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作用
縱觀美國油氣政策的變化,可以發現在石油市場化運作的條件下,聯邦政府石油政策的作用是彌補市場缺陷,促進公平競爭,改善市場運作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美國的石油生產和經營完全由私人部門按照市場規則運作,政府的職能是對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進行規范,促進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聯邦和州政府也不制定和指導石油產品的市場價格,即使是在1973年石油沖擊的危機中也是如此。聯邦政府還通過鼓勵和支持市場創新,運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和期貨市場來分散和迴避國際石油價格激烈波動的影響。
(2)對州際管道貿易進行監督管理,維護油氣產業的公平競爭。到2004年,美國的石油運輸基礎網路由約27萬千米的石油運輸管道構成,對州際管道貿易的管理是聯邦政府的關鍵任務之一,因為它關繫到整個石油產業能否維持一個有效競爭的市場。能源部的聯邦能源規制委員會(FERC)負責對重要的石油州際貿易進行管理。
(3)提供能源信息服務,提高市場的透明度,為形成合理價格奠定基礎。聯邦政府提供的能源信息服務包括三大類:收集和分析油氣市場的數據;研究影響油氣供應的事件和政策;評價資源狀況。能源部所屬的能源信息署(EIA)負責對能源供應、需求和價格趨勢等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其分析工作具有獨立性,不受聯邦政策目標的影響。
(4)要求大油氣產業公司提交財務報告,作為評估和制定能源政策的重要參考。聯邦政府要求大油氣產業公司向能源部的財務報告系統(FRS)提交年度財務和運營情況報告。能源信息管理局負責分析FRS信息,並向國會提交年度分析報告和相關數據。
為管理聯邦土地和環境,保證石油資源在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可持續開發,美國政府的石油政策經歷了石油供應從簡單的滿足經濟發展的基本需要為目標向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重視環境和效益為目標,保持石油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轉換,通過政策實現市場自身無法達到的國家經濟、環境和安全目標。
(1)有效管理聯邦土地,保證石油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聯邦所有的石油資源是出租給私人公司經營的,私人公司參加聯邦所有的陸上和海上土地的勘探和開發權競標,中標者向聯邦支付開發權的基本費和年租金。出於環保考慮,聯邦通過國會立法或總統令的形式,嚴格限制或禁止開發部分聯邦土地內的油氣資源,如佛羅里達油海、加州海岸等。
(2)制定環境標准,改革環保管理方式。關於陸地和海上油氣經營的環境性能標準是在聯邦和州兩個層次上制定的。在過去的25年間,幾個主要的聯邦法律建立了關於氣體排放、水中排放,危險和無危險固體廢物的管理和處置等聯邦環境標准,對油氣經營中各階段的環保問題都作了具體規定。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國家環保戰略發生了重大轉變,聯邦和州政府越來越多地通過與企業界的合作計劃來達到環保目標,不再強制企業採用特定的環保技術和措施。從油氣產業的實施情況來看,這種基於自願的合作計劃能夠迅速地以更低成本實現環保目標。
(3)保障職業健康和安全。聯邦政府在確保油氣產業工人健康和安全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局通過與州政府的合作,實施並加強有關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標準的管理。
表2.6 美國油氣工業政策歷史
❷ 美元是怎麼和石油掛鉤的怎樣從中獲利的
(一) 有一個名詞叫做石油美元,它是指上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由於石油價格大幅度提高後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發展本國經濟和國內其他支出後的盈餘資金。由於歷史原因,現如今石油在國際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所以有人把產油國的全部石油收入統稱為石油美元。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計有8000億到1萬億美元,未來還在增長,其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一支舉世矚目的巨大經濟力量,然而由於現如今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遇到瓶頸,我們需要打破局限,就要打破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隨之美元石油也將逐步隨著時代的洪流消失。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擁有世界上70%的黃金,當時正值工業發展的時期,沙特作為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只認准黃金作為交換石油的籌碼,許多國家把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取黃金,利用黃金去沙特兌換石油,這讓美國的黃金越來越少,到1971年,美國宣布黃金脫銷。這時,美國為了保住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與沙特談判建交,最後成為合作夥伴,美國和沙特達成共識,美國同意向沙特提供軍火和設備,然而規定以後美元成為石油的交通貨幣,其他國家如果想買石油,必須拿著美元去買石油,由此,美元石油體系由此確定。
