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礦產資源有什麼特點
法國的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森林覆蓋率26.4%。
煤鐵主要分布於法國北部 ,洛林鐵礦。
總體來說礦藏不怎麼豐富,石油和煤嚴重匱乏,金剛石和稀土礦幾乎全靠進口。
Ⅱ 法國為什麼沒有石油
法國是有石油的
法國在北海有少量的領海,該地區和英國荷蘭的領海均有石油儲量,其中最大規模開發的是英國
法國領海地區內石油開采難度相對較大,且不適合大規模開采,所以法國一直沒有開采計劃
Ⅲ 法國道爾頓石油公司怎麼樣
綜合實力很強。
道爾頓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強調技術創新之路,確認了一套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精心組織自己的研發基地,加強創新與新技術的開發引進。
公司不斷擴大與院校和相關研究所得合作力度,推動企業產學研不斷發展。
Ⅳ 西歐地區典型國家的油氣安全戰略
20世紀70年代歐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區,進入80年代,歐洲的石油消費增長呈下降趨勢,北美的石油消費顯現持續的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美的石油消費量趕上歐洲後繼續增長,並取代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區,2002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2年在全球石油消費比上年略有增長(0.2%),中國增幅達5.8%的情況下,歐洲和日本的能源消費十分低迷,出現了1%的負增長(耿彤等,2003)。
歐盟國家本來是石油消費稅最高的國家,但迫於石油消費量的增長和環境保護的壓力,近年來仍在不斷地提高石油消費稅。燃油稅已經從1998年的每升41.7歐分提高到2000年的45歐分,從2002年起又提高到50歐分,以此來限制石油消費(李文,2003)。與此同時,歐盟國家還對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實行稅費減免,以促進清潔能源的生產和消費,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歐洲卓有成效的能源消費下降與歐洲國家所採取的這些油氣安全戰略是分不開的。下面以法國和英國為例,簡單講述一下西歐的油氣安全戰略措施。
一、法國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油氣安全戰略
1.法國的油氣儲量和產量
法國是一個礦物燃料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每年的礦物燃料總消費量大約是24000萬噸油當量,然而國內商業性一次能源的產量(煤炭、原油和天然氣)僅為800萬噸油當量,而且產量還在迅速下降。
2000年法國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980.1萬噸,僅佔世界石油剩餘可采探明儲量的0.01%,比1999年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1460.1萬噸增加了35.61%。而法國2000年的石油產量為142.5萬噸,佔世界石油產量的0.04%,比1999年的石油產量154.5萬噸減少了7.77%。1999年法國的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44.05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的0.0099%,與1998年的剩餘探明儲量相比沒有變化。1999年法國天然氣的產量為30.02億立方米,比1998年的產量減少了7.8%。
2.法國的油氣貿易
由於法國的礦物燃料比較貧乏,所以法國每年需要大量進口油氣來滿足消費。2000年法國進口原油8562.7萬噸,比上年增加了4.3%(見表5-1)。
表5-12000年法國油品產量
續表
(據程哲生整理的法國《Bulletin Mensuel》,2001)
1998年法國進口管輸天然氣259億立方米,進口液化天然氣為98億立方米,合計為357億立方米。1999年,法國進口液化天然氣102.6億立方米,進口管道天然氣為307.6億立方米。2000年法國進口天然氣428.5億立方米。
3.法國的油氣消費
法國近年來的經濟增長雖然有些放慢,但其油氣特別是天然氣的消費量在迅速的增長。其油氣消費見表5-2及表5-3。這兩個表的數據說明法國的油氣消費處於增長態勢,且1999年與1998年相比,其油氣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較大的比例,並有增長趨勢。
表5-21990~1998年法國油氣消費量(單位:石油為百萬噸;天然氣為億立方米)
(據能源政策研究,2000.1)
表5-3法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表
4.油氣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法國位於西歐(圖5-3)。法國是一個自立意識很強的國家,具有獨立的立場,並且實行國家主導型經濟,同時法國油氣資源貧乏,而油氣消費卻很大,為了保障法國的能源安全,法國十分重視礦產資源儲備。其實行儲備政策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安全,而且是以保障國家廣泛的綜合性安全為目的。由於法國國家的特點、經濟運營特點和儲備目的等方面的原因,其儲備內容大多保密。但法國在形式上實施儲備的主題是財政部和科技產業部。實際上法國國防部也根據需要參與儲備籌劃,並起著重要作用。1998年3季度法國的石油儲備量為2259.2萬噸,可用天數為96天。法國全國有15個儲氣庫,儲存能力為800萬噸當量油,這一數字是法國平均104天的消費量。
