美元。戴高樂說,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來交給美國人,換成黃金拿回來。法國人對美國人的這一擊,對其他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其他一些外匯盈餘的國家紛紛向美國人表示,我們也不要美元,我們要黃金。這樣就逼得美國人無路可走。
於是,在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關閉黃金窗口,美元與黃金脫鉤。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人對世界的一次背信棄義。但是對於整個世界來講,當時人們還不能完全理清楚頭緒。原來我們相信美元是因為美元背後有黃金,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貨幣、結算貨幣、儲備貨幣已經實行了20多年了,人們已經習慣使用美元。
現在美元突然剎車,它的背後不再有黃金,從理論上講,它變成了一張純粹的綠紙,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使用它嗎?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國際間結算時用什麼對商品的價值進行衡量?因為貨幣是價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難道還能信任別的貨幣?比如人民幣和盧布之間,俄羅斯人(當時的蘇聯人)如果不認人民幣,我們不認盧布的話,就只能繼續拿美元做為我們之間的交換介質。
所以,美國人就利用世人的慣性和無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接受了美國人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種國際流通貨幣結算,但是從1973年10月以後,一切改變了,歐佩克宣布,必須用美元對全球的石油交易進行結算。
這樣,美國人在使美元與黃金貴金屬脫鉤之後又與大宗商品石油掛鉤。為什麼?因為美國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歡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歡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國家要發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國家都需要石油,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石油就等於需要美元,這是美國人非常高明的一招。從1973年開始美元與石油掛鉤以後,其實是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元就伴隨美國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
整個世界當時並沒有幾個人清晰的看到這一點,包括很多經濟學家、金融專家,他們不能夠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別的,不是一戰、二戰,也不是蘇聯的解囘體,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
從此之後,人類真正看到了一個金融帝國的出現,而這個金融帝國把整個人類納入到它的金融體系之中。實際上所謂美元霸權的建立是從這個時刻開始的。到今天大約40年的時間。而從這一天之後,我們進入到一個真正的紙幣時代,在美元的背後不再有貴金屬,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撐並從全世界獲利。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人類歷史上獲得財富的方式很多,要麼用貨幣交換,你要麼黃金或者白銀;要麼用戰爭的方式去掠奪,但是戰爭的成本非常巨大。而當美元變成一張綠紙出現後,美國獲利的成本可以說極其的低廉。
因為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這時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國國內,將造成美國的通脹;如果美元輸出去,那就意味著全世界替美國消化通脹,這就是美元通脹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美國向全球輸出美元,也就稀釋了它的通脹。但是美元向全球輸出之後,美國人手裡就沒有錢了,這個時候如果美國人繼續印刷貨幣,美元就不斷貶值,這對美國沒有好處。所以說美聯儲並不像有些人所想像得那樣,是一個濫印貨幣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實際上懂得什麼叫克制。從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聯儲一共發行了多少美元?大約10萬億。
這樣一比較,有人開始指責中國的央行。為什麼呢?我們的央行從1954年發行新貨幣——新人民幣到現在,已經發行了120多萬億人民幣。如果按匯率6.2跟美元折算的話,我們大概發行了20萬億美元。但是這同樣並不意味著中國亂印貨幣,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掙到了大量美元,同時這期間還有大量的美元做為境外投資進入中國。
但由於外匯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須發行與進入中國的美元及其他外幣相應的人民幣,然後以人民幣在國內流通。可是國外的投資在中國掙到了錢以後,可能就撤走了;與此同時,我們還會拿出大量外匯,從境外夠買資源、能源、產品和技術,如此一來,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幣留了下來,你又不可能將相應數額的人民幣銷毀,只能讓人民幣留在中國繼續流通,所以我國人民幣的存量必然大於美元。這也反過來佐證了這30多年中國經濟的驚人發展。中國央行承認近年來大概超發了20多萬億人民幣。巨量的超發最後全都留在了中國,這就牽扯到我後面將要談到的問題——人民幣為什麼要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