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牛市是怎麼結束的
擴展閱讀
產品配方分析需要多少錢 2025-07-08 18:12:34
剖宮產費用是多少 2025-07-08 18:07:32

中石油牛市是怎麼結束的

發布時間: 2023-03-18 06:22:59

❶ 牛市持續多少時間

一年左右。

2014年7月,上證綜合指數結束橫向盤整狀態,開始上揚。2015年春季過後,大盤上揚。到2015年6月中旬,上漲的指數從5000多點開始下跌,牛市結束。因此,2015年的牛市已經持續了大約一年。

無論迅卜凳牛市能持續多久,投資者在操作的弊伍過程中,應合理控制位置,為了避免被抓到在牛市的頂端,也就是說,投資者在牛市的開始,可以購買購買三分之一的位置。

在牛市的持續上漲,投資者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畝旅售三分之一的位置在牛市的結束,當牛市是完全結束,進入熊市的初始階段,投資者可以賣剩下的1/3的位置,這樣就不會被頂的牛市。

(1)中石油牛市是怎麼結束的擴展閱讀:

所有的市場動向都是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哪一個是可以事先確定的。而市場的選擇,呈現在趨勢中,沒有預測,只有操作。

無論市場如何選擇,這都只是整個牛市中的一小部分。在總市值超過GDP之前,沒有必要談論泡沫。直到中國證券市場成為亞洲最重要的交易市場,牛市才會結束。

❷ 中國石油股票為啥呢從07年至今一直下跌,08年都沒漲

上市時正逢大熊市,股價受到市場的影響一直下跌。去年股價受到牛市影響有所上漲,但是不多。如今的市場十分冷淡當然漲不起來。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的問題。

❸ 中國石油當年為什麼會暴跌呢

05年隨著股改的結束,人們預期股改很成功,而且國民經濟走勢良好,股市逐步由熊市到牛市轉變,到2007年初,股市都是處於穩步的漲幅。2007年之後,隨著股市行情的看好,輿論媒體的唱多,越來越多的人投入股市,國外資金瘋狂湧入,本來健康穩定的股市出現了連續暴漲,泡沫嚴重,風險巨大,股市已經處於透支狀態,不再是健康的股市。而從去年年底中石油上市的高定價,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股改後遺症解禁壓力的顯現,股市神化突然破滅,具體看來有內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國的次貸危機,這是影響最大的外因,導致國外經融市場的動盪和蕭條,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經濟狀況,中國的經濟也難免不受到其影響。其次是油價的大幅上漲,現在石油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高,油價上漲導致很多行業運營成本增加,利潤下降,企業壓力巨大。第三,周邊地區的經濟環境和股市環境不好!直接導致周邊股市的下挫,從而影響到國內的股市。 內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國內通貨壓力巨大,由於人民幣升值因素,國外熱錢的瘋狂湧入,國家為了控制熱錢,一直從事貨幣從緊政策,這間接的凍結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動資金。而且中國的股市經過了前幾年的瘋長,泡沫嚴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場里資金卻明顯不足。所以股票市場內外壓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難免。 但是中國經濟總體走勢是好的,最然最近兩年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不該其總體的發展上升走勢,所以股市現在也是最艱難的時刻,後市繼續看好,只要度過了這個難關,後面就是彩虹!
記得採納啊

