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為什麼不會用完
擴展閱讀
金木集團有多少產品 2025-05-25 11:50:45

石油為什麼不會用完

發布時間: 2025-05-25 07:50:25

⑴ 我國現1億噸「超級油田」,石油為什麼用不完

石油作為一種戰略性的能源物質,之所以到今天還沒用完,是因為石油資源會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的進行再生,也就是說,可能一些石油從地下抽出來以後,它會慢慢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再產生出石油,這樣就使得對於石油的使用,可以做到源源不斷;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加大了對於石油資源的探測,無論是在大草原上,還是在叢林地里,或者在廣闊無邊的大海上,我們都能夠看到一座座石油開發設備。通過有效的探測,我們能夠發現更多的石油資源,為我們所用;另外,雖然現在的機器社會里,根本離不開對於石油的使用,但是,人類的節能意識開始增強,人們發明了很多隻需要電力,就能啟動的機器,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石油的大量使用,幫助我們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石油資源。

二、我們現在開發的石油資源並不是特別多

就目前而言,我們利用的石油資源並不是特別多,所以石油資源還有很多。

⑵ 地球的石油能源。還能讓我們用多久

都說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加以節約使用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枯竭。然而實際上呢,現如今的石油非但沒有枯竭,反而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石油會枯竭嗎?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著名的地質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日提出了 石油將會在未來枯竭, 並且他根據當時的情況以及預測,畫了一個鍾形曲線圖,在這張圖中,石油產量將會在1970年左右達到高峰,之後會越來越少,直到枯竭。

最開始,他的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後來,地球上可供開採的石油真的變少了許多,於是人們將石油會枯竭開始大肆宣揚,深入民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石油開采量並沒有真的減少, 又過了幾年之後,石油的產量不斷沒有減少,反而一直在上升。

在隨後幾十年裡,由於探測技術提高,以及礦井開采難度降低,越來越多的油田被發現,可供人們使用的石油也越來越多,人們每年開採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美國還開發了頁岩油,導致石油產量進一步提高,因此中東和俄羅斯才想要降低石油價格,抵制美國頁岩油的開發。

也就是說,根據目前的現狀來看,石油產量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多。

而且,石油實際上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而這些物質含碳量極高, 是碳-氧循環中的一環。 也就是說,只要地球生物不滅絕,地球就能夠持續不斷地製造石油。由此可見,只要地球還有生物,石油就不會枯竭。

石油的儲備量

石油的儲備量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提高而增加。事實上也果真如此, 最近這些年來,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逐年增加。

而且,很多油田被關閉並不是油田沒油了,而是油層較深,或者是含油量不高,導致開采成本急劇上升。此時繼續開采該油田需要較高的投資,但回報率較低。

而開采含油量豐富的、淺層的新油田不僅投資更少,而且回報率更高,因此很多石油公司寧願關閉虧本的老油田,然後去開發新油田。

從這些來看,石油產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低,而是不斷地提高。

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

既然石油不會枯竭,那為什麼各國還在大力發展新能源呢?關於這件事,其實有兩點重要原因。

首先是石油分布不均勻,而且開采難度不一。 在一些開采難度較低,且量大的地方,當地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石油;而在開采難度較高的地區,當地開採石油的成本就會顯著上升。

雖然每個國家開採石油的成本不同,但是在國際原油市場上,開採石油成本低的更有市場,因為它即使以很低的價格出售仍能夠盈利,但其他國家卻只能賠本。

因此,很多國家雖然也在開採石油,但開採的越多,虧損越多。但如果自己不開採石油,那相當於把經濟命脈交給了其他國家,原因是別國可以通過斷供石油來威脅本國經濟發展。所以在一些國家,開發石油也不是,不開發石油也不行。

另外,石油在燃燒時,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的發生。而全球變暖又威脅著地球生物的生存,所以,聯合國對各國的碳排放量有一定的要求。

正是因為如此,各國才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比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但是新能源技術想要完全取代石油,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原因很簡單,一些設備無法連接新能源技術,比如:使用石油作為動力的車子,無法使用電能驅動。

另外,目前的新能源所提供的能量,還無法全部代替石油。人們還需要不斷提高新能源的轉換效率,提高能量使用率,才能夠盡快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總結

地球上目前的石油儲備量,能夠供人類用很長一段時間。但由於石油屬於化石能源,在使用時會帶來環境問題,所以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

石油能用50年左右,這是小油瓶在課本上學過的內容,小油瓶也曾經一度深信不疑,但是大學選擇油氣類專業學習之後,認識也隨之改變。小油瓶想說隨著石油工業勘探開發技術的發展和地質認識的不斷提升,石油資源再使用100-200年問題應該不大,理由如下

1、廣義石油資源包括哪些?

