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勝利油田子女,東營油已經快開采完了,油田這兩年已經走下坡路了,在東營有發展前途嗎。
有發展前途。
勝利油田是個企業單位,東營市是一級行政區劃,石油資源可以枯竭,東營市作為一個地方行政區劃永遠存在。不論你是否在勝利油田工作,在東營,你有你的親人朋友,不在國企,仍然可以有別的工作生存,在自己的家鄉發展,比外出工作的人更穩定。
東營市作為沿海城市,有著寶貴的土地資源,蘊含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東營市因油而生,多業並存,因與國家的經濟發展融為一體而繁榮。國家在,東營在;國家強,東營強;國家繁榮,東營繁榮。東營市的今天離不開每一位東營人的奮斗,東營市的明天也離不開每一位東營人的奮斗,每一位東營人的命運與東營的命運是一體的。
勝利油田目前為止,還是挺好的的,原油勘探量約2億噸上下,生產力在2300萬噸左右。國際油價低位時,可以大量進口原油,勝利油田是中石化的下屬國企單位,中石化以煉油和進口油為主,經濟效益比較好些。並不是你想的那樣「不行了」東營是1983年建市,比較年輕很有潛力,從2015年以後東營市以發展生態環境為主,打造旅遊型城市,以發展黃河入海口生態城文明城,沒有多久,只有長久之計。
不否認外出工作可有更大的機遇,但其往往附帶更大的競爭與不確定性,一個好的公司,一個適合你的崗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外需要的生活成本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支出,吃住行是剛需,在房價飛漲的社會背景下,租房費也隨之不斷上漲;一日三餐吃的好囊中羞澀,吃不好嚼之無味;出門擠地鐵會更讓你感到生活的艱辛,更不要說在冬天的寒夜裡趕不上公交了。
所以在東營發展還是有前途的,並且會更加穩定。
㈡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或第3次下調!國際油價下降會對什麼造成影響
石油無論是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還是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來說,都非常得重要。而在國際的油價持續暴跌的情況下,也對各個國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接下來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國際油價的下跌將會產生的那些影響。
最後,與石油有關的金融產品也會出現波動。比如與石油有關的基金、股票在價格上也會出現暴跌的現象,一些股民可能會發生大幅度的虧損,造成市面上的資產嚴重縮水。對於一些炒股的股民來說,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如果股民們沒有及時地吧手中的股票拋售出去,就可能會導致了一個人的資產嚴重縮水,如果投資比較大的話,甚至還會導致破產,對金融圈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㈢ 中國石油怎麼啦曾經風光一時的大慶、勝利油田都開采枯竭了嗎
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國內開採的石油,已經滿足不了需求。石油進口依存度,由1995年的6.6%上升為2000年的25%。預計2010年將上升為30%,2020年上升到50%以上。
㈣ 東營油田還能恢復到以前嗎
不能。
東營油田已經限制開采了,開采量不像以前那麼大了。估計幾十年上百年應該差不多吧。勝利油田已經把觸手伸向了新疆的油田和海上的油田。所以東營的產油量有所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東營石油是在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是在山東省境內,同時是中國的第二大油田。
㈤ 如果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面臨窘境嗎
煉油廠分兩種,一種是自采自煉的煉油廠,而另一種卻是進口石油的煉油廠。在石油下跌超低位運行時的命運是不同的。對於海外進口石油的加工類煉油廠是一種產能提升的機會,而自煉廠卻是可能出現大規模虧損而必須減產或停產的窘境。
石油的開采成本應該是以美國的頁岩油開采成本為最高,預計要達到50美元/桶;而沙特的石油開采成本最低,僅9美元/桶;與之對抗的俄羅斯石油成本也要達到20美元/桶。可我國的石油開采成本一定是高於俄羅斯的20美元/桶,預計還要超過30美元/桶。
在目前國際石油價格跌到了20美元/桶附近,那麼通過進口石油進行加工生產汽油等產品會更加合適,加大進口石油的煉油廠生產能力,而減少自采自煉石油加工的油田生產是當務之急。這也是會出現的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國際油價繼續保持著低位運行,那麼石油銷售總量還會繼續增加,在逐步傾向通過進口石油進行加工的情況下,加工型的石油冶煉廠的生產能力會達到飽和,而石油提煉加工一般會按重量的計算,而不是按價格來考慮,即便加工費單價會有所跌幅,可也不會太大。這樣對於這些煉油廠卻是一種機會,也是收入增加的最佳時機。
