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是壓裂石油
擴展閱讀
製作一個鑽石多少錢 2025-07-27 05:38:02
安裝馬桶的工具哪裡有賣 2025-07-27 05:36:33

什麼是壓裂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1-20 21:38:53

1. 壓裂壓串後有什麼影響

壓裂殘渣堵塞孔道。
壓裂液中的破膠劑在水解過程中常產生一些不溶於水的物質,薄凍膠在破膠劑的作用下也會產生許多殘渣,從而堵塞孔道。
在石油領域,壓裂是指採油或采氣過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氣層形成裂縫的一種方法,又稱水力壓裂。壓裂是人為地使地層產生裂縫,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動環境,使油井產量增加,對改善油井井底流動條件、減緩層間和改善油層動用狀況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比如 關於個人知識石油專業方面的術語 概括下石油知識什麼的 最好是成品 給點硬磕!

石油知識———石油地質名詞解釋
油田------由單一構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積范圍內的一組油藏的組合。
氣田------單一構造控制幾個或十幾個汽藏的總和。
石油------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
天燃氣----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汽體組成的可燃混和氣體。
生油層----在古代曾經生成過石油的岩層。
油氣運移--在壓力差和濃度差存在的條件下,石油和天然氣在地殼內任意移動的過程。
垂直運移--即油氣運移的方向與地層層面近於垂直的上下移動。
測向運移---即油氣運移的方向與地層層面近於平行的橫向移動。
儲集層-----能使石油和天然氣在其孔隙和裂縫中流動,聚集和儲存的岩層。
含油層-----含有油氣的儲集層。
圈閉----凡是能夠阻止石油和天然氣在儲集層中流動並將其聚集起來的場所。
蓋層----緊鄰儲集層上下阻止油氣擴散的不滲透岩層。
隔層----夾在兩個相鄰儲集層之間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滲透岩層。
遮擋----阻止油氣運移的條件或物體。
含油麵積----由含油內邊界所圈閉的面積。
油水邊界----石油和水的接觸邊界。
儲油麵積-----儲油構造中,含油邊界以內的平面面積。
工業油氣藏-----在目前枝術條件下,有開采價值的油氣藏。
構造油氣藏-----由與構造運動使岩層發生變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閉。
地層油氣藏-----由地層因素造成的遮擋條件的圈閉。
岩性油氣藏-----由於儲集層岩性改變而造成圈閉。
儲油構造-----凡是能夠聚集油,氣的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地殼中的岩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沉積相----指在一定的沉積環境中形成的沉積特徵的總和。
沉積環境-----指岩石在沉積和成岩過程中所處的自然地理條件、氣候狀況、生物發育狀況、沉積介質的
物理的化學性質和地球化學要條件。
單純介質-----只存在一種孔隙結構的介質稱為單純介質。如孔隙介質、裂縫介質等。
多重介質----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孔隙結構的介質稱為多重介質。
均質油藏-----整個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質。
非均質油藏-----具有不同性質的油藏,包括雙重介質油藏;裂縫西個油藏;多層油藏
彈性趨動-----油井開井後壓力下降,油層中液體會發生彈性膨賬,體積增大,而把原油推向井底。
水壓趨動----靠油藏邊水。底水或注入水的壓力作用把原油推向井底。
地質儲量----在地層原始條件下,具有產油氣能力的儲層中所儲原油總量。
可采儲量----在目前工藝和經濟條件下,能從儲油層中采出的油量。
剩餘可采儲量----油田投入開發後,可采儲量與累計采出量之差。
採收率-----油田采出的油量與地質儲量的百分比。
最終採收率----油田開發解束累計採油量與地質儲量的百分比。
采出程度---油田在某時間的累計採油量與地質儲量的比值。
採油速度----年采出油量與地質儲量之比。
原油密度----指在標准條件下(20度,0.1MPa)每立方米原油質量。
原油相對密度----指在地面標准條件(20度,0.1MPa)下原油密度與4度純水密度的比值。
原油凝固點----在一定條件下失去了流動的最高溫度。
原油粘度----原油流動時,分子間相互產生的摩檫阻力。
原油體積系數----地層條件下單位體積原油與地面標准條件下脫汽體積比值。
原油壓縮系數----單位體積地層原油在壓力改變0。1兆帕時的體積的變化率。
溶解系數----在一定溫度下壓力每爭加0。1兆帕時單位體積原油中溶解天燃汽的多少。
孔隙度----岩石中孔隙的體積與岩石總體積之比。
絕對孔隙度----岩石中全部孔隙的體積與岩石總體積之比。
有效孔隙度-----岩石中互相連通的孔隙的體積與岩石總體積之比。
含油飽和度-----在油層中,原油所佔的孔隙的體積與岩石總孔隙體積之比。
含水飽和度-----在油層中,水所佔的孔隙的體積與岩石孔隙體積之比。
穩定滲流-----在滲流過程中,如果各運動要素與(如壓力及流速)時間無關,稱為穩定。
不穩定滲流-----在滲流過程中,若各運動要素與時間有關,則為不穩定滲流。
等壓線----地層中壓力相等的各個點的連接線稱為等壓線。
流線-----與等壓線正交的線稱為流線。
流場圖----由一組等壓線和一組流線構成的圖形為流場圖。
單相流動-----只有一種流體的流動叫單相流動。
多相流動------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流體同時流動叫兩相或多相流動。
滲透率----在一定壓差下,岩石允許液體通過的能力稱滲透性,滲透率的大小用滲透率表示。
絕對滲透率----用空汽測定的油層滲透率。
有效滲透率----用二種以上流體通過岩石時,所測出的某一相流體的滲透率。
相對滲透率----有效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
水包油----細小的油滴在水介質中存在的形式。
油包水----細小的油滴在水介質中存在的形式。
供油半徑-----把油井供油麵積轉換成圓形面積後的圓形半徑。
地層系數----地層有效厚度與有效滲透率的乘積。
流動系數----地層系數與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表示流體在岩層中流動的難易程度。
導壓系數-----表示油層傳遞壓力性能好壞的參數。
續流-----油井地面關井後,井下仍有油流從地層中繼續流入井眼,這種現象稱為續流。
井筒儲存效應-----油井剛關井時所出現的現象。
折算半徑----把實際井的各個因素(不完善或超完善)對壓力的影響,變成一個由於某井徑引起對壓力
的等效作用,這個等效半徑稱為折算半徑。
完善程度-----指理想完善井的工作壓差與實際井工作壓差之比。
