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調價機制什麼時候實行的
擴展閱讀
如何編製成本差異計算表 2025-07-08 04:27:44
親子活動費用怎麼看 2025-07-08 04:26:42

石油調價機制什麼時候實行的

發布時間: 2023-03-21 10:44:14

中石油油價什麼時候調價

您好
發改委最近一次上調油價是在今年的4月7日,4月7日當天,紐約原油期貨近月合約價格為110.3美元/桶。本月28日,紐約原油期貨收盤下跌0.6% 報每桶90.61美元,而今天凌晨國際原油紐約期貨報收95,42美元 ,從上次上調成品油價,原油已經下跌20%發改委在等什麼?等國際原油上漲,證明了發改委絕對不肯讓利於民,不肯放棄壟斷集團的利益,甚至自己制定的「調價機制也可以不遵守。 2009年5月8號出台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國際市場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發改委價格司即可相應調整汽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價格。今年國際油價下跌激烈,屢屢突破4%,不料發改委按兵不動。這使得新定價體系的兩個核心標准——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超過4%——成為一紙空文。

❷ 92號油價調整時間

92號油價調整時間是2022年11月21日24時。

根據有關報道,新一輪國內92號油價調整時間確定為11月21日24時,相關部門會根據10個工作日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平均值變化率調整國內柴油、汽油價格。

下一輪油價調整拆鬧窗口開啟時間於2022年11月24時正式開啟,截止目前僅有6個工作日。2022年4月15日24時,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將會打開,根據現在國際原油的走勢設定周期。

油價調整機制

現行的油價調整機制,是從2013年3月27日進行調整後開始執行的。根據現行的調整機制,我們國內的成品油價格也基本上和國際油價接軌了。

畢竟,我們國家也是石油的進口國。我們國家的原油進口比例還是很高的。國家為了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也是對油價調整機制進行了調整。2016年到現在,油價調節機制一直沒有變化,只是中間加了一些稅,目前國內實行的成品油定價迅戚機制,與國際油價為有條件的聯動關系。

我國現行的成品油調價機制旅昌罩主要掛靠三個國際油種: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採用這三地原油現貨價格的加權平均值。

❸ 油價調整周期

油價調整周期是10個工作日,也就是說是十個工作日之後油價調整窗口開啟一次。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

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綜合計算近10個工作日平均值仍較大幅度高於上期水平的,就會提升油價。

已實行全省統一價格的地區,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全省統一最高零售價格。暫未實行全省統一價格的地區,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心城市最高零售價格為基礎,考慮運雜費增減因素合理安排省內非中心城市最高零售價格。

❹ 國內油價按三地調整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三是2001年11月份開始的國內成品油價格接軌機制進一步完善階段,神液主凳隱要內容是由單純依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參照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石油市場價格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游粗物。

