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原油怎麼采出來
擴展閱讀
鑽石手鏈怎麼粘上去 2025-07-15 08:53:37

石油原油怎麼采出來

發布時間: 2025-07-15 02:54:37

Ⅰ 石油是怎樣生產出來的,有什麼用處。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石油主要由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組成。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尋找石油時,物探專門負責利用各種物探設備並結合地質資料在可能含油氣的區域內確定油氣層的位置;鑽井利用鑽井的機械設備在含油氣的區域鑽探出一口石油井並錄取該地區的地質資料;井下作業利用井下作業設備在地面向井內下入各種井下工具或生產管柱以錄取該井的各項生產資料,或使該井正常產出原油或天然氣並負責日後石油井的維護作業;採油在石油井的正常生產過程中錄取石油井的各項生產資料並對石油井的生產設備進行日常維護;集輸負責原油的對外輸送工作;煉油將輸送到煉油廠的原油按要求煉制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從紅、金黃、墨綠、黑、褐紅到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

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無機論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有機論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

Ⅱ 石油是如何開采出來的

1. 石油開採的第一步是尋找油氣資源。經過長期的探索,人們開發出了多種尋找石油的方法。大多數的油氣資源是在沉積盆地中被發現的,例如我國的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等。
2. 在確定了潛在的油氣區域後,地質學家需要研究盆地的性質,包括基底起伏、岩性、形成時代和發展歷史。這些信息有助於初步判斷盆地的特性。接下來,他們要研究盆地內部的構造,利用高科技手段識別可能的生油地層和儲油地層。
3. 確定了可能的油氣構造和層位後,地質勘探人員會確定鑽井的位置和深度。鑽井工人隨後在這些位置鑽井,並在井口安裝稱為「採油樹」的設備,包括閥門和儀表。
4. 地下油層的壓力是決定能否將原油帶到地面的重要因素。一些油田,如大慶和勝利油田,擁有高壓力油層,可以通過打開採油樹的閥門實現自噴。世界上大約60%到70%的石油是通過這種方式開採的。
5. 自噴井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停止自噴,因為地層壓力下降。為了維持地層壓力並實現長期開采,需要採取相應措施。在油田開發的後期,為了采出剩餘的石油,可能會採用二次或三次採油技術。
6. 石油勘探和開采是一個涉及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和高產出的行業。中國石油行業是高新技術應用廣泛的領域之一,推動了傳統行業的現代化和跨越式發展。

Ⅲ 石油是怎樣采出來的

1. 經過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確定油氣田有工業開采價值,就要進行開發、采出石油的工作。
2. 要使石油和天然氣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鑽井。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經過艱苦勞動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氣藏,並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隨後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
3. 目前常用的鑽井技術是轉盤(旋轉)鑽井。它由地面設備(包括鑽機、井架)、提升系統、鑽桿、鑽具和鑽頭等組成。通過提升系統,鑽具被提起、放下,轉盤轉動帶動鑽具轉動,鑽頭破碎岩石。
4. 在鑽進的過程中,要及時地在鑽孔中安置一根叫套管的鋼管,並用水泥封固在通道井壁上,防止地層坍塌。套管的口徑向下逐漸變細,在套管中間再下一根引油鋼管,叫油管。
5. 地面井口上要安裝一套井口設備,上面布滿了各種壓力閥門和各個方向的管線,這被稱為「採油樹」。
6. 能否將原油從地下採到地面,還取決於地下油層壓力的大小。我國大慶、勝利、遼河、塔里木、大港等油田的許多油藏的地下油層壓力很大,因此這些油田可以通過打開採油樹的閘門,利用自噴井進行開采。
7. 維持油層壓力的常用方法是「以水驅油」的注水開采法。通過向油層下面注入水,補充由於石油開采而留下的空間,保持地層的壓力,從而使油井順利產油、保持自噴。
8. 對於無法自噴的油田,如地下油層壓力不足或原油油質較重形成難以流動的「稠油」,這類油田的採油多採用「抽油法」,也叫深井泵採油法。
9. 地下油層的儲集性能,如含油孔隙的連通程度、滲透性能等,是控制油井和注水井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採取人工方法改善這些性能,如物理法和化學法。
10. 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時,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11. 海洋採油比陸地採油難度大且成本高,目前主要有四種採油方式:從海岸陸地上打斜井,鑽至海底油層;在海中建造人工島,在島上鑽井採油;海上鑽井平台採油;利用海底採油裝置進行採油。

