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俄羅斯為什麼打響石油戰
擴展閱讀
鑽石購物平台怎麼樣 2025-08-07 06:54:06
美團鑽石會員怎麼用 2025-08-07 06:54:05

俄羅斯為什麼打響石油戰

發布時間: 2022-12-29 01:51:18

㈠ 油價低,沙特在流血,美國擔心頁岩油企業生存,俄羅斯在經歷什麼

事情遠比新聞里報道的要復雜,不到最後一刻,誰都很難真正知道油價這個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葯。

油價暴跌,表面上是沙特和俄羅斯增產,疫情導致石油需求量下跌,導致供應過剩導致油價下跌,但實際上可能不止於此。

很多人都說沙特和俄羅斯增產,油價下跌,最受傷的是美國頁岩油產業,表面上看確實如此。美國頁岩油開采成本至少在40美元以上,有人說大約是52美元,也有人說是45美元,不管怎麼說,都遠高於當前油價。再加上美國頁岩油企業債台高築,財務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整個頁岩油行業開采成本必然水漲船高。

但是美國的頁岩油,即使不開采,也會躺在地底下等著被開采,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可能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普及,開采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從債務角度來說,即使債務重組,有人出局,同樣會不斷有新的資金進入頁岩油行業。只不過經歷不停的債務重組之後,損失可能比較大。投資於頁岩油行業的資金既包括投資資金,也包括投機資金,他們早就做好了承擔風險的准備,華爾街會通過各種手段降低、轉嫁風險,對美國來說並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實際損失。

油價下跌除了產油國增產,受疫情影響,看淡全球經濟發展前景,需求量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關鍵看低油價會持續多久,如果只是幾周,毫無疑問,低油價對產油國造成的損失並不大,如果持續數月,受損失的是所有產油國。沙特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受傷最重的可能是俄羅斯,據說俄羅斯的財政預算是以油價42美元為基礎編制的,這個數字不知道是否准確,但俄羅斯財政收入過度依賴石油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1月沙特和俄羅斯外匯儲備量。對俄羅斯和沙特來說,這些錢真的不禁花,石油收入的減少,對兩國和其它產油國損失都很大。截至2月28日,俄羅斯外匯儲備達5700億美元,而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匯儲備為5018.36億美元,沙特的債務水平約為GDP的25%,俄羅斯大約是16%左右,兩國均低於警戒線。兩國均有拼下去的實力和手段,但勇氣就未必,也最難預測。

談到油價,永遠離不開美國這只黑手,如果油價持續數月,對美國頁岩油確實有損害,可能導致頁岩油行業部分企業破產,打擊整個頁岩油產業。美國頁岩油行業2020年預計將有400億美元到期債務,遠期債務則更高,至少在2000億美元以上。前文說過了,債務到期無法償還,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處理到期債務,損失不可避免,只能盡量減少損失。

低油價持續數月,受傷的產油國不止俄羅斯和沙特,俄羅斯受傷是必然的,烏東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等諸多地緣政治、軍控問題都有俄羅斯參與,美國不打壓俄羅斯才怪。

有消息稱沙特將以25美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將石油銷售給歐洲。與石油相關的還有天然氣,美國一直想攪黃北溪二線項目,堵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沙特這時候搶占歐洲市場意欲何為?是否配合美國封堵北溪二線?之前美國想把頁岩油銷售給歐洲,但遭到拒絕,沙特石油品質更好,如果價格低於俄羅斯,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扼殺俄羅斯石油出口?歐盟從石油安全形度考慮,是否會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量?

可是沙特配合美國壓低油價,打壓俄羅斯,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現在不是冷戰時期,美國無法給沙特提供全面的政治、軍事等保護,實際上沙特對美國的依賴在逐步降低。美國能在葉門、伊朗、以色列、敘利亞等一系列問題上維護沙特利益嗎,美國有這個能力嗎,即使有,會出多大力?沙特會相信美國嗎?沙特的石油美元與美國的捆綁還會那麼密切嗎?問題上沙特的財政盈餘還能保證沙特維持原有的幸福生活嗎?