大家通常說的石油是油氣類資源的統稱,根據儲藏形式和油品的不同,石油資源可劃分為兩種:常規石油和非常規石油(重質油、稠油、頁岩油、緻密油等)。天然氣資源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劃分,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包括近10年來最火的頁岩氣、緻密氣、煤層氣、可燃冰等等)。

這些石油資源僅僅是人類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種類,或許隨著認識的不斷提高,人類在未知領域和未知區域發現新的石油資源種類也未可知。

2、現有認識程度下全球還有多少石油資源?

那麼我們可以計算出,全球剩餘的常規石油可采儲量為4523億噸,國內一般取1255立方米天然氣=1噸原油,天然氣已采出62.9萬億方約等於501億噸,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為4381億噸。

此外按照每年油氣勘探提交的儲量增加比計算,未來常規石油和天然氣待發現資源量達3065億噸

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提升,除常規油氣資源之外,非常規油氣資源也是油氣資源的重要補充,據統計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可采總量為5834億噸

目前非常規油氣中勘探成本最低,最有效益的就是頁岩氣了,在美國頁岩氣成本已經降到很低了,相當於桶油28.3-42.5美元,已經做到了比中國東部老油田桶油成本還低,近10年來中國也加大了頁岩氣的勘探開發力度,已經先後建起了涪陵和威遠兩大頁岩氣生產基地,據報道在鄂西又發現了地質資源量達11.68萬億立方米的頁岩氣資源。

除了頁岩氣領域發現之外,目前中國在海域天然氣水和物(可燃冰)成藏理論創新與開發技術上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17年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試採取得成功,標志著中國已經具備這種古老又年輕的資源開發能力了。為什麼說可燃冰是既古老又年輕的資源呢,古老在於其形成的地質年代久遠,年輕在於人類對其發現和研究時間較晚,因此他又被稱作未來能源。

這種未來能源潛力巨大,就儲量而言,可燃冰非常豐富,約是剩餘天然氣儲量的128倍,其有機碳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氣炭含量的兩倍。僅海底探查的可燃冰分布量,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

3、石油資源可以用多少年?

有了已知剩餘資源量,再有每年全球資源消耗量,這就是個簡單的計算題了

根據推算,全球剩餘的石油可采資源量約為9000-10000億噸,按照全球原油產量43.82億噸推算,全球石油還可以開采200年時間;

按照全球5.3萬億方的天然氣產量,全球天然氣可采160年以上。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在當今能源 科技 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相信人類必定能發現更多的油氣資源種類,有效提升目前老油田並不是很高的採收率,油氣資源在近200年還能一直持久,像炫邁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很早以前就有所謂的石油枯竭論,或者是資源有限論。

其主要觀點如下:

1)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

2)人類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完的;

由於石油對現代工業的極端重要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石油還能用多少年?有人估計,如果現在地球上人不再勘探新的油田,且消費保持不變,那麼還能夠用50年(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發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統計報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2707億噸,比上一年增長0.9%,儲采比為50.6年。)。實際上類似還有很多估計,大約是幾十年到幾百年的時間,但是實際上這種估計都是非常不靠譜的。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

每年原油存儲量增長比每年的原油消費增長要多的多 。

而且每年的原油消費都是變化的,比方說,近五十年來,原油的消費已經翻了很多倍,如果50年前估計的話,可能早就用完了。

比方說,1987年,全球原油已探明儲存量930億噸,全球原油產量為30.92億噸,由此推出當時開采年限為「僅為」30年左右。而實際上,2017年最新的數據顯示已探明的儲存量為2707噸,接近三倍。

2017年,原油的日均消費接近1億桶,約為1300多噸 。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新能源正在逐步被發現和替代。原油的重要性在下降。但 是中短期內,原油的地位不容動搖 。


雖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邊際採收成本正在提高,如頁岩氣;因為簡單的油已經被採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多都是採收成本更高的。不過技術也是在進步的,技術進步將會緩解這種情況。但是究竟能不能跟上速度呢?還不好說,但是不用太擔心 ,能量是守恆的 ;


能源是一門學問,要想真的弄懂,還有很多要學習的部分。就個人來說就不用擔心原油能不能用完了,反正這輩子是用不完的了。 發展中的問題自然會在發展中得以解決 。自有專家來解決這些事情。

正如著名的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在談及能源轉型的未來時所預言,「石器時代的終結並非因為石材的耗盡,而石油時代也將在原油枯竭之前終結」。

⑶ 「石油枯竭論」為何遭到反對難道石油資源真的不會枯竭

因為以前就經常說石油會枯竭,但是到現在石油還很多,所以會遭到人們的反對。但是石油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石油總有一天會枯竭的。

