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松石油怎麼用
擴展閱讀
如何編製成本差異計算表 2025-07-08 04:27:44
親子活動費用怎麼看 2025-07-08 04:26:42

松石油怎麼用

發布時間: 2023-03-21 03:25:13

⑴ 石油的定義與用途分別是什麼

一、石油的定義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神經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五千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石油外觀上看是一種黑乎乎的油狀粘稠液體。它是一種深藏於地下的可燃性礦物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據科學家分析:將來有可能開採的石油資源,1/3在大陸,1/3在淺海,1/3在深海和兩極。海洋將成為人們開採石油的重要基地。海洋里為什麼會蘊藏著這么豐富的石油呢?原來,海洋里有數不清的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居住在海底的珊瑚、藻類、軟體動物及漂浮在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們繁殖很快,能產生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是生成石油的原材料。死亡的海洋生物遺體,跟泥沙一起沉積、埋藏在海底,在缺乏氧氣的環境里,受到高溫、高壓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後就會變成一滴滴的石油。起先它們分散在各自的生成地,後來隨著海底地形的變化,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儲油盆。數不清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為有開采價值的石油礦藏。
那麼,什麼是石油呢?從實質上講,石油是多種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或是多種烴的混合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出的油狀可燃液體礦物稱為石油,把可燃氣稱為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為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的深入研究,認識到石油、天然氣和瀝青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在組成上都屬於碳氫化合物,因此將它們統稱為「石油」。
1983年第11屆世界石油大會對石油定義為:石油(Petroleum)是自然界中存在於地下的以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為主,並含有少量雜質的復雜混合物。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類型,存在於地下儲集層內,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天然氣(Natural Gas)也是石油的主要類型,呈氣相,或處於地下儲集層時溶解在原油內,當採到地面,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從原油中分離出來時又呈氣態。我們把從油井中采出來的未經加工的液態石油稱為「原油」。但在工業界、日常應用中,通常「原油」與「石油」混用,並不加以區分。
二、石油的用途石油是「百寶箱」,「寶」指的是烴,「百」形容石油中各種各樣的烴非常多。現在,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與石油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公路上賓士的汽車,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江河裡航行的輪船,田野里的播種機、收割機,工地上的挖掘機、大吊車,軍隊中的坦克、裝甲車等,為它們作動力的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我們所用的塑料文具盒、圓珠筆,注射用的一次性針管、輸液管、塑料袋,身上穿的化纖衣服等產品,也是由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化工原料製成的。歸納起來,石油主要用於三個方面。
1.作為能源用石油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優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後,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汽油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燃燒1kg汽油所產生的熱量分別相當於燃燒1.4kg的煤、1.5kg的木炭、2.4kg的木柴所產生的熱量。汽油有不同的標號,標號越大,表示汽油的質量越好。
煤油過去主要用於照明。現在生產的航空煤油主要用作噴氣式飛機的燃料。柴油廣泛應用於農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采礦業等行業中。拖拉機、載重汽車、吊車、挖掘機等大型動力機械都是用柴油作燃料的。
液化石油氣是很潔凈的燃料。它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把石油氣壓縮成液態裝入鋼瓶,就可以送往千家萬戶。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對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動力進行改裝,以液化石油氣代替汽油,可以極大地減輕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天然氣是一種可燃氣體,通常情況下它和原油相伴而生,稱為伴生氣。而從單純氣藏產出的天然氣稱為非伴生氣。目前,天然氣主要用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使用方便等優點。為解決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我國實施了「西氣東輸」工程,使許多城市已由原來用煤作燃料改為用天然氣作燃料。
世界能源結構的演變趨勢表明:未來三五十年內油氣儲量豐富,油氣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天然氣有可能成為未來能源消費的主導方向。要轉向以油氣為主的能源供應路線。到2050年,我國一次能源供應構成中,油氣的比重要從25%~35%提高到40%~50%,一次電力的比重將從10%~15%上升到15%~20%,煤炭的比重則由55%~60%降到30%~35%。
2.作為化工原料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和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農葯、化肥、炸葯、染料等。
石油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一家年產8×104t合成橡膠廠一年的產品相當於145萬畝1畝=666.7m3。橡膠園一年的產量。—家年產萬噸的合成纖維廠一年生產的產品,相當於30萬畝棉田一年生產的棉花,或從250萬只羊身上一年剪下的羊毛。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現在就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例如,用石油作原料生產出來的合成纖維——腈綸,就與羊毛的特性相似。它蓬鬆捲曲,柔軟保暖,有彈性,吸濕性好,洗後易干,而且比羊毛輕、強度高、耐腐蝕、耐日曬、不發霉、不蟲蛀。利用腈綸的這些優點,可將腈綸與棉、毛混紡製成布料、毛線、人造毛皮、毛毯等。合成纖維還有棉綸、滌綸、丙綸、維綸等多種。它們正在逐步取代毛、棉製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另外,合成纖維在工業、國防等方面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3.其他用途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和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
一切機器,無論大小,都要加上潤滑油或潤滑脂,以減少摩擦和磨損,才能順利運轉。石蠟的用途很多,蠟燭會給我們帶來光明;過生日時插上蠟燭,會增添歡樂、喜慶的氣氛;在棉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取洗滌劑、分散劑、潤滑脂等。瀝青為人類的交通事業做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有了它,才有了寬闊的柏油馬路。瀝青具有很好的粘結性、絕緣性、隔熱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鐵路枕木、地下管道及建築防腐,水庫堤壩防滲透,地下電纜防漏電等。
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有些國家已把合成蛋白用作飼料,它將來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⑵ 古代石油是怎麼發現與利用的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中國古人就已發現並利用了石油。那麼在古代到底是誰首次發現並利用了石油?據史料記載:他就是北宋時期的沈括。

