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石油標志是什麼花
中國石油標志中的花指寶石花,其標識圖樣為紅黃兩色構成的十等分花圖形。
1.色彩寓意:顏色取中國國旗基本色,體現其為中國國家石油公司,也反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特點。
2.形狀含義:整體呈圓形,寓意全球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外觀花朵狀,展現注重環境、追求能源與環境和諧的社會責任;紅色基底凸顯方形一角,寓意基礎深厚和無限的凝聚力與創造力;中心太陽初升光芒四射,象徵朝氣蓬勃、前程似錦。
3.花瓣象徵:十等分花瓣圖形,象徵多項主營業務集合,也有觀點認為代表中石油十大業務。
⑵ 中國石油標志是什麼
中國石油標志的圖樣為紅黃兩色構成的十等分花圖形。
標志中太陽的七條光芒,代表著當時擔負的「三大四齣」的歷史重任,即大學校、大試驗田、大研究所;出產品、出人才、出經驗、出技術。
十等分的花瓣圖形,象徵著中石油十大業務:勘探、煉油、天然氣、國際油氣、國際貿易、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石油銷售和科技創新。
發展歷程
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
2015年國內生產原油11143萬噸,生產天然氣954.8億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萬噸,生產成品油10369萬噸;同時在海外獲取權益原油產量1642.3萬噸、天燃氣產量25.9億立方米。
2008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
2021年5月,加入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⑶ 中國石油的標志是什麼
寶石花標識圖樣為紅黃兩色構成的十等分花圖形。外觀呈花朵狀,體現了中石油保護環境,創造能源與環境和諧的社會責任。
標識色澤為紅色和黃色,取中國國旗基本色並體現石油和天然氣的行業特點。標識整體呈圓形,寓意中國石油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十等分的花瓣圖形,象徵中國石油多項主營業務的集合。紅色基底凸顯方形一角,不僅體現中國石油的基礎深厚,而且還寓意中國石油無限的凝聚力與創造力。
中國石油司旗
司旗是企業形象傳播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司旗進行良好的視覺形象規范,有利於中國石油集團形象的傳播。標准組合的尺寸與比例,在實際製作中應嚴格遵守。
司旗的具體尺寸根據旗桿的高度選擇旗號,國旗必須放在中間,司旗放兩邊。
(3)中國石油油花怎麼做擴展閱讀:
企業精神
一、愛國:愛崗敬業,產業報國,持續發展,為增強綜合國力作貢獻。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積極承擔作為特大型國有企業的歷史使命,努力發展壯大公司實力,致力於產業報國。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為目標,加快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
通過合理開發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盡快完成由國內石油公司向跨國石油公司的轉變,由單純的「油氣生產商」向具有復合功能的「油氣供應商」的轉變。
二、創業: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創業永恆,始終不渝地追求一流。
艱苦創業是中國石油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在入世後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復雜激烈的形勢下,更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知難而進,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力求避免決策失誤。
三、求實:講求科學,實事求是,「三老四嚴」,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
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尊重科學,勇於實踐,開拓創新,這是集團公司致勝的法寶。其關鍵是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四、奉獻:職工奉獻企業,企業回報社會、回報客戶、回報職工、回報投資者。
