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戴厚良什麼級別
擴展閱讀
電工改電都收哪些費用 2025-07-08 14:59:47
浦田哪裡產品最好 2025-07-08 14:59:44
鉑金4鑽石4多少錢 2025-07-08 14:54:57

中石油戴厚良什麼級別

發布時間: 2023-03-18 17:07:18

A. 中石油歷任掌門人有多少,誰能介紹下

黨組書記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2007; 2006.11——2007,2004.05——2006,任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05——2008.05; 2008、黨組書記馬富才,1988-1996年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1989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書記。zhouyongkang, 1996-199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23」川東井噴事故引咎辭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2004年4月因2003年12月23日重慶發生「12•王濤.05,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05——至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1999年10月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董事長,1998年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1998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兼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 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陳耕, 2002年12月3日

B. 中石油老總是誰

1.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股份公司董事長戴厚良

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蘇揚州市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畢業於江蘇化工學院,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參加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2006年獲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專家。

人物履歷:

1985年07月,江蘇化工學院(現常州大學)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

1985年07月,加入揚子石化公司,曾任芳烴廠副廠長、廠長;

1997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參加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1998年04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02年07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

2003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04年12月,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任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04年5月,國研·斯坦福中國企業新領袖培養計劃一期1班學員;

2005年09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

2005年11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2006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

2008年06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成員;

2009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

2016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

2016年08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總裁;

2018年05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總裁;

2018年07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總裁;

2018年10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0年01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0年03月,兼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2.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李凡榮

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江西南昌人,200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現長江大學)石油開發系採油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後獲英國卡地夫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人物履歷:

1984年08月進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東部石油公司工作;

1984年08月至1990年01月,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東部石油公司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

1990年01月至1995年10月,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東部石油公司惠州油田管理處任工程師;

1995年10月至2002年01月,先後擔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阿莫科石油公司聯合作業機構流花油田生產作業部副經理和經理、17/22合同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挪威石油公司聯合作業集團總經理,兼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助理;

2002年01月至2005年11月,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期間兼任CACT作業者集團聯合作業委員會中方首席代表;

2005年11月至2007年02月,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開發生產部總經理;

2007年02月至2009年02月,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2009年02月至2010年04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管委會委員、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0年04月至2016年08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2010年09月至2011年11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總裁;

2011年11月至2016年05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2016年05月至2017年07月,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17年07月至2020年02月,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委員;

2020年02月至今,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3.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安全總監、股份公司執行董事、總裁段良偉

男,1967年11月生,吉林樺甸人,在職博士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中國石油石化行業擁有逾30 年的工作經驗。2020年9月,出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

人物履歷:

2006年2月,任吉林石化分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黨委委員;

2010年3月,兼任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2011年9月,任大港石化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13年7月,任大連石化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大連石油化工公司經理、大連地區企業協調組組長;

2017年3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2017年4月,兼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總監;

2017年6月,兼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9年9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

2020年3月,被聘任為股份公司總裁。

2020年9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安全總監兼股份公司董事、總裁。

4.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股份公司非執行董事劉躍珍

男,漢族,1961年9月生,湖北武穴人,中共黨員,1981年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員級高級會計師。

人物履歷:

1981年7月,畢業於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專科學校財務管理系工業企業財務與會計專業;

2002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1年08月—1990年03月,先後任航空工業部520廠會計、兼廠團委副書記、財務科副科長;

1990年03月—2000年02月,先後任江漢航空救生裝備工業公司財務處副處長、處長、副總會計師兼財務部部長、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

2000年02月—2003年05月,任江漢航空救生裝備工業公司總經理兼第610研究所所長;

2003年06月—2006年12月,任中航一集團北京青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6年11月,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會計師;

2007年12月,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2013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區十三屆人大代表

5.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股份公司監事會主席呂波

男,1962年出生,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獲學士學位,後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

人物履歷:

1985年起,先後在煤炭部、能源部、中組部就職,曾任能源部人事勞動司副處級幹部、中組部經濟科技幹部局一處副處長、處長,幹部四局一處處長、幹部五局二處處長;

2002年,加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

2004年11月,兼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06年11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2007年11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黨組成員;

2008年10月,兼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直屬黨委書記;

2010年05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

2012年12月,兼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4年01月,兼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委員;

2015年05月,兼任中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黨校校長;