❹ 牛市的輪漲順序是什麼

經歷過06-07年牛市,也參與了14-15年牛市,發現牛市的上漲都是有規律性的,也確實是有順序的。

但是細心的股民都會發現,每一輪牛市的輪漲順序,除了券商先漲以外,鋼鐵最後以外,其實都在發生變化。

我們先看看 歷史 ,來看一下牛市上漲的一些規律,也可以幫助大家在未來,先人一步抓到牛市帶來的紅利。

不管是06-07年牛市,還是14-15年牛市,都是在極度哀嚎中啟動的。

所謂的極度哀嚎,指的是03-05年,12-14年都是漫長的熊市,三年左右的熊市,成交量的極度萎靡,人氣明顯的不足,板塊的嚴重低估,都是催生牛市的必要條件。

資金進入市場,需要的是明顯的價值窪地和上漲空間,同時,寬松的貨幣市場環境,也是很必要的。

熊市的結尾,一般是銀行股為首的大藍籌補跌作為標志。

到了牛市的初期,第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量能的放大,市場開始活躍。

雖說不是所有的股民都解套,但是對於牛市前半年內買入的股票,都會有不錯的漲幅。

當有了一定的漲幅後,市場籌碼就會出現松動,對應的情況自然就是成交量放大。

交易的活躍,最直接利好的一定是券商,所以牛市的急先鋒一定是券商。

券商絕對不會在任何一輪牛市中遲到,即便僅僅是小牛市行情。

券商作為一個行情開始的標志,預示著行情的到來,各路資金緊隨其後,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入場。

對於大資金來講,能夠入場的板塊必然是大市值的,對於小資金和游資來說,會選擇規模相對較小,成長空間擾皮老較足的板塊。

歷年牛市,第一類被資金關注的,除了券商,就是藍籌股,尤其是一線藍籌股。

在熊市末期,很多績優藍籌股已經被長線資金先關注,一旦市場啟動,就會出現籌碼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是被市場第一時間搶籌的。

小盤績優股表現最為搶眼,其次是二線藍籌會緊隨其後,這個階段其實沒有太多的板塊之分,各個板塊中的績優股和小盤股會相對比較搶眼。

當市場出現普漲後,一些後知後覺的資金也會跟風進入市場。

這個時候所有的優質個股已經有一定的漲幅,資金就會開始選擇題材股進行炒作,因為炒作題材只需要故事支撐,不需要業績來支撐。

因此,資金湧入的題材股開始活躍,而低價股和垃圾股因為也有部分題材的概念,而且價格較低,上漲空間大,會被一並炒作。

這個時候,權重股的第一輪漲幅會結束,進入盤整期,很多人會開始質疑牛市的級別和持續性,一部分資金會從權重股撤離,進行觀望。

大牛市中,一般在猶豫和盤整之後,都會開啟第二輪普漲格局,以中小盤個股的表現更為突出。

因為中小盤個股市值較小,後期拉升還有較大空間,權重股市值大,會出現滯漲。

牛市的末期,則是出現中小盤績優股和題材股滯漲,權重股補漲的格局。

當權重股出現高位的補漲,行情進入尾緩升聲,大盤未動,小盤股、題材股握拿、垃圾股紛紛開始跳水。

一般來說,券商是牛市的開始,鋼鐵和石油是牛市的結束。

歷年牛市,除了券商牛和鋼鐵牛佔了一頭一尾,中間還會有很多的板塊出現輪動。

以保險和銀行為首的大金融板塊和房地產板塊,雖說表現不俗,但牛市中總體漲幅是比較靠後的。

鐵路、基建、水泥、石油等板塊,雖說會出現輪漲,但板塊總體漲幅也是弱於大盤。

06-07牛市中, 漲幅最大的權重板塊是有色金屬,包括鋼鐵還有能源類 ,或者我們可以叫做資源板塊。

除了券商,為什麼會炒作有色金屬,其實邏輯也很簡單,因為當時沒有太多 科技 技術類的公司,是製造加工業最旺盛的時期,那資源本身就成了價值,任何的制葯加工業都需要,加上通貨膨脹對於資源本身漲價的預期,價格水漲船高,有色相關企業的利潤自然也會有大幅度的上漲。

但到了14-15年,製造業已經趨於平穩,資源已經不再那麼稀缺,而 科技 興國的主線已經非常明確了,所以中小板和創業板中的 科技 股在這一輪牛市出現了極大的漲幅。

所以諸如信息技術,互聯網等行業出現了較大漲幅。

還有一個平時非常低迷,卻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輪牛市的板塊,就是 軍工。

軍工企業是國家重點戰略企業,戰略地位極高,但是企業利潤並沒有特別大的體現,所以只有在牛市裡才會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大消費概念,食品、飲料、白酒、醫葯,包括 旅遊 相關概念等 ,在牛市裡也會有不俗的表現。