Ⅳ 石油原油什麼樣

石油原油是一種深褐色液體,具有特殊的氣味和復雜的成分。


石油原油是一種天然的、未經處理的石油,通常直接從地下油井中開采出來。它的外觀為深褐色,流動性良好,具有一定的黏性。原油的氣味獨特且復雜,通常帶有一種特有的油香味和一些其他化學成分的特有氣味。


詳細解釋


1. 基本特性:石油原油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主要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這些碳氫化合物包括輕質烴和重質烴,如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比例組合,形成了原油的獨特性質。


2. 顏色與氣味:石油原油的顏色通常為深褐色,有時甚至是黑色。其氣味獨特,主要是由於其中含有的硫、氮等化合物所產生的。這種氣味往往帶有一種特有的油香味和一些其他特殊氣味,這些特殊氣味與原油的來源和成分有關。


3. 物理狀態:原油是一種液體,但在某些條件下,如低溫或高壓下,可能會變為固態或半固態。其流動性良好,但具有一定的黏度。黏度的大小取決於原油中的成分和溫度等因素。


4. 成分復雜性:石油原油中還含有許多其他化合物,如膠質、瀝青質等。這些化合物使得原油具有多種用途,如燃料、潤滑油、石化原料等。由於其復雜的成分,石油原油需要經過精煉和處理才能成為各種石油產品。


總的來說,石油原油是一種深褐色液體,具有獨特的氣味和復雜的成分。它是各種工業領域的重要原料,經過精煉和處理後可以生產出多種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潤滑油等。

Ⅳ 原油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石油,原油是如何開采提煉成石油的

原油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石油,它被譽為工業發展的血液,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那麼原油是如何開采並加工成石油的呢?

第三、接下來,去除了氣體的原油通過管線送到處理廠,首先通過這個大型的油離水分離器將原油里的油水分離,讓油浮到表面。為了加。素。這個過程,工人會往裡面添加一種化學乳化劑,分離出來的水會有管線、流質蒸汽發生器,而浮在表面的油則被送到程青槽,再用化學程序過濾掉從油層帶上來的沙土。此時,前面添加的乳化劑會繼續吸收水分,直到油水比例達到98 : 2。最後提純後的石油就可以出售給煉油廠,生產出汽油、柴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工原料。

Ⅵ 石油是怎麼開采出來 的 啊 請問

石油開采主要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1. 探測

    • 石油開採的第一步是進行地質勘探,利用各種地球物理方法和地質學原理,來確定地下是否有石油儲層以及儲層的具體位置和深度。
  2. 鑽井

    • 一旦確定了石油儲層的位置,接下來就是進行鑽井作業。鑽井過程中,會使用專業的鑽井設備和技術,將鑽頭深入地下,直至達到含有石油的地層。這個過程類似於打水井,但深度和復雜程度要高得多。
  3. 採油

    • 當鑽井完成後,就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將石油從地下儲層中開采出來。常見的採油方法包括自然採油、人工舉升採油以及注水採油等。這些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儲層的特性、石油的物理性質以及開採的經濟性等因素。
  4. 提煉

    • 開采出來的石油是原油,它包含了多種烴類化合物和其他雜質。因此,在開采完成後,還需要對原油進行提煉加工,以分離出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等各種石油產品。提煉過程通常包括蒸餾、裂化、重整等多個步驟。

綜上所述,石油開采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涉及地質勘探、鑽井、採油和提煉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術來確保開採的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