完善指數-----油井實際工作壓差與壓力恢復取限制線段斜率之比。
表皮效應-----實際井的各個非完善因素造成的附加壓力同油層滲透阻力之比。它是當原油從油層流入井
筒時,產生一個壓力降的現象。
井間干擾-----井與井之間產生的動態影響現象。
採油指數----油井生產壓差每增大0.1兆帕,所增加的油量。
柵狀圖-------表示油層各個方向的岩性,岩相變化情況,層間;井間連通情況。
主力油層-----油層厚度大,滲透率高,的好油層。
接替層-----在油田穩產中起接替作用的油層。
見水層位-----注入水沿連通層向油井推進,使油井某一層含水。
來水方向-----採油井受某方向注水井注水效果而使動態變化叫來水方向。
掃油麵積系數-----指一個開采井組,已被水淹的油層面積與所控制面積的比值。
注采平衡----注入油層水量與采出油量的地下體積相等。
注采比-----油田注入劑(水,氣)地下體積與采出液量(油,氣,水)的地下體積之比。
吸水指數----注水井在單位注水壓差下的日注水量。
注水強度----注水井在單位有效厚度油層的日注水量。
壓力平衡-----注水井所補給油層的壓力與采出油。水所削耗的壓力相等。
地下虧空----注入水的體積小於采出液量的地下體積。
含水率----含水油井,日產水量與日產液水量的百分比。
井別----根據鑽井目的和開發的要求,把井分為不同的類別。
探井----經過地球物理堪探證實有希望的地質構造為了探明地下情況,尋找油。汽田而鑽的井。
資料井-----為了編制油田開發方案所需要的資料而鑽的取心井。
生產井----用來採油的井。
注水井----用來向油層內注水的井。
觀察井----專門用來觀察油田地下動態的井。
檢查井----為了檢查油層開發效果而鑽的井。
更新井-----為了注采系統完善,需要打新井,這些新鑽的井叫更新井。
調整井----在原有井網基礎上,為改善油田開發效果,而補充鑽的一些另散井或成批成排的加密井。
正注井---從油管向地層注水的井稱為正注井。
反注井---從套管向地層注水的井稱為反注井。
井網----油氣水井在油田上的排列和分布。
精度----反映測試儀器;儀表和計量器具誤差大小的程度。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
油補距----從油管掛平面到鑽盤補心的距離。
套補距----從套管最末一根節箍上平面到鑽盤補心的距離。
靜水柱壓力-----從井口到油層中部的水柱壓力。
原始地層壓力-----油田還沒有投入開發,在探井中測得的油層中部壓力。
目前地層壓力-----油田投入開發以後,某一時期測得的油層中部壓力。
油壓----原油從井底流到井口的剩餘壓力。
套壓----油套環形空間內的壓縮汽體壓力。
流壓----油井正常生產時測得的油層中部壓力。
靜壓----油井投入生產以後,利用短期關井,待井底壓力恢復穩定時,測得的油層中部壓力。
飽和壓力----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燃汽剛剛開始分離時的壓力。
基準面壓力----在油田開發過程中,為了正確地對比井與井之間的力高低,把壓力折算到同一海拔深度
進行比較,相同海拔深度壓力稱基準面壓力。
壓力系數----指原始地層壓力與靜水柱壓力的比值。
總壓差-----目前地層壓力與原始地層壓力的差值。
採油壓差------目前地層壓力與流壓的差值。
流飽壓差----指流壓與飽和壓力的差值。
地飽壓差----指目前地層壓力與飽和壓力的差值。
注水壓差-----指注水井井底流壓與靜壓的差值。
流壓梯度----油井正常生產時每米液柱所產生的壓力。
靜壓梯度-----油井關井以後,井底壓力恢復穩定時,每米液柱所產生的壓力。
機戒採油-----用各種機戒將油採到地面上來的方法。
抽油機----是代動井下抽油泵工作的地面機戒。
抽油桿----是抽油機井的細長桿件,它上接總桿,下接抽油泵起傳遞動力的作用。
光桿----是鋼質圓形桿件,它上連抽油機下連抽油桿,起傳遞動力的作用。
懸繩器----是驢頭和光桿的連接裝置。
抽油泵-----由抽油機帶動把井內原油舉升到地面的井下裝置。
套管----用水泥固定在井壁上的鋼管,起封隔油汽水層。加固油層。井壁的作用。
油管----下入套管中間的無縫鋼管。
靜液面----抽油機關井後,環空液面緩升到一定位置穩定下來的液面。
動液面----抽油機正常生產時,井口至液面的距離。
泵效----抽油泵的實際排量與理論排量的比值。
沉沒度-----泵深與動液面的差值。
沖程----驢頭往復運動,帶動光桿運動的高點和低點的距離。
沖數----抽油泵活塞在工作筒內每分鍾往復運動的次數。
充滿系數----抽油泵活塞完成一次沖程時泵內進入油的體積和活塞讓出的體積的比。
氣鎖-----深當深井泵內進入氣體後,使泵抽不出油的現象。
示功圖----示功儀在抽油機一個抽吸周期內測取的封閉曲線。
壓裂-----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層形成裂縫的方法。
合層壓裂----指對日口井中的生產層組的各個小層同時壓裂。
單層選壓-----是選擇一個層組中的某一小層或某一段進行壓裂。
油層破裂壓力-----指油層破裂時的壓力或油層剛開始吸水時的壓力。
污染井---污染系數大於零的油層為污染井。
完善井---污染系數等於零的油層為完善井。
超完善井---污染系數小於零的油層為超完善井。
酸化井---污染系數小於-3的油層為酸化井。
吸水啟動壓力----油層剛開始吸水時的壓力稱吸水啟動壓力。
驅動方式----驅使原油流向井底的動力來源方式稱驅動方式。
注水強度-----單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稱注水強度。
含水率-----日產水量與日產液量的比值稱含水率。
串槽--各層段沿油井套管與水泥環或水泥環與井壁之間的串通。
完鑽井深----完鑽井底至方補心頂面的距離。
水泥返高----套管和井壁之間水泥上升的高度。
人工井底----固井完成留在套管最下部的一段水泥的頂面。
水泥塞----從完鑽井底至人工井底的水泥柱。
流度-----地層隙數與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叫流度。
機誡採油----利用各種機誡將油採到地面上來的方法叫機誡採油。
表皮因子-----表皮效應性質的嚴重程度稱表皮因子。
油層中部深度----油水井井口至射孔井段(頂部至底部)1/2處。
供油半徑---在多井生產時,油水井在地下控制一定范圍的含油麵積含油麵積的半經稱為供油半經。
石油知識———油氣勘探知識
石油成因的學說
主要有無機成因和有機成因學說。多數學者認為石油主要是有機成因的。
生油岩
按照有機成因學說,大量的微體生物遺骸與泥砂或碳酸質沉澱物埋藏在地下,經過長時期的物理化學作用,形成富含有機質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遺骸轉化為石油。這種岩石稱為生油岩。
儲集層
是指能夠儲存和滲濾油氣的岩層,它必須具有儲存空間 (孔隙性 )和儲存空間一定的連通性 (滲透性 )。儲集層中可以阻止油氣向前繼續運移,並在其中貯存聚集起來的一種場所,稱為圈閉或儲油氣圈閉。
油氣藏
圈閉內儲集了相當多的油氣,就稱為油氣藏。
油氣田
在地質意義上,油氣田是一定 (連續 )的產油麵積內各油氣藏的總稱。該產油麵積是受單一的或多種的地質因素控制的地質單位。
油氣聚集帶
油氣聚集帶是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位置鄰近的一系列油氣藏或油氣田的總和。它具有明確的地質邊界。區,形成年產原油 430萬噸和天然氣 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含油氣盆地