另一條消息是沙特阿美拒絕我國國內兩家石油煉化企業4月份增加進口量的要求,這是什麼意思?不是增產搶市場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官網3月18日一則消息指出,近期中國已經有84艘超大巨型油輪船隊前往沙特購買石油,但是能買到低價原油嗎,如果成交價高於期貨價格,那隻能說明低油價只是一場騙局。同時還要看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價格是否與期貨價格一致,如果一致,只能說明美沙玩的好,如果一致,那隻能暫時看空頁岩油。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價格是長期協議確定的,當時略低於國際油價,現在國際油價這么低,俄羅斯石油價格到底什麼樣,恐怕市場並不了解。

84艘VLCC預計將運回1680-2520萬噸原油,國內石油戰略儲備和煉化企業多久才能容得下這些石油也是個問題。同時有分析稱美國或趁著此次低油價在國際市場上一舉買下9200萬桶的原油,這條消息同樣無法確定真假和可行性,但是美國舍棄國內頁岩油,購入低價石油這種事不是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有多大量。

低油價,受傷的產油國中,俄羅斯與我國關系最為親密。如果俄羅斯財政出現困難,在烏東、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上必定捉襟見肘,必定會有所妥協,會犧牲哪部分利益,就要看俄羅斯取捨了。如果俄羅斯妥協,美國是否會把全部注意力全面轉向東亞,轉到我國身上,到時候可不只是對華加征關稅,那麼簡單,TPP、島嶼爭端、軍艦巡航是否會卷土重來,尚未可知?所以得支持俄羅斯,雖然它也不是什麼好鳥。

低油價對我國的好處不言而喻,降低國內運輸行業成本,降低製造業成本,減少外匯支撐,擴大貿易順差(過大的貿易順差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會影響電動 汽車 產業發展。總的說,低油價利大於弊。

與其關系俄羅斯,沙特,我更關心的是我國在這次油價暴跌中能否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如果俄羅斯扛不住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北京肯定會支援莫斯科。中東那邊,就讓他亂去吧,反正是無能為力,誰有能力誰去管好了。

低油價對所有產油國都沒有好處,最終的結果只能說大家重新坐到談判桌前重新開始談判。到時候油價又會漲回去,至於具體是多少,就不好說了,我感覺不會太高,極有可能會在頁岩油成本附近震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大幅上漲的可能。

個人妄言,純屬胡謅,切莫當真。

這完全符合俄羅斯的行事風格!

自3月初沙特與俄羅斯就「減產協議」談崩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40美元/桶一下徘徊。 談崩以後沙特揚言繼續擴產,完全不給俄羅斯「台階下」,俄羅斯也毫不示弱,一個字:跟!至此, 外界猜測的沙特與俄羅斯將很快就「減產協議」再次會談,但最終也沒能實現。

沙特和俄羅斯的互不讓步讓原油價格大跌,原油價格大跌使得眾多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受益,比如中國、韓國、日本、印度等。 而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沙特和俄羅斯雙雙受損。

其實,原油價格即使跌倒了40美元以下,沙特和俄羅斯還是賺錢的,只不過比起之前賺的少了而已。 因為沙特原油成本價9美元/桶,俄羅斯大概16美元/桶。

而原油價格戰最吃不消的是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企業。 美國同樣是原油出口大國,但是出口的石油以頁岩油為主,開采成本維持在50美元/桶,比起40美元/桶的出口價,顯然美國頁岩油一點優勢都不佔。 估計原油價格再升不上去,加之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頁岩油開采企業都有破產的可能。估計現在全靠財政補貼在維持。

原油價格大跌對於美國來說是相當矛盾的,因為美國既是原油出口大國,又是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 趁著國際原油價格低,美當局正好多儲備原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 只不過苦了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商,長此以往,頁岩油市場份額也丟的差不多了。