2016年12月,任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6年12月,兼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9年11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2020年03月,被聘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20年10月,呂波當選中國石油股份監事會主席

6.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股份公司非執行董事焦方正

男,漢族,1962年10月生,陝西三原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畢業。在中國石油石化行業,擁有近35年的工作經驗。2018年6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2019年6月被聘任為中石油股份公司董事。

人物履歷:

1983年07月,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勘探專業畢業;

2000年11月,西南石油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9年01月—2000年02月,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總地質師;

2000年02月—2001年02月,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副經理兼總地質師;

2000年07月—2001年03月,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2001年03月—2004年06月,中國石化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副主任;

2004年06月,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總經理;

2006年10月,中國石化副總裁;

2010年07月,兼任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主任;

2013年12月,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

2014年07月,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2014年09月,兼任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年05月,兼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

2018年06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2019年06月,被聘任為股份公司董事。

兼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外兼職教授、工程博士生導師

7.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吉明

男,漢族,高級審計師。2015年1月13日,中石油集團網站發消息稱,國資委近日任命徐吉明為中石油集團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在此之前,徐吉明擔任國家審計署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

人物履歷:

2000年07月,任審計署外資運用審計司副司長;

2003年01月,任審計署衛生葯品審計局副局長;

2004年05月,任審計署衛生葯品審計局局長;

2007年06月,任審計署審計幹部培訓中心主任;

2009年02月,任審計署外資運用審計司司長;

2014年03月,任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

2014年09月,任審計署辦公廳主任;

2014年12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

2019年01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監察組組長。

8.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股份公司非執行董事黃永章

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曾任尼羅河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安全總監,中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等職, 2018年1月任中東地區協調組組長、中東公司總經理,2020年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2020年9月被聘任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人物履歷:

2000年01月,任蘇丹喀土穆煉油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2000年07月,任中油國際(蘇丹)煉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001年03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煉化部經理;

2002年11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煉化部經理兼中油國際(蘇丹)煉油有限公司煉廠擴建項目部副經理;

2003年07月,任中油國際(阿爾及利亞)公司總經理;

2006年01月,任中油國際(蘇丹)煉油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8年06月,任中國石油尼羅河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2009年0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黨委委員;

2014年04月,任中國石油伊朗公司總經理、黨工委書記;

2015年12月,任中國石油中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中國石油中東地區黨工委副書記,中國石油中東地區協調組副組長;

2017年07月,任中油國際中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中國石油中東地區黨工委副書記,中國石油中東地區協調組副組長;

2018年01月,任中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高級副總經理,中油國際中東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中東地區黨工委書記,中國石油中東地區協調組組長;

2020年04月,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最新最全中國石油領導班子成員及個人背景

C. 中石化和中石油哪個好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石油 一般指本詞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名。標普全球普氏能源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強榜單,中石油排名第四十七。「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位。201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0年5月13日,中國石油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32位。7]2020年9月28日,入選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三。2021年5月,加入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公司名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外文名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成立時間1998年(戊寅年)7月總部地點北京經營范圍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等公司類型中央企業公司口號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年營業額3791.30 億美元[89]員工數1344410 人(2020年)董事長戴厚良注冊資金1149億元目標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中國500強第2位(2020年)企業官網http://www.cnpc.com.cn/世界500強第4(2020年)總資產6019億美元(2019年)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或「中石化」,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副部級中央企業。公司注冊資本3265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中國石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供應商、世界第一大煉油公司。在全球製造商集團發布的2017年《全球製造業500強》排行榜中,中國石化集團位居第1名。中國石化集團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位居第2名,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仍位列第2。2019財富中國500強企業位居第1名,2020中石化再次蟬聯第一名。2021年6月11日,恆大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公司名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外文名Sinopec Group所屬行業石油化工成立時間1983年9月14日法定代表人張玉卓總部地點中國北京經營范圍石油貿易、石油開發與化工等公司類型中央企業年營業額4070.08 億美元(2020年)員工數582648 人(2020年)[97]注冊資本3265億元注冊號100000000001244登記機關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官網http://www.sinopec.com/世界500強第2位(2020年)簡稱中國石化,中石化總資產3291.86億美元

D. 加油站批零一體化需要什麼政策支持

歷經一年研究討論的中石油總部機構及業務板塊改革方案近日落地。4月8日,中石油集團公司召開了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部署動員會,會議對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實施方案做了說明。中石油集團還下發了《關於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集團公司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集團公司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實施方案》。據悉,中石油集團此次推進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是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慎重研究後制定的方案。

