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是怎麼從海里出來的
海洋中的石油是如何被提取出來的呢?
石油污染海洋事件發生後,石油會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這種油膜可以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多種方式進行遷移和轉化。
油類物質可能會附著在魚類的鰓上,導致它們窒息。此外,它還會抑制水鳥的產卵和孵化,破壞它們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的質量。
油膜的形成會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長,從而破壞海洋生態平衡。同時,它還會破壞海濱的美景,影響其美學價值。除了控制污染源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處理海洋石油污染還可以通過圍油欄、吸收材料和消油劑等方法來進行。
在大連「7·16」油管爆炸事故的處理中,消防員經過20小時的奮戰才將油罐的火勢撲滅。隨後,遼寧海事局布置了約9000米的圍油欄,以最大限度地阻止污染區域的擴大。
圍油欄是一種漂浮型的隔離裝置,能夠將泄漏的石油控制在一定的區域內。然而,不同的風速、波浪和水流情況可能會影響圍油欄的攔截效果。
在清除海面石油污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域的繼續擴大。接下來,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抽吸機吸油、水柵和撇沫器刮油,以及吸油氈吸附原油並團坦回收處理等。
然而,這些方法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減少石油泄漏的損失,並不能徹底清潔水面。因此,需要第三步,即噴灑化學消油劑,通過化學反應促進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
但是,使用化學試劑的缺點是可能會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只能用於清理少量的油污。除了這些方法,國際上還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有燃燒和放任。
燃燒的方法只適用於浮油厚度大於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燒後,海上會留下一種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這些球狀物質打撈起來。這種做法可以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但其弊端是會引起大范圍的空氣污染,對海洋生物的破壞也非常大。
放任方法適用於遠離海岸和人類活動區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這種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會擴大污染范圍,尤其是對污染地區生物的破壞不容小覷。
為了防止墨西哥灣的浮油靠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有關部門還討論在海上修建一座「障壁島」。根據修建計劃,「障壁島」高約1.8米,長約60米,建島的泥沙將從海底挖掘,工程預計耗資3.5億美元。
盡管科學家們正在積極研究各種技術,以攻克海洋石油污染這一世界難題,但這些技術還處於試驗階段,離大規模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有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除污,即利用某些微生物及生物制劑「吃掉」或降解浮油。還有的科學家嘗試用農作物廢料清污,以及研究用液滴包裹石油的方法。
目前,大規模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仍然主要依靠傳統方法,如圍油欄、燃燒和噴灑化學試劑。
⑵ 如何在海上開採石油
海上開採油氣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工島,多用於近岸淺水中,較經濟。
2、固定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有樁式平台(如導管架平台)、拉索塔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合的重力式平台)。
3、浮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又可分為可遷移式平台(又稱活動式平台),如自升式平台、半潛式平台和船式平台(即鑽井船);不遷移的浮式平台,如張力式平台、鉸接式平台。
4、海底採油裝置:採用鑽水下井口的辦法,將井口安裝在海底,開采出的油氣用管線直接送往陸上或輸入海底集油氣設施。
(2)海下石油是怎麼開採的擴展閱讀:
海底石油的開采過程包括鑽生產井、採油氣、集中、處理、貯存及輸送等環節。海上石油生產與陸地上石油生產所不同的是要求海上油氣生產設備體積小、重量輕、高效可靠、自動化程度高、布置集中緊湊。
一個全海式的生產處理系統包括:油氣計量、油氣分離穩定、原油和天然氣凈化處理、輕質油回收、污水處理、注水和注氣系統、機械採油、天然氣壓縮、火炬系統、貯油及外輸系統等。
供開采生產的油氣集中、處理、轉輸、貯存和外運的工程設施:
1.裝有集油氣、處理、計量以及動力和壓縮設備的平台。
2.貯油設施,包括海上儲油池、儲油罐和儲油船。
3.海底輸油氣管線。
4.油氣外運碼頭,包括單點系泊裝置和常規的海上碼頭(有固定式和浮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