牛市是會讓老百姓們變富起來的,哪怕僅僅是紙面財富,也會變相的催生消費需求,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相關企業都是利好。

牛市中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板塊, 次新股。

次新股牛,牛市就在,次新股不行了,牛市就要走了。

行情中後期,由於所有的板塊估值都偏高,資金又不想離場,就會盯上次新股。

炒作次新股是純資金炒作,沒有任何理由,這部分最活躍的資金一旦撤走,標志著行情即將結束。

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牛市確實是賺錢的,一到熊市裡就很快虧的不像樣子。

另外,有些人在牛市賺到了大錢,有些人卻只賺到了一些小錢。

從操作上來看,不要經常換板塊,換個股是上上策。

牛市的行情是資金輪動的,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對於行情的輪動是能夠把握,但是絕大多數人,參與輪動都是失敗的。

板塊輪動在牛市前期切換較慢,上漲板塊較為集中,上漲持續性強,一般3-5天才出現輪動。

建議採取,早發現早追隨。

板塊輪動在牛市後期,會異常頻繁,往往1-2天就換品種,很難把握。

建議採取,守株待兔。

牛市是普漲格局,減少操作,在很多時候,可能賺的更多,沒有能力的不要刻意抓板塊輪動。

牛市裡賺不到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看不懂牛市。

上漲初期,懷疑是反彈不是牛市,到了中期,抓不住領漲板塊和個股,牛市末期,又因為貪婪沒有及時鎖定收益,結果滿倉被套。

應對牛市的最佳策略,就是控制倉位。

你可以滿倉在低位被套,但牛市到來後,倉位要懂得控制。

3000點以上開始逐步降低倉位,越漲越降低, 倉位控制的好方法就是了結利潤法

比如你投資的金額是20萬,一輪上漲後,變成了30萬,了結10萬利潤,另外20萬繼續。

如果大牛市,起碼可以漲幅100%以上,那麼利潤部分就有20萬,剩餘20萬本金可以繼續折騰。

這樣即便熊市裡遭遇腰斬,還是能保有不錯的收益。

很多人一直在討論牛市什麼時候來,因為距離上一輪牛市已經過去五年。

我想說的是。

我們要明白什麼時候股票「便宜」,什麼時候股票「貴」。

牛市就是股票從便宜到貴的過程,熊市就是股票從貴回到便宜的過程。

總體板塊估值,是決定股票「貴」還是「便宜」的最好參考依據。

估值低,就是便宜,估值高,就是貴。

便宜的時候買,貴的時候賣,准沒錯。

從目前來看,總體板塊估值是合理的,沒有便宜,也沒有貴。

也就是說,現在所處的位置,要麼就是在熊市中期,要麼就是在牛市中期。

如果從2018年的2440開始算,到3400點已經漲幅40%了,不算牛市嗎?

有些人說,不喜歡瘋牛,喜歡慢牛,但A股其實是長期處在慢牛通道中,只是慢的有點太慢。

給大家一個長期參考指標。

年K線,MA20均線,也就是20年線,是經濟命脈的上升通道線。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親身經歷過2007年的大牛市,還有比較近的2015年牛市,談談自己印象比較深的體會。

牛市裡面賺錢不容易

印象特別深的是,自己看好的個股一直震盪,漲的比較少,其他股票瘋漲。於是決定改追牛股,剛賣掉持倉股票沒多久,就開始瘋漲。而原來的牛股卻開始下跌了…

踏錯幾次節奏,心態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經快結束。這樣反而在牛市裡面沒有賺到錢。

所以,在回答輪漲順序之前,我想強調,踏對行業板塊的節奏其實很不容易,往往結果是踏錯,而且一步錯,步步錯,心態一旦崩潰,基本就GAME OVER。

那麼,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場是怎麼漲的呢?