在地質歷史上某一時期的沉降區,接受同一時期的沉積物,有統一邊界,其中可形成並儲集油氣的地質單元,稱做含油氣盆地。
生油門限
生油岩在地質歷史中隨著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壓力和溫度增加,其中的有機質逐步轉變成油或氣。當生油岩的埋藏到達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 (也是與深度相應溫度 )時,叫進入生油門限。
油氣地質儲量及其分級
油氣地質儲量就是油氣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蘊藏量,油以重量 (噸 )為計量單位,氣以體積 (立方米 )為計量單位。地質儲量按控製程度及精確性由低到高分為預測儲量、控制儲量和探明儲量三級。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 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 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 1.7億噸及含油麵積 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產原油 192萬噸。
油 (氣 )按儲量可分
按最終可采儲量值可分成 4種:特大油 (氣 )田:石油最終可采儲量大於 7億噸 (50億桶 )的油田。天然氣可按 1137米 3氣 =1噸原油折算。大型油 (氣 )田:石油最終可采儲量 0.7~ 7億噸 (5~ 50億桶 )的油 (氣 )田。中型油 (氣 )田:石油最終可采儲量 710~ 7100萬噸 (0.5~ 5億桶 )的油 (氣 )田。小型油 (氣 )田:石油最終可采儲量小於 710萬噸 (5000萬桶 )的油 (氣 )田。
按圈閉類型劃分油氣藏
有構造油氣藏、地層油氣藏和岩性油氣藏三大類。後兩類比較難於發現,勘探難度大,稱為隱蔽圈閉油氣藏。
岩石分類
岩石分沉積岩、火成岩及變質岩三大類。多數油、氣儲存於沉積岩中,火成岩及變質岩中也可以儲存油、氣。常見的沉積岩有砂岩、礫岩、泥岩、頁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等。
地層及其單位
岩石 (特別是沉積岩 )常常是由老到新呈現為層狀排列的,因而把這些排列在一起的岩石統稱為地層。地層的單位有大有小,因其成因和時代及工作需要可把排列在一起的岩石劃分為不同的地層單位和系統。
地層時代劃分
地層形成的年代有老有新,通常把地層的時代由老至新劃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與 「 代 」 相對應的地層單位則稱為 「 界 」 ,如太古界、 …… 新生界等。 「 代 」 可以細分為 「 紀 」 ,如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新生代分為第三紀、第四紀等,與 「 紀 」 相對應的地層單位稱為 「 系 」 ,如侏羅系、第三系等。 「 紀 」 和 「 系 」 還可以再詳細劃分,如油、氣勘探開發工作中常用到的 「××× 組 」 和 「××× 層 」 ,就是更小的地層單位。
三維地震勘探
由於地震勘探的測線只提供了二維的信息,要了解一定面積內的地下情況需要把各條測線的地震剖面進行對比,找出相關的信息推斷測線之間的地下情況,才能形成整體概念,這就可能產生相當大的人為誤差。三維地震是在一定的面積上採用地下地震信息的方法,它可從三維空間 (立體的 )了解地下地質構造情況。這種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立體的地下地質圖構造圖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確度,對地下地質構造復雜多變的地區特別有效。
高凝油
通常把凝固點在 40℃ 以上,含蠟量高的原油叫高凝油。遼寧省的沈陽油田是我國最大的高凝油田,其原油的最高凝固點達 67℃ 。
稠油
稠油是瀝青質和膠質含量較高、粘度較大的原油。通常把地面密度大於 0.943、地下粘度大於 50厘泊的原油叫稠油。因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我國第一個年產上百萬噸的稠油油田是遼寧省高升油田。
天然氣
地下采出的可燃氣體稱做天然氣。它是石蠟族低分子飽和烴氣體和少量非烴氣體的混合物。天然氣按成因一般分為三類:與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氣 (石油伴生氣 );與煤共生的叫煤成氣 (煤型氣 );有機質被細菌分解發酵生成的叫沼氣。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
干氣和濕氣
油田的伴生天然氣,經過脫水、凈化和輕烴回收工藝,提取出液化氣和輕質油以後,主要成分是甲烷的處理天然氣叫干氣。一般來說,天然氣中甲烷含量在 90%以上的叫干氣。甲烷含量低於 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烴的含量在 10%以上的叫濕氣。
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區別
天然氣是指蘊藏在地層內的可燃性氣體,主要是低分子烷烴的混合物,可分為干氣天然氣和濕天然氣兩種。干氣成分主要是甲烷,濕天然氣除含大量甲烷外,還含有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液化石油氣是指在煉油廠生產,特別是催化裂化、熱裂化、焦化時所產生的氣體,經壓縮、分離而得到的混合烴,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沉積相
指在一定的沉積環境下形成的岩石組合。在沉積環境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一般把沉積相分為陸相、海相和海陸過渡相。
油氣盆地數值模擬技術
油氣盆地數值模擬技術主要是從盆地石油地質成因機制出發,將油氣的生成、運移、聚集合為一體,充分研究各種地質參數,建立數字化動態模型,並形成一維~三維的計算機軟體,全方位的描述一個盆地的油氣資源形成及地質演化過程。
石油勘探
所謂石油勘探,就是為了尋找和查明油氣資源,而利用各種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質狀況,認識生油、儲油、油氣運移、聚集、保存等條件,綜合評價含油氣遠景,確定油氣聚集的有利地區,找到儲油氣的圈閉,並探明油氣田面積,搞清油氣層情況和產出能力的過程。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種最重要的的方法。它的原理是由人工製造強烈的震動 (一般是在地下不深處的爆炸 )所引起的彈性波在岩石中傳播時,當遇著岩層的分界面,便產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時用高度靈敏的儀器記錄下來,根據波的傳播路線和時間,確定發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層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認識地下地質構造,以尋找油氣圈閉。
多次覆蓋