在古代到底是誰首次發現並利用了石油?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漢族,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

我國最早記述石油與石油開採的記載也來自於沈括的《夢溪筆談》。那是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50歲,出任陝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線對抗強敵西夏的入侵。他在緊張的軍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間開採石油的過程,在《夢溪筆談》中他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與開采過程。他是這樣寫的:

「在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石油,就是過去說的高奴縣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產生在水邊,與砂石和泉水相混雜,時斷時續地流出來。當地居民用野雞尾毛將其沾取上來,採集到瓦罐里。這種油很像清漆,燃起來像火炬,冒著很濃的煙,帳幕沾上了油煙都變成了黑色。我猜測這種煙可以利用,於是試著掃上它的煙煤用來做成墨,墨的光澤像黑漆,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於是就大量製造它,給它標上文字,叫做『延川石液』。這種墨以後一定會廣泛流行在世上,只是從我開始做它罷了。」根據現有的史料,他是第一個使用石油的人,他將石油燃燒後產生的煙塵製成了墨,他還寫過一首《延州詩》,描述了延州開採石油形成煙塵滾滾的盛景:「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未老,石煙多似洛陽塵。」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沈括,最早描繪石油形態與開采過程的是沈括,最早用石油煙塵代替松煙制墨的也是沈括。他筆下的延州石油如今已形成我國著名的長慶油田,年產量達到了二千萬噸,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⑶ 在我國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還有哪些奇特功用呢

石油和天然氣是現代社會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原料的來源。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了油、氣的性能,並將它們應用到生活和生產上。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幾個國家之一。在我國古代,石油及其製品,主要用於民用照明、工業上作燃能等、醫葯上殺蟲治病、戰爭上制“火球”作為火攻的武器等多種奇特功用。


北宋時期,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設有軍器監,這個軍器監設置相當完備,而且規模甚大,“其役兵有萬、全軍匠三千七百人。東西作坊工匠五千人。”監之下,又分設十一個作坊(相當於今天的車間),即“其作凡十一目。所謂火葯、青窯、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爐、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

由此可見,“猛火油作”是當時宋都(開封)的中央軍器監十一個作坊之一,即獨立的一個煉油車間。用原油煉制石油產品——“猛火油”。

使用時,可將猛火油用“筒櫃”“猛火油櫃”(即噴火油的機械裝置)噴出,火油攻敵,威力很大。《武經總要》前集卷雲:“於踏空板內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火;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宋人康與之著《昨夢錄》又說:宋朝時,為了保衛西北邊防,將大量“猛火油”運到邊陲,作為守防武器,並懂得修池儲存油了,“西北邊城防城庫,皆掘地作大池,縱橫丈余,以蓄猛火油。”足見“猛火油”在宋代軍事上有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其噴發機械技術,亦相當先進了。