當前局勢下,沙特和俄羅斯互不相讓,美國忙於國內疫情和對抗美股暴跌,似乎大家都要把油價忘記了。

其實三個國家對原油的態度也能猜出, 沙特維護擴產的目的是「誓死捍衛」石油霸權,俄羅斯跟著擴產的目的是佔有美國頁岩油市場份額,而美國態度左右搖擺是因為美當局收益而損失的是美國頁岩油開采商而已,在疫情和股市面前,美國有點應接不暇了。

頁岩油革命帶來石油儲藏量和產能雙爆發,供過於求是目前的現實。

美國通過頁岩油頁岩氣實現了能源獨立,這是幾代美國人夢寐以求的,有了獨立的能源供應美國可以應對更大的挑戰,因此美國不會因為競爭而放棄能源獨立。美國從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是在特朗普執政這幾年完成的;按照有些國人的思維,要歸根特朗普正確領導,但這是市場的力量 科技 的力量。

沙特是價格戰始作俑者,憑借幾美元一桶石油成本,所向無敵。但如此大張旗鼓叫板俄美,真的不用求助他們嗎?多一點耐心不行嗎?穆罕默德王儲如此行事,那種侵犯主權在民原則的政體不會被詬病嗎?沙特人民不想被統治。沙特價格競爭力強,但整體漏洞百出。

俄羅斯既然拒絕沙特代表歐佩克提出的限產保價建議,明顯是有備而來,它能預料拒絕可能造成的後果。石油暴跌後,俄羅斯表示預計25~30美元價格會維持幾年,但俄羅斯有1500億美元的准備金可以動用。

特朗普指示能源部低價買油充實國家石油儲備,不知道油庫還有多大空間。他還可以號召盟友一起增加儲備。

價格這么便宜中國、印度自然也會增加石油儲備水平。

好在沙特石油產能和蘊藏量充沛,俄羅斯管道運輸方便同樣雙充沛。這是千載難逢大紅包,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補償,企業降低能源成本、個人降低交通花費。

謝謝沙特慷慨解囊!謝謝俄羅斯當仁不讓!謝謝美國頁岩油革命!

任何 科技 進步都增加了人類選擇的豐富性,增加了人類應付困難的手段。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這兩個國家的石油儲量都非常豐富,唯一的不同是沙特的石油質量好於俄羅斯的,如果沙特方面價格降低8美元每桶,將會對俄羅斯的石油造成重大沖擊,但是這兩個國家打價格戰,受沖擊最大的是美國的頁岩氣石油。油價底部的一個重要考量是頁岩氣石油的成本線,在2014年沙特和俄羅斯就大幅增產,目的是通過拉低油價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破產,但是美國政府通過扶持政策最終讓頁岩氣石油活了過來。這次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麵臨的壓力是更大的。

美國頁岩氣石油的開采成本大概是55美元每桶,除掉投資之後的成本大概是30美元每桶,和沙特的石油價格差距很大,因為沙特的成本價還不到10美元每桶,沙特這次美其名曰把俄羅斯逼回談判桌前,一起提高石油的價格,但俄羅斯並不會妥協,實際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方面造出比較大的損失。

這次油價價格偏低將會加速美國頁岩氣市場的整合並購速度,在2019年美國頁岩氣石油市場並購活動非常頻繁,那麼這次將會優勝劣汰的更厲害,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沙特國王通過電話,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消費者,現在美國還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國內醫療物資儲備不足,石油不僅僅能夠提供燃料,而且還是造口罩和防護服的一個重要原材料,美國現在的防疫壓力很大,所以並不希望價格升得太高。

當然俄羅斯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俄羅斯方面的股市下跌了10%,在某種層面上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不過俄羅斯國內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較少,而且還和歐洲合作的天然氣項目,所以相對於美國來說,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沙特阿美一位高管表示,即使油價保持在每桶30美元,沙特阿美仍能「舒適地」履行股東承諾,並支付股息。

沙特阿美負責金融、戰略和發展的高級副總裁達巴格周一對投資者表示:「布倫特油價在30美元,我們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實現股息和承諾,我們也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在30美元甚至更低的水平上滿足股東的預期。」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周日公布,作為上市公司,該國第一個全年財報顯示,凈收入下降21%。但高管們表示,盡管油價承壓,但阿美石油今年仍承諾向股東派息750億美元。