多次覆蓋是指採用一定的觀測系統獲得對地下每個反射點多次重復觀測的採集地震波訊號的方法。它可以消除一些局部的干擾,有利於求得較准確的訊號。
地震剖面
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條條的測線,沿各條測線進行地震施工採集地震信息,然後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就得出一張張地震剖面圖。經過地質解釋的地震剖面圖就象從地面向下切了一刀,在二維空間 (長度和深度方向 )上顯示了地下的地質構造情況。
地震勘探的數據處理
把記錄採集到地震信息的磁帶上的大量數據輸入到專用的電子計算機中,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一系列功能不同的程序進行處理運算,把數據進行歸類編排,突出有效的,除去無效和錯誤的,最後把經過各種處理的數據以波形、線形的形式繪制在膠片上或靜電紙上,形成一張張地震剖面。這個過程就稱做數據處理。
地震勘探中所說的速度
地震勘探所說的速度即是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地震波垂直穿過某一岩層界面以上各地層的總厚度與各層傳播時間總和之比,可以用來把地震記錄的時間轉換為深度 (距離 )。此外,還有層速度、均方根速度、疊加速度等。
水平疊加剖面
在用多次覆蓋方法採集的地震資料處理過程中,把共同反射點的許多道的記錄經動校正以後疊加起來,以提高訊噪比 (高訊號與雜訊的比例 ),壓制干擾,用這種方法處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叫水平疊加剖面。
疊加偏移剖面
在地震資料處理中,在水平疊加的基礎上,實現反射層的空間自動歸位,用這種方法處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疊加偏移剖面。
垂直地震剖面
地震源放置於地面,接收的檢波器置於深井中,地面激發震動後由不同深度的檢波器接收地震波訊號,這種方法獲得的地震波訊號是單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來的,對分析和認識地下地質構造情況更為准確。
地震資料解釋
地震資料解釋是把經過處理的地震信息變成地質成果的過程,包括運用波動理論和地質知識,綜合地質、鑽井、測井等各項資料,做出構造解釋、地層解釋,岩性和烴類檢測解釋及綜合解釋,繪出有關的成果圖件,對測區作出含油氣評價,提出鑽井位置等。
地震地層學
地震地層學是把地層學和沉積學特別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地震解釋工作中,把地震資料中蘊藏的地層和沉積特徵的信息充分利用起來,做出系統解釋的方法。
地震層序
地震層序是沉積層序在地震剖面圖上的反映。在地震剖面圖上找出兩個相鄰的反映地層不整合接觸的界面,則兩個界面之間的地層叫做一個地震層序。但因為受不整合面影響,其間的地層即地震層序是不完整的,沿不整合面追蹤到地層變成整合的之後,這個地震層序才是完整的。
層序地層學
層序地層學是在地震地層學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新學科,是綜合地質、地震資料,詳細劃分並確立地下地層的層序,從而研究其構造活動、沉積環境的變化、岩相分布等。
地震相
地震相是指沉積物 (岩層 )在地震剖面圖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徵的總和。地震相標志分為:內部反射結構;反射連續性;反射振幅;反射頻率;外部幾何形態及其伴生關系。
合成地震記錄
合成地震記錄是用聲波測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資料經過人工合成轉換成的地震記錄 (地震道 )。它是地震模型技術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也是層位標定、油藏描述等工作的基礎,是把地質模型轉化為地震信息的中間媒介。
油氣檢測技術
油氣檢測技術是一種綜合利用烴類存在的多種地震特性參數 (速度、頻率、振幅、相位等 )來確定油氣富集帶的方法。這類技術有許多種,目前常用的有亮點技術和 AVO技術等。
儲集層預測技術
儲集層預測技術是綜合應用地震、地質、鑽井、測井等各項資料對地下儲集層的分布、厚度及岩性和物理性質變化進行追蹤和預測的一項先進技術。
地震橫波勘探
地震波 (彈性波 )的傳播有縱波與橫波兩種,縱波質點位移的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平行,橫波的質點位移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現在通用的地震勘探方法採集的是縱波的訊號,採集橫波訊號的稱做地震橫波勘探。橫波在判斷岩性、裂縫和含油氣性方面有其固有的優點。此種勘探方法在我國正處於研究和實驗階段。
重力勘探
各種岩石和礦物的密度 (質量 )是不同,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測量儀器,測量地面上各個部位的地球引力 (即重力 ),排除區域性引力 (重力場 )的影響,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發現異常區,這一方法稱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礦物的密度與重力場值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研究地下的地質構造。
磁力勘探
各種岩石和礦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測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強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礦物的分布和地質構造,稱做磁力勘探。由於地球本身就是個大磁體,所以對磁力的預測值應進行校正,求出只與岩石礦物磁性有關的磁力異常。一般鐵磁性礦物含量愈高,磁性愈強。在油氣田區,由於烴類向地面滲漏而形成還原環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鐵還原成磁鐵礦,用高精度的磁力儀可以測出這種磁異常,從而與其它勘探手段配合,發現油氣田。 ?
電法勘探
電法勘探的實質是利用岩石和礦物 (包括其中的流體 )的電阻率不同,在地面測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層介質電性差異,用以研究各層地質構造的方法,對高電阻率岩層如石灰岩等效果明顯。電法勘探種類較多,我國目前石油電法勘探一般用直流電測深、大地電磁測深、可控源聲頻大地電磁測深等方法,近期又發展了差分標定電法、大地電場岩性探測法等新方法。
地球化學勘探
根據大多數油氣藏的上方都存在著烴類擴散的 「 蝕變暈 」 的特點,用化學的方法尋找這類異常區,從而發現油氣田,就是油氣地球化學勘探。油氣地球化學勘探方法的種類比較多,常用的是土壤烴氣體測量、土壤硫酸鹽法、穩定碳同位素法、汞和碘測量法等,還有地下水化學法及井下地球化學勘探法。
地球物理測井
地球物理測井簡稱測井,是在鑽孔中使用測量電、聲、熱、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儀器,以辨別地下岩石和流體性質的方法,是勘探和開發油氣田的重要手段。