⑷ 石油,在古代的用途有多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開始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石油在典籍中名稱極多,有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現在通用的「石油」一名首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鄜、延境內有石油」。

除了燃火和制墨,石油也能用於潤滑,就像今天市面上出售的種類繁多的潤滑劑一樣。晉代張華的《博物志》提到甘肅玉門一帶有「石漆」,可以用於「膏車」和「膏水碓缸」,「膏」就是現在所說的潤滑。《資治通鑒》也說古人在出征前常常「秣馬脂車」,也就是喂飽馬匹,潤滑好車軸,而且潤滑用的也是石油。

另外石油還可以拿來葯用,對於石油葯用論述最為詳細的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石油)主治小兒驚風, 可與他葯混合作丸散,塗瘡癬蟲癩,治鐵箭人肉」 「氣味與雄硫同,故殺蟲治瘡,其性走竄,諸器皆滲。惟瓷器、玻璃不漏,故錢乙治小兒驚熱、膈實、嘔吐、痰涎,銀液丸中用,和水銀、輕粉、龍腦、蠍尾、白附於諸葯為丸。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能通透經絡,走關竅也」。

可見在古代,石油的應用同樣廣泛,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在1000年後的今天,石油不僅「大行於世」,而且幾乎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了石油的世界真得難以想像。

⑸ 松脂油的價格及作用

松屬樹木分泌出來的樹脂,稱為松脂。從化學組成來看,松脂主要是固體樹脂酸溶解在萜烯類中所形成的溶液。松脂被加工後,揮發性的萜烯類物質稱為松節油,不揮發性的樹脂酸熔合物稱為松香。松脂剛從松樹樹乾的樹脂道流出時,無色透明,其萜烯含量可達36%。在與空氣接觸後,萜烯揮發很快,同時樹脂酸呈結晶狀析出,松脂本身逐漸變得濃稠,呈蜂蜜狀的半流體。從林區送到工廠的松脂,常常含有各種機械混合物,包括松針、樹皮、木片、昆蟲和灰塵等。馬尾鬆鬆脂一般組成為:

松香 72—75%

松節油 16—20%

水分 4—6%

雜質 0.05—0.3%

松脂靜置時,樹脂酸的結晶從松脂中析出下沉。上層常呈現一層黃色的液體,它是由液體萜烯和一些難於結晶的物質組成。上層液體中松節油含量可達50%,其他的物質主要是氧化樹脂酸。

如果松脂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松節油逐漸揮發、氧化,並將部分氧轉給樹脂酸,松脂顏色變黃而乾涸,這種松脂通常稱為「毛松香」。毛松香加工時得到的松香、松節油產量和等級都要降低。因此,採得的松脂應及時加工,以保證松香、松節油的品質。

松脂的用途是經加工除去雜質,並用蒸餾的方法,生產出合格的松香、松節油產品,這兩種產品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什麼叫采脂?廣東有哪幾種采脂樹種?

松屬樹木的木質部有樹脂道,在樹脂道中聚集著松脂。當人們在活的松樹樹幹上有規律地定期開割傷口,割破樹脂道,使松脂大量從傷口流出,並收集松脂的作業,稱為采脂。采脂是采割松脂和松脂采割的簡稱。

有人說,「采脂不過是在樹上開割傷口」,似乎很簡單,好象一看就會。實際上並非如此,往往在同樣的松林,同等的勞力,由於采脂方法不同,采割技術的熟練程度有差異,所以采割出來的松脂質量和產量卻大不相同。為了合理利用松林資源,提高松脂質量和產量,提高采脂的勞動生產率,脂農上山采脂之前,最好應經過學習和訓練。

廣東的松脂加工,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廣東可供采脂的樹種除馬尾松外,還有從國外引種的濕地松、加勒比松和火炬松,近年來開始投入采脂生產,其產脂量將逐漸增大。廣東西部還有南亞松可供采脂。下面對馬尾松等三種松樹的生長特點和產脂能力作扼要介紹。

馬尾松是廣東主要采脂樹種,90%以上的松脂采自這種松樹,產脂量較高,一般單株年產脂量3—5公斤,高的達10公斤以上,個別可超過50公斤。

馬尾松生長較快,每年可增粗直徑1厘米左右。馬尾松適應性強,除鹽鹼土外,都能生長,最適於酸性沙壤土和粘壤土。球果在秋末冬初成熟,種子有翅,能隨風散播,可「飛子成林」。只要有母樹,封山就可育林。