達巴格表示:「我們將繼續承諾,在2020年以及2020年起的五年內,至少派發750億美元的股息。我們對目前的市場價格非常滿意,無論是大股東還是公眾股東,我們都將能夠履行對股東的承諾。」

在本月早些時候,歐佩克+未能就深化現有減產達成共識後,沙特改變了戰略。沙特早些時候曾支持減產,以應對全球高庫存。

盡管沙特這樣說,但其實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國外的冠狀病毒影響持續上升,石油需求將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復甦速度。如果6月份需求仍然低迷,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更傾向於達成協議。

這次石油戰爭就像一個朋友屏住呼吸,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美國經濟學家表示:「俄羅斯錯誤地認為它可能以任何實際方式懲罰美國,但我認為最終會實現,從美國的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最終是一件好事。」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因為前段時間沙特希望和俄羅斯一起減產,從而提高石油的價格,自然是遭到俄羅斯的拒絕。因此沙特方面決定把原油產量提高到每天1300萬桶,這個數量在沙特 歷史 上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沙特還決定降價,每桶原油降價在7美元左右,如果降價8美元對俄羅斯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沙特的石油品質要比俄羅斯的好。

現在沙特為了和俄羅斯打價格戰,甚至動用了國家能源儲備,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現在開始動用石油儲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大,沙特的原油成本只有幾美元每桶,可以說是暴力行業。而且沙特是世界上能源儲備最多的國家,不過與俄羅斯相比,美國受到的影響更大,因為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現在正在出口,沙特這么低的價格,可能會直接封死美國的能源出口。

因為俄羅斯和沙特在打石油價格戰,直接導致美國股市暴跌,美國頁岩氣石油曾經差點倒閉,美國政府用政策扶持了這種石油。現在美國已經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甚至去年開始出口,為了獲得更多的出口市場,封鎖了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原油。但是現在兩個國家打價格戰,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市場面臨洗牌。也就是說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公司非常多,這次的價格戰會讓很多企業倒閉,因此會展開新一輪的兼並重組。

其實沙特現在並沒有在流血,就算是沙特每桶降低7美元沙特仍然有利潤,這次受到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當然還有伊朗和委內瑞拉。俄羅斯現在能源開始多元化發展,不僅出口石油,還出口天然氣,去年和德國方面合作了天然氣管道項目,和我國也有天然氣合作,所以受到的影響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是俄羅斯的股市仍然下跌了10%。

俄羅斯不同意繼續減產,沙特開打價格戰,對俄羅斯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盧布貶值、烏拉爾油價下跌、股市下跌,這都是負面影響。但是俄羅斯既然敢於不減產,這些負面影響它在短期內還是能夠承受住的,因為在金融市場,俄羅斯可能提前對沖了部分風險。


一、俄羅斯盧布在貶值


僅從3月8日周一到現在3月18日,盧布貶值超過10%。


二、俄羅斯油價也在下跌


俄羅斯油價(烏拉爾油價)目前跌幅小於國際油價的跌幅,這使得俄羅斯原油在價格上的競爭力被迅速拉平。



三、俄羅斯股市在下跌



上面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但是正如開頭時提到的,俄羅斯對這些負面影響是提前有預判的,它可能提前已經在金融市場上通過看空油價對沖了部分風險。

那為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也要這么干呢?這就是大國戰略了。大國戰略要著眼於長遠,而不是當前的這「仨瓜倆棗」的事兒(雖然遠不止「仨瓜倆棗」的事兒)。

俄羅斯的戰略意圖很清晰:

(1)在沒有增量的石油市場上,只剩競爭,不再有之前的合作。全球經濟增速本來就不穩,又趕上疫情,2020年經濟增速會成為2008年以來最差的一年,之前最差的一年是2019年(呵呵)。2020年石油需求會怎樣大家都在猜,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是2020年石油需求要低於2019年。因此,石油市場已經沒有增量市場,只剩下兩大巨頭的廝殺了。