⑷ 石油什麼時候用完

石油不會真正用完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其形成需要數百萬年以上的時間。隨著人類不斷開采和使用石油,石油的儲量會逐漸減少。但是,石油的用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用完,而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石油資源的存量是非常龐大的,全球各地的油田儲量眾多,開採石油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隨著技術的發展,許多之前難以開採的油田也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從短期來看,石油不會迅速用完。即使某個地區的石油資源逐漸枯竭,仍有許多其他地區仍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可供開采和使用。當然,我們需要認識到石油資源的有限性,並積極採取措施實現可持續發展,如開發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這不僅有助於減緩石油資源的消耗速度,也有助於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長期發展。


此外,關於石油的消耗速度和使用期限,也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全球經濟發展狀況、人口增長趨勢、能源政策以及能源消費模式等都會影響石油的消耗速度。在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快的地區,石油的消耗量往往會更大。而如果能源政策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那麼石油的消耗速度可能會減緩。總之,我們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來預測石油何時會用完,因為這涉及到許多復雜的因素。但是我們可以採取行動,通過節約使用石油、開發新能源等方式來延長石油的使用期限。

⑸ 地球上的石油人類真的用得完嗎

用不完。

二、石油儲備:

在1970年的時候,全世界的石油儲備量是5500億桶,然而從1970年到1990年全世界就用掉了6000億桶的石油,石油並未枯竭,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們每天都在探知新的油田,英國石油公司最近的報告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的石油總儲備量上升了50%,每當我們感覺石油快要枯竭的時候就會發現新的油田,而且枯竭的油田並不是沒有油了,而是不好開采,中國的油田一般只能開采20%左右,剩下的依然存放在地下等待開采。目前國際上已經開始開采頁岩油,頁岩油不好開采,但是目前開采成本在逐年降低,等待遙遠的將來頁岩油枯竭的那一天,相信人類早就發現新的替代能源了。

⑹ 石油枯竭是騙局嗎為什麼每年開采這么多石油,石油還沒用完

在坊間,一種流傳著一些說法,大意就是石油大概會在未來的多少年內用完,或者多少年後石油會枯竭。隨著時間的流逝,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時間版本。那石油真的會枯竭嗎?

“石油枯竭”到底是不是偽命題?

這要從我們上世紀50年代說起。“石油枯竭”的說法就是在那個時候興起的。在當時有個地球物理學領域的專家,他的名字叫做: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他長年研究相關領域,提出了一個石油峰值理論。在這個理論中,他繪制出了一張圖,這張圖橫坐標是年份,縱坐標是全球石油的年產量。通過他的研究,他得出這應該是一個“鍾形曲線”。

總結

基於上述的這些原因,我們就會發現,人類是不可能開采完石油,石油在人類滅絕之前也不可能會枯竭。

⑺ 地球上的石油會不會被人類用完還能開采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其實是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說石油早晚有一天會被人類用完的,畢竟石油用一桶就少一桶。而石油的生成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來看,石油的生成至少也需要200萬年,可人類消耗石油的速度卻比較的快。隨著科技的進步,石油的消耗速度還會進一步的加快,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早晚有一天會枯竭的。根據美國石油協會給出的官方數據來看,現在地球上剩餘的石油總量大概還能開采95年。

除了這些以外,不能排除現在還有一些油田是沒有被發現的,隨著未來科技能力的提高,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油田被發現。而且就算未來有一天石油會枯竭,但到時候肯定也會有其他的東西來代替石油。比如就拿汽車行業來說,以前的汽車只能夠依靠油,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新能源汽車,這就代表汽車將不會只依靠油了。

⑻ 地球上的石油用都用不完

從理論上講,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如果照目前的挖掘、使用速度,在不久的將來會耗竭的。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因為石油資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桶,少一桶。不像水資源,還能回收再利用。
但從實際角度出發講,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是永遠用不完的!一邊人類開採石油使用石油,另一邊,石油資源也在慢慢的產生囤積,只是目前石油生成的速度,沒有挖掘使用的速度快。
如果你不太理解我說的這點。我們可以把石油資源當做一片土地上的小草。只要不把小草斬草除根,那麼在這塊土地上面放多少頭牛羊,小草永遠都吃不完。但可能存在牛羊吃不飽的情況。也就是人類不夠用石油資源了。
所以目前世界大趨勢,還是開發新能源。比如風能、水能、潮汐能、核能、太陽能等等。用石油的大戶,汽車也開始轉型為新能源汽車,用電池驅動。這些都是為了應對地球上石油、天然氣資源未來會枯竭,做好的長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