濕地松原產美國東部,是外引的優良國外松,有生長快,干形直,材質好,松脂含量高,質量好等特點,而且松脂含β—蒎烯32—39%,松香不易結晶,是很有價值的采脂樹種。

南亞松是典型的熱帶松類,主要分布於海南省及廣東西部。南亞松是我國產脂力最高的松樹,每株年產 松脂14公斤左右,松脂含油高,松香不結晶,酸值高,含有二元酸為其特徵。

為什麼松樹能產生松脂?

松樹能產生松脂是因為它的木質部具有一種特有的結構,稱為樹脂道。樹脂道有縱生、橫生兩類。在與樹干相垂直所鋸成的橫切面上,用肉眼或放大鏡仔細觀察,在邊材的晚材部分,可以看到許多淡黃色或白色的小點,其形狀如針孔,單個為主,偶有成對;在剝去樹皮的樹干表面上或在樹乾的弦切面即與木射線垂直並與年輪成切線相切的平面上,樹脂道就成為褐色的線條,這類樹脂道與樹干主軸平行,稱為縱生樹脂道。在木射線中,與樹軸成輻射狀排列,在木段表面或弦切面上觀察即為帶褐色的斑點,在徑切面即通過髓心與木射線平行,與橫切面成直角所鋸成的平面上是一些淺棕色的線條,這類樹脂道稱為橫生樹脂道。縱生、橫生樹脂道在木質部互相連接溝通,形成樹脂道系。因此采脂時只須割傷樹干表面,即可使離得較遠的木質部中的松脂分泌出來。

松樹還有這樣的特性,在采脂時或松木受到其他機械損傷、菌類侵害、嚴寒與乾旱脅迫等都可形成受傷樹脂道。在采脂傷口的上方和下方沿著割面的一條垂直線形成了大量的受傷樹脂道。受傷樹脂道與樹脂道系相連接,在松脂分泌上有很大作用。受傷樹脂道的增加促進了采脂時松脂產量的提高。

在顯微鏡下觀察松木的切面時,可以看見樹脂道是由3—4個泌脂細胞的側壁互相緊挨圍成一個孔道所構成,松脂貯藏在其中。

松脂的形成,一般認為松樹葉子中的葉綠體在日光照射下,吸收和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在葉綠素和酶的作用下,把從周圍環境中所獲得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於能量的有機化合物即糖和蛋白質等,同時放出氧氣。松樹通過光合作用形成糖類,再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在木質部的分泌細胞中形成松脂。

松脂由分泌細胞通過細胞壁滲入樹脂道中,當樹脂道在充滿松脂的情況下被割破時,松脂便從樹脂道的割口處流出來。由於分泌細胞的膨脹,使樹脂道口收縮,松脂流量減少,再加上松脂中的松節油揮發,導致松脂干固,堵塞樹脂道口,松脂便停止流出。分泌細胞又開始形成新的松脂,並重新充滿樹脂道。當再次割破樹脂道時,松脂又源源流出來,如此往復有節奏地采割松脂,這就是松樹能不斷產脂的原因。

怎樣合理開辟采脂林道?

對於天然更新的松林,樹木十分分散,分布於山坡低谷,一個采脂人員每天要跑幾十里路,不但管理不便,而且工效很低。為了減少採脂人員跑路的時間和便於管理,采脂前,對采脂林分應當進行很好的勘查和規劃。只有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把采脂林分的地勢、道路、山谷、河流、林木分布、大小和疏密情況、產脂力高低等情況弄得一清二楚,才能搞好規劃。一般說來,大片集中的松林,可先劃定采脂林班,每個林班內再劃分為若干小班,小班內再劃分為若干條采脂林道。小片林區,有時只能劃分幾個小班。疏林地只能開辟一、二條采脂林道。一條林道為一個采脂工人半日或一日工作量所采割的株數為宜。