在石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會出現兩個不同的狀況,也可以說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進口石油加工型煉油廠火爆,自煉型石油企業會處於半熄火狀況。
國內油價有實行地板價(40美元),長期現在這個國際價進口原油油企業利潤肯定也大,同時也會減少開采加大進口,但是在中國背後有大量企業同時也處在轉型階段,中低端大多數,大部分企業一年利潤就7%上下,如果國內沒有地板價政策,會導致嚴重通縮,原油是大宗商品進口量也大,不採取地板價,很多工業品價格到時都要下降(類似豬肉,商店加價連其它肉也要加價,商店和餐飲店加價的幅度利潤又大於自己進價的加價幅度,本來他一斤肉要多進價1元,他可以賣分攤給消費者多賺點不止多賺一元,油價影響力遠大大於豬肉),整體利潤下降(油成本下降,但 社會 全商品價格降影響更大,企業損失更大,加上庫存都要降,工資和貸款利息很難降,一些企業倒閉),油企影響不大,油價太低,在中國弊大於利。油價太高也是弊大於利,太高國家有補貼。
不會的!
原因請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
國際油價低價運行,但國內成品油油價有保底,不會低於40美元,所以國內煉油廠是可以正常盈利的。
另外我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2019年中國進口了約5億噸石油原油,進口總金額約為2413.2億美元。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保持低價位運行,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還能節省一大筆原油成本呢,不過這也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進口石油便宜了,那麼對國內石油開采企業來說就會有打擊,這時上面規定中的第二條就生效了,建立 油價調控風險准備金, 對於低於40美元進口的石油多出來的利潤要全部納入這個准備金,所以對於國際油價下跌而產生的這部分蛋糕,油企也是吃不到的。
那麼這個風險准備金有什麼作用呢?
這個准備金會設立專項賬戶存儲,主要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
我覺得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對於國內煉化企業而言,帶來的不盡然是利好,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從過往經驗來看,所經歷過的成品油價格暴跌大多數情況下是與原油價格變動相一致的,且基於需求回升的支撐,可作出成品油價格降幅低於原油降幅的判斷。但何時能夠用到這部分低價原油,取決於接下來一段時間煉油廠、貿易商前期高價原油庫存的消耗速度。同時為了應對庫存增長而銷售不暢的問題,煉油廠都普遍降低了原油加工量。 社會 庫存情況則明顯不同。而原油價格跌至目前的水平,使貿易商陷入尷尬境地:閑置庫容較少,目前需要考慮的是是否要繼續抄底,這樣一來則會面臨庫容不足,以及前期抄底過猛,手頭沒有更多的閑置資金。不知應該「持貨待漲」還是「拋貨止損」。
再看煉油廠的利潤情況,很多煉廠在去年所進的高價原油尚未加工完,加工成本非常高,利潤情況不樂觀;另一種情況下,如果加工的是現貨原油,煉油利潤則不斷攀升。這意味著成品油的跌幅遠沒有現貨跌幅高。如果按照3月9日的現貨價格計算,煉油利潤已經達到了1300元/噸。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世界經濟;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或道破了委內瑞拉經濟出現危機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原油收入幾乎占據委內瑞拉96%的外匯來源。而一旦原油的銷路或原油換匯來源被限制,委內瑞拉經濟則會陷入流動性困境。今天,事情再起新變化,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或變得越來越糟糕。
在全球能源正處於大轉型的時代,傳統石油國自身正面臨著來自新能源經濟的諸多挑戰。與此同時,石油美元一直是全球石油國的一大桎梏,一旦美元對石油國開啟各種限制,石油國則面臨無法正常換匯的可能,如本文前面提及的委內瑞拉經濟以及美元過去數月對伊朗開啟限制正是如此。因此,或只有擺脫對單一經濟結構的依賴和向石油美元說不,石油國的經濟或才能夠避免被動。
接下來我們看看和國際石油經濟息息相關的原油行情:
原油昨日小時圖上兩次上探57位置,但是最終都沒有突破,上行壓力明顯,下方暫時受到56一線支撐,但是此位置也是搖搖欲墜,早盤跌破此位置後可以看跌了!原油當前還是一個56-57盤整震盪的過程,只有完全有效突破此區域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走勢!操作建議:56.8-57.1做空,止損0.4個點,目標56.3-55.9-55.5。
我認為長期的低油價,加上我國特有的「40美金以下,對成品油進行地板價限價」保護政策,對於煉油企業是非常不利的。
有人會問,原料端石油價格這么低,但成品油價格保持不變,對煉油企業怎麼會不利呢?
