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汽油為什麼從新加坡進口
香港汽油從主要是新加坡和韓國進口其次是大陸,柴油主要是從大陸進口。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便利,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樞紐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還是聯系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香港不是一個生產石油的地方,而且上個世紀末早就已經去工業化,本土沒有煉油廠。香港所有汽油柴油都需要外地購買進口,大部分都是來自新加坡。
新加坡有屬於自己的煉油廠,當然他們也是需要從產油國購買原油再加工提煉汽油。生產出來的汽油,再通過油輪運輸過來香港。這里就可以說明2個問題:第一,香港的油價會受到新加坡汽油出口價格影響;第二,就是運輸費用比較高。
㈡ 香港有伊拉克石油礦和儲備石油的是哪家公司
香港永創國際石油貿易有限公司。
香港永創國際石油貿易有限公司通過成為沙特三大石油公司伊拉克SR石油公司的亞洲石油授權人,負責原油、成品油在亞洲的接單銷售工作。
香港永創貿易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和木材業務,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一手的石油和森林資源,香港永創貿易有限公司的法人創始人蘇洪蓮女士。
㈢ 香港的汽油是哪裡生產的
本地成品油全部來自新加坡,而生產出來的汽油則會經運油輛運來香港,再儲存在青衣的油庫,郵輪的運輸成本較陸路為高。由於油庫的租金不菲,全港也只有四間油公司會從新加坡進口汽油,它們分別是 Shell 蜆殼、Caltex 加德士、Sinopec 中石化及 Esso 埃索。而中國石油和東方石油都只是從前面四間油公司購買成品汽油。
㈣ 中國所能控制的南海油田有哪些
屬於中國的地區開採的不過,跟過去海上鑽井技術設備條件不夠有關,而且海上開采成本很高,巨大投資、巨大風險,也要涉及具體損益核算。
中國實際開採的海上油田,除東海的「天外天」油田外,基本都是近岸油田。
現在開始重視這一塊了,中國自行研發的先進海上鑽井平台已經投入使用。
————————————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發現於1985年3月,西江30-2發現於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區域15/22啟動第一口探井之前,進一步對該區域進行了 146公里 的地質調查。第二塊油田30-2的商業可行性在1990年被證實。
在對24-3和30-2油田進行了聯合開發研究之後,1991年底這兩塊油田的整體開發計劃(ODP)被提交到中國有關部門審批。ODP中估計開發成本為6億美元,按計劃在1994年11月投產24-3油田,然後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產。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儲量為1.83億桶, 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儲量為2.54億桶。1992年1月ODP獲得批准。
這兩塊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國際公司亞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51%)進行作業。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於1985年8月發現, 1990年9月投產。惠州26-1油田於1988年3月發現,1991年11月投產。惠州32-2油田於1990年12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 32-3油田於1991年1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5油田於1996年9月發現,1999年2月投產。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項目成功投產,該油田石油日產量將增加1萬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發現於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國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該油田位於南中國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東南方向 1000英尺(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於1985年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得區塊29/04合同。經過初步勘探研究後,流花11- 1A 開鑽。測試產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隨後進行的評價井鑽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證實油儲量巨大,超過10億桶。1993年12月,科麥奇公司加入合作開發的隊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東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於1999年發現。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 CONHE )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直屬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的加工、貯運、銷售;天然氣管道的輸送、石油、天然氣產品的生產、銷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氣、石化深加工等)。兼營與主營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服務及配套服務。南海東部公司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 113°10′ 以東、面積約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 13 年來,已有8個油田建成投產,公司每年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至 1996 年產油量超過 1000×10 4t,在全國陸海油田中年產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氣田
潿洲10-3油田
於1982年12月發現,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國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產, 1992年5月16日轉為自營,與 1991年8月20日 自營建成的潿洲10-3北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30萬噸,至今已產原油近40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南海自強號
潿洲11-4油田
潿洲11-4油田仍是潿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發現, 1993年9月19日 自營建成,設計產能60萬噸,經改造達80萬噸。與 1999年8月2日 自營建成的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90萬噸以上,至今已產原油近60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潿洲11- 4A ,潿洲11- 4C
潿洲12-1油田
潿洲12-1油田,是潿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發現, 1999年6月12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100萬噸,至今已產原油近160萬噸。與潿洲10-3油田、潿洲10-3北油田、潿洲11-4油田和潿洲 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了南海北部灣潿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潿西南油田群總體開發工程投產慶典儀式在北部灣的潿洲島上隆重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人民幣,歷時三年建成。並每年向廣西北海煉油廠供油5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潿洲12-1
崖城13-1大氣田
項目背景
崖城13-1氣田位於三亞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約 100米的地方發現的,估計儲量在3萬億立方英尺。阿科為作業者並擁有該氣田34%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擁有51%的權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擁有 15%的權益。崖城13開始投入生產時,成為中國第一個海上氣田。
㈤ 香港進口原油最大的公司
香港進口原油最大的公司是潤誠國際能源(香港)有限公司。潤誠國際能源(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香港潤誠或潤誠國際),公司於2018年在中國香港成立,經營原油、成品油和化工品等進出口貿易。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型的能源貿易企業,潤誠國際業務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主要資源國的國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戰略夥伴關系,在國際能源市場享有良好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