首先是券商大漲,這是牛市的先頭部隊,毫無異議,所以這一輪大家一開始應該買什麼板塊,不用再問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證券先漲了3倍,才開始輪到其他板塊。

2007年還沒有TMT這類 科技 股,而且當年是經濟景氣周期的高點,最牛的是資源類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基本是10倍-100倍漲幅。

2015年處於經濟周期低點,有色其實沒怎麼漲,反而是TMT的股票漲幅最高。

2007年還有裝備製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時講工業化、高端製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沒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慘。

其實不用舉更多例子了。

這已經說明牛市裡面的板塊輪漲,不能刻舟求劍,覺得2007、2015年是這么漲的,那麼我就依葫蘆畫瓢,這肯定會出錯。 站在2020年,我認為出牛股的板塊就三個, 科技 、消費、醫葯。

傳統的有色、煤炭會因為牛市而上漲,但是的確缺乏想像力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年輕的投資者加入市場,還會記得這些股票嗎?所以,資金不斷湧入的必然是具備想像力和炒作空間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這一點!

不用過多解讀,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貿易戰、 科技 戰的背景, 科技 興國的大背景下,必然會誕生萬億市值的 科技 巨頭!至於是哪只,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幾只龍頭 科技 股,那麼還有10倍以上的想像空間!

消費是長期牛股

其實茅台這么多年一直走牛,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高ROE消費類股票大概的風格。在牛市裡面,消費類股票一般都會跟漲,不會錯過行情。

醫葯有長期潛力

醫葯今年以來已經漲很多了,但是時間拉長來看,創新葯、抗癌葯、疫苗等類高 科技 的產品不斷推出,醫葯股也具備想像空間。所以,醫葯也是必然會出牛股的板塊。

其他行業板塊,比如有色、煤炭、銀行、地產、化工等等,會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備長期想像空間,不建議去過多參與。

配置策略

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醫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費、醫葯。

3.牛市後期超配醫葯(會有防禦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

不建議做板塊輪動的原因,一開始就說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錯,那麼踏空的損失會更嚴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與交流!

不請自來,經歷過牛熊的人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塊的輪動其實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會有一個大致啟動的順序:

1、領先於大盤的板快:深市的創業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開始頻頻出現,所謂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醫葯,牛股連連,不用多說了吧

2、短期風格切換開始炒作低PE的券商、銀行

3、低PE繼續輪動那就是地產、煤炭、有色、鋼鐵等二線藍籌,所謂的煤飛色舞

4、再重新輪動到題材股,各種概念這個時候基本上是普漲的階段,市場陷入瘋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題材全線拉升之後估值過高導致資金再度選擇,最終調倉換股至權重,低位權重最後一波補漲,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結束的時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詩供參考:

券商瘋,券商瘋完銀行瘋;

銀行瘋,銀行瘋完保險瘋;

保險瘋,保險瘋完地產瘋;

地產瘋,地產瘋完有色瘋;

有色瘋,有色瘋完煤炭瘋;

煤炭瘋,煤炭瘋完垃圾瘋;

垃圾瘋,垃圾瘋完散戶瘋;

散戶瘋,散戶套在最高峰。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牛股連連之後開始權重,之後低估值,然後煤飛色舞,最終群魔亂舞,千萬不要太瘋癲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❺ 中國股市出現過幾次牛市熊市分別有什麼特點

中國股市20年間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

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

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賀亮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轎燃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

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禪帆寬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發行額度55億元,明顯要比1993年的195億元低得多,但滬指在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地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