(2)不願再接受美國不減產逐漸做大的事實。這些年來(2016年以後),美國不但不減產,而且產量還在繼續增加,終於在2019年9月成為了石油凈出口國。美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而且美國已經在歐洲市場對俄羅斯開刀,比如美國對俄羅斯北溪二線的制裁。俄羅斯不願意再看到類似事件的重演。所以俄羅斯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這是俄羅斯的抱負和報復。

我們不用為俄羅斯擔心,俄羅斯知道它自己在干什麼。

俄羅斯始終在減產問題上態度模糊,一方面,該國大型油企普遍認為疫情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極小,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情緒化反應,單獨減產治標不治本。另一方面,俄羅斯方面希望對美國的制裁有所反擊。因此不少機構的解讀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決定是受到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等巨頭的影響,並對美國制裁阻礙俄羅斯完成「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有所不滿,這也讓此前與OPEC+在減產問題上合作緊密的能源部長諾瓦克(Alaxander Novak)成為了此次歐佩克會議上的眾矢之的。

國王和京哥舞劍意在老川頭,如果你認為國王和京哥真的大打出手了,那就太幼稚了,其實是用假摔,暗度陳倉,現在看到石油的死敵—特斯拉和頁岩氣新能源巨頭已經開始流血了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此時此刻國王和京哥同時要射出毒箭呢,主要半路殺出個新冠爺,借力打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哥倆已經忍3年多了,說到這,還得重新起頭。在老川頭當家之初,國王送大禮祝賀(一千多億),可是接下來老川頭重重回報了國王的死敵猶太太,吃國王的白食,孰不可忍。再說京哥,當初為老川頭當家做主費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可溪2媽的好事被老川頭活生生的攪局了,孰不可忍。如今老川頭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止血救人,讓國王和京哥收手,但老川頭已逝水難收,國王和京哥當然也不會就範,只剩最後唯一的選擇了,坐等傷者鮮血流干,老川頭時代玩完,京哥再玩16年,國王繼續國王。這回把每個人的經歷捋清楚了吧。

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很多國家生產停滯,必然導致對石油的需求減少。與此同時,美國因為過去10年頁岩油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這意味著石油市場的傳統格局基本上被顛覆,石油的供給量不斷增加。

在供給增加,但需求減少的情況下,石油價格下跌也是必然。

石油價格下跌,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就希望通過減少石油的供應商來維持價格的穩定。但雙方就減產的數量沒法達成共識。因為,如果一減產,有可能就意味著國家石油收入的減少,影響國家利益。特別是俄羅斯,今年經濟情況不佳。

兩邊沒談攏,沙特急了,就決定提高產量,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

沙特為啥這么有底氣?原因很簡單:沙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可能不到10美元,俄羅斯的生產成本據信在30美元以下,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很可能高於俄羅斯。

說白了,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是20美元一桶,我沙特每桶石油還能賺10美金。俄羅斯和美國可受不了,每賣出一桶石油要虧損10美元。沙特打的主意很簡單,來,看誰能耗得住。

石油價格暴跌,美國的頁岩油產業肯定是損失很大的,支撐不了多久,也會對美國的經濟形成重創。此前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高收益債市場存在泡沫,頁岩油企業又是重要的債券發行人。在石油價格戰和疫情的沖擊下,這個泡沫可能正在破滅,市場的發行甚至一度凍結,其對經濟的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俄羅斯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不過戰斗名族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不會輕易服軟。

但是,在國際上,最終拼的還是國家實力。 在綜合實力上,沙特在美國、俄羅斯面前畢竟是小兄弟。胳膊畢竟扳不過大腿。

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新的平衡將會形成。

不過,石油價格戰註定將是一個持久進行的話題。

㈡ 美國和俄羅斯石油戰爭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年蘇聯解體,就是美國的里根總統聯合歐佩拉組織用石油戰爭吧蘇聯的經濟擊垮了,才導致蘇聯解體,石油戰爭一直存在,最近幾年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出現後,然後敘利亞戰爭俄羅斯參加了,俄羅斯與歐美的矛盾激烈,美國又使用了石油這個武器。