3. 什麼是石油壓裂支撐劑

【石油壓裂支撐劑】石油支撐劑又叫石油壓裂支撐劑。在石油天然氣深井開采時,高閉合壓力低滲透性礦床經壓裂處理後,使含油氣岩層裂開,油氣從裂縫形成的通道中匯集而出,此時需要流體注入岩石基層,以超過地層破裂強度的壓力,使井筒周圍岩層產生裂縫,形成一個具有高層流能力的通道,為保持壓裂後形成的裂縫開啟,油氣產物能順暢通過。
【石油壓裂支撐劑的性能要求】
1、支撐劑要有足夠的抗壓強度和抗磨損能力,能耐受注入時的強大壓力和摩擦力,並有效地支撐人工裂縫。
2、支撐劑顆粒相對密度要低,便於泵入井下。
3、支撐劑顆粒在溫度為200度的條件下,與壓裂液及儲層流體不發生化學作用,酸溶解度最大允許值應小於7%。

4. 什麼是石油壓裂

摘 要

深層低滲油氣藏具有深埋,低滲,物性差的特點。同時,它們具有復雜的結構,小的斷塊,許多含油層和各種類型的油藏。因此,這種儲層的開發是相對困難的,並且必須通過增加產量或使用其他特殊技術來實現有效的產量。在原始井眼中橫向鑽探或運行4in套管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使用側鑽或運行4in的套管可以充分挖掘剩餘的石油潛力,改善注入和生產井的格局,並恢復生產能力。通過對該技術的壓裂方案,壓裂液和支撐劑的研究和分析,採用支撐劑段塞技術和變排量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消除多條裂縫的影響。增加砂的比例,最好的階段砂以形成裂紋的支撐形狀可以達到較高的電導率;使用位移和液壓噴射技術控制組件,避免失去對組件的控制;酸預處理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潛在的裂縫和裂縫,提高施工成功率。通過實證評估,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原油田的深層低滲透4in套管壓裂技術和配套技術,對大量受損的套管井和老井進行了重復利用和改良。剩餘油的潛力和儲存。地層水平加快了中原油田油氣田的開發,提高了油氣田開發的總體效益。

關鍵詞:壓裂工藝;4in 套管;配套技術;效果評價

第一章 前言
在油氣田的勘探開發中,井深大於3000m,滲透率小於50毫達西的油氣藏稱為深層低滲透油藏。這種油氣藏是非常規油氣藏,具有埋藏油層深,滲透率低,物性差,結構復雜,斷層小,含油層多,儲層類型多的特點。因此,這種儲層的開發是相對困難的,並且必須通過增加產量或使用其他特殊技術來實現有效的產量。中原油田是典型的復雜斷塊油氣田,油氣藏較深,最深為4700米[1,2]。套管損壞的油井數量驚人,嚴重影響了油田的生存和發展。大量的套管損壞導致對注采井模式的損害以及不均衡的注采關系。水力壓裂不僅是增加深層低滲透油氣藏產量的主要方法,而且是生產必須採取的技術措施。由於中原油田已開采了30年,由於特殊的地質條件以及油田開發過程中實施的增產注水措施,套管的大面積破壞不僅破壞了注采井網,而且破壞了注采井網。也失去了控制和可恢復性。儲量還限制了增加產量和注入量的措施的實施,並增加了穩定油田產量的難度。為了改善井網的改組,增加剩餘油的採收率並降低成本,採用4in套管和側鑽技術來增加註水控制儲量和可采儲量[3]。據統計,截至2010年12月,井下有230口4in套管井,有456口4in套管井被弔死,鑽了300多條側鑽。四個套管井控制著相當一部分的地質儲量。在大多數這些井中,它在開發井模型中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大多數井的生產水平低,剩餘油含量豐富且潛力巨大。壓裂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實際情況,在老油田的技術改造中,原始井筒的側向位移或在4in套管中的作業是極為重要的技術手段。使用側鑽或在4in的套管中運行可以充分挖掘剩餘的油,並改善注采井的井眼。因此,深層低滲透四套管壓裂技術需要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4,5]。研究中原油田深低滲油氣藏各類四套管井單層,次層壓裂技術,對實現中原油田穩定增產和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章 壓裂方案設計
2.1選井選層及數據採集
在完善施工計劃之前,必須對施工地剩餘油儲備的分布進行了解;岩石力學參數和垂直應力分布滿足裂紋擴展的要求,地層能量保留和井況均滿足施工要求。需要包括以下關鍵測算數據:
1.油氣井參數:井的類型,井眼密度,固井質量,射孔條件,井下工具等;
2.油氣層參數:滲透率,流體性質,岩石力學性質,垂直應力分布等;
3.壓裂參數:壓裂液性能,支撐劑性能,支撐劑填充層的電導率,抽水能力等;
4.經濟參數:壓裂規模(流體消耗,支持劑量),成本,油氣價格,投資回收期等。完成礦區數據,油管和套管數據,熱力學數據,壓裂液流變數據和其他數據,編輯這些數據,然後需要對壓縮軟體進行排序。

