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宣布史無前例大規模釋放石油儲備,此舉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因為歐美製裁了俄羅斯,導致國際油價上漲,特別是原本還進口俄羅斯石油的美國,此舉讓其國內油價上漲,部分州出現了抗議,甚至影響到了經濟發展,所以美國為了穩定國內的局勢,就大規模的釋放石油儲備,來控制國內的石油價格和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美國此舉就是為了降低國內油價和促進經濟發展。因為其制裁俄羅斯的原因,導致國內油價上漲,國內出現抗議,部分工業開始停工,為此,美國不得不釋放自己的石油儲備。
② 石油過剩為什麼不減產
首頁新聞
OPEC為啥不減產?美國4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騰訊財經2018-12-07 13:34
周五凌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自1973年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全球油市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同日,OPEC+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
據周五(12月7日)凌晨公布的數據,美國上周原油與成品油出口超過進口,為紀錄中的首次。同日,OPEC與盟友的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OPEC面臨油價下跌的處境,部分是因為美國產量大增打破了全球供應平衡。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當周,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為1973年EIA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原油出口躍升至320萬桶/日以上,創下紀錄最高周度紀錄。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休斯頓ION Energy的顧問Kyle Cooper 甚至還半開玩笑地表示:「所以美國什麼時候要派代表參加OPEC會議?這(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確實令人吃驚,但我確實認為未來幾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頻繁。」
美國歷史上一直是原油進口大國,部分是因為持續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而在2015年末,時任總統奧巴馬取消了這一禁令。自從美國頁岩革命加快鑽探和開采後,美國整體石油產量提升至117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
由於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產量上升,引發供應再次過剩的擔憂,美國原油價格自10月觸及近76美元的四年高位後,已經下跌近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使沙特牽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面臨兩難境地,OPEC希望通過減產來維持較高的油價,但也不願被美國頁岩油生產商趁機奪走更多市場份額。OPEC周四在維也納的會議延期,目標是在周五與俄羅斯達成減產協議。
華盛頓Hedgeye分析師Joe McMonigle表示:「EIA似乎有一種在OPEC維也納開會期間送出壞消息的習慣。以前通常就是美國產量激增的數字,但這一次確實非同小可,數據破天荒地顯示原油凈出口為21.1萬桶/日。」
EIA稱,美國2019年原油產量平均料超過120萬桶/每日,比2016年增加逾300萬桶/日。上周美國汽油和柴油等油品凈出口為420萬桶/日。
不過,由於單周數據波動性較大,這一突然變化可能僅為暫時現象。休士頓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rew Lipow表示,他對此數據不感到意外,因為冬季向來是國內汽油需求放緩的淡季。
更多精彩內容進入 [財經頻道]
③ 美國打完伊拉克後,為何不開採石油
因為石油經濟,美國的石油很多,但大多是作為戰略儲備不開采或少量開采,間接控制影響石油產地,鞏固自己的美元世界結算貨幣地位,中國從中東拿石油就受到種種鉗制,不得不大量進口俄國石油。
為了讓這個印鈔票的游戲玩得更長久,美元幣值開始周期性波動,它掛鉤計價的對象就是已經成為世界工業血液的石油。
所以不只是美元利用石油維護其霸權,而是通過調控石油價格(其實也就是相對於美元的關系)來調控美元幣值,進而發揮其全球金融指揮棒的威力。
④ 美國人沒什麼不開采自己的石油呢
美國開采本土的石油,成本太高,所以不開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環保成本太大。美國國內有許多環保團體強烈反對在本土開發新的石油資源,這使得油田的征地代價太大,甚至完全不可能。還有,石油污染的治理和補償也代價巨大。阿拉斯加油輪漏油事件,以及這次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都是教訓。
⑤ 為什麼美國有石油也不開采
這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決定不開采自己本國石油,是作為戰略石有儲備,一旦世界石有資源枯竭,或發生比較大的世界戰事,他就可利用本國石油以適應未來的戰爭需要。
⑥ 為什麼日本侵華時,美國不切斷日本的石油供應,日本侵華對他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美國必須站在老蔣一邊?人家又不是中國的爹憑什麼那麼照顧中國?