❺ 中國石油油價怎麼定的

成品油定價機制,即成品油定價的過程方式、法則方案。成品油定價機制在經歷多次改革後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於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這個機制實現了與國際油價實行有條件的聯動,此舉有助於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並逐步跟國際油價接軌。
擬定背景
國家發展改革委擬定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將現行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的定價機制,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並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 同時,新方案提出,將原允許企業根據政府指導價格上下浮動8%降為4%左右,折成額度取整確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確定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中規定的「當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高於5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提高到80美元。
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兩種時間表可供選擇: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和燃油稅費改革一起啟動,最早啟動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降低成品油價格,於2009年1月1日進行燃油稅費改革,即開征燃油消費稅。具體如何「拍板」,正在等待國務院高層和相關部門的最後決策。[3] [4]
零售價格
早在2006年,國家就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調整,並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零售基準價以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並允許企業在此基礎上上下浮動8%確定具體零售價格。
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著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再「盯住」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而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和米納斯(Minas)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再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潤確定價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見官方公開表述。
最新調整的方案,將現行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並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
這一政策思路意味著,未來成品油經營企業將獲得一定的定價自主權,同時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率將加快,次數將增多。
實質上,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實踐中,一直面臨著尷尬局面。因為成品油供應體系存在著兩個主體,一是民營企業,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後者在政府價格管控下,不能隨意調整價格,而前者在供求變化和後者價格管控中,獲取了利潤空間。
「現在民營銷售企業的利潤空間相當大。」石化專家、北京異構石油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薇對記者分析,目前國內成品油價偏高的情況下,民營加油站一噸能賺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從國外進口的原油約50美元/桶,而國內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價格出售,摺合成人民幣大概6000多元/噸,而地方煉油廠出廠的成品油價格4000多元/噸。按照2008年規定零售價格上下只能浮動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隻能降價8%。而民營加油站可以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渠道降價,從中賺得豐厚利潤。[5]
「採用最高限價的方式是比較合理的一種選擇。」上述專家稱,實行最高限價,意味著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過最高限價,多低的價格國家不管。
對此,調整方案也給出了相應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經營企業可根據市場情況在不超過最高零售價格、最高批發價格或最高供應價格的前提下,自主確定或由供銷雙方協商確定具體價格。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流通環節費用變化等情況適當調整流通環節差價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價,市場穩定,民眾沒有意見就可以了,企業出售油價低多少不用政府操心的。」陳薇稱,如果有了最高限價,加油站的利潤空間將得到有效限制,不會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除了調整零售價格標准,成品油價格機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價格改革方案,即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的機制。
雖然這種間接接軌的機制不變,但據了解,政策層面未來可能在調控區間上進行適當調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看,價格部門核算出的零售基準價會被摺合成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低硫輕質原油的一種,是美國石油工業的基準原油,已成為世界各地原油產品的重要定價基準之一)價格,當這個摺合價格介於18-50美元每桶之間時,國內成品油價將與國際油價同步調整;但如果低於或高於這個范圍,國內成品油價將分別按照另外一套方法進行不等比例的調整。
具體核算是,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和米納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按2004年行業平均利潤率為5%左右),來確定成品油價格。其中,18~50美元之間按照上述公式計算,50美元以上開始扣減加工環節利潤,每上漲1美元扣減1%的利潤率,到55美元減為零,55~65美元為零利潤。
據悉,調整中的方案還提出,擬將50美元這個臨界點調高到80美元。
成品油價格調整涉及面廣,利益調整復雜,為此,相關配套措施也是調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據悉,如果按上述機制調整,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相關行業價格聯動、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以及石油漲價收入財政調節等四個配套機制都將發揮「配合」作用。[5]

❻ 油價92號汽油 調價時間

成品油價格調整周期是10個工作日,也就是說在十個工作日之後汽油價格就會調整一次,工作日不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

成品油定價機制即成品油定洞扮橘價的過程方式、法則方案。成品油定價機制在經歷多次改革後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於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這個機制實現了與國際油價實行有條件的聯動,此舉有助於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並逐步跟國際油價接軌。

2013年納團3月26日,《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624號)》發布,縮短調價周期。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周期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並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下一輪油價調整預測: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繼續呈現下行的趨勢,不過由於國際油價已經普遍低於40美元/桶缺芹,下一輪大概率將觸發保護機制,即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或將繼續擱淺。

❼ 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機制是怎麼樣的

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機制是原則就是「十個工作日一調」即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等三地以10個工作日為周期對國際油價進行評估,國際油價上漲就上漲,下跌就下跌,但當汽、柴油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依法採取臨時調控措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當特殊情形消除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准,價格機制正常運行。

依照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 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每桶40美元即為所謂的「地板價」。

(7)石油調價機制什麼時候實行的擴展閱讀

2020年截至目前國內成品油調價歷程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歷11次調整,其中8次擱淺、3次下調,汽、柴油價格分別累計下調1850元/噸、1780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從3月31日24時的調價窗口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6次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而擱淺。

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6月28日24時開啟。截至6月24日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0.67美元/桶,變化率為4.05%,對應的汽柴油應上調125元/噸。如果本次油價上調落實,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將呈現「一漲三跌八擱淺」的格局。