據中國石油報報道,中石油推進總部機構改革以優化完善中石油集團公司管理體系。通過改革調整,將形成「總部為戰略引領和一體化統籌中心、業務板塊為業務運營和利潤中心、企業為執行中心和利潤分中心」的組織架構。

精簡總部機構

目前,中石油尚未公布具體的改革方案。微信公眾號「石油圈」發布的相關信息顯示,中石油總部部門調整方案如下:

將集團辦公室改名為綜合管理部(黨組辦公室),撤銷維穩辦、董秘局,並入綜合管理部,集團辦應急管理並入生產經營管理部;

將規劃計劃部改名為發展計劃部(設立對外合作辦公室、新能源新材料發展辦公室),撤銷對外合作經理部,增加金融、投資、新能源管理職能;

將財務部、資金部、資本運營部重組為集團財務部、股份公司財務部;

在生產經營管理部掛牌生產運行指揮中心,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撤銷企業改革管理部,並入法律部,並更名為法律和企改部;

將人事部更名為人力資源部,與黨組組織部合署辦公,並成立集團公司黨組編制委員會;

將質量安全環保部改名為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

將信息管理部改名為數字和信息化管理部,信息技術服務中心並入共享運營公司。

中石油集團公司現行組織架構

來源:中石油集團公司網站

此次中石油推進總部機構改革的目的在於精簡機構,提高總部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據中國石油報報道,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指出,在公司管理體制架構中,總部為中樞,必須在轉職能、提效率上狠下功夫,實現機構精簡,職能聚焦,服務保障有力,效率效能提升。據了解,通過此次改革,中石油的總部部門數量和人員都將有所精減,減幅在10%-20%之間談讓。

組建四大業務板塊

相比對總部機構的調整優化,中石油對集團業務板塊的改革更為公司內部及業內所關注。據中國石油報報道,按照突出業務協同、專業化發展和產業鏈國內外一體化統籌的原則,中石油對集團公司的業務板塊劃分進行了調整,將現有的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子集團),分別為油氣和新能源板塊、煉化銷售和新材料板塊、支持和服務板塊、資本和金融板塊。

中石油官方網站顯示,當前,中石油集團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10大類,分別為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銷售、天然氣與管道、國際油氣業務、國際貿易、油田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科技創新。此次中石油推行的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將對這10大類業務重新進悉做行劃分調整,計劃成立油氣新能源子集團、煉化銷售新材料子集團、支持和服務子集團、金融資本子集團。

不過,中石油尚未公布對當前具體業務如何進行劃分調整。其中,涉及多個業務板塊的公司歸屬如何備受關注。比如,國際貿易板塊相關主體公司的業務還涉及油氣進出口、國外煉油化工及加油站等銷售業務。

有業內人士分析,受集團板塊調整的影響,原先集團內部獨立的油氣勘探與天然氣銷售等相關業務,在管理上將統一歸口油氣與新能源板塊,實行國內外一體化管理,這是順應油氣體制改革的需要。

不過,同一板塊內各單位之間的職責邊界如何劃分等細節問題,仍待進一步明確。近一年多來,中石油的油氣田企業可直接銷售天然氣,這與實行天然氣批零一體的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存在交叉,兩者的業務邊界有待釐清。

此外,此次中石油推行的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與2019年底中石化集團公司啟動實施的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思路多有相似之處。

2019年11月,中石化集團宣布將總部部門由30個含陸局減少到20個,並建立了油氣和新能源、煉油和銷售、化工和材料、資本金融和支持等四大業務板塊(子集團),子集團為非注冊機構。當時負責推進中石化管理體制改革的是時任董事長戴厚良。戴厚良於2020年1月17日調任中石油董事長。

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凸顯

中石油本輪改革,新能源和新材料在業務板塊設置中的戰略意義凸顯。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中石油的新能源發展與油氣主業將合並在同一個板塊,油氣勘探開發企業、天然氣銷售企業或成為中石油發展新能源的主體。同時,有消息稱,中石油在油氣和新能源板塊設置中將進一步強化天然氣業務。新材料與煉化銷售業務則歸口為同一板塊,體現了兩者的協同性。

此次中石油總部機構改革還在新更名的發展計劃部內,專門設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發展辦公室,以指引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