而除了成品油之外的其他化工品呢?是沒有地板價保護政策的。
化工板塊向來是產能過剩的,如果長期的低油價,白白給化工企業輸送利潤,讓整個產業無法良性競爭,淘汰。對於產業本身是非常不 健康 的。
這是最大的不利點。
我覺得不會。因為現在中國還是原油進口國,自己生產的原油不夠用。國際原油價格低對中國的煉油廠反倒是好事,因為原油便宜啊,成本低啊。趁現在原油價格低,多進口一些原油儲存起來。而且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不大可能大跌,所以國際原油價格一直保持低位,對煉油廠沒有壞的影響,反倒可以提高煉油廠的利潤
3月24日,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報27.15美元/桶,相比3月6日「OPEC+」談判破裂時下挫40%。原油價格暴跌,國內地煉企業日子會好過嗎?
理論上,國際油價下跌有利於煉油成本下降,也就是說企業利潤會走高。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低價原油還在路上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地煉企業煉油成本降低,理論上煉油利潤向好。但目前,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不過,由於山東地煉企業還在消化前期購進的高成本原油,目前實際煉油利潤並不樂觀。
熟悉山東地煉的油品行業人士林宇(化名)也表示,很多地煉企業加工的原油還是去年12月、今年1月份到港那批貨。此前受疫情影響,2、3月份地煉的開工率較低,市場消耗比較慢。
成品油批發價持續走低
在等待低價原油的同時,成品油批發價格走低也令地煉企業的利潤承壓。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批發端來看,3月24日山東地煉汽油基準價為4854元/噸,較3月1日下降了889元/噸,降幅為15.5%。柴油基準價為5229元/噸,較3月1日下降了496元/噸,降幅為8.7%。
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山東地煉3月24日汽油批發均價(掛牌價)在5010元/噸,較3月1日的5914元/噸下降了15.3%;柴油批發均價(掛牌價)為5266元/噸,較3月1日的5797元/噸下降了9.2%。
不只是山東,全國成品油批發價格均呈下滑態勢。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信息顯示,3月份卓創成品油批發價格指數已連續三周下滑。
卓創對全國70個地市成品油市場價格監測最新數據顯示,3月第3周(3月16日~3月20日)全國成品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8.05點(以2010年1月第1周為基期,基點為100點),環比下跌6.42點。其中,汽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5.45點,環比下跌6.73點;柴油批發價格指數為79.71點,環比下跌6.23點。
多重原因沖擊成品油市場
對於批發端價格下跌的原因,楊霞表示,春節後企業延遲復工、交通物流方面的管控措施,使得地煉企業前期就已積攢部分成品油庫存。此後又面臨原油價格大跌,對成品油市場形成情緒上的打擊,中間商對後市原油價格依然看空,整體對購買成品油持觀望態度,使得成品油批發端價格承壓。
「近兩周來,成品油批發市場價格比較混亂。」林宇說,一個多星期之前,有東北的地煉企業以4650元/噸的低價給客戶報價,對成品油進行了預售,而當時山東地煉企業基本都還是以高於5200元/噸的價格出售現貨。
東北地區的低價預售也對山東地煉形成壓力。「當時覺得東北那邊降得太多了,市場現貨價格不一定要降這么狠,結果只是一周多的時間,山東地煉就降到差不多的程度。」林宇說。
持續補倉使得貿易商庫存不斷上升。上述貿易商表示,有些貿易商前段時間庫存已經補到中高位了,但下游需求不是特別樂觀,所以補貨的節奏也在放慢。
「前期很多貿易商分擔了地煉企業的庫存壓力,但最終還是要把成品油用掉,現在下游的消耗能力沒有原來那麼強了,貿易商也不能因為低價就一直拿貨,害怕有爆倉的風險。」他說。
隆眾資訊3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周 社會 庫存較上周回落1.62%,整體維持三至六成的水平。該數據調研樣本為國內102家 社會 批發企業的商業油庫。