(三) 美國利用美元是通用貨幣的便利,在全世界掠奪各種資源。在美國,可以隨意印美元,拿著這些美元去世界各地買資源,這也就是美國的財政已經是赤字了,卻依然可以保持強盛的原因。
拓展資料: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結構急需轉變,各國從大量石油煤炭能源轉向開發利用電能、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這削弱了石油的利用,從而削弱了美元的地位。這也正是人民幣崛起的機會,我國現如今正在加快建設碳交易視場,未來,中國將越來越強盛。
❸ 「美國人打伊拉克、阿富汗等國是為了石油」這說法可信嗎
當然是為了石油。但是並不是掠奪石油,而是要維持美元結算石油的特權。佔領一個國家,然後掠奪其資源,這種方式已經落伍了,這是比利時在非洲乾的事,不是美國在中東乾的事。美國人是豪奪加巧取。美國打伊拉克這個事,說是為了石油,但是為了說清這個事,還得扯上美元。其實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盡力維護美元的結算地位。比如美國承認了OPEC,但是騙到了美元結算權,這樣美元在與黃金脫鉤後,其世界貨幣的地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石油價格主要由期貨決定。石油期貨價格決定了石油現貨價格。美國的控制石油價格的武器就是WTI。WTI石油的現貨交割要在美國,但它卻是世界石油定價的標准。因此控制石油的結算權,就是控制石油價格,就是維持美元霸權,就是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薩達姆要挑戰美元的結算地位,在2000年要以歐元結算石油交易,打破美元的束縛。OPEC又積極響應。那美國當然不幹了,就找了很爛的借口去打伊拉克。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多爛的理由嘛,美國人會不知道嗎?當然知道。生化武器又不是白粉,警察誣陷你可以去你家搜查,然後做手腳,美國打伊拉克總不能光天化日拉來一套生化武器生產線放在伊拉克,硬說是薩達姆的嘛。而且打伊拉克根本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成員國不能在未受攻擊的情況下打另一個成員國。但是理由很爛,美國也要打薩達姆,因為薩達姆釜底抽薪,太狠了。但是也有一些國家,美國人打不起。比如歐洲國家。但美國人也有辦法。比如1949逼迫英鎊貶值。比如1956蘇伊士運河事件,拋售英鎊,造成英鎊貶值。比如轟炸南斯拉夫,造成歐元貶值。話又說回戰爭的事,2000年美國鑄幣利差是2958億美元,但軍費是2944億,竟然大致相等。這就是戰爭,美元,石油之間的關系。打仗是為了石油,控制石油是為了支持美元,支持美元是為了維持美國霸權,維持霸權又不得不打仗。美國還真的是以戰養戰。
❹ 美國是怎樣控制世界的石油的啊
第一是政治上,美國大力扶持以色列和伊斯蘭和阿拉伯國家對著干,猶太人也不愧世界上最聰明的國度,幾次戰爭都是以阿拉伯聯軍失敗收場,中東國家必須尋求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庇護同時期望他來遏制以色列,你求人家肯定要付出代價的,比如駐軍啊開放石油貿易啊之類的。
第二是經濟因素,大量的西方公司進入中東和當地人合資開發,別看油田是人家的,可是開採的都是美孚殼牌之類的西方公司,所以實際上決定權並不全在中東國家手裡。在伊拉克,西方國家通過向新政府提供軍事或者經濟援助換取石油開采權,當然要付一部分費用給政府,但是我們都知道貪污腐敗侵吞國家財產之類的問題這些錢很少能用到實處,此外在國際貿易中石油是用美元結算的,誰控制美元呢?當然是美國政府,所以美國在這的話語權進一步提高。另外就是技術優勢,這些中東國家都是出口原油,而眾所周知原油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須經過提煉,而這些提煉廠往往不在產油國當地(這么做的目的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最典型的是伊朗,這個國家出產原油但同時大量進口汽油等經過精煉的產品,此外俄羅斯、南美、東南亞、中亞、非洲都有不小的石油儲量,如果一味對著干這些國家或地區在幾年內由於市場刺激就能全力開發從而代替現有的主要產油國地位,歐美經過石油危機在原油來源的多樣性上狠下了功夫,現在靠這個已經不能從根本上威脅他們了。真正支撐美元的是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經濟嚴重依靠外貿所以必須保證美元的堅挺以使自己的產品有價格優勢,同時這兩個國家是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持有最多的兩個國家,擁有這樣干預市場的能力。
❺ 石油之殤,美國為什麼要一邊提高石油產量,一邊控制油價的上漲