據中石油官方披露,此次推進總部機構及業務板塊調整是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順應能源行業發展趨勢的戰略選擇。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長久以化石能源為主營業務的石油公司,面臨發展與減排的雙重挑戰。2021年以來,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紛紛開始研究「雙碳」目標實現路徑,並加快了新能源的布局。

2021年3月29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新能源新業務發展。具體來看,主要實現路徑包括,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利用好公司礦權范圍內風光地熱等豐富資源,大力實施風光氣電融合發展和氫能產業化利用,加大地熱資源綜合利用力度;積極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清潔替代和CCUS;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力度等。

E.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各有多少名院士有名單更好!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6月4-10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選舉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5位。第一輪評審會議結束後,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展了候選人材料公示、審核把關和投訴處理等工作,並將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向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進行了備案。10月30日-11月3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和選舉會議,經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序,選舉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
下面名單:
中石油院士:賈承造、邱中建、沈平平、翟光明、戴金星、胡見義、韓大匡、胡文瑞、高瑞祺、郭尚平。
中石化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湘洪、陳俊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大東、袁晴棠、胡永康、康玉柱、徐承恩、候芙生、顧心懌、汪燮卿、毛炳權、關興亞、蔣士成。
11月28日,兩年一度的院士增選公布結果,中國石化總經理戴厚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科技部主任謝在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至此,中國石化共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

戴厚良,1963年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從事石油化工生產和技術開發工作30餘年,是我國芳烴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以他為第一完成人的「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項目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之後第三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據測算,我國應用芳烴技術每年由對二甲苯生產的化學纖維可替代約2.3億畝土地產出的棉花,有效解決糧棉爭地矛盾。如今,該技術多項單元技術已走出國門,在東南亞和東歐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

戴厚良帶領團隊研發拓展PX原料新工藝,率先實現20萬噸/年甲苯甲醇甲基化技術工業化。組織實施了中國石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促進了中國石化創新發展。主編出版專著《芳烴技術》,全面系統闡述了芳烴技術基礎理論與生產實踐。相關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項。2016年獲中國科協首屆「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獎。

謝在庫,1963年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起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從事催化研究,曾任課題負責人、主任、院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石化科技委常務副主任、科技部主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副主任;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IUPAC化學與工業委員會委員等。

謝在庫為我國烯烴芳烴高效合成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出版學術著作2部,發表SCI論文120餘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27件、國際專利39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第一完成人)、中國專利金獎1項(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產業創新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

F. 中石化現任董事長是誰啊

1983年7月12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時光荏苒,37年過去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從一個世界500強公司默默無聞的新成立公司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能源化工公司,在中國乃至世界石油工業史上留下了自己輝煌的篇章。目前,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煉油公司。
37年來,中石化迎來了9位掌舵人。他們一個接一個的帶領公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中石化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們中的一些人勤奮工作,最終成為官員和副國。他們有的為石油行業奉獻了一生,有的卻在任職期間忘了初衷,放鬆了自己,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今天博士就帶大家認識一下中石化的九位領導,重溫一下中石化的成長成長史。
首項
陳錦華(1983.07~1990.08)
陳錦華(1929年7月~ 2016年7月),安徽青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函授、政治經濟學、北京電視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專學歷。
1983年7月至1990年8月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任職前,陳錦華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計委主任。
卸任後,陳錦華先後擔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現NDRC)、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現NDRC)、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錦華經歷了中石化的初創階段到成長階段。1983年7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成立。原石油部、化工部、輕紡部及地方39家企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均被列入。1985年1月,國內石油產品業務由總公司管理。原商務部石油局及其下屬單位,建制劃歸中石化。1986年5月,中石化不再設立董事會,實行總經理負責制,陳錦華任黨委書記。1988年2月,中石化不再由能源部歸口管理,直接隸屬於國務院。90年8月,陳錦華調任國家體改委,盛華仁升任一把手。
陳老於2016年7月去世。
第二學期
盛華仁(1990.08~1998.03)
盛華仁(1935年9月~),江蘇射陽人,畢業於南京化工公司,高級經濟師。
1990年8月至1998年3月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在出任中石化之前,盛華仁曾任化工部計劃司司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卸任後,盛華仁先後擔任國家經貿委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
盛華仁在位八年。「八五」期間,石化公司煉油能力達到1.6億噸,佔全國原油加工總能力的84.9%,成為僅次於殼牌和埃克森的世界第三大煉油公司。1993年,上海石化h股和a股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鎮海煉化h股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1998年3月,盛華仁調任國家經貿委,李升任一把手。
第三學期
李(1998.04~2003.03)
李(1945年3月~),山西大同人,北京石油學院煉油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8年4月至2003年3月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2000年2月起任董事長。
上任前,李在齊魯石化公司工作多年,後升任中石化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後調任中國東聯石化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卸任後,李先後擔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李上台後,經歷了「兩桶油」的大調整。中石油所屬的勝利、中原、江蘇、江漢等8個油田劃歸中石化。中石化所屬的大慶、撫順、遼陽、蘭州等13家主要煉廠劃歸中石油。同年,中國東聯石化公司6家企業、多個省市的石油公司、8000多家加油站被納入中石化。1999年7月,中國石化首次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73位,居中國首位。2000年3月,中國新興石油有限公司整體注冊成立。同年10月,中石化h股分別在香港、紐約和倫敦上市。2001年7月,中國石化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2月,PCG成立。2003年3月,李調任國資委,接任一把手。