要合理開辟采脂林道,應著重以減少採脂工人的跑路時間,提高工效為目的。一般的采脂能手,在采脂前都很重視開辟采脂林道這一準備工作。采脂林道的開辟應當掌握短、多、平、寬、近五個字。「短」是指采脂林道的線路要短。「多」是指通過所規劃的采脂林道能夠采割的松樹要多。「平」和「寬」是指所規劃的林道要較為平坦和寬闊,一般路寬為50—60厘米,以便步行。「近」是指進出口處距離住地要近。通常,一條林道多開成「之」字形,迂迴上山後,又迂迴下山,並注意路線要短而平,盡量不要走陡坡,更不要開岔道,遇到天然形成的岔路也要堵死,以免采割時,誤入歧途,增加跑路時間。這樣規劃的采脂林道,一般可節省步行時間20—30%,甚至達到40%。即使生人入道內,也不會暈頭轉向而迷路。

采脂林道和采脂林木四周的雜草、灌叢要砍除干凈,防止毒蛇潛伏;道上不能遺留耳形的竹木槎樁,以防刺傷腳板;林內枯立木、倒掛木及其他危險物應清除;陡坡和行走不便之處應挖修坡坎,確保行走安全。采脂林道開辟時,應檢查並記錄松林和可供采脂的株數;如有不當,要及時改道。

采脂需要什麼工具和用具?各有什麼用途?

采脂需要刮皮刀和割刀等工具。需要的用具是受脂器。

現將它們的用途介紹如下:

刮皮刀又稱刮刀。是用來刮除松樹鱗片狀粗皮的工具。最常用的是雙柄刮皮刀,刀的形狀好象半彎月形,刀長度約40厘米,寬度約5厘米,兩端有木質手柄。在高割面,則多用刮皮鏟刀。刮皮鏟刀其形狀像木工師傅用的寬口鑿子,刀口寬約10厘米,木質手柄長20—30厘米。

割刀是用來開割中溝和側溝的工具。常用的割溝工具有鐮式割刀和鏟式割刀。鐮式割刀適於拉割,在胸高以下部位拉割起來省事省勁。鏟式割刀適於推割。在高割面使用較多。割刀的刀口做成「V」字形。

受脂器是接受從側溝流出來的松脂的盛器。它由受器,導脂器和蓋子三部分組成。

受器是接受松脂的盛器。一般直徑不超過10厘米,長不超過30厘米,以能盛放0.5—1公斤的松脂為好。

導脂器是用來把割溝分泌出來的松脂導流到受器中。

蓋子是蓋在受器上,以防松節油揮發及雜物掉入受器中,可用小徑木鋸成小圓餅即可。

掏脂器是用以掏出受器內松脂的一種工具。

製作受脂器的材料多種多樣,我國過去多用竹子製作,也有用陶瓷或塑料製作的。各地應就地取材,用堅固耐用、價格低廉,又能保持松脂質量的材料製作。

用竹殼、樹葉、塑料薄膜作受器接受松脂,松節油易漏失揮發,松脂含油約比用陶器、毛竹作受器的少50%,用半邊竹筒、飯碗及木盒接受松脂,也因揮發面過大,松節油散失嚴重而不可取。

如何確定割面的高度、寬度和長度?

割面的高度指第一對側溝夾角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其高度根據采脂年限確定。新采脂的松樹,用下降式采脂時,第一年的割面高度不得低於2.2米。長期采脂需適當提高,短期采脂則酌情下降。

已采脂的松樹長期采脂時,每年均需緊接上年割面的正下方配置新割面,繼續用下降式采脂,直至離地面20厘米為止。

上升式采脂,第一年的割面高度離地20厘米,下一年的新割面在上年度的舊割面正上方,隨後逐年的新割面都在前一年的舊割面正上方延伸,直至2米以上。

無論下降式、上升式或其他的采脂方式,各年的新割面都應與上年度的割面對正,形成一條縱列的割面帶。如割面帶歪斜,會破壞營養帶,妨礙松樹的生長,並降低產脂量。如果割面歪斜嚴重,采脂就會割斷營養帶,妨礙松樹養分的輸送,嚴重時造成松樹的死亡。

割面的寬度割面的寬度通常根據采脂年限、樹木直徑和樹干外形確定。割面寬度的總和占樹干周圍長度的百分率稱為樹木的割面負荷率。不同采脂年限割面負荷率及允許最大的割面如下:

采脂10年以上,割面負荷率應小於40%,最大的割面寬度不大於25厘米。

采脂6—9年,割面負荷率可達40—60%,最大的割面寬度不大於30厘米。

采脂3—5年,割面負荷率可達60—70%,最大的割面寬度不大於35厘米。

采脂1—2年,割面負荷率可達70—80%,最大的割面寬度不大於45厘米。

在規定的負荷率內和允許的割面寬度下,大樹可並列開幾個割面采脂,開割幾個窄割面,樹木養分、水分供應較好,產脂量較高。

割面的長度每年割面的長度根據側溝的步距及當年采割的刀數而定,下降法采脂每年消耗的割面長度為15—20厘米,加15厘米的後備長度,一般為35厘米左右。

什麼叫下降采脂法?割面怎樣配置?

下降采脂法是割面的位置從樹干高處開始,每年采脂的新割面位於舊割面之下,割面從上往下延伸,一般割到距離地面上20厘米為止。在割面上,第一對側溝開在割面的頂部,第二對側溝開在第一對側溝的下方,從上往下開溝,這種采脂的作業方法稱為下降采脂法。

下降采脂法割面的配置是,第一年的割面在樹干高度2.2 米以上,以後每年的割面都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從上往下開割,一直割到離地面20厘米為止。

在割面上割溝的配置是,在割面的中央與地面垂直開割深入木質部寬約1—1.5厘米,深約1.0厘米的割溝,稱為中溝。中溝的溝槽應外寬中窄而光滑,以便松脂暢流到受脂器中。在中溝的頂端開割第一對側溝。第一對側溝開割的正確與否,關繫到采脂的效果,應掌握如下要點,首先第一對側溝所形成的夾角稱為割面角,以90度左右為宜。其次側溝深度,應較中溝稍淺,以利於松脂的下流,側溝以深達木質部0.3—0.4厘米為宜。再次,側溝必須割得挺直、光滑,側溝角即側溝與中溝交界處的角度,要割成圓鈍狀,勿留稜角,以免松脂外流。

割好第一對側溝後,應按開溝間隔期有規律地依次向下鉤割新的側溝。下一對側溝應緊挨上一對側溝,不留間距。每對新側溝均應與第一對側溝等長、等深、平行。側溝深0.3—0.4厘米,寬0.1—0.2厘米,筆直而光滑為優。

松香、松節油

松香,是用天然松樹脂經蒸餾提煉而成。把松脂用水蒸氣蒸餾,隨蒸氣出來的是松節油,剩下的是松香。

松香是由多種樹脂酸構成的透明、硬脆的固體熔化物,淡黃或黃褐色。常溫下易溶於各種有機溶劑,並具特有的化學活性。有防潮、防腐、絕緣、乳化、粘合等性能,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於造紙、油漆、醫葯、印染、塗料、紡織等工業行業。羅定產的松香大部分供出口,少量內銷。出口部分主銷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羅馬尼亞、西德、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及港澳地區。

松節油是用松脂加工松香時的伴生產品。一般加工一噸松脂可產松節油150公斤左右。它是一種揮發性油,無色或淡黃色液體,有特殊氣味。廣泛用於油漆、製革等工業,在醫葯上用作抗毒劑、皮膚興奮劑,還可制香料。

松香、松節油是市內較大宗的林副產品。羅定林產化工廠是國家二級企業,是松脂深加工、脂松香出口的國家定點廠,技術力量雄厚,生產設備和產品檢測設備先進,全廠推行TQC管理,產品質量穩定。現主要產品有脂松香、黃葯、ACR助劑等10多種。其中優質選礦葯劑乙基鈉黃葯、丁基鈉黃葯、異丁基鈉黃葯、異丙基鈉黃葯、2號選礦油等系列產品,年產量超萬噸,在用戶中享有很高的信譽。

淺談我國松香行業發展

變化的特點和趨勢

全世界脂松香年產量約為60-70萬噸,中國是脂松香主要的生產和出口國,佔世界產量的60%以上,佔世界松香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脂松香主要生產地為廣西(梧州、玉林、南寧地區)、廣東(封開、德慶、信宜、紫金等地區)、福建(南平、三明、龍岩等地區)、江西(安遠、會昌、尋烏、崇義等地區)、雲南、湖南等省區,其中廣西、廣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因此素有「兩廣平,天下寧」之說。