2.2 壓裂技術優化
1、設計優化
壓裂設計是壓裂施工過程中的執行文件。其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直接影響建築物的質量和經濟效益。常規壓裂設計方法是在選擇一定的壓裂模型後,根據地層條件和設計能力確定壓裂液體系和支撐劑類型,並定量計算所需的壓裂液量,排量和支撐劑的順利進行[6]。壓裂增產措施有一系列考慮因素:儲層流體供應能力,油井生產系統,壓裂機理,壓裂流體性質,支撐劑承載能力,施工控制和經濟效果。然後全面找到最經濟的設計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增產措施的效益[7]。壓裂優化設計的基礎是水力壓裂的油藏工程研究,目的是獲得最大的凈現值。根據預壓裂地層評價和壓裂材料優化的結果,通過油藏數值模擬,水力壓裂模擬和經濟模型進行了單井壓裂優化設計研究,包括:
(1)使用油藏模擬模塊來預測在給定油藏條件下不同裂縫長度和電導率的累計產量。通常,接縫的長度與累積輸出不線性相關。隨著接縫長度的增加,累計產量的增長率將降低,並且所產生的斜率將相對平坦。
(2)使用水力壓裂模擬軟體確定不同接縫長度和電導率所需的施工規模和施工成本。隨著接頭長度的增加,建造成本也增加。
(3)將以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得出凈現值曲線。曲線上有一個最佳點,對應於最佳點的接縫長度就是最佳接縫長度。在各種情況下,接縫的長度可以獲得最大的凈現值收益。與最佳接縫長度值相對應的是這種最佳設計的估計最大產量,最大凈收入,最佳建築規模和最經濟的建築成本[8]。
2、管柱組合
中原油田的4in套管井相對較深,管柱內徑較小,摩擦較大,會給地面設備帶來高壓,造成設備損失大,並且受最大採油量的影響。 壓力極限。 管道。 因此,根據4in套管井結構的特殊性,在4in套管壓裂作業中,主要壓裂管柱組合[9]為:
(1)將4in套管或4in套管從原來的井眼懸掛在側井的側井上的井,通常在管下方使用φ89mm的油管和φ73mm的油管作為襯管和油管注入。
(2)整個井的4in套管壓裂井使用N80×φ73mm的加厚管注入空井眼。
(3)根據實際情況,使用φ89mm的帶套管的油管,將尾管懸掛起來進行施工。2.3 施工技術
1、施工前置准備
套管井中的深層和低滲透率4的側移是近年來開發的油水井大修技術。在壓裂過程中,它受到多次斷裂和彎曲摩擦的影響。過去,預流體體積大且砂比大。對於這種類型的井,斜軸用於消除多個裂縫。通過對多處裂縫的分析,為了降低早期篩查的風險,過去的主要方法是增加壓裂液的粘度,增加預液量和控制射孔層的厚度。通過研究裂紋萌生,擴展規律和彎曲摩擦,確定了降低彎曲摩擦的方法,形成了支撐劑段塞技術,變排量施工技術,交聯凝膠段塞技術,射孔優化技術等綜合壓裂技術。確定了井眼附近的摩擦阻力以及地層的失水特徵和滲透率,從而確定了合理的壓裂設計[10]。
通過綜合的技術措施和減少濾料的方法,以及對水力壓裂進行優化的模擬計算,壓裂施工中的預液量減少到35%-45%。分析了井區附近的彎曲摩擦,並優化了預液消耗。拋光後的氧化皮可以有效地支撐裂紋並改善效果。為了獲得具有高導電性的支撐裂紋,採用了高砂比施工技術。在優化泵注入程序時,根據地層滲透率和設計的單翼間隙長度,可以在設計計算期間根據對數分布或其他分布來分布裂縫中的電導率。支撐劑砂堤呈線性分布,並按6至8級添加砂,最高級砂比達到50%以上[11]。由於原始井段的生產或壓裂,地層壓力下降且流體損失增加。實施全面的過濾技術,例如過濾劑技術和粉末陶瓷過濾器過濾技術,有效地減少了地層的流體損失,增加了壓裂液。效力。有效減少地層的流體損失是確保壓裂成功的重要因素。減少濾失量的常用方法主要是使用濾失劑。當前,使用粉末陶瓷過濾器。粉末陶瓷的粒度為0.15-0.225mm或0.225-0.45mm。
2.裂縫高度控制
在水力壓裂中,油氣層的上,下阻隔層有時很小,壓縮的裂縫有時會延伸到生產層之外並進入阻隔層。裂紋的垂直延伸不僅會導致裂紋高度過大,減小裂紋的長度,影響壓裂效果,而且一旦進入附近的生產區域,很容易引起「竄」,造成水泡或管柱堵塞。為了有效地控制裂紋高度,近年來,國內外對裂紋高度增長的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人們對影響裂紋高度的因素有了更廣泛,更深入的了解,並且已經開發了各種控制裂紋高度的技術。對於壓裂夾層較小的井,為了避免裂縫的擴展和竄出,需要採取措施來控制接縫高度:使用施工位移來控制接縫高度,優化施工位移並控制高度裂縫的擴展[12 ]和壓力。壓裂液的粘度越大,壓裂高度越高。第三是使用浮動或下沉的導向劑來控制裂縫的向上或向下。

第三章 壓裂液體系
3.1 理論基礎
壓裂液是水力壓裂的關鍵組成部分。根據抽水順序和功能不同,分為准備液,准備液,載砂液和驅替液。壓裂液在壓裂施工中的基本功能是:利用水力壓裂形成裂縫並擴展裂縫;沿裂縫運輸和散布支撐劑;壓裂後,流體會最大程度地破壞膠水和迴流,從而降低了沖擊裂紋的影響。對油層的破壞使其在儲層中形成一定長度的高電導率,從而支撐裂縫。壓裂液的基本要求是與儲層兼容,不會造成二次破壞,在施工過程中具有低摩擦力,並保持必要的粘彈性和低滲漏,並且易於在施工後快速迴流以去除殘留物,結構簡單,工具容易,成本低等[13]。當前,廣泛使用的水基壓裂液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針對中原油田高溫,高深度,低滲透的油氣藏特徵,開發了低殘留膠凝劑,高溫延遲交聯劑,新型降濾失劑和高活性。諸如表面活性劑和復合粘土穩定劑等壓裂材料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適用於不同儲層和溫度要求的含水膠凍壓裂液系統。根據4in套管壓裂井的實際情況,對系統中的幾種主要助劑和添加劑進行了優化,評價了其性能,篩選出適合4in套管壓裂井的高性能壓裂液。
3.2 壓裂液添加劑優選
1、增稠劑的篩選
水溶性聚合物可用作增稠劑,例如植物膠及其衍生物,纖維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生物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為了滿足套管井壓裂中低滲透率的要求,有必要對壓裂液交聯體系進行改進和優化。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改性瓜爾膠具有低摩擦性能,並且是良好的減阻劑。 通過延遲交聯,它可以形成低摩擦的壓裂液[14]。

圖1 原粉性能評價表
從圖4中各種原粉的性能看水不溶物偏高則會使壓裂液破膠殘渣含量大,對支撐裂縫導流能力和儲層造成傷害。綜合考慮決定採用低殘渣羥丙基胍膠作為稠化劑。

圖2 低殘渣羥丙基胍膠與常規胍膠性能對比表
2 、交聯劑的優選
交聯劑通過交聯離子通過化學鍵將膠體分子鏈上的活性基團連接起來,形成具有粘彈性的三維網路膠凍。不同的交聯劑具有不同的延遲交聯性能,耐溫性,抗剪切性和凝膠破壞性能。通過分析,選擇了一種有機硼交聯劑,克服了無機硼交聯壓裂液的瞬時交聯,施工摩擦大,耐溫性差的缺點。它也解決了有機金屬交聯劑的壓力。很難破壞壓裂液的膠水,嚴重破壞支撐裂縫的導電性,對機械剪切敏感,並且難以恢復粘彈性。 ZY-86有機硼交聯劑是在硼酸鹽和有機多羥基配體的復合溶液中誘導催化劑和助催化劑而形成的新型產品。根據油層溫度的不同,ZY-86可用於處理80-130°C的油藏,交聯速度可延長至3分鍾以上,可以滿足高溫地層的壓裂施工要求[ 15]。
圖3不同濃度下的凍膠粘度
ZY-86 有機硼交聯劑使用濃度為 0.1%-0.4%,隨著使用濃度增加,粘度大幅度上升,但在高於 0.4%時發生脫水現象。