原油價格整體暴跌,批發價較月初明顯下滑,但近期也可見部分地煉企業調高批發價。
從多個機構監測的數據可以發現,3月20日、24日、25日,國內多家地煉企業成品油批發掛牌價小幅上調,幅度大多在每噸20元到110元。
這是為何?
楊霞表示,國際油價走勢、需求、交易情緒等都是影響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的因素,近期上調價格與國際油價反彈相關。3月19日國際油價出現上漲,這個利好因素立馬被企業抓住放大,於是國內煉油企業跟著上調了價格。
上述貿易商也表示,在國際油價整體走跌時,煉廠調高成品油批發價實際上也是對此前已下單的貿易商的保護。他指出,對老客戶而言,掛牌價上調並不意味著成交價上調,還是有優惠。不過即便地煉企業開出大單優惠,現階段貿易商也會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
楊霞強調,批發價受到國際油價波動影響,但還是要看需求端。
據金聯創數據監測,日前,國營企業成品油計劃出口量相繼流出,整體來看,4月份出口總量在529萬噸,同比去年下滑0.6個百分點。
成品油需求有望改善
批發價承壓,未能阻擋地煉企業復工步伐加快。
隆眾資訊統計顯示,3月上旬玉皇盛世、濱陽燃化、清沂山、鑫岳化工、聯盟石化陸續開工恢復生產,中旬又有勝星化工、昌邑石化、神馳石化開工,僅3月20日左右就有正和石化、華星石化、萬達天弘、萬通石化計劃開工,預計到3月下旬,山東地煉常減壓開工率將從2月中旬最低點的33%驟增至55%以上。
隆眾資訊指出,短期內的開工率拉高,成品油產量也會急劇攀升,預計3月下旬山東地煉汽柴油產量將至少比月初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供應面壓力將凸顯。
林宇表示,地煉企業在加快生產,同時也在加快進口原油的步伐。「現在他們想趁原油價格便宜多買一點。前提是一要有錢,二要消化原油庫存,要有地方放。」
在許磊看來,在此前原油暴跌的影響下,地煉全面降低銷售價格去庫存,從而置換高庫存原油也是在另一方面加快原油進口的步伐。對原油期貨進行點價或是鎖價操作,降低原料成本從而抵消成品油銷售利潤下降的虧損。
上述貿易商也認為,加快生產、盡快用上低價國際原油,能夠讓目前原油成本壓力在未來幾個月里釋放,拉低一段時間內地煉企業煉油的綜合成本。「盡管目前用高價油煉油是虧損的,但是用上低價油後將在後續對這部分的成本形成補償。」
供應端面臨壓力,但在業內看來,二季度需求將不斷提升,有助於成品油行情的改善。楊霞指出,隨著二季度國內經濟 社會 活動的恢復,復工復產進度的加快,成品油需求將出現提升,疊加低價油到港成本紅利顯現,二季度地煉企業煉油利潤將出現好轉。
煉油廠只是加工石油的企業,賺的是加工費用,從邏輯上來說,國際油價的高低與煉油廠的關系不大,但事實卻不是這個樣子。
首先,我國煉油廠屬於國家的,除了加工石油外,還擔負著開採石油的任務,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不是一個貧油國,但回不住人多,所以,我國石油開采完全做不到自足,對外依賴達70%,因此,再加上我國石油開采成本較高,比美國頁岩油成本略低。所以,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會對這些企業形成不小的沖擊。再加上國家控股,不管油價的高低,開采都是要持續的,從開采量到定價,石油企業都沒有自主權。所以,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受到不小的沖擊,但一點可以確認,就是虧的再多,也不會破產,因為背後有國家。
其次,國際低油價是因疫情沖擊了石油的需求端,造成需求降低,問題來了,用油的少了,煉油廠的加工量也就降低了,因為下游用油量少了,煉油廠的利潤是價差與產量的積,現在產量的降低了,煉油廠的日子自然不好過。
總結:大部分煉油廠自己都是石油的開采企業,我國開採石油成本太高,低油價會造成不小的虧損,另一方面是疫情沖擊了石油的需求,造成了煉油廠的產量降低,所以,如果國際石油一直保持像現在的低價位,國內煉油廠會面臨不小窘境。
只要國內車輛有對燃油的大量需求 這都不是問題
㈥ 石油暴跌,對汽車行業有哪些影響