㈢ 沙特主動出擊硬扛俄羅斯,屢屢發動石油戰的沙特究竟有多猛

沙特是世界最重要的產油國之一,而且產油的數目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仗著自己是最大的產油國之一,沙特多次發動石油價格戰。而且這次也不例外,沙特甚至主動出擊硬抗俄羅斯,這是讓人感覺到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之所以沙特能夠這樣做,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沙特本身的石油儲量非常豐富,而且開采起來非常容易,和俄羅斯開采起來不同。其次就是沙特的背後是美國在進行支持,所以基本上每次石油價格站中,沙特都是和美國進行了聯合。最後就是沙特之所以敢於多次發動石油價格戰,其實大部分還是因為美國的默許和暗示,畢竟大部分石油戰發生的時期都是俄羅斯進行大動作之後。

最後就是沙特之所以敢於多次發動石油價格戰,其實大部分還是因為美國的默許和暗示,畢竟大部分石油戰發生的時期都是俄羅斯進行大動作之後。而且每次俄羅斯的大動作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都必然會出現一場非常慘烈的世界石油價格大戰。

㈣ 再次發動全球石油戰俄羅斯呼籲沙特停戰,別讓美國巴西撿了便宜

來自俄羅斯方面報道稱,俄羅斯聯邦能源部負責人亞歷山大·諾瓦克說,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已經恢復了90%,即達到了病毒大流行之前的水平。俄羅斯聯邦能源部部長補充說,石油市場於2020年7月進入儲量下降階段。但是,俄羅斯聯邦能源部亞歷山大·諾瓦克強調,由於流行病持續加劇的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比預期的要慢。俄羅斯聯邦能源部部長認為,為了維持需求,俄羅斯石油公司不應滿足於減產所取得的成果,並不能滿足歐佩克+協議的條款,而歐佩克+協議的條款又將繼續監視石油市場,以防止所謂的「過熱」並為了及時減產。

「歐佩克國家石油組織正在調節國際市場上的供應。如果不採取這些步驟,石油的價格將更加便宜,這可能會刺激某人獲得更多的資源。」俄羅斯聯邦能源部負責人亞歷山大·諾瓦克說。隨著病毒大流行浪潮的緩解,全球對石油需求出現了恢復。在歐佩克+決定增加產量的背景下,今年7月中旬,石油價格上漲。根據協議,這些國家將在八月將每天的資源產量增加兩百萬桶。布倫特原油9月期貨價格變動0.9%,達到每桶43.38美元。美國WTI原油8月期貨上漲1.04%,交易價格為每桶40.71美元。截至2020年8月20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升至每桶44.97美元,烏拉爾原油期貨升至每桶44.44美元,WTI混合期貨達到42.49美元。疫情開始消退後,政府決定幫助經濟並開始逐步放寬檢疫措施。因此,這種行為也可以稱為影響能源市場需求恢復的因素之一。

「如今,盡管全球需求有所回升,但全球石油市場仍要開始應對對病毒大流行強度增加的擔憂。在許多開放邊界的國家,疾病病例有所增加。隨著焦慮的增加,需求可能會開始下降。」歐佩克組織發言人對外解釋說。

歐佩克將繼續監視市場,因為該協議的締約方平均完成其配額的95%。俄羅斯在7月執行了OPEC +協議,交易量為97%,8月執行了100%。同時,由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科威特的石油生產進一步自願減少,同時,伊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免於承擔義務。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在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上警告說,未來幾個月石油產量需要增加。未參加歐佩克減產的搭乘便利的國家,如巴西或美國,挪威,這些國家拒絕對石油限產,這將使國際石油價格情況惡化。俄羅斯方面認為,俄羅斯要與沙特、歐佩克國家及時達成新的石油量產協議,防止新一輪石油戰爭發生。

㈤ 沙特和俄羅斯展開石油價格大戰,為何有網友說美國是這場爭斗中最大的輸家

因為美國也是原油主要開采商之一,而美國主要是開采頁岩油,相對沙特和俄羅斯來說美國開采頁岩油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是按照目前沙特和俄羅斯掀起的石油價格戰,美國的頁岩油是沒有辦法再進行開採的,因為目前的石油價格都不足以覆蓋美國頁岩油的開采成本。