積極引導廣大職工以王進喜、王啟民、秦文貴等先進模範為榜樣,竭誠奉獻企業。牢固樹立人才興企的觀念,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集團公司發展的事業上來,為職工施展才幹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⑷ 中國石油一個標識價格是多少
綵帶做法:400mm寬,紅黃相間。一般500元。
石油花:直徑1000mm。 一般650元。
⑸ 祖國遍開「石油花」指什麼
錦綉中華大地遍開「石油之花」。北起黑龍江畔南至寶島台灣和海南,從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鑽機星羅棋布,日夜轟鳴,輸油管道如條條巨龍橫跨祖國東西。
中國的油田分布在東北、華北平原上的最多,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港、勝利、華北、中原、江蘇等;西南山區有四川油氣區和滇黔桂油田;西北山間盆地有新疆、塔里木、青海諸多油氣田;內蒙古草原上有二連油田;河西走廊戈壁上有延長油田;鄂爾多斯黃土高原上有長慶油田;海上有渤海油區及東海、南海、黃海油氣區。
不難看出,中國的絕大部分油氣都分布在平原地區及高山腳下較平坦的地區,較少部分油氣田分布在由高山向平原過渡的小山或丘陵區。這是因為石油是沉積岩類中的有機質經漫長歷史而逐漸形成的。而在那些高山峻嶺,由於地殼構造活動強烈,即使有能夠生成石油的沉積岩層,也會因為不能夠長期深埋而不能生成石油,或者即使形成油藏也多因受到後期破壞而只能見到一些含油的顯示。在沉積盆地中,沉積岩具有相對穩定的發育歷史,有不斷深埋生成石油的環境,具備形成油氣的物質基礎。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平原或沉積盆地都有油田呢?當然不是。原來油氣田形成還要求沉積盆地中具備油氣藏形成的五項基本條件:有能生油氣的沉積岩;有能儲集油氣的儲層;有能圈住油氣的圈閉條件;有能阻擋油氣向上跑的蓋層;有良好的保存條件,使已形成的油氣藏不能被地質作用破壞了。
實際上,不同的含油氣區和同一含油氣區中不同的沉積盆地都存在具有個性特徵的形成原因和發育過程,從而在盆地構造、沉積體系、油氣藏形成等諸多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甚至在一個沉積盆地的不同次級構造單元上也同樣存在著差別。
含油氣區的劃分正是以這樣的大區域構造格架以及含油氣盆地的差異性為基礎的,人們把那些具相似的盆地形成與演化(發育史)史和形成石油的地質條件的沉積盆地組合在一起,以組成一個在盆地形成和油氣形成上相互密切關聯的含油氣區,又依據含油氣盆地的差異性細分為亞區。
依據中國的區域地質構造格局,中國的含油氣區被劃分為三個:即西部含油氣區、中部含油氣區和東部含油氣區。這個含油氣區的劃分與我國地理特點在區位上是基本相同的。同時,依據每一個含油氣區中存在的局域性差異,又被細分為若干亞區,如西部含油氣區包括西北和青藏兩個亞區;中部含油氣區包括鄂爾多斯亞區和雲貴川亞區;東部含油氣區則更復雜一點,細分為東北、華北、江淮、華南和海域等五個亞區。
中國西部油區的沉積盆地多形成於造山帶的擠壓作用,形成了擠壓造山帶與大型沉積盆地相間排列的格局。在造山帶前緣分布的盆地被稱作前陸型盆地,如准噶爾、塔里木、柴達木以及藏北羌塘等盆地。在中間地塊上分布著的是山間盆地,其規模比前者小,如吐哈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群等。
西部含油氣區目前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少,佔全國總地質儲量的14.37%,石油產量佔全國石油總產量的18.5%;天然氣儲量多,佔28.7%,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4.4%。
中國東部含油氣區中的含油氣盆地一般屬於裂谷帶拉張型盆地,以斷陷—坳陷型為特色,斷裂發育,構造相對復雜。主要含油氣盆地陸上有東北的松遼盆地,華北的渤海灣盆地,還有江漢盆地及黃海—蘇北盆地等;海上有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珠江口、東海、台灣西部、南海中央、太平—禮樂灘等東南沿海盆地。
中國含油氣盆地分帶
東部含油氣區是目前我國石油的主要生產基地,其原油產量佔全國的80.7%,探明石油儲量佔全國儲量的73.9%。探明天然氣儲量佔22.7%,以油多氣少為特色,但天然氣年產量目前卻佔全國產量的41.4%。
中國中部含油氣區屬於克拉通過渡型盆地,構造活動相對穩定,沉積盆地大,但數量不多,主要有鄂爾多斯、四川、楚雄等大型盆地,具有豐富的天然氣。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佔全國儲量的45.98%,天然氣年產量佔全國產量的44.5%;石油儲量很少,僅佔全國儲量的5%,產油量也僅佔全國產量的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