圖5-3法國的地理位置
法國天然氣輸氣系統由兩部分組成:一套是完整的讓天然氣流往各個方向的高壓輸氣系統;另一套是同該系統相連接的兩大輸氣系統Antenna,其中的天然氣僅單向流動。Antenna還承擔高壓輸送天然氣的任務,但他們僅是高壓輸氣主系統的當地分支管道。
1997年底輸氣管網的管道總長度為32000公里,其中的90%歸高壓輸氣系統所有,其餘的歸Gazzzz Sud Ouest所有。由於有了NorFra,法國將成為一個歐洲天然氣輸送樞紐。法國對於歐洲的能源安全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地理位置上看,法國位於西歐的中部,它構成向其鄰國輸送天然氣和電力網路的樞紐,同時它的公路、鐵路和運河/河流等,對於運輸和集散石油產品及固體礦物燃料也起著重要作用。
法國的能源政策主要有三個重點: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與法國經濟的配套性。
法國的能源安全主要是從兩個層面上考慮的,在法國能源的供應是無法完全自給自足的,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在運輸和化工等領域,人們還無法找到一種現實可行的石油替代品。除非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否則法國未來經濟的發展仍舊需要依賴於進口的大量的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因此,法國人認為如果法國進口的能源能夠有多種來源渠道和多樣的產品,並且用戶也能非常靈活地適應能源的供應的話,那麼,依賴於進口能源也未必會影響法國的能源安全。
除了這種外在的限制因素外,如何確保最終用戶,尤其是工業用戶能夠得到穩定的能源供給,對於保證法國經濟向前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獲得穩定的供應需要有一個有效的能源生產、運輸、銷售體系為基礎,而且必須同時從長期(供給的安全性)和短期(能源供給的質量、可獲得性等)兩個方面考慮。
如果能源定價能夠使當地「使影響能源安全的外在因素內在化」的話,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市場是有效的。但由於法國的能源不能實現自給自足,所以就要確定一個從經濟、社會和外交上考慮都可以接受的水平。由於所確定的安全水平會影響整個社會,因而不能單獨讓企業管理人員來完成這項工作,因為他們在考慮問題時,必然會局限於各自部門的經濟利益。就供給的安全性來說,「價格信號」可以反映持續開發導致的石油資源被過度消耗的問題,但是從世界經濟競爭和能源供給充足的角度來看,市場卻不能提供這種「價格信號」。政府可以利用稅收手段來解決,但是又受到來自社會和經濟上的壓力的限制。如果用戶能夠做好准備自己來解決供給中斷的問題,那麼,簽訂可中止天然氣或電力供給合同將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在國內,法國在工藝技術和地理環境許可范圍內,不斷加強對能源的開發,如核能、水力、薪柴和其他一些新型的和可再生的能源。為了降低發生危機時可能遇到的風險,能源供給的來源在地理位置上要盡量分散。法國天然氣的進口主要有四個來源(北海、荷蘭、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另外,法國從北海、中東、非洲等地進口石油,做到使石油和天然氣進口來源多樣化。就油品而言,法國國內的13家煉油廠可以靈活的提高原油加工的各種產品。從1973年到1997年,法國一次能源和最終能源消費構成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其能源結構分布向著更為均衡的方向發展。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可以通過諸如國際能源機構或歐盟等組織聯合採取行動的方法。建立戰略儲備,制定應急措施,以及採取各種聯合方式都有助於在參與國之間建立起能源安全保障。進行天然氣管網和電網的地區性聯網,同樣有助於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地區性聯網可以緩解臨時性供應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各種影響能源供給和需求的體系。這些體系包括法規,鼓勵能源生產、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措施,以及在能源生產領域投資的長期計劃等。
1975年1月法國在有關內閣會議上為確保礦產資源穩定供給而確定了第7次基本計劃,提出:
1)積極推進國內外探礦開發活動,加強地質礦產調查總局的工作;
2)加強節約資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支援礦業領域和有關公益性機構內外的研究活動;
4)強化與初級產品生產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消費國的雙邊合作計劃。
在法國的第8次計劃中(1981~1985),將促進節約資源、開發利用國內礦產資源、擴充儲備制度、推進產銷國之間的協作等作為同樣重要的政策項目納入整個國民經濟計劃中。
法國創設儲備制度的直接契機是前述的第7次基本計劃,但在確定第6次基本計劃時,就已經提出,為防備緊急事態的發生,應該從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對進口依賴程度高的礦產資源進行必要的儲備。1975年1月政府創設了儲備制度,在確定了具體的計劃後,於同年的第三季度開始實施儲備。這主要是對金屬進行儲備。法國儲備物資的保管主要利用民間的營業倉庫。
法國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標:
1)將1980年能源消費量控制在2.05億噸石油當量;
2)1985年將能源進口依賴程度減少到62%;
3)開發新能源技術(開發替代能源、海洋石油等),推進其工業化。
法國採取的節約能源措施:
1)依據節約能源法(1974年),使產業、住宅等部門合理使用能源;
2)對大規模消費能源的產業進行特別征稅;
3)提高汽車的稅率。自1974年起,設定年度石油進口額的上限;扶植本土的石油公司,擴大G-G、D-D的往來。
為了使能源消費結構合理化,大幅度提高核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1975年的2.5%提高到1985年的24%);促進高反應堆的商業化;開展節能的研究和開發;開展太陽能、風能、地熱的研究和開發。
二、英國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油氣安全戰略
1.英國的油氣產儲量
截止到2001年1月1日,英國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6.82億噸,比上一年的剩餘石油探明儲量7.03減少了2.9%,2000年英國的石油產量為1.27億噸,比1999年的產量1.36億噸減少了約6.62%。英國1999年的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為7545.63億立方米,比1998年的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7645.53億立方米減少了1.31,其1999年的天然氣產量為1048.43億立方米,比1998年的產量958.73億立方米增加了9.36%。天然氣液體產量2000年為836.3萬噸,1999年為883.7萬噸。
2.英國油氣貿易與消費
1999年英國天然氣的商品量為988億立方米,比1998年的896億立方米增加了10.2%,1999年英國進口天然氣為14億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52.2%,1999年出口天然氣液體387億噸,比上年增加14.5%。1999年英國進口原油3932.1萬噸,比1998年的3944.7萬噸減少了0.3%,1999年出口原油為8505.2萬噸,比1998年的出口量7965.1增加了6.8%(見表5-4)。
3.英國的能源政策與地緣政治戰略
英國雖然是一個產油國,但是由於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經濟對油氣的強烈依賴性,以及環保等各方面的要求,英國制定了其能源政策目標,以及節能措施。
表5-41999年英國原油及油品進出口情況(萬噸)
(據程哲生根據英國《2000年英國能源統計摘要》所整理的統計資料)
(1)英國能源政策的目標
1)使國民理解努力開發技術的重要性;
2)引導北海石油天然氣等英國本土資源能夠取得最大利益;
3)節約能源,優先發展煤炭和原子能技術;
4)促進有經濟意義的能源技術開發;
5)盡可能地擴大國際間的合作機會。
(2)英國採取的節能措施
1)在熱輸送和熱交換領域推行能源節約;
2)在燃燒中節約能源;
3)改善隔熱材料,熱力泵,在建築物中利用工業廢棄物。
同時,英國對石油天然氣的資源量不斷進行評估,確保政府掌握確切的油氣資源量,為制訂新的能源政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研究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再回收技術,減少在石油天然氣開發過程中的嚴重浪費狀況。對於海上平台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和開發,為進一步進行海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提供技術保障,並將鋼筋混凝土等作為開發物資進行研究開發。
英國有比較豐富的煤炭資源。為保障能源安全供應,英國將繼續促進煤炭生產的穩定和增產,使煤礦高效化,改善煤炭的使用技術,對於煤液化和汽化進行大力研究。在原子能方面,英國擴大對改良型氣體冷卻堆的利用,促進濃縮和再處理工作。另外,英國在積極尋找替代能源,研究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的利用技術。
英國通過海外資源供給來源的多樣化來降低風險。為此英國政府鼓勵民間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加強了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並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技術合作事業。
Ⅳ 法國是能源進口大國嗎
法國能源相對貧瘠,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有限,而煤炭資源早在上世紀50年代便逐漸枯竭。但是,通過對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法國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道路,使國內能源不足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法國應對能源不足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大力發展核能。上世紀兩次石油危機後,法國政府下決心推廣核能。早在1958年,法國就從美國西屋公司購買了壓水核反應堆技術專利。
通過對該技術進行創新改進和國產化,法國最終成為全球核能利用第一大國。目前,法國電力供應80%以上依靠核能。通過發展核電,法國的能源自主率從1973年的22.7%提高到了今天的50%以上,每年因此減少石油進口費用240億歐元。