於是,政府又要面臨兩難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是環保法規的考核期一到,對不滿足要求的汽車企業進行處罰;另一方面,政府鼓勵汽車消費,使消費回歸正常,保證汽車企業正常維持。
那麼,環保法規會在2020年對汽車企業開出罰單嗎?
這個罰單會不會成為壓垮汽車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中國還是歐洲。
在此之下,政府極有可能推遲環保法規的實施,重新制定相對寬松的汽車排放政策,待經濟好轉時,繼續對汽車企業提出排放要求。我們樂觀地估計,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會推遲到2025年,這將大大緩解汽車企業在引擎研發、投入的壓力,是汽車企業擁有一段喘息的時機。
表面上,石油暴跌對消費者是一件利好,實際上當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們的未來。它讓我們在加油時少花20塊,卻可能讓我們多花500塊購買空氣凈化器,50塊買衣服、10塊買食物,以及未來把少花的這20塊還回給更高的油價….
圖|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勝利油田的發展歷程
勝利油田廣大職工艱苦創業,速戰速捷,到1978年,全油田原油產量上到1946萬噸,躍居全國第二位。
勝利油田被譽為「石油地質大觀園」,地質構造極為復雜,斷層密布,落差懸殊,象「一個盤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腳」。勝利油田的科技人員和職工,「一分為二」認識斷層,破除「斷層有害」論,像查「樓房」、查「房間」一樣,搞清斷層和油層的特點,高水平、 高效益地勘探、開發了東辛、濱南、河口、臨盤等地區的復雜斷塊油田。1968年5月18日 ,3205鑽井隊鑽探的渤2 井,獲日產13.2噸工業油流,從而發現了孤島油田。孤島油田含油麵積85.2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3.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47億立方米。1971年3月,投入磨銷大規模開發建設。凸起,是一種特殊的地質構造。孤島油田的發現,開創了中國石油勘探史上凸起找油的先河,破除了突起無油的禁區。孤島油田是勝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全國高效開發油田,1992年最高年產量474萬噸。
自1981年開始,國家對勝利油田實行原油產量包干政策,推動勝利油田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特別是經過八十年代中期的孤東、濱海開發建設會戰,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1984年突破2000萬噸,1987年突破3000萬噸,1991年達到3355.19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此後,在3000萬噸水平上保持穩產至1995年。隨後進入戰略調整期,1998年的原油計劃產量為2730萬噸。特別有意義的是,「八五」以來,油氣勘探開發大步向海上挺進,實現了由陸地向海上跨越,形成了陸海並進的格局。
1993年埕島油田投入開發,2000年海上建成245萬噸的生產能力。 2016年2月17日,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官方發文頌答表示,公司在2016年的技術開發座談會上表示,2016年將整體關停小營、義和庄、套爾河、喬庄4個油田。
之所以關停,原因在於國際油價遠低於預期。國內原油開采成本與國際油價的差距讓勝利油田在2015年首次陷入虧損,全年虧損超過92億人民幣。2016年1月份,國際油價一度跌至12年新低,這也直接導致勝利油田1月份虧損29億元。
根據勝利油田官方微信號的文章,如今將要關停的4個油田,在勝利開發的70個油田中,開發效益排末尾,分別位於東營市河口區和濱州市,隸屬於勝利油田純梁採油廠(小營、喬庄)、河口採油廠(義和庄)和東勝公司(套爾河) 。按目前油野遊慧價,四個油田關停後,預計可以節省成本1.3億元,減虧2億元。
㈧ 油價下跌對中石油和中石化哪個影響大