G. 中石油董事長: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

據中國石油報消息,4月24日下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召開院士和專家座談會,圍繞貫徹能源發展新戰略、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大 科技 創新力度、加強 科技 人才隊伍建設、採取革命性舉措應對低油價沖擊等,談想法、提建議。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在會上表示,「集團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緊緊依靠 科技 創新管理創新,帶領公司穿越當前的『至暗時刻』。」

戴厚良稱,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中石油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油氣產業鏈穩定中肩負著重大責任。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善於變壓力為動力,勇於攻堅克難,扎實開展提質增效,戰勝風險挑戰,贏得發展主動。

面對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國內石油央企近來多次開會討論低油價寒冬中的「活法」。做好長期思想准備、推行降本增效,是國內「三桶油」面對本輪疫情後油價暴跌的一致選擇。

4月20日,中石油集團公司黨組召開會議。會議提出,當前的挑戰前所未有,要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扎實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擺在首位的,是「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職責」。其次,要研判當前困難局面會持續多長時間,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保證公司平穩運轉。第三是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慎之又慎,防範企業重大風險。

該會議還稱,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 「水落石出」,要按照中央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深化改革。要想方設法把提質增效具體措施落到實處,動員全體幹部員工,結合各企業實際情況,真正落實「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台階」。用「釘釘子」精神,共克時艱,為公司渡過難關貢獻力量。

短短幾年油價凜冬再至,戴厚良不久前談起過滿腹「苦水」。他在中石油提質增效動員推進會上稱,盡管公司各項工作總體運行平穩,但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兩只黑天鵝」疊加而至,對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受到的沖擊前所未有。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4月20日舉行的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也稱,盡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有利,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導致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

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已跌破1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21.3美元/桶。據澎湃新聞了解,中國多數油田的原油開采盈虧平衡點為50—60美元/桶。在上一輪油價大跌中,國內「三桶油」業績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與幾年前相比,眼下國內「三桶油」還面臨特殊的艱巨任務:初見成效的「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既要壓縮成本支出,又要堅定不移執行保障國內能源安全的油氣增儲上產任務,兩者如何平衡?

H. 中石油幕後大股東是誰

中石油幕氏敏後大股東握罩是誰?
答案如下:是李永樂,她出生於1977年,由於特殊原因,當時她的父母殲皮枝都不在身邊。

I. 中石油三強幹部是哪三強

三強幹部指的的是:發展能力強、服務能力強、協調能力強。
作為一名黨員,既伏腔要敢於擔當更要有所作為,爭做「三強」幹部,在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要強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立足的基石,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每一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漏廳猛路的燈、把准航向的舵」。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下,黨員幹部更需要不斷強化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築牢思想的基石。
作為黨在經返橋濟領域的執政骨幹,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這支隊伍能否建好、用好、管好,對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至關重要。在集團公司2021年領導幹部會議上,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著眼治企興企,提出實施「三強」幹部隊伍鍛造專項工程,強調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著力鍛造政治堅強、本領高強、意志頑強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J. 戴厚良身價有多少個億

76億元。
戴厚良是江蘇無錫第十二大富豪,罩羨他在2021年的時候身價高達76億,任職雙良集團的董事,也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戴厚良擁有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正高級工程師,是罩胡中國工程院院士物悶攔,石油化工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