因核能具有高產、安全、廉價的特點,法國大量建設核反應堆不僅充分滿足了國內的電力需求,還向西班牙、比利時、瑞士、德國等歐洲鄰國出口電力。目前,法國第三代壓水反應堆EPR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其發電成本比天然氣發電還低30%。但是,法國政府並不滿足於現狀,計劃今後幾年投入7億美元研發第四代核反應堆技術。
除核能外,法國還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其主攻方向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根據法國政府的計劃,2007年法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到2561兆瓦至7810兆瓦。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法國電力供應總量的21%。
近年來,法國政府通過補貼等方式大力推動風能發電。2003年,法國風力發電量僅239兆瓦。而根據法國政府的規劃,2007年該國將擁有2000多台風力發電機組,年裝機容量將超過6000兆瓦。另外,法國政府於1996年發起「太陽行動」計劃,目標是5年內安裝兩萬個太陽能熱水器。該計劃在1999年提前實現,法國由此每年少進口石油1萬噸,而該國熱水平均價格也因此下降三分之一。
作為歐洲第一農業大國,法國發展生物能源的基礎非常好。在政府鼓勵下,今年法國用於生產生物燃料的作物耕種面積已達200萬公頃,生物燃料總產量預計將超過300萬噸,從而超越德國成為歐洲生物燃料第一生產大國。按照政府制定的目標,2008年法國生物燃料占總能耗的比重將由目前的不到2%提升至5.75%,2015年這一比重將超過10%。如果目標實現,法國每年可減少石油進口1100萬噸,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00萬噸。
為實現本國能源多元化,法國以政府補貼和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企業和個人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汽車為例,如果一位法國居民購買了汽油和生物燃料混合動力車,他就可獲得至少1500歐元的免稅優惠
Ⅵ 世界石油的儲存情況
世界探明石油儲量為1349.66億噸
--------------------------------------------------------------------------------
http://www.chembb.com 2002-9-23
世界探明石油儲量為1349.66億噸
法國石油行業委員會提供的數字顯示,根據現有的統計,截至2000年底,全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49.66億噸,其中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國家擁有1094.79億噸,約占總量的81%。
在主要石油生產國中,只有5個國家的儲量超過100億噸,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已探明儲量為359.48億噸,佔全球總儲量的26.6%,遙居首位。
位居第二的是伊拉克,已探明儲量為153.48億噸,佔11.4%;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名列第三,已探明儲量133.42億噸,佔9.9%,居第四和第五位的是科威特和伊朗,已探明儲量分別為131.65億噸和122.37億噸,佔9.8%和9.1%。
探明儲量在50億噸以上的國家有兩個,依次為:委內瑞拉,99.05億噸,佔7.3%;俄羅斯,66.27億噸,佔4.9%。
法國石油行業委員會的統計還顯示,2000年,中國的石油已探明儲量為32.74億噸,佔全球總儲量的2.4%,居世界第10位;美國的已探明儲量為28.70億噸,佔2.1%,居第12位。
Ⅶ 法國產石油嗎
法國是有石油的
法國在北海有少量的領海,該地區和英國荷蘭的領海均有石油儲量,其中最大規模開發的是英國
法國領海地區內石油開采難度相對較大,且不適合大規模開采,所以法國一直沒有開采計劃。
雖然說他們的的確確有石油資源,但是受到地形、石油量、天氣、技術等等等等的影響,是不適合大規模的開採的。同時,法國也聲稱最遲在2040年開始,要禁止一切石油、天然氣的開采活動。因為開采所需要的技術和資金成本遠遠超於他們到別的國家購買的成本。
Ⅷ 法國油價為什麼會上漲
法國的油價上漲原因一個是因為稅率的問題,還有一個是歐盟無法從伊朗進口石油了,所以就導致了法國油價的上漲。
歐洲油價貴的原因跟中國是一樣的,都是因為稅率的問題。歐洲為了減少燃油的消耗,還限制了機動車的數量,大部分的燃油稅超過了100%。
雖然美國是給予了不少伊朗石油買家的臨時豁免權,但是並沒有給德國、法國在內的歐盟多國這個權利。歐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歐盟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最大好處就是能獲得超高性價比的石油,但是現在歐盟都不能進口伊朗石油了,所以自然國內油價自然而然地就會漲起來。
Ⅸ 「法國礦場資源中鐵、石油等的儲量居歐洲第一」這句話對不對,不對的話請說出理由.
郭敦顒回答:
「法國礦場資源中鐵、石油等的儲量居歐洲第一」這句話不對。
法國礦產資源中鐵、鈾、鋁土礦儲量在西歐各國中居第一位,鉀鹽僅次於西德。其他礦產資源較少。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ANT1978S1004.htm
法國礦產資源中鐵、鈾、鋁土礦儲量在西歐各國中居第一位,從這句話中可推知法國礦產資源中鐵、鈾、鋁土礦儲量在歐洲各國中並不居第一位。而其他礦產資源較少。
(可以查知鐵、石油等的儲量居歐洲第一的是什麼國家,不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