國際油價暴跌確實對中石油的利潤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地板價」的保護下,國際油價暴跌對中石油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賺得更多。 中國原油供應構成 目前我國原油供應由進口和自產兩部分組成,其中進口部分約佔70%,自產部分約佔30%。受我國地形和油品質量的影響,國內石油開采成本較高,目前每桶開倉成本在43-55美元之間。中國國內成品油定價是以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的。所以,一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比如目前20美元左右一桶,國內自主開采部分也以此價格定價出售,那麼自產部分就會虧損。國際野汪油價跌得越多,自產部分虧損越多。 為了保護國產部分,中國對原油設置了「地板價」,即無論國際油價跌多少,國內成品油統一按最低原油成本40美元/桶定價。按照這個規定,雖然國產的部分還是有虧損的,但是虧損不大,也就是一桶最多虧10美元,但是對於進口的部分,就有可能大賺一筆,因為進口的部分可能是20美元/桶,但是定價40美元/桶。更何況中國進口比重高於出口比重,所以國際油價暴跌更厲害。對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反而會賺更多的錢,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生存。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長期在35-40美元范圍內徘徊,兩桶油確實會虧損,但只要時間不是長期的,其他時期的利潤還是可以彌補這一時期的虧損的。這一點從2016年三桶油的利潤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唯明。2016年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最低達到26美元/桶。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推出了「地板價」保護措施。當年三桶油受低油價影響,營收和利潤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沒有虧損。這主要是因為2016年的油價起初跌破了40美元。 摘要 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情況下,中石油和中石化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臨界點。最多就是少賺錢。再者,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地位來說,你以為他們真的經營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國家不會出手相救嗎?https://pics0..com/feed/.jpeg?token=&s=
回答於 2022-09-20
向頌山仔ta提問
查看全部回答
合肥 求購木托盤-認准春晨-托盤廠家直銷熱線
值得一看的木托盤相關信息推薦
春晨木業求購木托盤,資質齊全,安全可靠,靠譜的
㈨ 勝利油田東營地區的油還能采多久要是採光了以後,東營地區的經濟會發生什麼變化
理論上,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勘探的深入,探明儲量、可采儲量每年都會新增,10年前就是說再彎掘采50年沒有問題毀悉,現在還是再采50年沒有問題。東營目前朝著石油機械裝備基地的方向發展,到不一定是油沒有了會怎麼樣。很可能會出現石油替代品出現後,導致石油需求和產量降低,機械設備的相應需求降低,而造成整個行業的不景氣。那個時候外地人就會自覺的離開東營埋余核。東營的經濟也將會停滯下來。具體是什麼時間不好說,需要看能源結構的變化情況。
㈩ 勝利油田這百年油田還能開采多久
根據現有的技術水平和已知的蘆液資源分布,勝利油田再開宴中采100年沒有問題。勝利油田開發多久取決於技術進步,晌嘩山目前的探明程度也不超過50%,尤其是孔店 ... 萬噸,甚至1000萬噸,勝利油田也仍然是屈指可數的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