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5)中石油牛市是怎麼結束的擴展閱讀

導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❻ 中石油為什麼從45元跌到5元

因為中石油2007年上市時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而且還因為中石油極其不穩定的業績而導致中石油從之前的45元跌倒現今的5元。
1.超級牛市與虛高定價 中石油上市之時,是中國股市歷史上最大的牛市。當時,中石油還以亞洲最賺錢的名義上市,頓時引來了股東們的狂歡。 A股股東本身長線投資較少,大多有賭徒心理,另外有媒體表示,收購中石油是對子孫後代的投資(畢竟這么有利可圖,看好),所以股價在開盤當天直接飆升。中石油A股發行價為16.7元,與此前H股發行價1.28港元相比,明顯偏高(直接上漲10倍),虛高發行價讓不少投資者認為中石油是超優秀的股票,進一步刺激了投資者的神經。這兩點使中石油成為歷史上第一隻破萬億美元的大股,為隨後的下跌做好了准備。
2.業績極不穩定 如果中石油像茅台一樣保持業績穩定,中石油的股價可能會下跌,但不會跌得這么慘。但現實中,中石油的業績真像過山車,一時上下,表現極不穩定。這在股市中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它的性能不是連續穩定的。上市之時,中石油的年凈利潤高達1000億元,但近年來,中石油的利潤還不到上市時的一半(中石油2015年至2018年的年利潤為如下:356億、79億、227億和525億)。要知道,中石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技術進步,煉油成本降低,用戶數量增加(私家車越來越多),石油進口成本並沒有太大變化。理論上利潤應該會穩中有升,但實際上,中石油業績頑固不增反降,進一步推動了中石油股價的下跌。
拓展資料:
1.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打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旗號登陸A股市場,開盤價48.60元,創歷史新高48.62元,收盤43.96元。 當日成交額為699.9億元,約占滬市成交額的一半,打破了單日最大成交額的紀錄; 總市值超過1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只有蘋果、亞馬遜和微軟超過萬億美元,這些都是科技型公司)。
2.一轉眼,中石油已經上市12年了,但掛著無數光環的中石油上市,卻讓10歲的投資人留下了永久的傷痛。 「問你能有多少擔心,就像中石油的一個滿倉庫。」 或許這就是很多48元買入中石油的投資者的心理寫照。 中石油為何在短短12年下跌了80%以上? (其實嚴格來說,一年應該跌了80%。2008年10月27日,中石油股價已經跌破10元,在接下來的11年裡其實是比較穩定的)。

❼ 07年的牛市是怎麼結束的什麼原因從6124下來,具體點。

網上找的。。

06.07年股市大漲,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股市,股市是一個資金推動型的市場。不斷的有人出高價買股,這樣才會一路上漲,水漲船高,所以需要大量資金來運作。接著我們看時間+事件。
0607的牛市我們稱為998牛市,產生牛市前的最低點是998。有人說破1000產生了牛市,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05年以前那那波大熊市是因為宣布國有股減持造成的,大家蜂擁而逃。而到了05年大概5月份的時候吧,國家出了一條政策,允許保險資金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其中包含了社保基金,隨後用了1年時間的准備,准備了什麼?其實就是在建倉。為什麼要買足,因為要股改,股權分置改革。這一行為成為了導火索,快速引發了行情,然後在資金不停的追捧下,造成2年的牛市。在股改信息發出以後,同意QFII進入中國股市。很多人以為讓外國人抄了中國的底,其實錯了,QFII從審批到購買股票需要很長的時候,等他們進場的時候早就是牛市了,誰抄底了?很明確社保基金。其實這輪牛市到07年的5月30日就差不多結束了。
在530之前~貨幣政策已經出現了重大的轉折,國家開始調高存款准備金率,這以調整意味著整個市場將要開始缺錢,逐步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貨幣總量。而530是熊市導火索,明確的信號。為什麼530以後大盤還在漲?因為要撤庄。因為莊家還沒有完全退出,包括社保基金。社保基金是在530附近開始減倉的。
530以後出現的最多的詞彙就是28現象以及市盈率,為什麼?1拉起大盤股票,造成盤面很好的假象,小盤股開始撤資。2講市盈率讓大家購買大盤股,那個時候市盈率大盤股很低。所以散戶都在那個時候被忽悠進去,然後深套。隨著准備金率的進一步跳空,市場資金不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接著就開始大跌。
我個人理解是 本來那年牛市不是經濟發展帶來的 本身是人為的製造的泡沫
到了後來 實在太高了 沒人願意 接盤 或者說沒有那麼多錢接盤。結果就一瀉千里。
好多散戶 套牢 割肉

