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2011年石油 煤炭和天然氣的總消耗量是多少啊
石油4.62億噸,天然氣1307億方(1.18億噸油當量),煤炭18.39億噸(油當量)
合計24.19億噸油當量
Ⅱ 世界油氣資源消費現狀及發展趨勢
北美、亞太地區和歐洲是世界主要油氣消費區。多年來,美國油氣消費居全球之首。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較快的地區為非洲、亞太地區和中南美洲。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石油佔40.57%,天然氣佔24.19%。預計到2020年,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油氣產量都將出現下降,而油氣消費又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因此世界油氣供需地區不平衡性將進一步加強。國際油價的長期趨勢將隨石油供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一、世界油氣資源消費現狀及消費結構
油氣消費現狀
北美、亞太和歐洲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費區。據英國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統計述評》顯示:2002年全球石油消費為35.22億噸,其中北美洲為10.65億噸,中南美洲為2.15億噸,歐洲和歐亞為9.25億噸,亞太地區為9.92億噸,中東為2.07億噸,上述各地區佔世界總消費量的比例見圖4-8。2002年美國為世界石油消費第一大國,消費量為8.94億噸,佔世界消費總量的25.4%。中國石油消費量為2.46億噸,佔全球石油消費總量的7%,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石油消費和進口大國,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圖4-82002年世界各地區石油消費量分布圖
天然氣是世界上消費量增長最快的能源礦產。200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為25355億立方米,比2001年增長了2.8%。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消費量佔世界比例見圖4-9。北美和前蘇聯同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氣區和消費區,美國、前蘇聯和日本是三大天然氣消費國。
圖4-92002年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消費量分布圖
二、油氣消費結構
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在1998年油氣所佔比重為63.8%,而1999年油氣所佔比重為64.8%,油氣所佔比重上升了1.57%。美國能源情報署對未來2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預測數據為:世界能源總的需求量年增長率為2.1%,2020年將達到300桶/日,摺合油當量15×109噸/年。其中石油需求的年增長率是1.8%,其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比例將從2000年的40%下降到2020年的37%;天然氣的年增長率為3.3%,其比例將從22%上升到29%。另據美國兩位學者(埃克米得斯和奧利格尼)預測,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將佔到40%以上。
他們作出這種預測的依據:首先是燃料電池大量商業化應用,目前該項技術在經濟上已經可行。其次是八國集團的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英國、義大利、法國和日本將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增加天然氣的使用。第三是環境保護者的壓力,天然氣比石油更清潔,發熱量更高。第四是國際天然氣市場逐漸顯露生機,歐佩克國家都對天然氣給予更高的重視。第五是天然氣的資源量廣泛,其使用比石油更可行等。
據英國BP《1999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1998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是:天然氣消費佔2%,煤炭消費佔73%,油品消費佔23%,其他佔2%。1988~1998年間,中國的天然氣產需基本平衡。2010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目標:天然氣消費佔4%,煤炭消費佔67%,油品消費佔21%,其他佔8%。
三、油氣消費發展趨勢
世界能源的消費與經濟的增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未來世界石油用1995~2020年間1.9%的年增長率,與GDP3.1%的年增長率相比,其增長彈性值為0.6。而天然氣的同期增長率為2.6%、與其相比,石油的需求增長並不大,與整個能源需求的增長率基本相同(圖4-10)。由於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各個地區石油需求增長情況的差別很大(見表4-5)。1995~2020年,OECD各國以0.8%的年增長率呈低速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則呈現3.0%的大幅度增長形式。其中增長最大的是中國,年均增長率為4.6%,其次是以印度為中心的南亞,年增長率為4.2%,再其次的順序是東亞3.6%,中南美洲為2.5%。
圖4-10能源消費取決於全球經濟增長
(未來能源的消費量,單位:千萬億英制熱單位)
(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0)
表4-5世界原油需求表
(據《國際石油經濟》,2001.9)
估計非OECD國家的石油消費量,將在2010年以後超過OECD國家,2020年以後會進一步加大差距(表4-6)。
表4-6各地區石油需求預測(單位:百萬噸石油當量)
(據《國際石油經濟》,2001.9)