日本侵華對美國沒有什麼好處,但也沒有什麼壞處啊。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3年日本已經攻入華北與華東沿海,蔣政府派胡適作外交特使游說美國收效甚微,只獲得了一些貸款,後來美國勉強同意對日本禁運鋼材(注意只是鋼材禁運當時還不包括石油)。
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是因為日本要求代管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因為當時法國已被德國占據無力管理海外殖民地),英美堅決不允許,並凍結了日本的所有海外資金,恩此日本提前與英美開戰。
真正的歷史並不是中國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那樣,因為日本佔領中國東南沿海引起英美不滿最後引發太平洋戰爭。
中國歷史課本總是把中日戰爭對世界的影響誇大了。
⑦ 石油減產,美國為什麼氣急
石油減產是美國為了更好的從他國「吸血」的一種手段,也是為了抑制國內通貨膨脹的重要方法,但是現在卻實現不了,所以美國才會氣急的!
4、油價減產會影響到美國利益
石油對於每個國家都很重要,在很多的生產方面都是需要用到的,所以如果石油價格降低,可以讓各種的生產成本降低,從而達到本國物價穩定,經濟穩定的目的,但是美國在中間動動嘴,然後對各國加息,好處都讓美國拿走了,然後讓歐佩克國家和非歐佩克國家去承擔這個損失,那麼只要不傻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5、美國的「控制力」降低
本來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國家就一直希望石油價格能夠提高,現在美國又讓歐佩克國家也跟著去少賺錢,所以兩大影響全球石油價格的股東統一了意見,決定減少石油的生產,其實也是對美國的一種回應,同時也代表的美國的影響力降低,控制不了石油的產出了,地位的下降,對於美國來講肯定是非常氣憤的,而且要進行反制措施!
其實我們也能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動,前段時間的油加得連漲,到現在的價格連降其實都是有原因的,而之後的油價的波動肯定還是會出現的,想要穩定其實是很難的,畢竟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⑧ 美國科技巨頭被疑破壞氣候承諾,它們為何很難從石油領域撤出
美國科技巨頭之所以很難從石油領域撤出,是因為石油公司需要它們的科技並且給予它們豐厚的利潤。
隨著世界對能源需求的加劇,許多石油公司都開始瘋狂地加大自身的產量,並越來越深入地與美國眾多科技巨頭展開合作,有專家指出,美國科技巨頭應該立刻從石油領域撤出,石油開采過程中的損耗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企業碳排放量的超標,美國科技巨頭為石油公司服務的行為已經破壞了氣候承諾,但更多的人人認為,美國科技巨頭已經很難從石油領域撤出了。
美國科技巨頭認為破壞氣候承諾的指責是不實的,事實上它們用科技提高了石油公司的開采效率,根本不必從石油領域撤出。不少美國科技巨頭的發言人稱,石油公司的數據管理和處理方式落後,使得石油開採的效率低,通過科技公司提供的算力和建模分析能力,石油公司可以從過去的數據中分析出一個最佳的開采模型,從而使石油開采過程中的污染和碳排放大大減少。
⑨ 為啥美國不缺石油,也大力發展電動車
美國為啥也搞電動車,我們一次說透徹。 1. 是真為了減排,環保減排是大趨勢,美國也怕,不敢逆趨勢而行。另外碳排放策略對美國有利,美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不需要再多的排放碳,就可以用碳交易來壓制,收割其他發展中國家。 2. 石油是不可再生肯定是越來越少。所以每個國家都不希望在電動車這個新能源車賽道失敗。 3. 電動車能更好的實現自動駕駛,人機智能也是未來 科技 趨勢。好了歡迎大家提出不一樣的意見,或者補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