❽ 中石油為什麼從45元跌到5元

中石油從45元跌到5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⑴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⑵極其不穩定的業績。
1.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中石油上市的時點,是我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市之時,且當時中石油還頂著亞洲最賺錢的稱號上市,一下子吸引人了股民的狂歡,A股的股民本身長期投資的較少,大部分帶有賭徒的心理,再加上媒體宣傳說買入中石油就是為子孫們投資(畢竟這么賺錢,被看好),所以開盤日股價直接飆升。中國石油在A股發行價為16.7元人民幣,與此前在H股發行價1.28港元相比,明顯偏高(直接提升了10倍),虛高的發行價更讓不少股民認為中石油是超優股才會定價這么高,所以進一步刺激了股民的神經。這兩點促使了中石油成為歷史上第一隻破萬億美元的大股,也為後來下跌做好了准備。
2.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極其不穩定的業績,如果中石油如同茅台一樣,保持著穩定的業績水平,那麼中石油的股票或許會下跌,但不至於跌得這么慘,不過現實中中石油的業績確如同過山車一樣,一會上一會下,表現的極其不穩定,這在股市上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它的業績沒有連續性及穩定性。上市時中石油的年凈利潤高達千億元,但是最近這幾年中石油的利潤還沒上市時的一半(2015年-2018年中石油的年利潤如下356億、79億、227億、525億),要知道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石油技術提升,煉化成本降低,而用戶數量增多(私家車越來越多),且石油進口成本並沒有多少變化,理論上利潤應該節節攀升才對,但現實里中石油的表現就是這么倔強,不增反降,這也進一步促使了中石油的股價下降。
拓展資料:
A股以散戶為主。目前A股超過70%的投資客戶都是以散戶為主,這些散戶缺乏自己的投資體系,沒有技術,基本上都是盲目跟漲殺跌。對這些散戶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中石油的股價是多少,他們只在乎的是中石油會不會出現波動,只要出現波動,他們能夠跟漲殺跌就有錢賺。對於散戶來說,中石油從30塊錢漲到33塊錢跟從4.5元漲到4.95元其實沒有什麼區別。表面看30塊錢漲到33塊錢,股價上漲了3塊錢,而從4.5元漲到4.95元,股價只上漲了0.45元,但這對於投資客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對於投資客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上漲的比例,中石油股價從30塊錢漲到33塊錢和從4.5元漲到4.95元,對於散戶來說他們能夠賺的錢是一樣的,都是上漲10%。

❾ 2015牛市怎麼結束的

一、 2015股市為什麼大跌

本輪行情回落的導火索是年中階段資金面緊張、新股擴容過快等,根本性的原因在於市場此前上漲過多,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而杠桿資金的運用在前期加速了股指上漲,在市場回落時也發揮了助跌效應,這是杠桿投機資金的固有秉性。 國企改革概念啟動了股市,融資融券(主要是融資,幾乎無券可融)快速膨脹形成了股市的泡沫。在大泡沫的情形下,只需要一些機構(其中外資充當了先鋒的角色)砸些錢做空股指期貨,股指隨即快速下跌,充滿杠桿的融資融券交易大量虧損並有做多一方轉為做空一首或方(不得已,否則就爆倉了),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便形成了股災。
二、 為什麼2015年股市會從牛市急劇下跌

回落的導火索是年中階段資金面緊張、新股擴容過快等,根本性的原因在於市場此前上漲過多,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而杠桿資金的運用在前期加速了股指上漲,在市場回落時也發揮了助跌效應,這是杠桿投機資金的固有秉性。 國企改革概念啟動了股市,融資融券(主要是融資,幾乎無券可融)快速膨脹形成了股市的泡沫。在大泡沫的情形下,只需要一些機構(其中外資充當了先鋒扮亂的角色)砸些錢做空股指期貨,股指隨即快速下跌,充滿杠桿的融資融券交易大量虧損並有做多一方轉為做空一方(不得已,否則者缺伍就爆倉了),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便形成了股災。 股指期貨和配資導致 濫用融資融券政策
股票的價值分為股票,可以很快變化很大。因此,公司或個人投入股票的資金越多,他們獲得或失去的就越多。牛市出鐵屑飛濺出去。而由於受到撞擊產生的摩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