圖4不同 pH 值下的交聯時間
ZY-86 有機硼交聯劑的交聯速度取決於溶液的酸鹼度,當 pH 值升高時,交聯時間可達到 4min,因此在壓裂液體系中還要加入一定的 PH 值調節劑。

圖5 ZY-86 有機硼與同類產品的耐溫性
ZY-86 有機硼交聯劑可與胍膠等多種天然植物膠及其改性產品進行交聯,在最佳的交聯環境下,可滿足 120℃地層的壓裂施工要求。

3、高活性表面活性劑研究
研發的HY-605和HF605產品基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其他活性劑作為輔助劑。通過表面活性促進劑和多組分溶劑的協同作用,形成了新的高活性化學組成體系。HY-605和HF-605復合活性劑具有很強的表面活性。當在水中的劑量非常低時,它可以大大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和界面張力(見圖6)。

圖6 液體表面活性劑數據

4、降濾失劑的優選
壓裂施工過程中的損失不僅降低了壓裂液的效率並影響了裂縫的幾何尺寸,而且還因為濾液沿著裂縫壁縱向滲透到地層中,導致了乳化,阻水,溶脹和遷移。 粘土等。經過測試篩選後提出的新型油溶性降濾液劑,有30%以上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液體的流失,對地層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可以適應壓力的施工要求[16]。

圖7不同降濾失劑的使用效果

5、復合型粘土穩定劑研究
試驗評價了復合粘土穩定劑的使用效果,對地層水滲透性的傷害率為 38.46%;含有 3.0%的復合粘土穩定劑水溶液在相同條件下的傷害率僅為 1.35%。

圖8 復合粘土穩定劑使用效果

6壓裂液配方組成
壓裂液配方研究包括配方的基本成分以及可以有效改善壓裂液的其他添加劑的類型和最佳劑量。 例如交聯劑,pH調節劑,破膠劑等,除了基本的化學作用外,在基本壓裂液配方中,最佳使用范圍還應與化學方法結合使用[17]。

圖9 壓裂液配方組成

一、支撐劑設計
在傾斜井的壓裂操作中,由於產生許多平行的和相互競爭的裂縫,每個裂縫的寬度非常窄,並且由於平行裂縫之間的競爭,彼此之間的原始應力條件發生了變化,使得每個裂縫的原地應力增加,地層裂縫壓力增加,並且狹窄的裂縫導致液體進入並產生高的入口流動摩擦。為了保持裂紋的存在,與單個裂紋相比,它需要更高的液壓差。因此,在正式壓裂之前或期間使用少量的砂子混合物。泵送的目的是在多個裂縫中篩分次生裂縫,以防止流體進入和擴散,增加主要裂縫的膨脹,並使裂縫變寬。足夠大以提供所需的壓裂砂混合物[18]。
支撐劑塊的有效性在於其腐蝕作用。由於段塞很小,因此不會造成橋塞,因此流體可以繼續以較高的位移進入裂縫並沖走某些通道。即使在段塞之前的裂縫開始處,也可以泵入低濃度的支撐劑,以沖洗掉從井眼到裂縫的障礙物。該技術的成功可以通過降低摩擦壓力來衡量。支撐劑的量應基於摩擦壓力是否降低來確定[19]。

圖10 支撐劑段塞應用規律
支撐劑段塞技術段塞技術的關鍵點是:段塞的范圍,使用量,支撐段塞的濃度和所用支撐劑的粒徑。目前,在大口徑井的現場處理中,預流體主要用於添加適量的淤泥。在每個平行裂縫中,含泥沙的液體將進入不同長度和寬度的裂縫,因為小的粉塵顆粒會迅速聚集在狹窄的裂縫中。阻礙液體流動的砂團的形成將防止裂縫進入和擴展。在較寬的裂縫中,它們會填滿造成流體損失的間隙,從而提高液體利用率,並使裂縫更寬。最終結果是較小的裂紋停止發展,較大的裂紋變寬,因此較大的支撐劑顆粒可以順利進入。基於此原理,目前在預流體中添加適量的淤泥是處理多處裂縫的最有效方法[20]。將低砂比的0.45〜0.90mm支撐劑添加到緩沖液中。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含砂液體可在不完善的射孔和井附近復雜的裂縫結構中引起強烈的水力切割。這種高速含砂流體形成的水力切割效果可以幫助液體對各種因素形成的節流,彎曲結構和粗糙表面進行水力切割和拋光,從而使循環路徑更加完美並減少摩擦。實驗室測試結果和理論分析表明,節流效果越大,曲折度越高,表面越粗糙,效果越強,實施效果越明顯。現場的建設經驗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將低砂比支撐劑添加到緩沖液中的過程可以同時減少彎曲摩擦並減少多個裂縫的影響[21,22]。
根據井段長度模擬裂縫數量,分析摩擦力,綜合考慮施工規模,確定支撐劑段塞的數量和粒徑,並根據實際施工泵注入程序確定泵注入濃度。隨著井段的增長,支撐劑段塞的體積應繼續增加,但增加量將緩慢減少。對於短井,可能不使用此技術。

第四章 壓裂效果評價

該井上部套管為原井套管,需卡封保護;自 2203m 以下為懸掛 4in 套管,採用 N80-φ89mm+N80-φ73mm 油管注入,因上下隔層厚度較小(上隔層 1.8m,下隔層 3.1m),本次壓裂井段將 30#31#37# 包括進去,同時考慮地層濾失、多裂縫、彎曲摩阻等影響因素,決定前置凍膠中加入降濾失劑及粉陶,採用分段破膠、高效表面活性劑返排技術,盡可能減小地層傷害[22,23]。