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各地區和各國家對能源特別是油氣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長。隨著不同地區和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進一步加劇,世界油氣供需地區性不平衡也進一步加劇。世界石油資源和市場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劇趨勢。從資源分布看,中東—北非、中亞—俄羅斯和北美三個地區剩餘石油可采儲量佔世界的82.3%,待探明可採石油資源佔世界的72%。其中中東地區剩餘石油可采儲量佔世界的64%,待探明可採石油資源佔世界的25%。2010年以後歐佩克在世界石油產量中所佔份額將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應將更加依賴中東。預計未來十年內,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產量都將出現下降,而石油消費又都將穩定增長,勢必導致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其中亞太地區將成為世界油氣供需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1990~2000年,亞太地區地區石油消費量年增長5.4%,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992年超過歐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區。2002年亞太地區剩餘探明可采儲量僅佔世界總量的3.19%,石油產量佔世界總量的11.17%,消費量佔世界的28.1%,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本地區第一大石油消費國。未來我國石油國內供給的缺口將不斷增大。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國內石油供給量將在1.77億~1.95億噸;2001年至2010年,平均增長率將在1.08%~1.81%。但國內石油需求量在不斷增長。到2010年,國內需求短缺約1.17億~1.42億噸,需要從國外進口。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2000年度國際能源展望》預測,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加強,在未來20年內,天然氣將是一次能源中消費增長最快的能源,預計世界天然氣的年均消費增長速度將達3.1%,2010年和2020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分別達3.49萬億立方和4.72萬億立方米(劉增潔,2001)。
21世紀中國天然氣將進入新的發展期。200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已達到301億立方米,佔世界消費量的1.2%。在亞太地區天然氣消費中僅次於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未來中國對天然氣的消費將會不斷增長,因為這有利於改善中國的能源結構,緩解石油供應的壓力。
Ⅲ 中國石油消耗量是多少
根據國內數據,2011年消耗石油4.7億噸,2012年消耗石油4.93億噸,2014年國內石油消費量為5.08億噸左右,呈每年都在增長的趨勢。
注意:
我國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石油必然成為發展途中的一個重要物品。據可靠統計,中國在2020年進口了約5.4億噸原油,和中國石油總消耗相比,從國外購買石油高達了70%。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會問,中國的石油夠用嗎?石油儲備是按步驟進行的,等我們遇到石油不夠用的情況,就會啟動儲備的石油資源,用完了下次又重新儲備。
隨著世界科技飛速發展,對石油的消耗與需求量也逐漸的增大,人們也發現了這一事情的嚴重性,開始作出規劃減少石油的使用量。國際能源署發布了(2025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警告各個國家停止發展與研究消耗石油的項目。
Ⅳ 我國石油供需現狀與趨勢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已進入能源資源消費的高增長期。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
(一)國內供求矛盾日益顯著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原油消費年均增加5.77%,2004年石油消耗增長19.7%,石油消費量達到2.92億t,而同期國內原油供應增長速度僅為1.67%。2004年國內生產原油只有1.75億t,目前,年產油在1.8億t,到2020年最多能達到2.0億t。預計201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消費量將分別達到3.5億t和2 000億m3左右,而國內油氣產量預計只有2億t和1 200億m3左右。
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此後原油進口量逐年增大,由1996年的2 622萬t增加到2002年的6 941萬t,2003年我國原油凈進口超過9 112萬t。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石油凈進口量增加了7倍,外貿依存度已經逼近30%。保守估計,在2010年和2020年,中國需要進口原油大致為1.5億t和2.0億t。
(二)原油供給受制於人
能源安全問題,同時也取決於原油進口來源地的政治經濟穩定和進口海上通道的安全,這兩方面的現狀讓中國石油安全問題受到挑戰。
目前,中國90%以上進口的石油需要從海上船運,其中90%的海上船運由外輪承擔。中石油、中石化、中石化龍禹公司三大石油公司的油運業務,大多是從國際油輪聯營體、環球航運、韓國現代等海外油輪公司租船承運。這使得中國的原油運輸受制於人,一旦遇到戰爭、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風險,中國的石油運輸安全將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從目前中國同大國之間的關系來看,美、俄、日等國在能源領域已對中國構成了較大牽制,中國利用國際資源的環境並不十分理想。
Ⅳ 2018年中國石油消費量佔全球石油消費量的比重是多少
2018年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破6億噸,創新高,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同時天然氣消費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Ⅵ 2020中國原油產量多少萬桶
1.95億噸。經過查詢資料得知2020年國內原油產量1.95億噸。2020年國內原油產量1.95億噸,同比增長1.6%;天然氣產量1888.5億立方,同比增長9.8%,原油表觀消費量7.36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73.5%,天然氣消費量3253.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為42.0%。
Ⅶ 中國每年消耗多少石油要進口多少石油
近年不清楚,2007年中國凈進口原油15928萬噸,2007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約為3.46億噸。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Ⅷ 中石油國內天然氣多少錢一噸價格
中國石油(SH601857)$ 中國進口LNG液化天然氣大約560美元一噸。 而管道天然氣大約346美元一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