❽ 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歷史因素


1998年以前的長時期內,中國的成品油用戶享受著低油價的待遇,那時石油價格的調整,一直由國家確定,往往是一次調整,長時期內不變。但隨著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完全由政府定價已經不合時宜,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趨勢。到了1998年,隨著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兩大集團重組,油價改革也拉開了序幕。
1998年以來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管理體制改革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價格初步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階段,1998年6月3日,原國家計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規定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按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相應確定,原油價格自1998年6月1日起執行,成品油價格自1998年6月5日起執行;二是2000年6月份開始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階段,即國內成品油價格隨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相應調整;三是2001年11月份開始的國內成品油價格接軌機制進一步完善階段,主要內容是由單純依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參照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石油市場價格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與以上3個階段相應,中國的成品油價格經歷了幾番引人矚目的波動。1998年出台油價改革方案規定,原油基準價由國家計委根據國際市場原油上月平均價格確定,每月一調。而汽油和柴油則實行國家指導價,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集團在此基礎上可上下浮動5%。那時國際石油市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打擊下,一片低迷,成品油價格實際上未作明顯調整。直到1999年4月,國際油價開始上漲,國內油價也常常突破限制,國內煉油企業更是面臨生產經營困難。這輪漲勢期間,2000年6月的改革使國內油價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成品油價格開始每月一調。
從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國內成品油價格隨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累計調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又有新的變化,改每月調整為按照國際市場油價波幅不定期調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價格兩次調低,2002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又經歷了幾次漲價。到2003年,成品油價格再次成為熱點,後半年國內一些地區開始出現「油荒」的呼聲。在國際油價的推動下,2003年一季度國內市場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別是2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將汽、柴油零售中准價每噸分別上調190元和170元後,進一步加熱了國內市場。3月1日國家收回了提價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價格(受SARS影響),但國內成品油市場經短暫的沉寂後,又逐漸加熱。12月6日國家最終提高了成品油價格,壓抑的國內油價才有所釋放,市場價格順勢升高。 調價時間滯後,未能及時靈敏地反映市場變化。現行國家確定的成品油銷售中准價,是要在國際市場三地價格加權平均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才作調整,每次調整至少也在一個月以上,有時幾個月不動。特別是國際市場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國內市場,按其確定國內油價則難以反映國內市場的真正需求,既誤導生產也影響銷售。 機械接軌,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需求。一是定價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調價噸油在200元上下並不鮮見,致使提價要麼過高,實際價格達不到,所定價格形同虛設;要麼降價過低,達不到促進生產的目的;要麼調價滯後,所調價格時過境遷,使得國家指導價起不到指導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費結構、習慣及季節變化等,與國內市場不盡相同,而且國內各地市場的需求情況也不盡相同,按照國際市場油價制定國內價格,同國內市場的實際狀況必然有出入。 透明滯後的定價機制,刺激投機,干擾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使政府定價異化,沒有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帶來經營者不平等的市場機遇。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國際市場變化滯後一個月,給投機經營預留了較大空間,刺激囤積居奇等投機行為。 原油價格與成品油價格接軌不對稱,影響了成品油生產經營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國際油價變動情況,每月1日進行調整,而成品油價格調整則有一個穩定的區間。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價,成品油價格不提,原油降價,成品油不降,生產企業原油進價與成品油銷價不匹配,不利於產銷銜接。

❾ 汽油什麼時候調價

2022汽油調價時間如下所示:

1月油價調整時間:17日24時、29日24時;

2月油價調整時間:17日24時;

3月油價調整時間:3日24時、17日24時、31日24時;

4月油價調整時間:15日24時、28日24時念拆;

5月油價調謹卜整時間:16日24時、30日24時;

6月油價調整時間:14日24時、28日24時;

7月油價調整時間:12日24時、26日24時;

8月油價調整時間:9日24時、23日24時;

9月油價調整時間:6日24時、21日24時;

10月油價調整時間:10日24時、24日24時;

11月油價調整時間:祥高穗7日24時、21日24時;

12月油價調整時間:5日24時、19日24時。

國內油價的定價機制:

我國的成品油調價機制主要掛靠三個國際油種: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各自佔比為布倫特40%,迪拜30%,米納斯30%,採用這三地原油現貨價格的加權平均值作為原油成本的基準。加權平均值就是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有了原油價格成本,再加上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運費、煉油廠的煉油成本和適當的利潤空間等,共同形成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

❿ 油價調整時間是什麼

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生效時間:調價發布日當天24時。規則: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國家會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最新油價將會在4月15日24時(下周五晚上12點)進行調整。今年的前6次油價調整都出現了上漲,算下來今年油價已經連漲3個月了。

我國成品油價格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進行調整的,調整周期為每10個工作日一次,因此,只要知道任意一次調價日期,就能推算出其他的調價時間了。

油價的調整機制

根據2016年國家發改委出台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是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並且需要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來進行確定的。

同時規定,國內汽、柴油的價格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所以,最近之所以上調油價,是因為本輪計價周期內,參考的國際油價均價遠高於上一周期。那麼相對應的,下個調整窗口,國內油價很有可能會迎來一輪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