因為如果油價過快增長的話,會給全世界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並且美國和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之間都有著非常大的聯系,一旦其他的經濟體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的話,將會給美國的經濟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而美國一直提高石油產量,就是為了壓榨伊朗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石油份額。一旦占據伊朗和俄羅斯兩個國家的石油份額,將會使得美國在對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制裁中取得非常大的優勢。
當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美國一直提高石油產量,也會對自己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美國在中東地區有很多的盟友都是重要的石油產出國比如伊拉克還有沙特。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和自己在中東地區的盟友的關系,其實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❻ 美國宣布史無前例大規模釋放石油儲備,此舉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因為歐美製裁了俄羅斯,導致國際油價上漲,特別是原本還進口俄羅斯石油的美國,此舉讓其國內油價上漲,部分州出現了抗議,甚至影響到了經濟發展,所以美國為了穩定國內的局勢,就大規模的釋放石油儲備,來控制國內的石油價格和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美國此舉就是為了降低國內油價和促進經濟發展。因為其制裁俄羅斯的原因,導致國內油價上漲,國內出現抗議,部分工業開始停工,為此,美國不得不釋放自己的石油儲備。
❼ 美國釋放5000萬桶儲備石油,為什麼油價反而上漲了
美國通脹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疫情造成了經濟下滑,而美國為了保障民生和經濟發展,開始超發美元造成的通貨膨脹。並且,因美國的疫情管控政策很難得到有效貫徹,所以疫情也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供應鏈特別是跨國的供應鏈得不到延續,這些都會造成商品價格上漲。而且,目前來看,情況仍將繼續。還有就是美國剛剛通過1.2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准備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這些也會造成貨幣的泛濫。所以說,美國釋放戰略儲備石油的行為平抑油價來達到降低通脹的行為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這種措施還遭到了歐佩克組織的反對,預計也很難持續下去。
❽ 美國仍在大量購買俄石油,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有哪些
石油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是保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存在。
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也是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黑色血液,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他是一種天然資源,而且不可再生,用途廣泛,這就導致他在世界上極為搶手,很多國家都會大量儲備石油,它對一個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更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物資。
石油需求量大,卻不可再生,這就更加彰顯了它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歐美石油公司對石油的壟斷操作更是造就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泡沫,導致石油被卷進了政治,在20世紀時出現的經濟危機,就證明了石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如果石油的價格得不到控制和穩定,世界經濟就會出現巨大的波瀾。
❾ 美國為什麼要搶伊拉克石油
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
一,政治原因,佔領伊拉克後,從東可以威脅老冤家伊朗,從西可以遏制敘利亞,同時扶植了一個親美國的伊拉克政府。
二,經濟原因,伊拉克的石油。
不要以為美國打伊拉克只是為了點石油,即使是為了石油,美國也不是要自己用,而是控制別人的命脈,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美國自己國內的石油很多的,在加上後來開發出的頁岩氣,美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並不多,中東石油買得最多的是中國、日本、歐洲、印度,美國控制伊拉克之後,中國馬上就轉到更遠的非洲去買石油了,將伊朗從3麵包圍(東面阿富汗、南面沙特、西面伊拉克),並控制中國等國家的石油進口,才是美國打伊拉克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