圖11 目的層數據表
該井 2008.5.8 完鑽,是濮城油田的一口開窗側鑽井,完鑽井深 2820m,詳細小層數據如圖11。

施工管柱:N80-φ89mm(2190m)+封隔器+N80-φ89mm(10m)+N80-φ73mm(10m)外加厚油管,管腳:2210m;該井施工基本按設計執行,破裂壓力 58.9MPa,加砂壓力 41.5MPa,停泵壓力28.7MPa,前置液 60m3,攜砂液 61m3,加砂 0.9+15.2m3,平均砂比 24.9%,平均排量4.0m3/min,加入降濾失劑 600kg,套管打平衡壓力 10.0MPa,施工非常順利。該井壓後產狀為日產液 16.2m3,日產油 6.4t,含水 60%;截止 2011.02 已累計增油 1920.2t,有效期 300 天。

第四章 結論
經過項目研究,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原油田的深層低滲透4in套管壓裂

5. 長城鑽探壓裂公司是干什麼的,壓裂公司是做什麼工作的,什麼叫壓裂呢

壓裂是石油鑽采工藝中比較靠後的一種工藝。如某一口已經完成進尺並交付井下公司後,井下公司或者壓裂公司通過油管下目的層注入壓裂砂或清水,通過一定數值的高壓將目的層壓至破裂,以打開地下油氣層溢出通向地面的通道。這種工藝稱之為壓裂。相應的壓裂公司或者井下公司就是做這個作業或則和服務的。

6. 請問在石油行業里酸化壓裂,生產測井解釋,以及機械採油 是什麼

1、酸化一般是指在碳酸鹽岩地層,通過向地層中注入酸液,改善地層中裂縫的連通性,使石油更容易流入井筒;壓裂是採用特殊設備將壓裂砂、壓裂液的混合液用高壓壓入地層,使地層孔隙擴張,並利用砂礫支撐壓開的孔隙,使石油更容易流入井筒。酸化壓裂是將兩種工藝合並,即壓裂混合液中有酸液、有砂礫。
2、生產測井解釋是對生產井測井後所得的測井曲線進行解釋分析,獲得地層產液量、油水比、分層產量等數據,一般可以根據解釋結果對產水層封堵以增加產油量。或對產油層採取壓裂等措施增加產量。
3、機械採油就是用抽油機、深潛泵之類的機械進行採油啦。
以上是根據工作經驗編寫,供參考。

7. 油田壓裂用的鋼球投球工藝是做啥用的

1、油田壓裂用的鋼球投球工藝是在壓裂過程中,堵住一部分射孔孔眼,以便壓裂時壓出多條裂縫來。
2、在塑料領域,壓裂是層合塑料的一種缺陷。通常是指以紙、布或其他材料為基材的層合塑料,因成型壓力過大而引起的基材破壞的現象。透過表層樹脂可觀察到有明顯裂紋。在石油領域,壓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氣層形成裂縫的一種方法,又稱水力壓裂。任何壓裂設計方案都必須依靠適當的壓裂工藝技術來實施和保證。對於不同特點的油氣層,必須採取與之適應的工藝技術,才能保證壓裂設計的順利執行,取得良好的增產效果。壓裂工藝技術種類很多,主要有分層及選擇性壓裂技術、控縫高壓裂技術。
3、鋼球根據生產加工工藝分為研磨鋼球,鍛造鋼球,鑄造鋼球。根據加工材料分為軸承鋼球,不銹鋼球,碳鋼球,銅軸承鋼球球·合金球等。其中軸承鋼球為工業的重要基礎零部件,合金鋼球是以碳、鉻、錳、鉬等為主要添加金屬元素,並通過鍛打、旋壓、軋制和鑄造等方式生成的一種球狀形鐵合金耐磨體,它是當今粉碎工業礦山用球,水泥用球等最重要組成部分。鋼球廣泛應用於軸承、五金、電子、鐵藝、機械設備、電力、礦山、冶金等領域。

8. 什麼是石油壓裂返排液

石油壓裂返排液是指採油過程中壓裂液注入地下後,完成了壓裂目的,壓裂液剩餘物質要返回到地面處理或者回用的液體。
隨著油田化學品的快速發展,現場的施工情況對壓裂返排液的越來越高,此時螯合劑型緩蝕阻垢壓裂液就更符合未來油田助劑綜合性發展需要。

油田開采過程中,面對水力壓裂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和壓裂返排液污染嚴重的問題,無論從成本還是從環保考慮,返排液的重復利用都是油氣田工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在返排處理液的再次使用過程中,因為反排液中含有大量的Ca2+、Mg2+、Fe2+等二價離子的存在:

1、對稠化劑的起黏和抗溫性能產生較大影響。

2、因為反排處理液中含有的大量鈣、鎂離子與碳酸根、硫酸根離子,在一定濃度和溫度下,極易垢狀沉澱,所以直接使用反排液製成壓裂液再次注入地下過程時,容易結垢堵塞支撐裂縫導流通道,很大程度降低壓裂增產效果,造成減產甚至停產的情況。

針對以上問題,我司與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等院校,針對國內長慶油田、大慶油田、西南油氣田、克拉瑪依油田等多個油田區塊,不同反排處理液的復雜情況,經過多年深入分析、實驗模擬、現場應用,開發了應用於不同反派處理液環境、不同壓裂液配方的螯合添加劑,不僅有效的降低了反排液中的Ca2+、Mg2+、Fe2+等離子對壓裂液起黏、抗溫的影響,並解決了回注通道的腐蝕、結垢問題,特別是我1337們公司0990396開發的QH-7510產品,經油氣院劑多家油田單位評測,在有效提高壓裂液性能的基礎上,已達到阻垢率:碳酸鈣>95%、硫酸鈣>95%、硫酸鋇>95%的優良效果,可以省去回注水、集輸管道的緩蝕劑、阻垢劑的二次添加,減少現場人工的加葯勞動強度,切合油田添加劑綜合性發展的方向。

9. 石油行業,壓裂 固井是什麼意思

壓裂,就是地下某產層,可能滲透率不是太好,那麼,這時就採取一定的措施將地層裂化,提高儲層內部液體(即石油)的流動性。還有一種辦法較酸化,都是為了提高產能的。
固井,就是鑽井完以後,要往井孔里下套管,而套管和地層之間呢,要加入混凝土,把套管堅固,這就是固井。

10. 壓裂起什麼作用

壓裂是在油田開採的中後期,由於油田出油量的減少,需要通過人工作用,將地下岩層壓裂開,將油田出油量提升的一種常規油田開采方式,目前壓裂使用最多的是水,由於壓裂需要提供持續的壓力,所以對於壓裂車的安全穩定性要求較高,發動機和柱塞泵問題都不大,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壓裂車變速箱,因為變速箱傳遞動力的穩定性是直接影響壓裂效果的,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是美國雙環8501和7500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