一直以來,我國脂松香國內需求不大,主要依賴於出中,大部分出口到歐美、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是我國脂松香最大的消費國,近年來從我國進口松香在5萬噸左右。黃埔港是我國松香出口的主要港口,所以松香市場價格一般指黃埔碼頭交貨價(人民幣價格)或者黃埔離港FOB價格(美元價)。

中國松香行業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通過對其發展變化特點進行總結和闡述,進而對未來幾年松香行業的發展趨勢進持預測,以期為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

一、階段劃分

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特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松香行業可分為3個階段:

1、計劃經濟調控松香生產階段

1997年以前,為第一階段-——計劃經濟調控松香生產階段。當時,松香生產企業基本是一縣一廠,產權大多屬當地政府所有,松脂資源不能自由流通,松香出口實行許可證制度,全國大約有30家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和外貿企業控制著松香的出口。

2、松香生產企業逐步適應市場經濟階段

1988年至2001年,為第二階段-——松香生產企業逐步適應市場經濟階段。該階段國家政策有較大調整,屬松香行業發展的過渡時期。一是原有的國有成分逐步退出,原國有松香廠實行國退民進的改制,資不抵債者,依法破產。二是取消松香出口許可證制度。三是松脂管理逐步放開,松脂逐漸自由流通,並分步驟地取消松脂特產稅。

3、松香行業新格局逐漸形成階段

2002年至今,為第三階段-——松香行業新局逐漸形成階段。2002年之後,是中國松香行業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民營與合資企業全面替代原來的國有松香廠,松香價格基本由市場因素決定,市場因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波動。目前,中國松香行業的新格局已見雛形,計劃經濟調控松香生產已成為歷史。

二、中國松香行業發展特點

從中國松香行業發展變化各階段情況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1、「松香行業的計劃經濟時期」松香生產量相對平穩,價格變化的規律性相對較強。

松香是一種季節性生產的資源型產品,松香產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每年6—11月是松香生產季節,其中7、8、9、月是生產旺季,月產量最大,這一階段,全國松香產量維持在35—45萬T之間,1997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超過50萬T。

1997年以前,中國的松香生產企業基本上是國有企業,並且主要集中在兩廣地區,如西江流域的廣西梧州、蒼梧、廣東封開、德慶、懷集以及粵西的信宜等地區的松香廠都是年產萬噸以上的松香大廠。松香產要生產原料是松脂,松脂特產稅是縣財政的重要稅源之一。松脂特產稅在這一時期基本上是廠家代扣代繳,一般來說,地方政府為了保護本地利益,通常都對松脂的流通實行管制,限制松脂自由流通,松香生產基本上是各縣域范圍內進行的。

長期以來,松香以出口為主,內銷為輔,主要出中地為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國家對松香出口實行許可證制度,松香出口基本由全國30家左右有松香出口經營權和公司控制,其中大部分是外貿公司。

在松香價格方面,松香價格基本由出口市場決定,並隨松香生產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波動。每年1—4月份沒有新香上市,出口基本上先靠庫存,所以價格較高:而到4月底至5月初是松香青黃不接的時候,庫存基本賣完,新的松香尚未上市,松香價格最高,這後的6—9月份松香價格較低。總體而言,松香的可預見性強,生產的經營基本在壟斷的方式下進行。

在這種計劃經濟模式下,國有生產企業由於歷史原因,一般都是負債經營,有的已經資不抵債,企業負擔沉重。松香國有企業在經歷了1997年松香豐產、價格猛跌的情況下暴露出諸多問題後,為了增加企業活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大潮,松香生產企業認識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2、松香國有企業改制過渡時期松香價格在低迷中徘徊

1997年至2001年期間,國家要求在三年內完成中小型企業,已不可避免地面對發送革浪潮。所以國有松香廠紛紛進行形式多樣的改制,或破產,或承包,或外資並購。與此同時,隨著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強調的「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思想的提出,民營松香廠在這個時期發展速度也很快,由於以上原因導致和加速了原來部分國有松香廠被逐漸淘汰也局。

這個時期之所以成為松香行業發展的過渡時期,是內因和個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內因來看,因國家政策發生了變化,國家在「抓大放小」和指導思想下,部分松香企業逐漸成為了「放小」的對象,以前僅僅依靠銀行貨款,負債經營的經營模式已難維持下去。同時,國家為鼓勵出口,進行一步放寬了松香出口經營權的門檻,在2001年年底決定從2002年1月1日起取消松香出口許可證制度。這樣松香行業的主體在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逐漸成為兩種主流松香生產企業,以松香為主營產品出口和外貿企業作用在削弱,松香行業在經歷改革的陣痛。