所以說這次俄羅斯和沙特會掀起石油價格戰,其實主要原因有一點也就是因為美國頁岩油的供應嚴重擠兌了沙特和俄羅斯的市場佔有量有量,所以他們採取反制措施。目前美國國內的金融市場是嚴重受挫,而且也預測經濟會倒退,且伴隨大規模失業。

㈥ 俄羅斯與沙特石油大戰,俄羅斯與沙特石油大戰雙方都做了哪些事情

他們把石油的價錢都降下去了。

俄羅斯這次不擔心油價下跌,它必須有自己的計劃。俄羅斯當然理解為什麼沙烏地阿拉伯會這樣做,但是即使美國落後於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也會遭受苦難,但與俄羅斯對石油的依賴不同,美國依靠其他行業來賺錢。可以說,未來不可避免地會進行新一輪談判,石油的下降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估計新的談判將在幾個月內開始,這次宣布增加產量只是口頭上的。歐洲國家很高興可以使用廉價的石油,但是這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㈦ 俄羅斯一套組合拳,打響「金融反擊戰」,是否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俄羅斯的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根本不存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問題,因為俄羅斯是依靠天然氣和石油出口來打響這場“金融反擊戰”的。這場“金融反擊戰”裡面,俄羅斯是絕對的贏家,輸家只有歐洲這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國家。

總的來說,這場“金融反擊戰”中,俄羅斯不但沒有“自損八百”,反而是“兵不血刃”的贏下來了,是徹頭徹尾的大贏家。

㈧ 石油大戰曠日持久,俄羅斯打贏了石油貿易戰嗎

沒有,無論從產量還是品質都比不過中東,最主要的中國的支持。如果俄羅斯贏了,對中國的依賴就沒有了,南海,釣魚島的問題一緊張,俄羅斯就不會那麼聽話,在克里米亞鬧事,轉移美國注意力了,中國將會獨立面對美國的威脅,所以中國也不希望俄羅斯太強大,更不希望其弱小,只要能為中國遮風擋雨就好。

㈨ 俄羅斯和沙俄打石油戰,美國受傷,能扛得住嗎


沙特拉著俄羅斯打石油戰,表面美國損失最大,其實可能是美國陰謀

2020年是個不太平的年份。新冠疫情讓製造業大量停工,服務業徹底歇業,非洲和西亞南亞的蝗災,恐怕會造成很大的糧食減產,如今,沙特和俄羅斯搞出來的石油戰,為世界提供更多石油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加上了一把柴火。



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即便是用殺敵10000自損20000的自殺式襲擊,俄羅斯也是扛不起的。

只是,這場斗爭中,美國的企業最吃虧,中國的企業最佔便宜!

這樣的石油戰,多打幾次呢還是少打幾次呢?

㈩ 沙特與俄國談崩,引發石油戰,為何有人說對中國不全是利好

短期來看或許兔子國家能收割一波中東的廉價石油,可是長期來說,一旦沙特在這次博弈中失敗,那麼兔子國家的能源只能靠俄羅斯或者是美國,這樣的情形當然會對兔子的工業發展造成巨大的阻礙。別看現在沙特喊得最厲害,降得價格很有點狠,但是並不是全球最低的石油價格,美國的石油可比沙特的還要便宜,要不是離美國太遠了,或許兔子已經去進口美國的石油了。

沙特是絕對撐不下去的,而世界其他兩大產油國,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美國 ,一旦沙特國家破產,很有可能就落入了美國政府的掌中,這下全球石油基本上都被他們掌握,對於兔子來說肯定很難受,不管向著哪一個,總有另一個不滿意。美國不可能和兔子和平共處,而俄羅斯也打著算盤想接兔子之手恢復元氣,一旦能源進口被俄羅斯掌握,這下就不得不和俄羅斯綁在同一條船上了,對於兔子來說咋選都不是正確答案。