除了內因這外,還有外因,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嚴重受阻,松香價格自1997年以來一落千丈。再也沒有回到5000元/噸以上,甚至在生產旺季屢創新低,最低曾達3300元/噸。據海關統計數據,1997—2001年我國松香出口情況如下表:

年份
松香出口量(t)
出口額(美元)
平均出口價(美元/t)

1997
204692
159388897
778

1998
253938
135563981
533

1999
261060
141678374
542

2000
281419
138771935
493

2001
302279
141747029
468

從上表可看出,自1997—2001年松香出口量增加了將近10萬噸,但出口總額卻比原來還少將近2000萬美元,可見情形是相當惡劣的,不僅出口企業經營效益每況愈下,國家的出口創匯也受到影響。這一階段,依賴松香產品出口的生產企業可謂舉步維艱。

松香似石油不斷創新高

⑹ 石油、柴油、汽油、潤滑油、松脂油之間有什麼關系。他們的用途各是什麼

關系:都有"油"嘛~~
用途:都當做"油"來用哦~~

⑺ 中國石油高頻卡怎麼使用

您好,您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使用中國石油高頻卡:
1、在中國石油加油站使用:您將拿喊卡片放入收銀機的卡槽中,需要填寫卡號、驗證碼及有效期(如有需要),然後輸入金額,等待收款機發出「完成」的提示,即可加滿汽油。
2、在大眾點評DDPay使用:您可以在大眾點評APP上查找中國石油商家,使差敏陪用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及高頻卡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購買加油券。虛蠢
3、在中石油「網上加油站」使用:登錄CPT.CN網站,點擊「網上加油站」,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即可使用高頻卡購買油品。

⑻ 石油的用途是什麼

石油可以提煉成汽油、煤油、柴油、瀝青、潤滑油、石蠟等用於國家的經濟生產中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x0d\x0a\x0d\x0a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x0d\x0a\x0d\x0a石油的起源\x0d\x0a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x0d\x0a\x0d\x0a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x0d\x0a\x0d\x0a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_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x0d\x0a\x0d\x0a形貌與成分\x0d\x0a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x0d\x0a\x0d\x0a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x0d\x0a\x0d\x0a在整個的石油系統中分工也是比較細的:\x0d\x0a物探: 專門負責利用各種物探設備並結合地質資料在可能含油氣的區域內確定油氣層的位置;\x0d\x0a鑽井: 利用鑽井的機械設備在含油氣的區域鑽探出一口石油井並錄取該地區的地質資料;\x0d\x0a井下作業: 利用井下作業設備在地面向井內下入各種井下工具或生產管柱以錄取該井的各項生產資料,或使該井正常產出原油或天然氣並負責日後石油井的維護作業;\x0d\x0a採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產過程中錄取石油井的各項生產資料並對石油井的生產設備進行日常維護;\x0d\x0a集輸: 負責原油的對外輸送工作;煉油 將輸送到煉油廠的原油按要求煉制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x0d\x0a\x0d\x0a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x0d\x0a\x0d\x0a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x0d\x0a\x0d\x0a「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x0d\x0a\x0d\x0a「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x0d\x0a\x0d\x0a「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7000多萬立方米。\x0d\x0a\x0d\x0a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x0d\x0a\x0d\x0a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x0d\x0a\x0d\x0a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

⑼ 松香油的基本信息

熔點:90-100攝氏度
沸點:8.2攝氏度
燃點:2攝氏度,可自燃
松香油,一種從石油中提取的有機溶劑,價格比乳香脊慶納油便宜,也作松香水。其粘性較大,容易干結,新彩和普通粉彩顏料調色常用它,但高級粉彩不宜用。還可以加入櫻沒煤油,經過加熱混合而成為嫩油,供彩繪用之。這種松香油是白醇的俗稱,主要是脂肪烴類,還用差游於稀釋油漆,極易燃。

⑽ 石油、柴油、汽油、潤滑油、松脂油之間有什麼關系。他們的用途各是什麼

都是有機物,可以燃燒,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